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水循环

合集下载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高中地理教案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高中地理教案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 使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及过程: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2. 水循环的意义和作用:维持地球水量平衡、塑造地理环境、调节气候等。

3. 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水循环、陆上水循环、海上内循环等。

4.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资源分配、灾害防治、生态保护等。

5. 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合理开发水资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概念、过程、意义和作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 教学难点:水循环的类型及地理意义,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水循环的图像和实例,增强学生对水循环的认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让学生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课时:讲解水循环的类型和地理意义,使学生了解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第三课时:探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环保的意识。

4. 第四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第五课时:进行课堂总结,检查学生对水循环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进行反馈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水循环概念、过程、类型、意义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评估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水循环

高中地理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从形态上看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从空间分布上看
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陆地水体相互联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有着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见教材P55水循环示意图)。

\
水循环的环节及类型
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利用模式图把握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及整个过程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01-第一节 水循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01-第一节 水循环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

4.知识点4新的排水方式对该区域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A )
3.知识点3、4该学校受淹最严重的区域是( A )
A.南部篮球场
B.南部大草坪
C.北部教学楼
D.北部绿化地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学校南部区域地势较低,篮球场地面硬化,雨水下渗少,
受淹严重,A正确; 学校南部大草坪虽然地势较低,但是下渗多,不易受淹,B错
误;学校北部教学楼和绿化地地势较高,不易受淹,C、D错误。
建议时间 :10分钟
1.知识点1对扬州短时强降雨形成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植被蒸腾,②为海洋蒸发,③为水汽输送,④为下渗。对
扬州短时强降雨形成影响最大的环节是③水汽输送。故选C。
2.知识点3、4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是 ( A ) A.增加绿地面积 B.兴建污水处理厂 C.减少建筑面积 D.铺设防渗路面 【解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有利于增加雨水下渗,可以缓解城市内涝,A正确; 兴建污水处理厂有利于减少水污染,与减少城市内涝关系不大,B错误;减少建筑面 积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C错误;铺设防渗路面,会阻碍雨水下渗,可能会加剧城 市内涝,D错误。故选A。
【解析】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是永定新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汛期能蓄洪,枯水期能补给河流。园内湖泊大量蓄水可向地下渗透,增加地下
径流量;水域面积扩大,可增加地表水蒸发总量。
练习帮丨学业质量测评
A 基础练 学考测评
(2024·广东茂名高一期末)据中央气象台官网 降水量排名显示,2023年7月17日2时至7时,江苏 扬州降水量达到147.8mm,逐6小时雨量全国排名 第一。此次降雨之后,导致多条道路和部分小区 出现严重积水,网友热评扬州成“洋州”。下图为 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水循环(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讲义:水循环(解析版)

地球上的水水循环01目标任务02预习导学1.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指通过提升城镇建设规划管理方法,充分运用基本建设功效.公路和绿化.水体和其它生态体系消化吸收降水.有效管理雨水径流,完成当然累积.当然渗入.当然净化处理的城市发展模式。

合理的平面图和竖直设计方案不同类型的设备以及组成,综合性选用渗入.滞.蓄.净.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对绿色生态环境的作用。

统筹规划和融洽整体规划.排水管道.园林规划设计.路面.工程建筑.水文水利技术专业,海棉景观建筑社会治理.海棉路和城市广场.海绵公园绿化、排水管道、存储等有关基础设施建设,执行空调水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提升大城市排涝水平。

简而言之,大城市在适应新环境改变和解决洪涝灾害层面具有较好的弹力,如同海绵垫一样。

下雨的时候,基础垫层可以有效吸湿.储水.渗漏.净化水,必要时适度释放出来和运用存放的水。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指出水循环的类型。

2.结合实例,分析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体会水量平衡的思想。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同人类活动与水循环2.宁夏砂田西北干旱带是我国缺水的地区之一,植被类型以荒漠草原为主,土地沙化严重。

这条干旱带面积广阔,涉及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历史上有“十年八旱”的说法,自然环境恶劣,不利于农业生产。

为发展“戈壁农业”,当地群众在裸露的沙地上铺一层10~15公分厚的碎石,终于成功在荒地上种出了庄稼。

时至今日,压砂种田已成为西北经典的旱地耕作方式,广受农户欢迎。

研究显示,压砂好处颇多:每年4~5月,压砂地的日平均地温比裸地高出1~1.5℃,种子出苗时间早;浅层土壤的含水量提高64.6%以上,水分蒸发量减少86.8%,保水能力突出。

另外,砂石层还减少了风蚀,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形成了特殊的砂田生态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1水循环(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1水循环(第2课时)

地下水补给
雨水补给来源于水循环过程,冰川融水(夏季气温 升高,冰雪融化)
我国河流的补给
补给类型 补给 水文特点 时间
主要分布地区
雨水补给 径流量随 降水量
夏秋 变化而变化
季节性积
雪融水春 补 春季气温升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积雪融化
冰川融水
补给 夏
径流量随 气温 变化而变化
湖泊水补 给 全年 对干流有调节作
用,水量平缓
全球多年水平衡公式:
降水量 = 蒸发量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全球生态足迹网 络既然》在报一告定显时示期,内截,止7全月球2的9日海,洋人水类、已陆用地光水2和0大19 年气全水年不的会水增、多土,壤也和不清会洁减空少气。等那自为然什资么源会定有量“,自 地然球资从源此定进量入”生这态种赤说字法状?态。7月29日也即成为 “地球生态超载日”。“地球生态超载日” 是指 人类对自然资源索取超过该整年地球生态系统所 能再生还原的一天。
5.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地下水补

对干流有调节作 全年 用,水量平缓
我国 东 部 地区
我国 东北 地区
我国 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2.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 动态平衡。 3.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4.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第二课时)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 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 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 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水量平衡方程式
海洋多年水平衡方程式: 降水量 = 蒸发量 - 径流量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案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案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及意义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5.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

2. 教学难点:水循环在各环节中的具体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水循环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循环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引发学生对水循环的思考。

2. 讲授新课:a. 水循环的概念及意义b.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降水、径流、地下径流、冰川融化等c.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气候、水文、生态、地貌等方面的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讨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资源保护措施。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提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水循环在当地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环节,评估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估学生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理解及问题解决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观点阐述。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学生。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3. 反思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案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案

高中地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水循环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4. 提高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及意义2.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 我国水循环的特点5.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2. 我国水循环的特点3.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水循环的过程。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水循环。

2. 讲授新课:介绍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讲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水循环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均衡性。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水循环概念、过程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水循环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我国水循环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4. 评价学生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认识和提出的措施。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水循环过程、图表和案例。

2. 教学案例:用于分析我国水循环特点和讨论水资源保护措施。

3.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水循环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第二课时:讲解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地理意义。

3. 第三课时:分析我国水循环的特点和案例。

4. 第四课时:讨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1 水循环(教师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3.1 水循环(教师版)

3.1水循环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能够通过示意图,说明不同类型水循环的过程2.理解影响水循环不同环节的主要因素,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3.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知识点0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一)海陆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2,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知识精讲目标导航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这种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3,通过这种循环,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二)陆地内循环1,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落在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三)海上内循环1,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知识拓展】1,水有三种形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体就是水存在的形式,主要有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其中海洋水是主体。

陆地水还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等,其中冰川水是陆地水体的主体。

3,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等;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等;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水汽、降温条件、凝结核等;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流域面积、植被、地质条件、蒸发、人类活动等。

【知识拓展】河流补给【知识拓展】河流的水文特征【即学即练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点总结自然界的水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表径流等环节。

下面是高中地理中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大气层、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覆盖物(如冰川、湖泊、湿地等)之间水分的循环和交换过程。

3.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地球上的太阳能使得水体表面的水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

-凝结:在大气中,水蒸气冷却并凝结成云、雾等水滴或冰晶。

-降水:云中的水滴或冰晶逐渐增大,以降雨、降雪、降冰雹等形式返回地表。

-地表径流:地表降水形成的水流,沿山谷、河道等自然通道流向海洋。

-渗透和地下水:部分降水渗入地表,进入地下层,形成地下水。

4.水循环的时间尺度:水循环的时间尺度从几天到几年不等。

如降水循环时间为年,地下水循环时间可长达几十年。

5.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温度:温度变化决定了蒸发和凝结的速率。

高温促进蒸发,低温促进凝结。

-气压:气压影响水蒸气的扩散。

气压高时,水蒸气向低气压区域扩散。

-风:风的运动使得水蒸气在大气中传播和扩散。

-山地和海洋:山地和海洋的地形特点对降水有重要影响。

山地容易形成降水,海洋上升的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6.影响水循环的地理因素:-水资源分布:水循环导致地球上各地水资源的分布差异。

热带地区降水丰富,而沙漠地区降水非常稀缺。

-水利工程:人类的水利工程对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大坝、渠道等工程改变了水的流动路径和速度。

-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循环,包括水的渗透和地下水的运动。

7.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增加,降水模式发生变化。

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增加,降水强度和频率增加。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洪涝、干旱、暴雨等。

-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加快,增加了地表径流和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以上是高中地理中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知识点总结。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分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对于地理学习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水循环(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水循环(第一课时)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 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砂田
图3.5 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裸田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一)水循环的过程
(二)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 2.陆地内循环 3.海上内循环
(三)水循环和人类 活动
水循环(第一课时)
黄河入海口
翻译: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
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
图3.1《宋书·天文志》中关 于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
增多也不会减少。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地表径流
蒸发 海洋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图3.3 宁夏砂田景观
宁夏中卫砂田西瓜——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西瓜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砂田
图3.3 宁夏砂田景观
裸田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 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砂田
图3.4 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
裸田
用水井开采地下水
城市路面积水下渗
农田积水下渗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运动的?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海洋
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水系示意图
贵州清镇市,地下河从崖洞流出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一)水循环的过程
植物蒸腾 降水
大气圈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共57张PPT)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标定位1.“水的行星”2.自然界的水循环(1)海陆间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上内循环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洪涝灾害防治素养阐释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圈的组成及各类水体的分布状况,明确地球上淡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树立节水观念和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阅读分析,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并能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素养阐释3.通过阅读海陆间循环结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地理实践力4.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2.从空间分布上看3.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1)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类型与环节【思考感悟】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什么环节提示: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如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对径流中的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大量砍伐树木造成蒸腾减小,水循环减弱,气候变得干旱,失去植被覆盖,下渗减少,使得地下径流减少。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1水循环(共1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1水循环(共17张ppt)
青藏高原 黄河 渤海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二、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自然界的 水在水圈、大气圈、岩 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 中通过蒸发(蒸腾)、 降水、径流等环节连续 运动的过程
海上内循环
凝结
降 水 蒸发
凝结
植 物 蒸 腾


蒸发
陆地内循环





凝结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降 水
一、水的行星
●地球上的水
1.形态
气 态
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液 态 数量最多,分布次之
固 态 仅高纬度高山或者特殊条件下存在
水的分布
陆地水:3.469%
冰川水 地下水 湖泊水 河流水 沼泽水 土壤水 生物水
海洋水:96.53%
水体分布
大气水:0.001%
地理角度思 考李白诗文
李白诗云: 的对错。
水汽输送
凝结 蒸发
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 2.改变地下径流——超采地下水 3.改变降水—— 人工增雨 4.改变蒸发——植树造林 5.改变下渗——铺设透水砖,路面硬化
四、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改变了地表形态
渤海
青藏高原
黄河
回顾课前提问, 李白说的对吗?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循环的环节名称。 A____降__水____,B____蒸__发____,C_水__汽__输__送___, D___蒸__腾_____,E__地__表__径__流__,F__地__下__径__流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节性积 雪融水
我国东北山区
补给在 春 季,水 量变化相对缓和
高山冰雪 融水 湖泊水
夏 季汛期, 冬 季 冰封,小河断流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 作用
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 内陆地区,如我国 的升高而增加 西北 地区 取决于湖泊与河 流水位相对高低 湖泊水量的大小 长江中下游地区
补给在 夏 季,水 量较稳定 有调节作用,水 量较稳定
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 A.A B.B C.C D.D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 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 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
小结:
存在形式 自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相互联系的水 体 空间分布 内因、外因
过程
环节 类型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 义
意义
① ② ③ ④
图3-3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循环。水循环的主要
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
(2)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 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丰水期,河流补给湖泊。 洪水期 枯水期


洞庭湖
潜水位
丰水期
枯水期
潜水位
河流
河流
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取决于什么?
2.河流的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径流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地区 补给特点 全年 热带雨林气候: 降水量的多少 汛期 地中海气候:冬季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夏季 枯水期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汛期, 季风气候: 夏季 汛期, 冬季 枯水期 春 季积雪融水常 形成汛期 气温高低 积雪多少 地形状况 世界绝大部分地区, 水量变化 明显 我国东部季风区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资源 和______资源。图中b1、b2、b3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
(填字母) _____________环节。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 _________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 对水资源的需求。
D.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可能位于季风气候区
【解析】选D。从图中两曲线可以看出b曲线变化较和缓,应 为地下水水位变化线,a曲线变化较大,应为河水水位变化 线,且二者存在互补关系,高水位与高温期一致,最可能受 季风气候影响。
D.里海的水分蒸发 【解析】选B。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的环节最多,通过地表径 流联系了海洋与陆地空间,而A、C、D三个选项所描述的均 为内流区域,一般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4.图1为北半球某地河水水位与地下水水位年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河水水位,且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b为地下水水位,且地下水长年补给河水 C.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可能位于地中海沿岸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下渗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原因有关?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
(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原因有关?
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
(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2、水循环的意义 (1)海陆联系的纽带 (2)塑造地表形态
陆地水更新循环周期
读图思考:
(1)河流的补给涉及 哪几种水体? 大气降水、冰川水、 湖泊水、地下水等
注意:
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很多,一 条河流可能有几种补给来源,但
具体到某一河段以某一种补给为
主。如长江上游地区以冰川补给 为主,下游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整条河流最主要的形式是大气降
地下水
补给稳定可靠,且 与河水互补
依地下水水位高低 而定
分布普遍,如小清 河是泉水补给
水量较稳定,与 河流互补
知识小结 陆地水体的相互 关系 互 地下潜水

湖泊水 补

河 水
补给 大气降水
补 给
冰雪融水
练习:根据我国三条河流径流变化判读河流所处的位置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东部季风区
问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三种状态和空间分布
水的三态
气态水 液态水 固态水
分布特点 最广
次之
数量特征 最少
பைடு நூலகம்最多
仅在高纬、高山或特 地球淡水的主体,水 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陆地水的类型
地 下 水
冰 雪 融 水
湖 泊 水
江 河 水
陆地水体类型
冰川水 地表水
【解析】1选A,2选C。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体的组成。
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 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液态水数量最多。
3.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参与海陆间循环明显的是( A.塔里木盆地中的塔里木河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活动:
人类活动或多或少的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水循 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 评价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80年代延长到256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 90年代以前,断流最早发生在4月中旬,一年之中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 年代,断流最早发生时间提前到2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将近11个月,断 流的河段最远延伸到了开封附近。 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 再也没有断流。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空间分布
易利用 江河水 湖泊水 浅层地下水 埋藏深度
陆地水
(1).
地下水 埋藏条件
深层地下水 潜水
承压水
冰川水 深层地下水 内陆湖
1600年
静态水资源
1400年 1000年
浅层地下水
湖泊淡水 土壤水 河水
20年
10年
动态水资源
1年
16.6天
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用水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 水和浅层地下水?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 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大气降水 ,后半句的说法 对吗?
不对,因为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之间 不断进行着转化。
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和发生领域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水圈 、 大气圈 、
岩石圈 、 生物圈 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 的过程。 自然界中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 海洋和陆地之间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水汽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降水
下渗 基 岩
蒸发


练习:
三个循环中,水量最小的是 陆地内循环 , 最大的是 海上内循环 , 与人类联系最密切的是 海陆间循环 。
思考:
1、台风“罗莎”对我国造成了一定影响,它主要参与 海陆间 了 循环。 2、长江和塔里木河分别参与了 海陆间循环和 陆地内 循 环。
(3)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4)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经典考题:
下图所示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位于 (
c)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c)
D.年径流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