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开通的历史地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都名城研究·

崤函古道崤函古道作为中国古代连接洛阳、西安东西两京的“襟带咽喉”,通关中、达西域的中原要冲,其形成、开通和繁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有着政治军事上的原因,也有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有其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基础。

一、自然地理基础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摇篮。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直到北宋以前,我国的政治舞台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在黄河下游和黄河中游的泾渭平原。在这个区域内形成了中心城市长安(包括丰镐和咸阳)和洛阳。长安与洛阳是我国古代两大都城,两地相距仅800里,历史上的关系也最为密切。西周都镐,又作洛邑,藉以控制全国。西汉都长安,实以洛阳为陪都。东汉都洛阳,长安为西京。隋唐时期长安与洛阳为东西二都。从西周到汉唐,长安与洛阳作为东西两京的时间近千年,到了隋唐时期,东西两京的关系更是达到了巅峰。历史时期,从长安东出的大道主要有三条,即濒渭河南岸、黄河南侧而东趋向洛阳的两京道(两京驿路)、沿丹灞谷地趋于东南的武关道和自蒲津东渡黄河的蒲关道。这三条大道均可以抵达洛阳,进入广袤的东部平原,但只有濒渭河南岸、黄河南侧而东的两京道距离最短,路线几乎是笔直的。因此,两京道是长安洛阳间最为近捷的道路。可是两京之间有豫

西山地阻隔,形成天然障碍,交通极为困难。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分布及其分合变迁,即与这一地理形势有密切关系。

由长安东出,沿渭河南岸,经临潼、渭南行至华阴县孟原,进入豫西山地。从黄河、渭河交汇处西安东至郑州以西的这片山地都称作豫西山地。豫西山地是秦岭主干向东延续的余脉。秦岭经陕西南部延伸到河南西部后,明显地呈现出余脉的特点。一方面山势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山脉分支解体,完整的山脉分成数支,犹如扇形似地分成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平行延伸的五座古生代山脉———北为小秦岭、崤山,中为熊耳山和外方山,南为伏牛山。各山脉丛集于豫西,构成海拔高达2000米的雄伟山岭,向东则地势逐渐降低,山体变得分散、破碎,构成低山丘陵地,最后没于河南东部的冲积平原。在山脉之间有独立的水系分布,山脉与水系相间排列,每条较大的河流又都与一些山间盆地相串通。其中较大的盆地有西北部的三门峡盆地,东北部的宜(阳)洛(宁)盆地。黄河是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在潼关以下到三门峡之间,河床由于受到南部豫西山地和北面中条山、王屋山的限制,黄河河水流速加快,河床左右摆动的余地很大。主要是对南岸侧蚀冲刷,制约了古代交通线路的分布。而发源于山地的众多河流在山脉两侧分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向东南流入洛河。

崤函古道开通的历史地理基础

李久昌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崤函古道的形成、开通和繁荣,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崤函古道之所以能够成为连接洛阳、西安东

西两京的“襟带咽喉”,通关中、达西域的中原要冲,有着政治军事上的原因,也有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更有其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基础。

关键词:崤函古道;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条件中图分类号:K87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23(2009)03-0045-06

收稿日期:2009-04-15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8BLS001);三门峡科技计划项目(0703091;0804104004)

作者简介:李久昌(1960-),男,山东菏泽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古都学、文化遗产研究。

2009年9月第8卷第3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

Sep.,2009Vol.8,No3

河流中上游下切作用强烈,在山区形成许多深窄的V形谷、深切U型谷等。河流之间均为山间谷地,著名的有黄河谷地、弘农涧河谷地、涧河谷地和洛河谷地等。在秦岭的五座余脉中,北支的崤山是规模较大的一支,它西南端与华山相连,西北面有弘农涧河谷地分割,东南面被洛河谷地所截,大致分布在弘农涧河与洛河之间,主峰高达1500-1900米,沿黄河南岸向东北蜿蜒伸展。余脉直逼洛阳之北黄河南岸,称为邙山,长达160余公里,宽约40-50公里,构成了洛河与弘农涧河的分水岭。民谚说,“崤山无头,秦岭无尾”,崤山既西与秦岭绵延相接,又东连邙山,南合伏牛,北临黄河,巍峨横亘数百里,其对东西交通的影响最大,构成了崤函地区主要的地理障碍,也制约着古代交通线路的分布。明人张瀚《松窗梦语》云:“沔池至陕州之桃林,经硖石,皆从山径中行。至硖石,两山相夹,危石嵯峨,中一泥泞路耳。由灵宝、阌乡至潼关,亦皆山路。沿河至关,则河流山峙,自昔称雄,非复向所见之山冈关隘矣。”[1]

崤函古道交通路线起自潼关,大致可分为两段。自潼关进入豫西山地,沿黄河南岸,经桃林塞,过稠桑塬,出函谷关,渡弘农涧河,经灵宝老城抵陕州,这是西段,称为“函谷道”,因其道路主要沿黄河南侧而行,亦称“黄河南岸道”。潼关在关中盆地的东端,南阻华山向东延伸的余脉,北濒渭水、黄河,当河山之咽喉,号称“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2],自然成为盆地东侧的门户,崤函古道西段的起点。潼关东去,西岳华山向东延伸的小秦岭直抵弘农涧河西岸,耸峙于黄河之南,形成黄河长廊谷地。构造上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地堑盆地,延展于小秦岭、崤山和中条山之间,其间的灵宝至陕县段为宽谷地段,处于三门峡盆地之中,普遍发育有三级堆积阶地,自西向东沿河分布,地势呈阶梯状级级上升至黄土台塬面。由潼关向东沿小秦岭和黄河南岸的黄土原,古称“桃林塞”,主要有六个大塬组成,自西向东依次是堡里塬、郭村塬、程村塬、娄底塬(阳平塬)、焦村塬(西塬)和铁岭塬(东塬),海拔500-700米。这些呈台地形态的黄土塬均向北微倾,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与河谷阶地相接,黄河擦着塬的边缘流过,侧蚀强烈,形成了高出阶地30-50米左右的黄土陡崖,这就使得黄土塬下、河水之滨不能形成东西向交通路线所进行的地面,所以东西交通道路只能横穿黄土塬顶面,别无选择。可是,黄土塬亦非易行之地。灵宝境内发源于小秦岭的河流,自东向西有七大河流:双桥河、枣香河、阳平河、沙河、弘农涧河、灞底河、好阳河,均自南向北直接流入黄河,呈东西向带状排列的黄土塬受南北向河流长期侵蚀切割,形成无数壁立陡崖,成为东西交通的严重障阻。穿切黄土塬最长的一条河流是弘农涧河,发源于小秦岭和崤山间,大致向北流,于灵宝老城入黄河。它穿切的塬就是著名的焦村塬,历史上曾称稠桑塬、西塬。受弘农涧河和沙河长期侵蚀切割作用,塬的东西两面形成隘口、冲沟,沟底与塬顶的相对高度有300-500米不等,绝岸壁立,极难攀登,从而增加了险要的程度,形成军事上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古代道路通过焦村塬的交通孔道仅能依赖“V”形冲沟。《西征记》云:“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西汉以前的函谷关就设在谷口灵宝老城西南十余里的地方。古人所称“桃林塞”,即是指潼关以东逶迤而至于秦函谷关之间的穿越诸黄土塬的槽式道路,它以此间谷道两旁及其以南焦村塬的桃树成林而得名。出函谷关,涉弘农涧河,灵宝老城即桃林县故址,建于黄河南岸,与函谷关隔弘农涧河东西相望。弘农涧河中上游贯穿朱阳盆地,有支路通往南部山区。中下游则切入黄土塬和河谷阶地之间,沿弘农涧河河谷可南通虢州(今灵宝市区城关镇,即虢略镇),北达灵宝老城,是为函谷道的一条支线。自灵宝老城以东至陕州故城,黄河南岸阶地地势平缓,古道便利用这一有利地形,沿阶地行进。陕州故城在一环水高地上,西扼函谷,东控崤坂,据“关河之肘腋,扼四方之襟要”,地当水陆要冲,正是掌握古代关东通往关中平原之咽喉,故以“陕”为名。陕者,隘也,道路险峻难以通行之谓也。

崤函古道自陕州故城向东基本穿行于崤山之中,为古道东段,称“崤山道”。崤山主峰地段在今卢氏县官道口东北至陕县硖石以东,两侧受断层影响,山势高峻雄伟,山脊呈锯齿状,海拔大都在1300米以上。硖石以东,属崤山的尾闾地段,山体不甚完整,地势较为低缓。崤山的形成是由于褶皱和断块的联合作用,因之其间河流谷地较为发育,主谷与山体平行相间,并穿过一系列的山间盆地。发源于山地的河流在山脉两侧分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向东南流入洛河。切穿崤山的河流是没有的,因此,古代为了地形上的便利,便不得不选择比较长一点的河谷道和与河谷呈串珠状相连的山间盆地。也正因此,由陕州故城东出至洛阳的道路便分成南北两

崤函古道开通的历史地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