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研究结题报告

一、本课题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因材施教、实施和谐教育,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注重对生命和人文的关注;关注课堂教学设计;关注课堂训练。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充分激励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但目前教育教学中种种不和谐的因素阻碍着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就语文课堂而言,传统课程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却只能端坐于课堂中,被动接受着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和积累知识,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探索,俨然像书本和课堂的奴隶。

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是丰富多彩的,“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富含诗意和创造的理想天堂,教师应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生命形态、情感世界、人文思想┄┄教学过程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为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研究”这一课题,这一课题也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说明: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教学设计理论。美国学者肯普指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它也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和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在此理论基础上,美国教育学家史密斯和拉根认为,所谓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到达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包括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就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

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本课题中就是把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设计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新的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各因素互动关系的研究,建立开放互动式课堂教学体系,进而着重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最终形成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相适应的高效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体系。

2.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发展和谐的情感态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教学模式,制定和谐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中的和谐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追求情感的熏陶,生命的启迪,人格的升华,创新的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中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如痴如醉。

四、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的思路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努力构建平等、互动、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操作层面的研究,对有效互动教学理论既是一种个性的实践与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尝试与反思;同时通过对该课题研究,可以有力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生生有效互动,对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互动教学对教师素质提高的研究。

五、本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工作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

2018年3—4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进行任务分工;通过学习和研讨,阐释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定义和内涵;进行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通过集体备课、论文和案例的撰写等进行渗透和宣传;研讨课题方案,统一认识;修改完善方案。

2、课题实施阶段

2018年4月—2018年10月启动课题研究,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

3、课题总结阶段

2018年11月—12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收集整理各类课题研究资料、个案分析、论文、活动方案等;对课题进行鉴定结题。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文献法的操作方式是收集、阅读、整理、记录、分析。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查找各种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关于支持本课题的理论知识。

观察法:在本课题的中,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观察法,观察学生的生成情况。

个案研究法:在本课题中,主要是研究某一个课堂实例的设计、实施及实效。

行动研究法:是指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

六、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探索出“课前预习——课中对话——课后拓展”的高效互动学习策略体系(典型经验)。

1.预习引导策略:教师对预习进行更加系统的指导,每个学生备有专门的预习本。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从读有收获,到读有疑问,分步提高,螺旋上升,最终达到自学语文的能力基本形成。预习策略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有利于适应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也是充分利用学生个体资源的积极措施,是落实“先学后教”原则的重要体现。

2.预习展示策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学生经历了充分的预习,都是怀着强烈的表现欲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有必要创设展示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所以我们构建了“预习展示策略”,其具体操作步骤是:“二读”(自主读通课文、读会生字词);“三说”(说文章的相关材料、说自己读懂什么、说自己是怎么读懂的);“一问”(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