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疑点,观察学生学习时的兴趣,意志和情感,通过教学的巨大热情来激发所有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引导学生自觉参加到语言活动本身中去。
一、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一)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人文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也随之而来变化,他们对于学习上的机械模仿以及直观讲解的兴趣逐步减弱。性格由外向逐步转为内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钻研能力逐步建立,理解记忆强于机械记忆。这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作,在实践中感知语言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对比,去认识语言规,掌握语言结构,培养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智能的活动必须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也就是要在外语情景中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注意精讲多练,通过提问,对话等方式进行交际。练习内容要新颖、生动,形式要多样、灵活。同时调动多种分析器官参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智力活动,而不是”填鸭式”地满堂灌。在英语课堂语言实践中,学习者面临不熟悉的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进行训练,常担心因出错遭到否定、讥笑。尤其是初中生,他们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又比小学生强的多,他们怕出错、怕出洋相、怕遭到否定和讥笑,因而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经常不积极开口。为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着想,理解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避免学生无法开口的局面,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造符合生活实际而又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触景生情。因此,他们就能各抒己见,兴趣就能大增,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主动参与。
(二)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促进者、辅导者为学生积极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学生则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在平等互动的轻松氛围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极大的促进,学习内驱力得以提高,由原先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教的课程上来。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二、教师的情感
一节成功的课堂固然重要,还有一个看似细小却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教师的情绪,对教学的成功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要注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心理协调,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这是英语教学交际化得这一基本原则所决定的。虽然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心理协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而情感是教学中的心理条件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即把微笑带到学生身边,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的态度。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用爱心来培养,才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的一种情感,才能在与学生沟通情感的基础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教师的情绪不仅决定了教师会不会以正确的态度来准备好课程,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教师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从整体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规划好每一节课之外,还要落实到每一堂课以及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当中。
(一)教师个人的因素
作为有主观意识的个人,其情绪的好坏往往有主观思想决定,教师情绪的好坏与自己本人有很大关系。家庭问题、个人问题、健康问题、思想问题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这些因素包括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个人素质及学习的积极性等。
(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好的心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不乏怨天尤人的教师,轻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等。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认真去做,就会有收获,有成就。首先,要积极的处理好自己各方面的难题。如处理好家庭难题、个人问题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多与他人交流,及时解决各方面的难题。自己的难题解决不了,就很容易急躁,有时会把这种情绪迁移到学生身上。其次,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的心理空间被严重挤压扭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抓住成长机会,拓展成长空间,不断开拓自己的领域,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面对工作所产生的危机感和压力保持一个合理的度,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安全感和应变能力。教师平时还要注意材料的积累,做有心人,把一些能够联系课文教学的文字或图片材料收集并整理好,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信息库,便于学生了解课本之外的更多的信息。
因此,教师要力争找到同课文嫁接的切入点,给课文注入更多的新内容。纵观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教师的情绪对教学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时刻准备着以最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