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从小在谙熟音乐的母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对音乐的爱好。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8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井开始与他崇拜的托尔斯泰通信。此后多次去意大利、贝鲁特、比利时和荷兰等地旅游,收集创作素材。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1]

创作之旅


罗曼罗兰罗曼·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凭此书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2]

荣获诺奖

诺奖评语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获奖感言

1915年,瑞典文学院宣布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罗曼罗兰。这个已经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人,在得知自己获奖以后,答复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

2 人物生平
版本一


罗曼罗兰 名人传1866年---1月29日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克拉姆西出生。

1880年---定居巴黎。

1886~1889年----在法国高等师范

学校就读。

1889~1891年----在罗马的法国学校就读。

189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职,教授艺术史。

1895年---完成主要博士论文:在吕里和斯卡拉第之前的歌剧起源。

1897年---在《巴黎杂志》上发表第一部作品《圣路易》及上演他最初创作的两部悲剧《阿尔特》与《狼》。

1898年---发表第一部由查理-贝居公开出版的作品《狼》。

1899年---发表《理性的胜利》。

1901年---《丹东》首次在《半月刊》上发表。

1902年---发表《七月十四日》。

1903年---在巴黎《半月刊》上发表《贝多芬传》和《时机快到了》。

1904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第一章发表在巴黎《半月刊》上。

1905年---《约翰-克里斯多夫》的前三章获得费米纳奖,取名为《幸福的生活》。

1905年---奥朗道夫书店开始出版这部作品,与《半月刊》竞争。

1906年---《米开朗基罗传》在巴黎的《半月刊》上发表。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8年---发表《往昔与今日的音乐家》。

1910年---发表《亨德尔》。

1911年---在《巴黎杂志》发表《托尔斯泰传》。

1912年---在巴黎《半月刊》和奥朗道夫书店发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最后一章。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

1914~1916年---在日内瓦的国际战犯管理所工作。

1914~1919年---旅居瑞士。

1914年---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5年---在巴黎奥朗道夫书店出版文集《超然于纷争之上》。

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7年---放弃国际红十字会奖的奖金和其他文学奖金。

1918年---发表《阿格里让特城的恩培多克勒》。

1919年~1922年---返居法国。1919年---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1919年---出版《科拉—伯勒尼翁》。

1919年---发表《对往昔作音乐之旅》。

1919年---发表《前驱者》。

1919年---发表《利吕里》。

1920年---发表《克勒朗博尔》。

1922年~1937年---旅居瑞士的维尔奈夫。

1922年---发表《战败者》。

1924年---发表《甘地传》。

版本二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

1880年随全家来到巴黎。

1889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史学系,不久来到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在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从此开始了写作。

1898年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曼·罗兰定居在日内瓦,他利用瑞士的中立国环境,写出了一篇篇反战文章,他的立场受到了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等人的指责。但他没有屈服。

1915年,他获得了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由于法国政府

的反对,结果拖到第二年的11月15日,瑞典文学院才正式通知他这一决定。罗曼·罗

兰将奖金全部赠送给国际红十字会和法国难民组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罗曼·罗兰与法朗士,巴比塞等著名作家一起反对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行动,他公开宣称:“我不是布尔什维克,然而我认为布尔什维克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雅各宾,他们正在从事宏伟的社会实验。”

1935年6月,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与斯大林见了面。

1931年,发表《向过去告别》

1937年9月,罗曼·罗兰在故乡克拉木西小镇附近购买了一座房子,第二年5月底他从瑞士返回故乡定居。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罗曼·罗兰本人被法西斯严密监视起来,1944年8月,纳粹败退,巴黎解放。他才又见到了光明。

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去世。享年78岁。1945年1月2日在他的故乡克拉姆西镇举行了宗教葬礼。

3 主要作品
剧作


罗曼·罗兰从1898年至1903年,他参加了“人民戏剧”运动,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

传纪

《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3部英雄传记;

小说

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

其它

《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

4 艺术特色
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同时,他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

5 艺术评价
现实写照

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

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原型为贝多芬),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家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可惜此时距苏联解体时日不远了,作者的愿望没有实现。

英雄组曲


罗曼·罗兰作品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家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基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 可惜此时距苏联解体时日不远亦,作者的愿望没有实现。

《名人传》的主旨:利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纠正时代的偏向。选择了19世纪德国音乐

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1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为他们立传,是希望这些艺术巨匠的精神能引导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

《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中文译本

《名人传》各种版本
《名人传》各种版本(3)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中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译本序言


罗曼·罗兰作品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忘记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由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此外,我还有个人的理由。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

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表示感激的最好的方式,是施予。(傅雷)

深远意义


大地的画家米勒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人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人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人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时代的千变万化,充满机遇,人们渴望成功,但却不想奋斗,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人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跻身不朽者之列。《名人传》也许会让人们清醒一些。

6 人物评价
自由斗士

这位近、现代传记文学大师的《名人传》(《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对当代传记文学仍然产生巨大影响。

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此时法国的先驱维克多·雨果已经逝世,写作了《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的福楼拜也已谢世,邻国泰斗弗里德里希·尼采失去了他的光芒,而左拉和莫泊桑所描绘的世界又是那样的晦涩和阴暗。在这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

瑕不掩瑜

罗兰逝世后,他的名望在法国以至全世界都大大衰落,由于他对艺术多愁善感的态度,以及他写作中缺乏对古典式样的掌握,使法国从未真心实意地接纳这位诺贝尔桂冠得主。20世纪后期是个愤世嫉俗的时代,它发现罗曼·罗兰的理想主义流派十分地虚饰做作。但无论如何,即使罗曼·罗兰的写作中有瑕疵,人们仍然会羡慕他理想主义的高贵性。

7 人物语录
1、 青年力量所表现的本能是反对另外的青年力量或者有

选择地和他们结合。因为各种思想都具有吸引力。它们先是犹疑探索尝试在两三个目标间徘徊,然后作出决断,并互相选择朋友。类别:青年/思想[3]


罗曼罗兰与恩格斯2、 以死来鄙薄自己,出卖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间最大的刑罚,最大的罪过。宁可受尽世间的痛苦和灾难,也千万不要走到这个地步。类别:信仰

3、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唯一的光亮。类别:友情

4、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类别:读书

5、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类别:规矩

6、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类别:人生

7、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类别:自由

8、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类别:人生

9、人生是艰苦的。对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于在苦难中蹉跎。类别:人生

10、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类别:青春

11、我有一切应该幸福的条件,而且不管我的精神如何苦恼,我想我应该一直是幸福的,只要我始终能把内心洋溢的欣悦传达给别人。类别:青春

12、世上惟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类别:科学

13、 柔和的态度对于一颗被人轻蔑的心的确是很大的安慰。类别:友谊

14、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类别:思想

15、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类别:人生

16 、一旦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类别:理想

17、这少女的年龄,正是一个人用愉快而得意的梦境来麻醉自己的年龄,她时时刻刻想着爱情,那种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要不是因为她愚味无知,简直不能说是无邪的了。类别:爱情

18、 在你要战胜外来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自己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与堕落,只要你不断的自拔与自新。类别:人生

19、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类别:真理

20、与

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类别:时间

21、 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青年人。类别:青年

22、我服从理性,有必要时,我可以为它牺牲我的友谊,我的憎恶,以及我的生命。类别:友谊

23、人生是艰苦的。对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夜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免于在苦难中蹉跎。类别:理想

24、生命是弓,弓弦是梦 类别:生命

25、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还要好些。类别:真理

26、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类别:真理

27、 我生来是为斗争的。类别:人生

28、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类别:理想

29、扼杀思想的人,是最大的谋杀犯。类别:思想

30、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类别:人生

31、世界上还有些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类别:国家

32、人生是一场赌博。不管人生的财博是得是损,只要该赌的肉尚剩一磅,我就会赌它。类别:人生

33、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类别:人生

34、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

35、怯懦的人,会把朋友送给刽子手。类别:友谊

36、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类别:儿童

37、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类别:青年

38、世上只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爱它。类别:真理


罗曼罗兰39、可怜一个人对于幸福太容易上瘾了!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变得没有目标。类别:人生

40、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类别:工作

41、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类别:天才

42、 一个结婚以后的朋友,无论如何不是从前的朋友了。男人的灵魂羼入了一些女人的灵魂。类别:友谊

43、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类别:真理

44、 人生是共同使用的葡萄园,一起栽培,一起收获。类别:理想

45、很清楚,前途并不属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而是属于那些一旦决定之

后,就不屈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类别:勤奋

46、 你们这些生在今日的人,你们这些青年,要轮到你们了!踏在我们的身体上面向前吧。但愿你们比我们更伟大,更幸福。类别:青年 /道德

47、 凡是对真理没有虔诚的热烈的敬意的人,绝对谈不到良心,谈不到崇高的生命,谈不到高尚。类别:真理

48、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类别:智慧

49、 一个丰富的天性,如果不拿自己来喂养饥肠辘辘的别人,自己也就要枯萎了。类别:奉献

50、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类别:人才

51、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需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毁,替明天的信仰开路。类别:信仰

52、生命像一粒种籽,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类别:人生

56、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类别:青春

57、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象,觉得自己参预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宇宙所有的气息而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他还没有家室之累,一无所有,无所惧。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能慷慨地舍弃一切。类别:自由

58、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类别:友谊

59、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人,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类别:友谊

60、即使一动不动,时间也在替我们移动。而日子的消逝,就是带走我们希望保留的幻想。类别:时间

61、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类别:真理

62、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类别:人生

63、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类别:友情

64、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类别:道德

65、为了高尚的目标,多大的代价我也愿付出。类别:理想

66、从容不迫地谈理论是一件事,把思想付诸实行——尤其在需要当机立断的时候,——又是一件事。类别:思想

67、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量! 类别:理想

68、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修养

69、对等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类别:工



70、什么是生命?它并不是象冷酷的理智和我们的肉眼所见到的那个模样,而是我们幻想中的那个模样。生命的节奏是爱。类别:人生

71、一旦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类别:人生

72、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为英雄。类别:思想

73、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类别:儿童

74、对等工作的严肃态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间的平衡 类别:自由

75、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象,觉得自己参预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宇宙所有的气息而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他还没有家室之累,一无所有,无所惧。因为一无所有,所以能慷慨地舍弃一切。类别:友谊

76、人们不能给情欲规定一个时间 类别:时间

77、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道德

78、整个的生命是日子的问题。只有那该死的梦想家才会把自己放在虚无缥缈间,而不去抓住眼前飞逝的光阴。类别:时间

79、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类别:修养

80、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类别:时间

81、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类别:信仰

82、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动从战斗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懦夫。类别:道德

83、我服从理性,有必要时,我可以为它牺牲我的友谊,我的憎恶,以及我的生命。类别:真理

84、有的人觉得能够舍身,能够用牺牲来对人类表示深切而毫无私心的同情,是一种快乐。类别:奉献

85、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尽,莫测高深的岁月。类别:儿童


罗曼罗兰86、我们称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胜的人。我所称呼的英雄人物仅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类别:道德

87、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类别:友谊

88、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类别:爱情

89、人们宣扬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会的道德,只有失

掉了利己主义才是美好的,只有在为了过分人道的亲爱者——好儿女或好配偶——而牺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时才是美好的! 类别:社会

90、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类别:修养

91、我们只崇敬真理,自由的、无限的、不分国界的真理,毫无种族歧视或偏见的真理。类别:科学

92、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工厂,那里没有懒人的位置。工作吧!创造吧! 类别:理想

93、谁有进取的意志,谁就干得成。类别:志向

94、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类别:人生

95、真正的幸福就是:成为完全客观,从而体现自己的抱负。类别:青春

96、人生是共同使用的葡萄园,一起栽培,一起收获。类别:人生

97、这个世界造得不完美,爱人的通常不被爱,被爱的通常不爱人,相爱的迟早要分开.类别:爱情

98、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约翰·克利斯朵夫》

99、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类别:人生

100、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类别:人生

101、能使你所爱的人快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类别:人生

8 其他信息
相关信息

1、《米开朗基罗传》(法)罗曼·罗兰著 蔡平等译 团结出版社,2003 ISBN7-80130-699-6

2、《贝多芬传》 (法)罗曼·罗兰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ISBN 7-81085-035-0

3、《甘地传》 (法)罗曼·罗兰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ISBN 7-81085-033-4

4、《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著 樊成华等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ISBN 7-104-01759-3

5、《母与子》(法)罗曼·罗兰著 李爱梅,程永然译 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ISBN 7-80648-584-8

6、《名人传》(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译林出版社ISBN 7-80657-093-4

7、《亨德尔传》(法)罗曼·罗兰著 汝峥,李红译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ISBN 7-5396-1969-4

作品赏析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


罗曼·罗兰罗曼·罗兰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共分10卷。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个贝多芬式的音乐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小城镇,父亲是宫廷乐师。他6岁就开始作曲,显露出卓越的音乐天才。小说的前3卷描绘了他饱尝痛苦的青少年时代,他对封建贵族和庸俗艺术

的鄙视,以及他对几位女子的恋情。第4卷《反抗》是一个转折点,他发现德国的艺术就是谎言,与反动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他在德国感到窒息,渴望更加自由的生活。有一次他看到官兵欺压乡民,因仗义救人而打死了一名军官,不得不离开德国流亡巴黎。以后3卷描写了他在巴黎的生活。他对法兰西文明憧憬已久,渴望在巴黎施展抱负,然而法国的现实却使他大失所望,不但文艺界成了乌烟瘴气的集市,整个法国社会也和德国一样腐败堕落。为了维护艺术的纯洁和人格的尊严,他开始扦击资产阶级商品化的文化艺术。他在巴黎和青年诗人奥里维结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在德国时曾见过奥里维的姐姐。小说倒叙了奥里维姐弟的童年和他姐姐的去世。第8卷写奥里维婚后的生活和克利斯朵夫与已婚的女友葛拉齐亚的微妙感情。在第9卷里,奥里维在五一节示威中受伤死去,克利斯朵夫也因警察追捕而逃到瑞士,他的朋友勃罗姆收留了他。可是他却和勃罗姆的妻子阿娜产生了强烈的爱情,并且发生了不应有的关系,他为此痛不欲生。最后一卷写他晚年虽已举世闻名却离群索居,灵魂已被一生的痛苦所净化,逐渐获得了安宁。他用一种新的目光来观察世界,和青年时代的女友葛拉齐亚也保持着柏拉图式的圣洁爱情,最后他在病榻上回首往事并安详地去世。

罗曼·罗兰为写这部长河小说构思和写作了20年。一开始他想刻画一位贝多芬式的音乐家,并把主人公取名为“克拉夫特”。即“力量”,全书应该有一种欢乐的基调。但是罗曼·罗兰在写作过程中逐渐改变了最初的意图,在描绘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小说的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终于成为“一代行将消失的人的悲剧”。他力图通过小说向各个民族发生呼吁,用博爱的精神把各民族团结起来。这部小说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框架,笔调无拘无束,犹如行云流水,而且具有音乐的节奏。1915年,罗曼·罗兰由于“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这虽然是为了表彰他反对战争的人道主义立场,但显然与《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巨大成就也是分不开的。《哥拉·布勒尼翁》(1919)

中篇小说,完稿于1914年5月,由于大战的原因到1919年才出版。小说以罗曼·罗兰的家乡克拉姆西为背景,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细木匠哥拉·布勒尼翁从1616年2月至1617年1月的生活。小说不重情节,而是以拉伯雷式的笔词,通过许多趣味横生的小故事刻画了哥拉·布勒尼翁这个生性恢谐的高卢人的典型,突出他在战乱年代的

逆境中仍然快快活活的乐观主义态度。他是一个善于雕花的细木匠,喜欢喝酒,喜欢女人,对自己和世界都颇为满意,自得其乐。尽管命运一再捉弄他,使他偶然地失去了所爱的女人,而自己结婚后妻子又和他吵个不停,孩子们也不利,加上战争、瘟疫、水灾,但都没有改变他乐观幽默的性格。他并非逆来顺受或知足常乐,而是明白自己在社会上的处境,必要时他也组织平民反抗封建主,最后他体会到世界的痛苦和欢乐也就是他的痛苦和欢乐。哥拉·布勒尼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人民思想意识中古老而深刻的人道主义传统,完美地体现了古老高卢的乐天主义,所以高尔基认为罗曼·罗兰在大战前夕写出这样轻松欢快的作品,是“对战争的高卢式的挑战”。

《欣悦的灵魂》(1933)

罗曼·罗兰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又译《母与子》,全书分为4卷。安乃德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建筑师,留给她大笔的遗产,西尔薇则是她的父亲和一个花店女老板的孩子,但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妹相逢后十分友爱。安乃德在大学里与同学洛瑞订了婚,并且未婚先孕,后来两人因性格不合而毁了婚约,安乃德生下的玛克成了私生子。安乃德由于财产被经纪人输光而陷入困境,只好带着孩子艰难谋生。她性格坚强,不向命运屈服。玛克长大后,洛瑞已是有名的政客,玛克知道他是自己生父后想去找他,让他承认自己是他的儿子,但玛克最终认清了他的沙文主义面目,终于又回到安乃德身边。玛克在实际斗争中逐渐克服了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认识到必须投身于变革社会的行动。他和俄国姑娘阿西娅相爱,共同参加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势力的敌视。在一次群众集会上,玛克和一名密探扭打,密探从台上摔下来伤重而死,玛克流亡国外,在意大利被法西斯暴徒暗杀。


罗曼·罗兰相关书籍
安乃德接替了儿子的战斗岗位,参加了反法西斯的群众运动,直到病逝。这既是母亲为儿子作出的牺牲,也是那一代人自愿作出的牺牲。母与子虽然都死去了,但是不同国度和年龄的一代新人又继承了他们的事业。罗曼·罗兰自1921年起动笔、费时10余年写成的这部小说,反映了他从20至30年代前期的思想发展过程。

《罗伯斯庇尔》(1939)

罗曼·罗兰的《革命戏剧》的最后一部,分为3幕。第一幕开始于1794年4月5日,丹东被处死刑。公安委员会就革命的方向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内奸福舍纠集热月党人,阴谋反对罗伯斯庇尔。第二幕开始于6月8日,罗伯斯庇尔获得了胜利,但是一个星期后形势突变,由于人民群众对雅各宾党人的政策感到失望,所以尽管

圣前斯特极力维护罗伯斯庇尔,热月党人还是占了上风。第三幕描绘国民公会开会时,罗伯斯庇尔受到大会的嘲笑,但他仍然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号召人民起来保卫革命,结果受伤被捕。罗伯斯庇尔被处死后,人群纷纷攻击雅各宾党人。该剧表明罗曼·罗兰对革命的后果有了新的担忧和思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