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提纲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提纲

一、题型

1.单选(20题,共30分)

2.名词解释(4题,共12分)

3.判断题(10题,共10分)

4.简答(4题,共20分)

5.计算(2题,共16分)

6.论述(1题,共12分)

二、重要概念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P367)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P368)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P367)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P367)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额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P376)实际

(P376)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P421) 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P421)

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P421)

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人们不管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P422)

(P443)

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P463)

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462)

算盈余。(P464)

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P410)

: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P471)

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P506)

三、重要知识点

1.如何理解GDP的内在含义,核算方法(P367-368,P370-372)

(1)GDP的内在含义

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③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二手货、存货)

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⑤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注意GNP的概念、GDP与GNP的区别)

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此外,非

法生产也被忽略)

)

1(

)

1(

)

1(

12

2

1

n

n

n

r

J

r

R

r

R

r

R

R

+

+

+

+

⋅⋅⋅

+

+

+

+

=

(2)核算方法

①用支出法核算GDP :GDP=C+I+G+(X-M)

②用收入法核算GDP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它与支出法计量的GDP 从理论上说是相等的,实际核算中有若干误差。 2.熟练掌握五个指标之间的换算(P372)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消费+总投资(总投资=净投资+资本折旧)+政府购买+净出口 (2)国内生产净值(NDP )=GDP-资本折旧=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3)国民收入(NI )(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 NI =NDP -(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4)个人收入(PI )

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 =PI -个人所得税

(6)GNP=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

①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本国企业在外国子公司的收入+居住于国外的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 ②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外国企业在本国子公司的收入+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③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国外要素所得净额,也称国外要素净支付

第十三章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与储蓄倾向的计算、关系、几何意义)(P383-388) (一)消费函数

(1)消费函数的定义:凯恩斯认为,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 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用公式表示为:c=c(y) (2)边际消费倾向(MPC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

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 )。

公式: 或

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为极小时,采用数学的微分形式可将上述公式写成:

(3)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公式: (4)消费曲线

横轴表示收入y ,纵轴表示消费c ,450线所有的点代表收入等于消费,即收入全用于消费。c=c(y)曲线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中消费曲线的特征:

①B 点是消费曲线与450线交点,表示这时候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称B 点为收支相抵点; B 点左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B 点右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

②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0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③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MPC ,而且从左到右斜率越来越小,说明MPC 越来越小;而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APC ,且亦呈现出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的趋势。但APC 始终大于MPC 。

y c MPC ∆∆=

y c ∆∆=βdy

dc

MPC =y

c

AP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