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1目的确保本机构检验检测工作严格按规定的要求,客观公正地出具每一份报告,保证检验检测报告数据准确,表述清晰明确,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复核、签发、修改等活动。

3职责3.1检验检测人员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复核。

3.2技术负责人或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签发。

3.3质量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质量。

3.4管理室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存档。

4要求4.1本机构的检验检测报告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及《结果报告管理程序》的规定及时出具,报告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检验检测报告由检测人员编制,由管理室负责发送与管理。

4.2检验检测报告至少要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例如“检验证书”或“检验报告”;b.试验室的名称与地址,进行检验的的地点(如果与试验室地址不同);c.检验检测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在证书或报告上编制编号,正文每页编制“第×页共×页”,并打印“以下空白”作为证书或报告的结束语,以确保能够识别证书的唯一性和完整性;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如果适用),标明受检单位或客户名称和地址;e.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给出检验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名称或代号或者对所采用的任何非标准方法的明确说明;f.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填写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样品编号和状态等;g.样品的接收和进行检验检验检测的日期(如果适用);h.如与结果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本机构所用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如监督抽查中抽样的相关信息);i.检验检测结果:按检验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检验检测结果,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j.检验检测人、编制人、审核人和报告批准人的签字或等同的标识,以及签发日期;k.必要时,报告中注明检验检测结果仅对所检验检测样品有效的声明;l.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验检测证书或报告(完整复制除外)的声明。

4.3检验检测报告的附加信息当需对检验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除按照4.2所列的信息之外,检验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a.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验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b.根据检验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在报告中给出符合/不符合结论或检验检测结果;c.当不确定度与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验检测报告中还需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d.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

健康体检报告管理程序

健康体检报告管理程序

健康体检报告管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公司员工提供健康体检报告的管理程序。

该程序旨在简化体检报告的收集、存储和访问过程,以便提高效率、减少工作压力。

功能1. 员工体检报告的收集:程序将收集所有员工的体检报告,并将其存储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

2. 报告存储和索引:所有的体检报告将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并根据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索引,方便查找和访问。

3. 报告访问权限控制:程序将根据员工的职位和权限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4. 报告审核和处理:管理员可以审核员工的体检报告,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例如与员工讨论异常结果或提供适当的健康建议。

5. 报告追踪和提醒:程序将追踪员工的下次体检日期,并提前发送提醒通知,确保员工按时进行体检。

6. 数据备份和恢复:程序将定期备份体检报告数据库,并提供恢复功能,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使用说明1. 员工体检报告的收集:员工可以将他们的体检报告提交给人力资源部门或特定的管理员。

他们可以选择将体检报告纸质副本交给相关人员,或者将电子版直接通过邮箱或内部系统发送。

2. 报告访问: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和经过授权的管理员可以通过访问程序登录账户并查看体检报告。

根据权限不同,员工只能查看自己的报告,而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员工的报告。

3. 报告审核和处理:管理员收到报告后将进行审核,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他们可以记录审核结果,并在需要时与员工讨论。

4. 报告追踪和提醒:程序将在员工下次体检日期的前一段时间发送提醒通知,以确保员工按时进行体检。

员工也可以在程序中查看下次体检日期。

5. 数据备份和恢复:程序将每天定期备份体检报告数据库,并保留备份数据一段时间以防止意外数据丢失。

如果需要恢复数据,管理员可以选择相应的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请注意,为保护员工的隐私,所有的体检报告只能被授权人员访问,且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总结健康体检报告管理程序旨在简化体检报告的收集、存储和访问,提高工作效率。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结果报告管理程序1目的为规范本中心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行为,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复核、签发等活动。

3定义(无)4职责4.1检验检测人员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复核。

4.2技术负责人或授权人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签发。

4.3管理室或项目室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与存档。

5工作流程图6程序要点6.1检验检测报告的选用6.1.1检测室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一般采用业主指定的统一表式,若无指定表式,则采用行业表式。

6.1.2项目室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采用客户或监督方指定的表式,若客户没有特殊的要求,可采用相应行业或地方规定的表式。

6.2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6.2.1检检验测报告的编制依据为经复核确认后的原始记录。

6.2.2检验检测数据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字修约满足相应检测规程要求,填写采用碳素笔(或打印),做到文字、数字清晰、项目齐全、编号唯一、结论公正。

6.2.3特殊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a.封面:报告名称、编号、委托单位、检验检测单位、地址、联系电话、印发日期;b.说明页:检验检测依据、检验检测日期、检验检测概况、主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型号及检定情况,检验检测、复核、批准人签字;c.报告正文:报告正文一律用碳素笔填写或打印后复印,打印报告要打页数及总页数;d.底页:对委托样品检验,声明“仅对被检样品有效”;e.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的说明页还应包括设计目的和用途、设计依据、所用原材料情况;f.混凝土配合比选定报告正文除有计算过程及试验过程记录等,还要包括所用原材料检验记录报告。

6.3检验检测报告的复核、签发6.3.1为了保证检验检测报告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检验检测报告执行三级复核制度,即:检测人员自己复核,复核人员及报告签发人复核。

6.3.2检验检测人员编制报告,经审核无误,签字后交于复核人员复核。

6.3.3复核人员在复核报告时,发现报告填写错误或涂改时,将报告交回检验检测人员重填,不得自行更改。

医院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程序(标注版)

医院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程序(标注版)

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程序1、检验报告的格式检验报告的格式应应广泛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后由检验科设计,由检验科管理层与医务部讨论后决定。

报告单上必须包括足够的信息量,报告应清晰易懂,填写无误。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A、实验室名称、地址和检验地点;B、患者的唯一标识(门诊号或住院号)C、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D、检验申请者姓名;E、样本的类别,当原始样本的质和量对检验结果有影响时,应注明样本的状态,如溶血、脂血等。

F、原始样本采集的日期与时间,必要时还应注明实验室接收样本的时间;G、检验项目的名称、结果、单位及参考范围;H、报告发布日期和时间;I、当临床或病人有要求时应注明结果的测定方法,若要求检验科为其检验报告提供解释和说明时,检验技术人员应提供其服务。

J、检验者、审核者标识,检验日期。

2、检验报告的传达方式和时间检验报告的传达方式由医务科和检验科共同讨论决定,并在《中心医院检验项目及报告时间一览表》制度的检验周期内送达适当的人员。

门诊患者的检验报告在门诊化验室领取,体检中心的检验报告由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统一领取,住院患者的检验报告由专人送达各科室,临床医护人员签收。

3、检验周期①技术管理层在咨询申请者后,于医务部共同协商每个项目的检验周期。

②在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缩短检验周期,满足临床需要。

③当不能按检验周期制度的时间报告检验结果,延迟报告又可能影响患者诊治时,按以下程序通知申请者:A、以电话或书面的方式通知申请者,说明延迟报告的原因或可能发出报告的时间;B、若在短时间内延迟报告的原因不能排除,应送至委托实验室检验,检验完成后及时通知申请者;C、若某一项目经常发生延迟报告,应与申请者协商,对检验周期进行重新评审,必要时对所识别出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4、结果评审①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检验结果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等有有关临床检验信息进行系统性评价,看是否从临床角度加以解释,若出现危急值结果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报告结果管理程序

报告结果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报告结果管理程序(受控文件)文件编号:CDNTC-P13版次:V1.0发放编号:OA系统发布制/修订:日期: 2019-07-20 审核:日期: 2019-07-20 批准:日期: 2019-07-20制/修订履历1 目的确保检测中心客观、准确、清晰、完整地出具检测报告,对报告的规范性、编制、应涵盖的信息、签发、存档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检测中心出具的各类检测报告的编制、核验、签发、修订等活动。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报告的定期检查。

3.2报告签字人负责批准检测报告。

3.3检测员负责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原始检测记录。

3.4样品管理员负责报告的发放。

3.5文件管理员负责报告的存档。

4 工作程序4.1检测报告的信息内容4.1.1每份非简化报告至少包括下列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a) 标题(例如“检测报告”);b) 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址;c) 实施检测活动的地点;d) 将报告中所有部分标记为完整报告一部分的唯一性标识,以及表明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e) 客户的名称和联络信息;f) 所用方法;g) 物品的描述、明确的标识以及必要时物品的状态;h) 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i) 实施检测活动的日期;j) 报告的发布日期;k) 结果仅与被检测物品有关的声明;l) 结果,适当时,带有测量单位;m) 对方法的补充、偏离或删减;n) 报告批准人的识别;o)当结果来自于外部供应商时,清晰标识;p)报告中声明除全文复制外,未经检测中心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

4.2检测报告输入信息(原始记录)审核4.2.1检测中心设定负责检测原始记录的审核工作,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测工作是否按有关标准规范、方法等完成;仪器设备使用是否匹配;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所得数据是否合理;检测结论是否正确。

如使用客户提供的维持样品工作的支持设备或附件进行测试,如果这些设备或附件对样品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应将这些设备或附件的重要信息(例如名称、型号、编号等)列入检测报告中。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概述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组织检测报告的软件程序。

它提供了一个集中的平台,用于记录、存储和检索各种类型的检测报告。

该程序旨在提高报告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使用户能够更轻松地跟踪、分析和共享检测报告。

功能1. 报告录入:该程序允许用户将各种类型的检测报告录入系统中。

用户可以手动输入报告信息,也可以导入电子版报告。

2. 报告分类:该程序提供了一套灵活的分类系统,用于对检测报告进行分类和组织。

用户可以为每个报告分配一个或多个分类标签,以便更方便地检索和浏览报告。

3. 报告搜索:用户可以使用关键字搜索功能来快速查找特定的检测报告。

该功能支持全文搜索,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如报告编号、日期、检测项目等,来查找相关报告。

4. 报告编辑和修改:用户可以在系统中对已录入的报告进行编辑和修改。

他们可以添加附加信息、更改报告状态、更新检测结果等。

5. 报告核对和审批:该程序提供了一个核对和审批的工作流程,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该工作流程,多个用户可以对报告进行审核、批准或拒绝。

6. 报告输出:该程序支持将报告以多种格式导出,如PDF、Excel、Word等。

用户可以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定义设置,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7. 报告统计和分析:该程序提供了对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功能。

用户可以生成各种报告统计图表和报表,以了解检测报告的整体情况和趋势。

8. 报告分享和协作:用户可以将报告通过电子邮件或内部消息系统发送给其他用户。

他们还可以设置权限,控制其他用户对报告的访问和编辑权限,实现更好的协作和合作。

9. 报告存储和备份:该程序提供了安全而可靠的报告存储和备份机制。

所有报告都将以加密形式保存在系统中,并备份到云端或其他存储介质,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 系统安全和权限管理:该程序对用户和报告数据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控制。

用户需要登录系统,并根据其角色和权限,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工作汇报程序管理制度

工作汇报程序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工作汇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畅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各部门,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工作汇报、项目汇报、月度汇报、季度汇报等。

三、工作汇报的原则1. 及时性:工作汇报应做到及时、准确,不得延误。

2. 完整性:工作汇报应全面反映工作进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客观性:工作汇报应客观公正,不得夸大或隐瞒事实。

4. 简洁性:工作汇报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

5. 协同性:工作汇报应注重部门之间的协同,形成合力。

四、工作汇报的分类1. 日常工作汇报:包括每日工作总结、周工作计划、月度工作总结等。

2. 项目汇报:包括项目进度汇报、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验收等。

3. 月度汇报:包括各部门月度工作总结、财务报表、人力资源报表等。

4. 季度汇报:包括公司整体经营状况、各部门季度工作总结、市场分析等。

5. 年度汇报:包括公司年度经营总结、各部门年度工作总结、员工绩效考核等。

五、工作汇报的程序1. 汇报准备(1)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汇报内容,提前准备相关资料,确保汇报的完整性。

(2)汇报人应熟悉汇报内容,确保汇报的准确性。

2. 汇报时间(1)日常工作汇报:每日工作总结应在当天下班前完成;周工作计划应在每周五下午前完成;月度工作总结应在每月月底前完成。

(2)项目汇报:根据项目进度,定期进行项目汇报。

(3)月度汇报:各部门负责人应在每月第一个工作日提交月度工作总结。

(4)季度汇报:各部门负责人应在每季度第一个工作日提交季度工作总结。

(5)年度汇报:各部门负责人应在每年第一个工作日提交年度工作总结。

3. 汇报方式(1)口头汇报:各部门负责人可定期组织召开部门会议,进行口头汇报。

(2)书面汇报: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汇报内容,提交书面报告。

4. 汇报审核(1)汇报人提交汇报材料后,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2)审核内容包括:汇报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客观性等。

医院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程序

医院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程序

医院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程序一、概述二、工作程序1.接收样本及信息登记2.样本交接和处理接收到的样本需要进行交接和处理。

一般情况下,样本将被送往医院实验室进行检验,这时需要将样本交给对应的实验室人员,并填写相关交接记录。

实验室人员需要对样本进行入库,确保样本不被交叉污染,并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检验。

3.检验过程管理在进行实验室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实验室人员需要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操作失误和检验结果的误解。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需进行重复检测或者进行质控检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4.结果解读和报告当检验结果得出后,实验室人员需要仔细解读和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并按照医嘱或者医生的要求填写检验结果报告。

在填写检验结果报告时,需要注意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语言,确保报告能够被其他医务人员准确理解。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还需填写结果的参考范围和诊断建议。

5.报告审核和签发填写完检验结果报告后,需要由检验科的主管或者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核对。

审核人员需要对报告中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报告的规范性。

审核通过后,报告由主管或者质控人员签发,标识报告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签发后的报告将会转交给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6.结果归档和管理医院需要对检验结果报告进行归档和管理。

报告需要按照患者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编号存档。

同时,需建立电子档案,将报告结果与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关联起来,以便随时进行查询和管理。

归档后的报告在规定时间内保留,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

7.结果回访和复核医院还应建立结果回访和复核机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检验结果异常或者与临床情况不符,需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协商,及时调整和更正报告结果。

同时,还需要针对检验结果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疗效反馈,以负责任地对患者进行回访和管理。

三、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医院在进行检验结果报告管理工作时,需要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

首先,医院应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要求。

免疫检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免疫检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

免疫检验结果报告管理程序1.目的规定免疫检验报告结果的发布及接收,对检验的复核及修改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保证向实验室服务对象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

2.范围适用于免疫专业组。

3.职责3.1 免疫专业组确定检验报告的格式与传达方式,并负责样本检测结果的报告发放。

3.2 审核人员负责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签发。

3.3 检验人员负责结果的解释和说明。

4. 程序4.1检验报告的格式:检验报告单上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量,报告应清晰易懂,填写无误。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实验室的名称(多地点时还应注明各院区的名称);患者的唯一性标识(诊疗卡号或住院号);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科别;样品的类别;采集日期和时间;检验项目的名称、结果、SI单位及生物参考区间、异常结果提示;所有由受委托实验室完成的检验的识别;结果的测定方法;适当的解释和说明;检验者、审核者标识,检验日期。

4.2 检验报告的核查4.2.1 确认检测目的与检验结果是否一致,有无漏做、多做或做错项目。

4.2.2 仔细检查结果是否合理,包括:结果本身是否超出可报告范围或违反常理。

4.2.3 结果与诊断是否存在明显矛盾、相关项目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是否合理。

4.2.4 对标本存有“溶血、混浊或特殊颜色、形状”时,报告单必须注明。

4.2.5 对检测结果与预诊不相符、与历史记录相差较大或有疑问时,应重复检测,必要时与临床医生联系,并做好登记。

4.2.6 对于患者标本达到危急值范围的项目,再次核对标本性状、标本信息及患者资料,对结果仍存可疑,再次复查此项目,确认结果可靠后立即通知审核者及时审核。

4.3 检验报告的发布4.3.1 正式检验报告:免疫专业组定期对报告流转的各节点进行监控核查,以保证检验报告由LIS系统传输到HIS系统或自主打印机的转录过程正确无误。

保证授权接收和使用信息的人得到正确的报告。

4.3.2 当有需要用电话或口头、电传、图文传真和其他电子设备传达方式传送报告时,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验项目、检验时间、申请姓名、样本类型及与患者的关系等信息,确认对方身份后发布报告。

医院检验科检验报告的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检验报告的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检验报告的SOP管理程序
一.目的: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

二.适用范围:实验室检验结果报告的审核,发放,管理,查询和意见的反馈。

三.工作程序:
1.检测结果的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和及时,杜绝虚假报告。

2.测定时其数据要经分析,避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或者其它不符合的结果。

根据质控品判断有效性,只有当质控品结果符合项目SOP有关条件时,才可发出报告,否则应重新测定。

3.定性测定的检测项目其结果以“阴性”或“阳性”报告;定量测定的,结果报告为单位按实际情况而定,因不同检测项目的单位可能不同,如结果高于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上限,则应根据需要对样本稀释后再测,结果乘上稀释倍数。

4.检验报告单由实验操作人员完成实验后,将结果录入,打印出报告单。

检测结果报告结果进入数据库,在服务器保存,并满足临床随时查询。

查询结果时直接进入数据库。

5.每份报告均应使用科内统一的打印报告专用纸打印;报告内容至少应包括:实验室的标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测定项目、结果、参考范围(按照国际单位)以及标本号、。

报告管理程序

报告管理程序

报告管理程序报告管理程序是一种用于帮助组织和管理报告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创建、编辑、保存和分享各种类型的报告。

本文将逐步思考报告管理程序的设计和实施。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设计报告管理程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用户对报告管理的期望和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收集用户需求:1.用户希望能够创建哪些类型的报告?2.用户需要哪些功能来编辑和格式化报告?3.用户希望能够在报告中插入哪些元素,例如表格、图表或文本框?4.用户希望报告管理程序具备哪些共享和访问控制功能?通过与用户的讨论和调查,我们可以收集到足够的信息,以便设计报告管理程序的功能和界面。

第二步:设计数据库模型在设计报告管理程序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存储和组织报告数据。

这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数据库模型。

我们可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报告的元数据和内容。

数据库模型应该包括报告的基本信息,例如标题、作者、创建日期和最后修改日期。

此外,还需要考虑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我们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文本框等元素来组织和展示报告内容。

第三步:开发报告管理程序在设计数据库模型后,我们可以开始开发报告管理程序。

我们可以使用编程语言和框架来实现报告管理程序。

以下是一些开发报告管理程序的关键步骤:1.创建用户界面: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创建、编辑和保存报告。

界面应该直观易懂,提供丰富的编辑和格式化选项。

2.实现报告的基本功能:报告管理程序应该具备创建、编辑、保存和删除报告的基本功能。

用户应该能够轻松地在界面上执行这些操作。

3.添加元素和格式化选项:我们需要在界面中添加元素和格式化选项,以便用户可以在报告中插入表格、图表、文本框等元素,并进行格式化。

4.实现共享和访问控制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为用户分配角色和权限来实现共享和访问控制功能。

用户可以将报告共享给特定的用户或用户组,并限制其访问权限。

第四步:测试和优化在开发报告管理程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测试和优化。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为加强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一)危急值报告程序1.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流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误,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立即电话通知患者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详细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向上级医师(检验师)或科主任报告。

2. 相关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并及时将结果告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

主管医师或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记录在病历中。

(二)危急值登记制度1. 医技科室应设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危急值项目、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时间、报告人员、接收人员等信息。

2. 临床科室应设立危急值接收登记本,详细记录危急值项目、患者基本信息、报告时间、接收人员、处理措施等信息。

三、危急值报告范围1. 实验室检查危急值范围:根据实验室检查项目,参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各项目的危急值范围。

2. 影像学检查危急值范围:根据影像学检查项目,参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各项目的危急值范围。

3. 其他检查危急值范围:根据其他检查项目,参照相关指南和规范,制定各项目的危急值范围。

四、危急值报告责任1. 医技科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危急值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临床科室。

2. 临床科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接收和处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管理程序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管理程序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报告管理程序一、背景介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强制性的检验和检测工作,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检验报告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监管部门的监督执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特种设备检验报告管理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二、程序目标本程序的目标是规范特种设备检验报告的编写、管理和使用流程,提高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程序内容1.检验报告编写(1)检验项目确定:根据特种设备的类型和使用特点,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

(2)检验过程记录:对于检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实际检验操作、仪器仪表使用记录、样品情况等。

(3)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4)检验结论和建议:根据检验结果,给出检验结论和相应的修复、改进建议。

2.检验报告管理(1)报告编号管理:对每个检验报告进行唯一编号,并建立相应的报告档案。

(3)报告签发:经过审核的检验报告由负责人签发,并加盖机构公章。

(4)报告保管:建立完备的报告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报告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5)报告查询和使用:制定相应的查询和报告使用规定,确保报告的使用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质量控制(1)培训要求:对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检验操作、仪器使用和报告编写等方面。

(2)内审和外审: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接受监管部门的外部质量审查。

(3)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处理程序,确保在检验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4)改进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程序执行(1)相关人员必须按照程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负责人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并确保报告的真实和准确。

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简介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公司内部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确保及时、准确、公正地处理生产事故,减少损失,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二、报告程序1. 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层和安全生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2. 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地点、时间、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等相关信息。

3. 报告人员要及时整理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以便后续调查和处理。

4. 领导层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成立事故调查组,并指定负责人。

三、调查程序1. 事故调查组应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勘查和拍照,保留现场证据和相关物品。

2. 调查组成员应开展调查工作,包括事故原因的追溯和责任的判断。

3. 调查组应与事故相关人员进行面谈,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4. 调查组应撰写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划分和防范措施建议。

四、处理程序1. 调查报告应提交给领导层审阅,并根据调查结果做出相应处理决定。

2. 对有责任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扣减工资、记过、停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3. 根据调查报告提出的防范措施建议,安全生产部门应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关改进措施。

4. 受伤人员应得到及时的医疗和赔偿,公司应承担相应责任,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五、责任追究1. 对于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的事故,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 若调查组发现事故有重大隐患存在,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立即启动整改程序。

3. 对于隐瞒事故或提供虚假情况的人员,将依据公司纪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六、督导与检查1. 安全生产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进行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

2. 针对生产事故频发或严重程度较高的部门,安全生产部门应加强日常的监督和指导。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2. 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并依法履行相关报告和调查义务。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及程序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及程序

财务报告管理制度及程序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和规范财务报告的管理制度和程序,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2. 财务报告编制流程以下是财务报告的编制流程:2.1 采集财务数据财务部门负责采集和汇总公司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信息。

2.2 数据核对和调整财务部门对采集到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对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3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核对和调整后的财务数据,财务部门编制各类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4 内部审核财务部门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内部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财务知识和经验。

2.5 审计经过内部审核的财务报表,提交给独立的审计师或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审计师将对财务报表进行独立的验证和审查。

2.6 审核后调整根据审计师的审核结果,财务部门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 财务报告审批流程以下是财务报告的审批流程:3.1 申报财务报告财务部门将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负责人。

3.2 上级审批上级主管部门或负责人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批,包括对财务指标、财务分析和财务数据的审核。

3.3 报送并公示经过上级审批的财务报告,财务部门将报送给相关的机构进行公示,满足法律和监管要求。

3.4 报送股东和投资者财务报告还应及时报送给公司的股东和投资者,让他们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4. 财务报告的保密性和诚信性财务报告的保密性和诚信性非常重要,以下是保障财务报告的措施:- 设立财务报告的访问权限,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看和操作财务报告。

- 员工和相关人员需签署保密协议,确保不泄露财务报告的内容。

- 财务部门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和被篡改。

- 财务部门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总结通过制定和规范财务报告的管理制度和程序,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合规性,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检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检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41 检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规范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写、审核、批准、更改、增补和发布,确保检验报告公正、科学、准确、客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出具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的管理工作。

3.职责3.1抽/采样员、检测员负责提供完整清晰的原始记录;3.2报告编制员负责编制检测报告;3.3报告审核员负责审核检测报告;3.4授权签字人负责批准检验检测报告3.5技术负责人批准更改报告的申请;3.6质控部负责监督报告编制员在检验检测报告上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和“资质认定标志印章”并做好用章记录;并负责相关的更改和增补事宜;3.7客服部负责检验检测报告的登记与发放;负责受理检验检测报告更改与增补的申请;负责监控报告及时率。

3.8档案管理员按时归档检验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

4.程序4.1检验检测报告的编制4.1.1检测报告的格式检测报告为公司受控文件,质控部负责起草报告的格式,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使用。

4.1.2检测报告的内容检测报告应包含有足够的信息量,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检测方法的要求和说明检测结果所必须的要求,包括:(1)标题,检验报告或检测报告;(2)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本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3)本公司的名称和地址,检验检测的地点;(4)检验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公司检测委托单编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除封面和扉页外,其他张数上均有“第X页共X页”;(5)客户的名称和联系信息;(6)所用检验检测方法;(7)检验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标识;(8)样品接收日期、检验检测日期,适用时填写抽样日期;(9)对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提供本公司或其他公司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10)检验检测报告签发人的姓名、签字或等效的标识和签发日期;(11)检验检测结果的测量单位(适用时);(12)当检出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应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13)本公司不负责抽样(如样品是由客户提供)时,应在报告或证书中声明结果仅对收到的样品检测结果负责;(14)检验检测结果来自于外部提供者时的清晰标注。

8D报告的管理程序

8D报告的管理程序

8D报告的管理程序8D报告管理程序是一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用于解决问题和改进产品或过程的质量。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8D报告管理程序的步骤和流程,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一步:确定问题在此阶段,团队需要明确识别问题,并确保对于问题的描述准确无误。

必要时,可以使用流程图、鱼骨图等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确定。

第二步:组建团队组建一个跨部门的团队,包括专家、质量控制人员、工程师和相关领导,以确保能够全面、全面地解决问题。

确保团队成员具备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第三步:紧急措施在确定问题后,团队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来防止问题扩大或进一步影响产品或过程。

这些紧急措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实施,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四步:根本原因分析团队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例如5W1H、5Why、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等,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需要广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便确定正确的根本原因。

第五步:制定长期解决方案在根本原因分析之后,团队需要制定长期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

这可能包括制定和实施新的工艺、流程或设计变更,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第六步:验证解决方案在制定长期解决方案后,团队需要验证其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实施试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来完成。

验证解决方案的目的是确保其符合预期,能够解决根本原因和问题。

第七步:预防措施在验证解决方案后,团队需要制定预防措施,以确保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这可能涉及到培训员工、改进工艺流程、更新文件和规程等措施。

第八步:庆祝和认可最后一步是庆祝和认可团队的努力和成果。

这有助于激励团队继续提高质量,并鼓励其他团队效仿并使用8D方法来解决类似或其他问题。

总结:通过遵循典型的8D报告管理程序,组织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并改进产品或过程的质量。

这种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有助于确保问题的根本原因得到解决,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再次发生。

报告管理程序

报告管理程序

1.目的通过对检测报告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测或一系列的检测的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报告的管理控制。

3.职责质量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编制;报告签发人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和修改;档案管理员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和副本的存档,以及报告的日常监督管理。

4.控制程序4.1检测报告要求对公司外部签发的检验报告的要求:一般要求:本实验室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客户需求的、为说明检测结果所需以及检测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

特殊要求: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还应有特殊要求。

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且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还应另有特殊要求。

在客户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简化。

对公司内部签发的细菌检验报告的控制要求:本实验室细菌检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公司需求的、为说明检测结果所需的全部信息,可适当简化。

4.2检测人员负责制定检测报告,每份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标题(例如“检测报告”);b.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c.检测报告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e.所用方法的识别;f.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g.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h.如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实验室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i.检测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测量单位;j.检测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相关之处,结果仅与被检测物品有关的声明。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

4.3解释和说明4.3.1当需对检测结果作出解释时,除4.1中所列的要求之外,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a.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此项内容要符合《测试方法确认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确保本公司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对报告的规范性、编制、应涵盖的信息、签发、存档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控制。

.2范围
各类检测报告的编制、校核、签发、归档、修订等活动。

.3职责
34.3.1技术主管负责组织对报告的定期检查;
34.3.2检测员负责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原始检测记录并编制检测报告;
34.3.3授权签字人负责签发报告;
34.3.4资料管理员负责报告的发放、归档。

工作程序
4.1检测报告的信息内容应符合《检验检测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
5.20的要求。

4.2报告编制人根据检验检测标准和原始记录,按统一格式、法定计量单位编写检验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必须做到字迹清楚、数据准确、计算无误、内容真实、结果客观明确。

报告内容必须涵盖必要的检测信息,符合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及《质量手册》相应章节的要求,且与相应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

4.3检测报告输入信息(原始记录)应进行校核,校核过程中如发现错误,应由编写人员确认更改,重新履行校核手续。

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检测工作是否按有关标准规范、方法等完成;
2)仪器设备使用是否匹配;
3)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4)所得数据是否合理;
5)检测结论是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