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摘要:21 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根据世界城市化规律,我国正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城市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城市化过程的加快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而城市化背景下城市中社会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既给我国的城市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由于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滞后,造成城市流动人口盲目、无序地流动,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量已经等同甚至超越了常住人口的违法犯罪数量,成为影响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重中之重。还有流动人口的社区档案管理;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教育;城市流动人口的社区服务等三个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刻的探讨研究,以此来解决各种问题。
关键字:城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管理
正文:
所谓“流动人口”,通常是指未依法改变法定住址而在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外滞留的人员。本文的研究对象,指狭义的流动人口,即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某些专家称其为“城市外来人口”),其内涵指在一城市行政区域管辖范围暂时居住但不具备该行政区域的常住户籍,并以各种方式牟利以取得生活来源或利益收人的人员。
1 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现状
城市流动人口是我国户籍制度的产物,城市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在城市行政管辖区内暂时居住但并不具有该行政辖区的户籍,以各种方式牟利以取得生活来源和收入的人员。国家统计局2002年9月的一项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亿。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国现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有14439万人。其中跨省的有4242万人,省内的有10197万人,除去市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不属于城市流动人口范围
的部分,我国流动人口达到12107万人。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城市里流动人口
数目更为惊人,数量都超过百万。大量的农业人口流向城市,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表明我国城市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
城市流动人口带来的影响
城市流动人口的正向效应:
(l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缺额。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流动人口的流人正好可以极大地满足其需要,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性的脏、累、苦、重、险或报酬较低
的行业,如:建筑、安装、维修、搬运、装卸、旧货收购等行业,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其主
力军。
(2)从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产业结构,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人城市,直接从事蔬菜、家禽、蛋类、水产、爪果等农副产品的购销和餐饮、修理、家庭服务等劳动,填补了城市原有商品结构、劳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空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
(3)增加城市收人,推动经济发展。一方面,流动人口衣食住行所形成的巨大购买力,势必刺激城市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务工经商、办服务业所缴纳的各项税费,也是城市财政收人的一个重要部分。
(4)促进异地人才和文化交流,提高人口素质,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积
极作用。城市流动人口在城乡间的往复流动,促进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使城市的高新技术成果、先进管理方法和现代社会时尚逐步深人并影响乡村,充分发挥了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流动人口也因此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储备了人才,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进步。
城市流动人口的负向影响
勿庸回避,城市流动人口盲目、无序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过快、过猛地进入城市,也带来了一系列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如:加剧城市交通紧张状况,加剧城市水、电、热、气供应压力,加剧城市就业和文化教育压力,影响城市环境,影响城市规划和市容。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城市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和被侵害已成为影响城市治安的两个严重问题。一方面,由于受到不法侵害以及因劳动工资、福利待遇和人身安全等切身利益得不到切实保护,外来人员中罢工、请愿等事件逐渐增多,日益严重地影响城市的稳定。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日趋严重,一些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率
已明显高于常住人口。流动、暂住人口违法犯罪案件占整个所发治安、刑事案件的70一一80%。
2 城市社会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政府管理错位。一方面,城市管理者从排斥城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定势出发,简单地把流动人口视为城市的不稳定因素和“城市病”的根源,把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就业活动称为“盲流”,城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和规定也只对城市居民具有明显的保护性,对城市流动人口则限制工种类型和工资待遇,可以说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型的防范式管理。另一方面,政府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规章,因此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地方政府之间、同一地方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规定和管理方法的矛盾和不一致,致使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机关的权威性、组织性不强,执行无力度,缺乏行为的统一规范性,在执行效率不佳的同时,存在着巧立名目以收费代管理,“以收助管、以罚代管”等强制管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而且造成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人口管理机关之间的关系紧张对立,使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的局面。
(2)市场调节低效。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流动人口行为的规范和引导,维护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城市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然而在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单单依靠市场机制、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市场经济在形式上是平等的、公平的,在理论上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然而这里的公平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各种生产要素按提供的经济效益而获得相应的报酬,但是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本身是不公平的,市场经济奉行的是竞争原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必然拉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流动人口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生产要素的占有上处于绝对劣势,拥有的信息和社会资源也极其的不对称,流动人口就业的企业等营利组织其活动的首要目的在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并不是很高,也难以解决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和外部性问题,所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足够的服务和保障,实现流动人口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竞争。
(3)社区治理薄弱。把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看成是城市政府的责任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思想误区。目前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主要采取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管理权限主要集中在市区两级政府的三个职能部门,公安部门、劳动部门和民政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过程中也主要以政府出台政策,以行政手段管理为主,城市管理的基层执行组织———社区的力量相对薄弱,忽视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一级基层组织的作用和社区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呈现出条块分割,条强块弱的局面,造成执行过程中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管理效率低下现象严重,微观政策推行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