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谈日本枯山水中的园林造景——以日本龙安寺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龙安寺枯山水造景中的表现手法
龙安寺石庭的枯山水造景中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日本人独具 匠心和严谨的特点,在材料的运用上一直秉承简约而不简单的 方式。为了体现整体的效果,其山水的表现又是其中的重中之 重,整体意境的塑造是枯山水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其在日本被 誉为“无挂轴的山水画”。
1.材料的运用 枯山水一般运用的材料都十分的简单,不外乎四大元素: 砂、石、苔山、植物。 枯山水中用砂表现水。大多选用细砂石,或用经粗糙分解 后的花岗岩,或直径 6、7毫米的碎石。它们质地坚实,外观粗糙, 看起来很原始,营造了一种古老、久远的氛围。砂有许多颜色, 从白色到黄褐色再到近乎黑色,虽然颜色种类很多,但都是素净 的冷色调,这些颜色给人的感觉是悲伤压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 营造出忧郁的气氛。 石用来表现岛。日本的山石大多为水成岩、火成岩和变质 岩。水成岩面平菱角多、刚硬,火成岩是块状的,变质岩纹路较 多,这三种石块不用过多打磨,其本身就具有自然形态。用石表 现岛,是因为岛屿和石头有共性,它们的形状、肌理、质感等相 似,只是大小体量不同。用石代替岛,是将自然微缩入枯山水。 苔山也是山的一种体现。枯山水的庭院面积普遍偏小,用 土堆成的山也要符合欣赏需要,因为和缓、低矮,形成微景观。 在山上铺植苔藓,象征水边的高山或海中的岛屿。 枯山水庭园内很少使用开花的植物,因为花容易凋谢。枯 山水庭园内多用植物是常绿、低矮的修剪形树木,如松类。选用 的落叶树也是分枝多、树叶稀少的种类。这种素材给人一种萧 条、落寞的感觉,枯山水的枯寂感都是从小小的造园要素中体现 出来的。 2.山水的体现 在枯山水中,砂代表水,为了营造水的氛围,造园家会在砂 之上耙出涟漪式、波浪式、漩涡式等不同的平行线条,从而模拟 水浪的不同的形态。造园家耙出粗壮有力的波浪式平行线条, 大线条与大线条之间间隔较宽,中间还会耙出几条小线条,把海 上那种波涛汹涌时候的景观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白砂之上有 缺少变化的线条帚痕,表现的是静水,如果在石组和苔岛周边耙
枯山水的造景素材主要有砂、石、苔山、植物。以这四种元 素通过别致的摆放和极具匠心的转换,赋予砂以水的意境,赋予 石以山的姿态,赋予植物以自然的形式,微缩模拟自然景观,给 人一种平衡、宁静的感觉。龙安寺中的方丈室的石庭属于坐观 式的枯山水园林景观,通过砂堆叠模拟波浪的形态。波浪那一 瞬间的形态被长久地保存下来,象征一瞬间的美来之不易,人们 应当珍惜。
当今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中能用来做大型景 观的地块越来越少,基本以公园的形式出现。然而,人们对日常 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和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 们需要小空间中高质量的景观提升生活品质。枯山水的平面布 局属于微缩式景观,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式的园林是在自然中 使用人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日本园林则反其道而行之,在 人工中缔造自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工业越来越发达的 现代,人们越来越需要自然,越来越亲近自然。我们可以借鉴日 本枯山水“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手法,为中国园林注入新的活力。
园林与建筑
ARTEDUCATIONRESEARCH
概谈日本枯山水中的园林造景
——以日本龙安寺为例
□夏 熠
摘 要:日本的枯山水拥有一种平和的幽寂感,其中富含的静心禅意使其拥有令人心境平和的感染力,这种独特的小型园林景观 以清净自然的风格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日本的枯山水受到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影响很大,但是它在吸收中国园林造景艺术文 化的同时,以自己的文化风格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中国现代造景艺术可以汲取其中的艺术文化精髓,增添自己文化的内涵,以适应新 时代的人文需求。该文以枯山水中的代表作之一——龙安寺为例,在探究日本枯山水造景艺术的同时,也希望能就枯山水在中国现 代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思考和设想。
关键词:枯山水 龙安寺 现代 应用
枯山水是日本园林造景中独树一帜的造景文化,在小型园 林中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以砂带水,以石代岛”手法应用在没 有山水的龙安寺中,却以一种极具宁静禅意的形式展现了一幅 无水之庭的山水画意境。枯山水不单单只是日本园林的一种形 式,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枯山水是由细碎砂石铺地,再加上 一些微缩的景观和形式别致的景观石组成的一种微缩式的园林 景观。在最早记录枯山水的著作《造庭记》中,将枯山水描述成 完全用石头石子摆出来村庄、河流、山峦的一种造景手法。如今 的枯山水则富含更多意义和方式,添加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苔藓、 草坪等自然元素。
枯山水式的园林大多占地不多,用料简单,符合当今世界对 景观占地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其精致而富有寓意的造景艺术,满
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内心需求。
一来自百度文库龙安寺枯山水造景平面布局
龙安寺方丈室在向南的檐廊上,方丈室向西南方向各伸出 了两道连廊,和面前的一道半回字型的矮墙组成了半封闭式的 空间。如此狭小的面积,原本并不能有效展现景观形式的效果, 但是枯山水的微缩形式在这里展现得恰如其分。在方丈室石庭 中,方丈室南面的庭院是完全敞开的,檐廊将方丈室内外贯通, 而地坪和庭院高度相差不大,使得地坪上的视角能平视庭院,让 观赏的人与景观融为一体。庭院中的 15座山石也根据人的视 角错落摆放形成一道半弧形,而这道半弧形被山石组成的一条 直线切割,拓展了整个景观的深度。在借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 一步一景、处处是景的造林手法的同时,又将其转换形成视角不 同而景色亦不同的效果。
二、龙安寺枯山水造景空间布局分析
龙安寺枯山水的平面布局相当简单,其用料精简,只用了基 本的素材,占地不广,没有复杂的景观叠嶂。但是,其内涵具有 人文色彩和禅宗意境,整个平面布局看似简单却暗含哲理,这也
79
是其不简单的地方。在布局方面,龙安寺的枯山水以 5组山石起 承转合将画面平衡分割,形成了环环相扣、疏密有致、各自相宜 的整体态势。景观砂石模拟出的波浪形态也将整个画面连接到 了一起,虽然其用料简单,用材不多,但是形成了组合形态的和 谐效果,颇有“少即是多”的意味,其中也暗合中国山水画的意 境。
枯山水最早由日本僧人所初创,因而其素来带有佛教的禅 意 ,第 一 代 的 枯 山 水 由 镰 仓 时 代 (1192—1333)的 梦 窗 疏 石 (1275—1351)初创,他在西芳寺园的山坡上布置的一组枯瀑石 就是第一件枯山水作品。后来受当时中国唐朝水墨山水画的影 响,在枯山水的布置中增添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艺术成分。
龙安寺方丈室石庭的枯山水的平面布局借鉴了中国水墨画 的特点。中国画讲究主次分明,以次衬主,以次收尾,达到烘托 主体的目的。龙安寺石庭中也展现出这一特点。在 15座山石 中,以组为单位,分割整个平面,将最高的山石作为一组置于向 东的位置作为主山,其余则组成 4组兜住观者的视角,在观赏面 的中心线上,观赏的视角向东,而主山的位置则向东偏移,平衡 整个画面。
龙安寺石庭的枯山水造景中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日本人独具 匠心和严谨的特点,在材料的运用上一直秉承简约而不简单的 方式。为了体现整体的效果,其山水的表现又是其中的重中之 重,整体意境的塑造是枯山水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其在日本被 誉为“无挂轴的山水画”。
1.材料的运用 枯山水一般运用的材料都十分的简单,不外乎四大元素: 砂、石、苔山、植物。 枯山水中用砂表现水。大多选用细砂石,或用经粗糙分解 后的花岗岩,或直径 6、7毫米的碎石。它们质地坚实,外观粗糙, 看起来很原始,营造了一种古老、久远的氛围。砂有许多颜色, 从白色到黄褐色再到近乎黑色,虽然颜色种类很多,但都是素净 的冷色调,这些颜色给人的感觉是悲伤压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 营造出忧郁的气氛。 石用来表现岛。日本的山石大多为水成岩、火成岩和变质 岩。水成岩面平菱角多、刚硬,火成岩是块状的,变质岩纹路较 多,这三种石块不用过多打磨,其本身就具有自然形态。用石表 现岛,是因为岛屿和石头有共性,它们的形状、肌理、质感等相 似,只是大小体量不同。用石代替岛,是将自然微缩入枯山水。 苔山也是山的一种体现。枯山水的庭院面积普遍偏小,用 土堆成的山也要符合欣赏需要,因为和缓、低矮,形成微景观。 在山上铺植苔藓,象征水边的高山或海中的岛屿。 枯山水庭园内很少使用开花的植物,因为花容易凋谢。枯 山水庭园内多用植物是常绿、低矮的修剪形树木,如松类。选用 的落叶树也是分枝多、树叶稀少的种类。这种素材给人一种萧 条、落寞的感觉,枯山水的枯寂感都是从小小的造园要素中体现 出来的。 2.山水的体现 在枯山水中,砂代表水,为了营造水的氛围,造园家会在砂 之上耙出涟漪式、波浪式、漩涡式等不同的平行线条,从而模拟 水浪的不同的形态。造园家耙出粗壮有力的波浪式平行线条, 大线条与大线条之间间隔较宽,中间还会耙出几条小线条,把海 上那种波涛汹涌时候的景观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白砂之上有 缺少变化的线条帚痕,表现的是静水,如果在石组和苔岛周边耙
枯山水的造景素材主要有砂、石、苔山、植物。以这四种元 素通过别致的摆放和极具匠心的转换,赋予砂以水的意境,赋予 石以山的姿态,赋予植物以自然的形式,微缩模拟自然景观,给 人一种平衡、宁静的感觉。龙安寺中的方丈室的石庭属于坐观 式的枯山水园林景观,通过砂堆叠模拟波浪的形态。波浪那一 瞬间的形态被长久地保存下来,象征一瞬间的美来之不易,人们 应当珍惜。
当今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中能用来做大型景 观的地块越来越少,基本以公园的形式出现。然而,人们对日常 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和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 们需要小空间中高质量的景观提升生活品质。枯山水的平面布 局属于微缩式景观,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式的园林是在自然中 使用人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日本园林则反其道而行之,在 人工中缔造自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工业越来越发达的 现代,人们越来越需要自然,越来越亲近自然。我们可以借鉴日 本枯山水“人工之中见自然”的手法,为中国园林注入新的活力。
园林与建筑
ARTEDUCATIONRESEARCH
概谈日本枯山水中的园林造景
——以日本龙安寺为例
□夏 熠
摘 要:日本的枯山水拥有一种平和的幽寂感,其中富含的静心禅意使其拥有令人心境平和的感染力,这种独特的小型园林景观 以清净自然的风格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日本的枯山水受到中国传统园林造景艺术的影响很大,但是它在吸收中国园林造景艺术文 化的同时,以自己的文化风格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中国现代造景艺术可以汲取其中的艺术文化精髓,增添自己文化的内涵,以适应新 时代的人文需求。该文以枯山水中的代表作之一——龙安寺为例,在探究日本枯山水造景艺术的同时,也希望能就枯山水在中国现 代园林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思考和设想。
关键词:枯山水 龙安寺 现代 应用
枯山水是日本园林造景中独树一帜的造景文化,在小型园 林中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以砂带水,以石代岛”手法应用在没 有山水的龙安寺中,却以一种极具宁静禅意的形式展现了一幅 无水之庭的山水画意境。枯山水不单单只是日本园林的一种形 式,也是日本画的一种形式。枯山水是由细碎砂石铺地,再加上 一些微缩的景观和形式别致的景观石组成的一种微缩式的园林 景观。在最早记录枯山水的著作《造庭记》中,将枯山水描述成 完全用石头石子摆出来村庄、河流、山峦的一种造景手法。如今 的枯山水则富含更多意义和方式,添加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苔藓、 草坪等自然元素。
枯山水式的园林大多占地不多,用料简单,符合当今世界对 景观占地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其精致而富有寓意的造景艺术,满
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内心需求。
一来自百度文库龙安寺枯山水造景平面布局
龙安寺方丈室在向南的檐廊上,方丈室向西南方向各伸出 了两道连廊,和面前的一道半回字型的矮墙组成了半封闭式的 空间。如此狭小的面积,原本并不能有效展现景观形式的效果, 但是枯山水的微缩形式在这里展现得恰如其分。在方丈室石庭 中,方丈室南面的庭院是完全敞开的,檐廊将方丈室内外贯通, 而地坪和庭院高度相差不大,使得地坪上的视角能平视庭院,让 观赏的人与景观融为一体。庭院中的 15座山石也根据人的视 角错落摆放形成一道半弧形,而这道半弧形被山石组成的一条 直线切割,拓展了整个景观的深度。在借用了中国传统园林中 一步一景、处处是景的造林手法的同时,又将其转换形成视角不 同而景色亦不同的效果。
二、龙安寺枯山水造景空间布局分析
龙安寺枯山水的平面布局相当简单,其用料精简,只用了基 本的素材,占地不广,没有复杂的景观叠嶂。但是,其内涵具有 人文色彩和禅宗意境,整个平面布局看似简单却暗含哲理,这也
79
是其不简单的地方。在布局方面,龙安寺的枯山水以 5组山石起 承转合将画面平衡分割,形成了环环相扣、疏密有致、各自相宜 的整体态势。景观砂石模拟出的波浪形态也将整个画面连接到 了一起,虽然其用料简单,用材不多,但是形成了组合形态的和 谐效果,颇有“少即是多”的意味,其中也暗合中国山水画的意 境。
枯山水最早由日本僧人所初创,因而其素来带有佛教的禅 意 ,第 一 代 的 枯 山 水 由 镰 仓 时 代 (1192—1333)的 梦 窗 疏 石 (1275—1351)初创,他在西芳寺园的山坡上布置的一组枯瀑石 就是第一件枯山水作品。后来受当时中国唐朝水墨山水画的影 响,在枯山水的布置中增添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艺术成分。
龙安寺方丈室石庭的枯山水的平面布局借鉴了中国水墨画 的特点。中国画讲究主次分明,以次衬主,以次收尾,达到烘托 主体的目的。龙安寺石庭中也展现出这一特点。在 15座山石 中,以组为单位,分割整个平面,将最高的山石作为一组置于向 东的位置作为主山,其余则组成 4组兜住观者的视角,在观赏面 的中心线上,观赏的视角向东,而主山的位置则向东偏移,平衡 整个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