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与方程》精品课件 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点,A、B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90°, 求矩形APBQ的顶点Q的轨迹方程. 思维启迪 连结QP交AB于R,则R是矩形APBQ 的中心.因而可选R的坐标为中间变量,先求R 的轨迹方程,再将Q的坐标代入R的坐标中即可.
22
解题示范
解 如图所示,设AB的中点为R,坐标为(x1,y1),
Q点坐标为(x,y),
9
5.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动点
P满足|PA|=2|PB|,则点P的轨迹所围成的图形
的面积等于
(B )
A.
B.4
C.8
D.9
解析 设P(x,y),则由|PA|=2|PB|
得(x+2)2+y2=4[(x-1)2+y2],
即(x-2)2+y2=4,故P点的轨迹是以(2,0)为
方程的曲线.
3
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3)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4)代换——依条件式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
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x,y的方程式,并化简. (5)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
14
题型二 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2】一动圆与圆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
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思维启迪 利用两圆的位置关系—相切这一性 质得到动圆圆心与已知两圆圆心间的关系,再 从关系分析满足何种曲线的定义.
15
解 方法一 如图所示,设动圆圆心为M(x,y),
11
解 设点M的坐标为(x,y), ∵M是线段AB的中点, ∴A点的坐标为(2x,0),B点的坐标为(0,2y). ∴ PA =(2x-2,-4),PB =(-2,2y-4). 由已知 PA· PB =0,∴-2(2x-2)-4(2y-4)=0, 即x+2y-5=0. ∴线段AB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5=0.
半径为R,设已知圆的圆心分别为O1、O2,将圆的
方程分别配方得:(x+3)2+y2=4,(x-3)2+y2=100,
当动圆与圆O1相外切时,
有|O1M|=R+2.

当动圆与圆O2相内切时,
有|O2M|=10-R.

16
将①②两式相加,得|O1M|+|O2M|=12>|O1O2|, ∴动圆圆心M(x,y)到点O1(-3,0)和O2(3,0) 的距离和是常数12, 所以点M的轨迹是焦点为O1(-3,0)、O2(3,0), 长轴长等于12的椭圆. ∴2c=6,2a=12,∴c=3,a=6,∴b2=36-9=27, ∴圆心轨迹方程为 x2 y2 1, 轨迹为椭圆.
36 27
17
方法二 由方法一可得方程
(x 3)2 y2 (x 3)2 y2 12,
移项再两边分别平方得:
2 (x 3)2 y2 12 x.
两边再平方得3x2+4y2-108=0,整理得
x2 y2 1, 36 27
所以,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x2 y2 1,轨迹是椭圆. 36 27
6
2.方程x2+xy=x的曲线是
A.一个点
B.一条直线
( C)
C.两条直线
D.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解析 方程变为x(x+y-1)=0,
∴x=0或x+y-1=0.
故方程表示直线x=0或直线x+y-1=0.
7
3.已知点A(-2,0)、B(3,0),动点P(x,y) 满足 PA · PB =x2-6,则点P的轨迹是 ( D )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析 PA =(-2-x,-y), PB =(3-x,-y), 则 PA· PB =(-2-x)(3-x)+(-y)2=x2-6, 化简得y2=x,轨迹为抛物线.
2
2
得x0=
Fra Baidu bibliotek
1
2 2
x
,y0=(1+
2 )y.
因为|AB|=1+
2
,即x
2 0
+y
2 0
=(1+
2 )2,
26
2
所以1
2 2
x
[(1
2) y]2 (1
2)2,
化简得 x2 y2 1. 2
∴点P的轨迹方程为 x2 y2 1. 2
27
思想方法 感悟提高
方法与技巧 1.弦长公式:直线y=kx+b与二次曲线C交于P1(x1,y1)
18
探究提高 在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求轨迹时,若所求 的轨迹符合某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则根据曲线的方 程,写出所求的轨迹方程,若所求轨迹是某种圆锥 曲线上的特定点的轨迹,则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列 出等式,化简求得方程.
19
知能迁移2 已知圆C1:(x+3)2+y2=1和圆C2:(x-3)2 +y2=9,动圆M同时与圆C1及圆C2相外切,求动圆圆 心M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设动圆M与圆 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点A和点 B,根据两圆外切的充要条件, 得 |MC1|-|AC1|=|MA|, |MC2|-|BC2|=|MB|. 因为|MA|=|MB|, 所以|MC2|-|MC1|=|BC2|-|AC1|=3-1=2.
5
基础自测
1.f(x0,y0)=0是点P(x0,y0)在曲线f(x,y)
=0上的
( C)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利用曲线与方程定义的两条件来确定其关系,
∵f(x0,y0)=0可知点P(x0,y0)在曲线f(x,y)=0上, 又P(x0,y0)在曲线f(x,y)=0上时,有f(x0,y0)=0, ∴f(x0,y0)=0是P(x0,y0)在曲线f(x,y)=0 上的充要条件.
12
探究提高 (1)本题中的等量关系还有kPA·kPB= -1,|AB|=2|PM|.但利用kPA·kPB=-1时,应分直 线l1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应用|AB|=2|PM| 时,运算较繁. (2)求轨迹方程时,最后要注意它的完备性与纯 粹性,多余的点要去掉,遗漏的点要补上.
13
知能迁移1 已知动点M到定点A(1,0)与定直线l:x=3 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 解 如图所示,设M(x,y)是轨迹上
与P2(x2,y2)得到的弦长为
P1P2 (x1 x2 )2 ( y1 y2 )2 (x1 x2 )2 (kx1 kx2 )2 1 k 2 (x1 x2 )2 1 k 2 (x1 x2 )2 4x1x2 .
28
2.求轨迹的方法 (1)直接法: 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 (如距离与角)的等量关系,或这些几何条件简 单明了且易于表达,我们只需把这种关系转化为 x、y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 (2)定义法: 其动点的轨迹符合某一基本轨迹(如直线与圆 锥曲线)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采用设方程, 求方程系数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
8
4.已知定点P(x0,y0)不在直线l:f(x,y)=0上,则
方程f(x,y)-f(x0,y0)=0表示一条
( B)
A.过点P且垂直于l的直线
B.过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
C.不过点P但垂直于l的直线
D.不过点P但平行于l的直线
解析 ∵P(x0,y0)不在直线l上,∴f(x0,y0)≠0. ∴方程f(x,y)-f(x0,y0)=0表示的直线与l平行. 又f(x0,y0)-f(x0,y0)=0. ∴点P(x0,y0)在方程f(x,y)-f(x0,y0)=0 表示的直线上,即直线过P点.
语文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同课异构”杯2020年度教学技能大赛
一等奖获奖作品
§7.4 曲线与方程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1.曲线与方程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 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 如下关系: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 这个方程的解 .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 ,这条曲线叫做
[2分]
则在Rt△ABP中,|AR|=|PR|,
又因为R是弦AB的中点,依垂径
定理有
Rt△OAR中,|AR|2=|AO|2-|OR|2=
36-(x
2 1
+y
2).
1
又|AR|=|PR|= (x1 4)2 y12 ,
所以有(x1-4)2+y
2 1
=36-(x
2 1
+y 2). 1
即x
2 1
+y
2 1
25
知能迁移3 已知长为1+ 2 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 A、B分别在x轴、y轴上滑动,P是AB上一点,且
AP = 2 PB .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解 设A2(x0,0),B(0,y0),P(x,y),
AP 2 PB, 2
又 AP =(x-x0,y), PB =(-x,y0-y),
所以x-x0=- 2 x,y= 2 (y0-y)
点轨迹方程.
4
3.两曲线的交点 (1)由曲线方程的定义可知,两条曲线交点的坐
标应该是两个曲线方程的公共解 ,即两个曲线方 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解;反过来,方程组有几 组解,两条曲线就有几个交点,方程组 无解,两 条曲线就没有交点. (2)两条曲线有交点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方程所 组成的方程组有实数解.可见,求曲线的交点问题, 就是求由它们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的实数 解问题.
任意一点,作MN⊥l于N. 则|MA|+|MN|=4,即 (x 1)2 y2 =4-|x-3|. 当3≤x≤4时, (x 1)2 y2 =7-x. 即y2=-12(x-4) (3≤x≤4). 当0≤x≤3时, (x 1)2 y2 =x+1, 即y2=4x (0≤x≤3). ∴M的轨迹方程是y2=-12(x-4) (3≤x≤4) 和y2=4x(0≤x≤3).
30
失误与防范 1.求曲线方程时有已知曲线类型与未知曲线类型,
一般当已知曲线类型时一般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 当未知曲线类型时常用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求曲线 方程. 2.求曲线轨迹方程时,常常要设曲线上任意一点 的坐标为(x,y),然后求x与y的关系.
31
3.在求轨迹方程五种类型中,单从思维角度应该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定义法,(从已知曲线类 型、或从距离关系中)能判断到曲线类型时,再 用待定系数法求曲线方程;二是,当未知曲线类 型时用其它四种方法求曲线方程.
29
在判断轨迹符合哪一个基本轨迹时,常常用几何 性质列出动点满足的距离关系后,可判断轨迹是 否满足圆锥曲线的定义. 定义法与其它求轨迹方程的思维方法不同处在于: 此方法通过曲线定义直接判断出所求曲线轨迹类 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 (3)代入法(相关点法): 当所求动点M是随着另一动点P(称之为相关点) 而运动.如果相关点P所满足某一曲线方程,这时 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再把相关 点代入曲线方程,就把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转化 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 点法或坐标代换法.
-4x1-10=0.
[4分] [8分]
23
因为R为PQ的中点,所以x1
x4 2 , y1
y0. 2
代入方程x
2 1
+y
2 1
-4x1-10=0,得
x
4
2
y
2
4
x
4
10
0.
2 2
2
整理得x2+y2=56.
[10分]
这就是Q点的轨迹方程.
[12分]
24
探究提高 相关点法也叫坐标转移(代入)法,是 求轨迹方程常用的方法.其题目特征是:点A的运动 与点B的运动相关,且点B的运动有规律(有方程), 只需将A的坐标转移到B的坐标中,整理即可得A的轨 迹方程.
20
这表明动点M到两定点C2,C1的距离之差是常数2. 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动点M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 (点M到C2的距离大,到C1的距离小),这里 a=1,c=3,则b2=8,设点M的坐标为(x,y),其轨迹 方程为 x2 y2 1 (x≤-1).
8
21
题型三 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方程 【例3】(12分)已知P(4,0)是圆x2+y2=36内的
4.仔细区分五种求轨迹方法,合理确定要选择的 求轨迹方法,哪些类型、哪些已知条件适合哪一 种方法,要融会贯通,不可乱用方法!
32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
1.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F(x,y)=0的点都在曲线C上”
不正确.那么,以下正确的命题是
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22=4 .
10
题型分类 深度剖析
题型一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例1】如图所示,过点P(2,4)
作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若l1交x 轴于A,l2交y轴于B,求线段AB 中点M的轨迹方程. 思维启迪 设M(x,y),则A、B两点坐标可 用x,y表示,再利用 PA· PB =0,建立等式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