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支架与支架血管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率12.1% 内漏24.1% 脑卒中8.6% 术后30天脑卒中6.9% 夹层逆行剥离 1例
临床应用:术中支架血管
AC型主动脉夹层
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或弓部以远 弓部或其远端有动脉瘤形成 头臂动脉有夹层剥离 狭窄 动脉瘤 袖套样内膜剥离 病因为马凡综合征
合并心脏病变的B型主动脉夹层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BC型主动脉夹层
马凡患者行TEVAR ??
青年女性,马凡综合征 Bentall术后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 当地行TEVAR
TEVAR后复查
TEVAR术后4年 升主动脉远端瘤样扩张 Ia型内漏 胸降主动脉瘤样扩张
二次手术:覆膜支架
覆膜支架术后需二次手术
支架远端主动脉瘤样扩张 I型内漏致近远端瘤样扩张 夹层内行剥离至主动脉弓或升主动脉 支架相关 如塌陷 移位 扭曲 感染
支架血管(尽量小)
依据降主动脉和真腔的直径 急性夹层: 约同或略小于降主动脉直径 慢性夹层: 约同或略大于真腔的直径
置入方法不同
置入方式
TEVAR经周围或升主动脉置入 支架血管在术中直视下置入
固定方式
TEVAR支架依靠自身支撑力和倒钩 支架血管近端全周严密缝合一周
临床应用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支架血管) 其他方法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TEVAR或复合手术 术中支架血管或人工血管替换
胸、腹主动脉瘤或溃疡
外科手术或介入支架
临床应用:TEVAR
TEVAR支架
有并发症的急性BS型主动脉夹层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直径大于4cm 或假腔>2.2cm 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
胸降主动脉直径大于5.5cm 增加大于0.5cm/6月 局限膨出大于2cm
影像学适应证
锚定区>1.5cm,锚定区主动脉直径<3.8cm 入路无狭窄 支架远端内膜完整
临床应用:TEVAR
A型主动脉夹层???
探索阶段 TEVAR操作复杂 需头臂血管转流 术后死亡 内漏 并发症发生率高 王冕 常光其2012年12月报道
其它操作
TEVAR支架可开窗或置烟筒 支架血管不容许打孔或旷置
治疗目标不同
覆膜支架
一次性治疗,增加二次手术的难度 PTFE覆膜的耐久性? 年轻慎用;马凡、炎性和感染病变禁忌
术中支架血管
传统“软象鼻”的发展 减少二次手术机会(70%~90%假腔闭合) 降低二次手术难度(直接或腔内阻断)
难点
不能阻断 ,需深低温停循环 TEVAR覆膜薄, 假腔扩张无法缝合 往往需要取出覆膜支架
二次手术:术中支架血管
阻断
直接钳夹 Cook球囊阻断
缝合
人工血管之间吻合
避免深低温停循环
The End
谢谢大家
Thank you!
覆膜支架与 支架血管的区别
刘永民 首都医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中心
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
历史
TEVAR(覆膜支架)
1986年Balko动物实验 1991年阿根廷Parodi首次治疗腹主动脉 1999年Dake首次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术中支架血管
1997年孙立忠教授开展“传统象鼻”手术 2003年研制成功术中支架血管 2004年8月获得SFDA注册证
设计理念的不同
TEVAR(覆膜支架)
支架将覆膜固定于病变两端正常血管壁 血流走行于覆膜内 与瘤腔隔绝 将内膜破口与血流隔绝,假腔血栓化
术中支架血管
使象鼻人工血管易于置入胸降主动脉 支架支撑人工血管压迫假腔 ,促使血栓化 减少二次手术机会或降低二次手术难度
构成材料不同:覆膜支架
背景
术中支架血管
(open stent woven graft)
覆膜支架
1. 介入支架 2. E-vita 术中支架 3. 三分支术中支架
背景
二者混肴的原因:
望文生义
“支架”“stent graft”
宣传不到位 理解的误差
本质区别
设计理念不同 构成材料不同 直径选择不同 置入方法不同 治疗目标不同
TEVAR支架
金属或合金材料支架,倒钩 超薄覆膜(PTFE)
E-vita 或三分支术中支架
主干为支架和PTFE膜 缝合端为人工血管
构成材料不同:支架血管
术中支架血管
编织人工血管 内衬金属支架
直径的选择不同
TEVAR支架(尽量大)
依据锚定区直径,增加5%-20% 主动脉锚定区直径小于4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