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及实施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及实施过程

发表时间:2018-12-17T16:50:21.7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7期作者:于麦霞

[导读] 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的流程为导学案→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山东省荣成市第九中学264300

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的流程为导学案→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通过导学提纲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这四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导学案

“导学案”主要包括知识梳理、课堂练习和信息反馈三个环节。

首先是知识梳理。本环节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要点解读、学习指导三个内容。课前预习让学生课前整体感知本节内容,明确学习目标,预习基础知识。要点解读的目的是将本节课中的重点知识及重点定理进行重点说明。所谓学习指导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学法。

其次是课堂练习。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基础练习、能力提高、思维拓展”三个方面的挑选与设计,精心设计每一道习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基础练习中的习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面向班级中的全体学生,尽可能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达到预期效果,以便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能力提高主要针对班级中的中等偏上的学生,便于这部分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使自己的能力再有提升。思维拓展习题的设计主要针对班级中的上游学生,目的在于培养与发展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综合实践能力。

二、讨论交流

这是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以及自信、好学的人格特征,形成学生之间互相争论、取长补短的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为讨论寻找论据,必然会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得到提高和巩固;课堂讨论还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课堂讨论题目来源有二:其一,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学生间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发生分歧,或者学生对课本结论提出怀疑时,教师不做正面回答,将分歧点或疑点交给学生讨论。其二,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习题设置的层次性,应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三、启发指导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教师指导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应根据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做好对学生讨论的启发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尊重学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有自我意识和尊严,有个人的精神世界,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的个体。他们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渴望别人耐心地倾听和肯定,不愿接受一般化的说教,要求自我表现的欲望十分强烈,同时理解力、概括力、辩证思维也有初步发展。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个性、知识等现状,把师生关系确定为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能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地引导和说服教育,可使课堂讨论达到和谐而有成效的境界。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习和发展智力的动力,对讨论的开展和深入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讨论进程加以调控,并不时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机智的思辨力、风趣的体态,把讨论气氛引向和谐、激烈,避免讨论走入死胡同,或因缺乏气氛而停止。

再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某些讨论的问题,为了寻找充分的论据,离不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从实践中寻找真理。

最后,重视归纳、整理,总结评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讨论结果加以综合,得出正确的观点、结论,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乃至完全接受,并对讨论作出评价,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有上佳表现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四、练习总结

通过练习、复习、总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每节课后都会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这根本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达不到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业必须注意多样化,既有能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和巩固程度、以教材为基础的书面作业,也要有能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拓展研究型作业。在平时的作业中,教师可以尝试结合以下内容和方式,实现作业内容的多样化和作业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加强阅读指导,开拓学生视野,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杂志,把上面刊登的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章,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论一论的方式,启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其次,运用理论知识,联系社会热点。在教学中布置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作业,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见的各种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