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和强制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合集下载

口腔麻醉实验报告总结(3篇)

口腔麻醉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临床麻醉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口腔医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口腔麻醉是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法,使患者口腔及周围组织暂时失去感觉,减轻或消除手术、治疗时的疼痛。

2. 实验方法(1)局部麻醉:包括阻滞麻醉和浸润麻醉。

1)阻滞麻醉:将麻醉药注入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附近,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2)浸润麻醉:将麻醉药注入手术部位,阻断神经末梢,达到麻醉效果。

(2)全身麻醉:将麻醉药吸入或静脉注射,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达到麻醉效果。

3. 实验步骤(1)局部麻醉:1)阻滞麻醉:确定阻滞神经,选择合适部位,常规消毒后,注射麻醉药。

2)浸润麻醉:确定手术部位,常规消毒后,注射麻醉药。

(2)全身麻醉:1)吸入麻醉:将麻醉药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吸入患者体内,达到麻醉效果。

2)静脉麻醉:将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达到麻醉效果。

4. 实验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注射部位。

(2)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4)术后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

三、实验结果1. 成功完成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操作。

2.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

3.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提高了临床麻醉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口腔医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3. 认识到口腔麻醉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对麻醉工作的重视程度。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麻醉药物注射技术、患者评估等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提高学生的临床麻醉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

儿童口腔相关素材瑞泰儿童口腔专题宝宝牙齿好成长无烦恼(儿童口腔广告语)瑞泰口腔医院带给孩子健康整齐牙齿的秘密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技术——克服孩子看牙恐惧,保障孩子身心健康瑞泰无痛补牙技术——让儿童在舒适的体验中快乐地接受治疗瑞泰儿童牙齿矫正——让孩子拥有更整齐的牙齿,更美好的人生瑞泰儿童口腔优势技术优势——瑞泰口腔医院拥有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技术、微创无痛拔牙技术、无痛补牙、儿童美学正畸等行业领先的专业牙齿诊疗技术。

环境优势——瑞泰口腔医院充满童趣的独立儿童诊间,让孩子仿佛置于游乐场所,消除看牙恐惧。

专家优势——瑞泰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病科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医生,还有全国着名的儿童口腔专家定期来院会诊,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专家葛立宏教授。

设备优势——瑞泰口腔医院拥有全球先进的儿童口腔诊疗设备,包括:数字内窥镜、龋齿激光探测、全景扫描机、牙根尖扫描、德国西门子牙椅、美国midmark综合治理台、三维CT等,为孩子提供精准的口腔诊疗支持。

瑞泰儿童口腔专家团队瑞泰儿童全麻技术瑞泰儿童全麻中心成立孩子看牙不再恐惧您还在为宝宝年龄小不配合而发愁吗?2014年1月17时间。

熟。

儿童牙病全麻治疗适应人群:4岁以下的低龄口腔疾病患儿有很多虫牙没办法一次治疗的患儿全国着名儿童口腔病专家葛立宏教授答家长问家长:这种全麻技术有没有风险?是怎样一种技术和治疗方法?葛教授:为了更好的解决乳牙治疗和孩子恐惧治疗的问题,儿童全麻口腔治疗技术应运而生。

儿童全麻口腔治疗在国外从191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1999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首先将该项技术应用临床,目前该项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全麻作为一种手术风险极低,且这种风险是可控的。

全麻的安全问题医生更关心,在实施儿童全麻口腔治疗时,瑞泰口腔医生、护士、麻醉医生等组成一个团队,严谨协作,保证每个诊疗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家长:儿童全麻口腔治疗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葛教授:儿童全麻口腔治疗中麻醉药的剂量和药物对患儿的副作用极小。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是一类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精密操作的手术,麻醉是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旨在让患者在手术期间感到舒适和无痛苦,同时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本文将介绍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术。

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局部组织的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和普鲁卡因,将疼痛感觉暂时性地阻断,从而使患者在手术期间不感到疼痛。

在局部麻醉中,麻醉剂会在手术部位周围进行浸润或神经阻滞,使神经的传导受到抑制。

2. 全身麻醉在某些复杂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局部麻醉可能无法满足手术过程的需求。

这时,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全身麻醉通过使用各种药物和麻醉气体,使患者进入无痛无意识状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长时手术的全身麻醉管理有些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麻醉医生做好相应的全身麻醉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同时,麻醉医生还需要合理调节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4. 麻醉风险和并发症尽管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是相对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麻醉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麻醉反应、术中出现意外和术后恢复等都是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因此,麻醉医生需要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麻醉风险。

5. 麻醉后恢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完成后,患者需要一定时间来从麻醉状态中恢复过来。

麻醉后恢复室是专门用于监测和照顾患者的地方。

在这里,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的恢复过程顺利进行,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结口腔颌面外科麻醉是一项关键的手术过程,它为患者提供了舒适和无痛的手术体验。

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口腔局部麻醉术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口腔局部麻醉术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口腔局部麻醉术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口腔局部麻醉术可以简称为局麻,具体是指运用麻醉药物暂时阻断集体的一些神经末梢以及纤维的感觉传导,以此来消除此处的疼痛,准确地说,口腔局部麻醉术应该是局部无痛,也便是除了消除疼痛感以外,其他感觉都依旧存在,患者也能保持清醒的意识。

那么,口腔局部麻醉术的具体操作是怎样的呢?口腔局部麻醉术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以下我们就针对口腔局部麻醉术来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口腔局部麻醉术的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口腔局部麻醉术的特点1、在口腔局部麻醉术当中不需要任何的特殊设备,也不需要麻醉医师的参与,手术者便可以独立完成麻醉操作。

2、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之前不需要特殊准备,患者保持清醒的状态。

3、在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之后无需对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安全性较强。

4、在局部麻药当中通过加入适量的血管收缩剂,以此来促使术区的出血量减少,便于后期顺利展开手术。

5、不适用于一些局部存在炎症的部位。

二、口腔局部麻醉术的操作过程1、唇颊面麻醉:唇颊面麻醉是最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主要是通过麻醉根尖部伸进丛,起到麻痹神经的作用。

唇颊面的麻醉流程为以下步骤:首先,将患者的唇部尽量翻开,直至露出唇面部位。

其次,挑选规格为25或者是27的注射器注入麻药,进针点为牙齿以上,从口腔的前庭沟或者是唇颊龈沟处进针,进针的长度为1-2mm,针和粘膜成斜角进针;在注入麻药的过程中要将1ml的麻药用20秒钟—30秒钟缓缓注入,避免出现组织膨胀的情况。

最后,在注入麻药之后将针头慢慢撤回。

2、腭/舌面麻醉:在麻醉之前为患者讲解麻醉会产生一点痛感,在麻醉时要尽量张大嘴巴。

腭/舌面麻醉的麻醉流程为以下步骤:首先,为了避免腭侧龈剥离时出现痛感,在注入麻药时要选择在腭侧根龈边缘大约5-10mm处的龈粘膜下注入麻药,注射针和龈粘膜应该成90度角刺入,并且直达骨面。

其次,将注射针插入1-2mm的长度,再将0.2-0.3ml的麻药缓缓注入,在注射点附近会呈现白化现象。

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

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

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摘要近年来,在全身麻醉状态下完成门诊儿童口腔诊疗,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行为管理模式。

由于门诊儿童口腔诊治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诊疗期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儿童口腔门诊全身麻醉操作指南,从口腔门诊实施全身麻醉的范围、临床基本条件、口腔诊疗种类、诊治前评估与准备、麻醉实施与监测、恢复和苏醒期管理、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要点等方面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对促进我国儿童门诊全身麻醉下口腔诊疗安全性和舒适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按照GB/T 1.1—2020的规定起草,由中华口腔医学会镇静镇痛专业委员会提出,中华口腔医学会归口。

儿童是特殊的医疗群体,口腔门诊常常由于患儿的焦虑、恐惧、哭闹和挣扎而无法完成检查和治疗,通过强制甚至束缚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发育产生不利影响[1,2]o近年来,随着麻醉学的快速发展,全身麻醉技术使涉及儿童的口腔诊疗范围更广泛,特别是儿童门诊全身麻醉下口腔治疗己发展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儿童行为管理模式,具有显著提高患儿依从度、缩短治疗时间和疗程、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优势,受到患儿家长、医护人员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由于儿童门诊口腔诊治时间短、流动性大、周转快,对麻醉及围诊疗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3,4]。

因此,有必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门诊儿童口腔诊治的全身麻醉操作指南,为临床麻醉与口腔诊治提供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我国儿童门诊全身麻醉下口腔诊疗的安全开展和推广。

一、范围本指南给出了门诊儿童口腔诊疗全身麻醉的操作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同时具有全身麻醉和儿童口腔诊疗资质的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开展全身麻醉下实施儿童口腔诊治的临床操作提供指导。

重要提示:在儿童口腔门诊实施全身麻醉与常规手术室内麻醉存在许多不同[5'6]O首先,因远离手术室,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不易快速得到有效支援和帮助;其次,儿童在门诊接受口腔诊疗后观察时间短,当天都会离开医院,存在突发事件处理滞后的风险。

口腔镇静和全麻

口腔镇静和全麻

DGA的风险控制
牙科全麻技术(dental general anesthesia,DGA)
2007年AAPD修订了有关DGA技术的一些相关政策,要求应用DGA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方便的急救设备。 (2)生命体征监测和记录。 (3)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身体状况以及适应证。 (4)术前评价。 (5)训练有素的医生和麻醉师。 (6)急救药物、设备和记录。 (7)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指导。 (8)对患者全麻苏醒的监护管理以及离院标准的确定。
咪达唑仑的联合用药
口服药物镇静技术
为了弥补咪达唑仑相对短效,镇静程度较浅以及缺乏镇痛作用的不足,国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联合用药或多种技术联合应用的研究: 与哌替啶、羟嗪、水合氯醛; 与吸入性气体如笑气、七氟醚; 与异丙酚及芬太尼等 大多都取得了较单纯使用咪达唑仑更好的临床镇静效果,但同时副作用也会增加。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
术前准备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
患者监护
意识状态、肺通气、血氧饱和度及血压 治疗现场至少应有两名医护人员,助手必须具备独立观察监护设备各数据的能力 中等剂量的镇静每5min进行监测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
笑气滴定
不同个体反应不同,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每次都需要重新滴定; 每次治疗前必须检查气源是否充足; 国家标准规定:氧气瓶表面为蓝色,笑气瓶表面为灰色; 选择合适的面罩; 100%纯氧5min,儿童流速控制在3-5L/min; 观察气囊收缩和膨胀情况,气囊体积维持在2/3左右;
镇静及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
儿童口腔科无痛治疗技术的现状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
笑气/氧气,N2O/O2
150多年历史
欧美国家88%儿童口腔医师用于临床工作中

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的综合护理

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的综合护理

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的综合护理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48例全身麻醉进行口腔治疗的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性护理(研究组),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通过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组相对较低,对照组相对较高,P<0.05。

在依从性方面,研究组相对更高,对照组相对较差,P<0.05。

通过对护理满意度展开分析得出,研究组评分相对更高,对照组相对一般,P<0.05。

结论: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应当充分运用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提升身体的恢复速度,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全身麻醉技术;儿童口腔治疗;综合护理医师在对儿科患者的口腔疾病展开治疗时,由于患者自身年龄相对较小,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发育相对较差,患者自身对于医师的各项治疗操作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从而导致患者在治疗阶段出现明显的不配合现象,甚至会对医师的治疗产生抗拒心理[1]。

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全身麻醉技术在儿童牙科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保证医师能够以患者最安全的状态的完成相应的治疗任务,有效提升治疗效果[2]。

在运用该麻醉措施下可以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实际治疗时配合运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

对此,我院则展开了相应的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48例全身麻醉进行口腔治疗的小儿患者,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组,将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其余患者则作为研究组实施综合性护理。

患者平均年龄为(6.12±1.15)岁,男性23例,女性25例,比对其他各项基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①开始手术治疗前。

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将手术前的各项检查需要消耗的时间、实际检查地点、手术前需要仔细注意的内容等,引导患者完成所有检查工作;并告知患者的家属在实际开始手术治疗前的一天晚上将要禁止食物的食用。

口腔门诊麻药自查报告

口腔门诊麻药自查报告

口腔门诊麻药自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门诊在治疗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麻药以减轻患者痛苦。

然而,麻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包括过敏反应、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

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口腔门诊应定期对麻药使用情况进行自查。

本文将结合我国口腔门诊麻药使用现状,对口腔门诊麻药自查报告进行探讨。

二、口腔门诊麻药使用现状1.麻药种类及使用频率目前,口腔门诊常用的麻药包括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和全身麻醉剂(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局部麻醉剂在口腔门诊中使用频率较高,主要用于拔牙、根管治疗等操作。

全身麻醉剂则主要用于复杂牙病治疗、牙齿美容等。

2.麻药管理及使用规范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对麻药管理日益严格,要求口腔门诊建立健全麻药管理制度,确保麻药的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符合相关规定。

同时,口腔门诊应加强对医护人员麻药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麻药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麻药不良反应及处理尽管口腔门诊在麻药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麻药不良反应仍时有发生。

常见的麻药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

口腔门诊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麻药不良反应,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三、口腔门诊麻药自查内容1.麻药管理制度口腔门诊应检查麻药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包括麻药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

同时,查看是否制定了麻药不良反应应急预案,以及是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麻药知识培训。

2.麻药使用记录检查口腔门诊的麻药使用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麻药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

查看记录是否完整、准确,以便于追溯和分析麻药使用情况。

3.麻药不良反应处理了解口腔门诊对麻药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包括急救设施、药品、人员等。

查看是否发生过麻药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措施是否得当。

4.医护人员麻药知识培训了解口腔门诊医护人员麻药知识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频率等。

查看医护人员是否掌握了麻药基本知识、不良反应识别和处理方法。

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技术在我国应用现状及展望

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技术在我国应用现状及展望

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技术在我国应用现状及展望葛立宏【摘要】Dent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60 years in many countries. The technolog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and the effect has been widely affirmed.In China, this technology has been adopted by some hospitals since the end of 1990's, and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Many hospitals have started or prepared to treat children patien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have to queue up for several months or even longer to get treated in the majority of those hospital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of pediatric dental treatment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ts indication, contraindication, risk prevention, criteria establishment and future prospect.%国际上开展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已经有60多年历史,其技术越来越成熟,效果也得到了广泛肯定.我国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技术,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许多医院已开始或准备开展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大部分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都出现了患者排队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情况.该文将介绍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的国内外情况,适应证和禁忌证、风险防范和规范制定以及未来展望.【期刊名称】《口腔医学》【年(卷),期】2016(036)003【总页数】4页(P193-196)【关键词】全身麻醉;儿童【作者】葛立宏【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8述评在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中,医生们每天都面对如何处理患者在牙齿治疗中所存在的恐惧和焦虑问题,对儿童患者来说,这类问题更为突出。

小孩打麻药是否影响智力

小孩打麻药是否影响智力

小孩打麻药是否影响智力小孩打麻药是否影响智力在手术或麻醉过程中,如果因各种原因导致了脑细胞缺氧,并长达5~8分钟以上就会损害脑细胞,有可能引智力下降。

严重的脑缺氧甚至会导致脑死亡(植物人)甚至死亡,这些都是麻醉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小儿机体发育不完善,对麻药的耐受力较成人差,所以,发生麻醉意外的几率比成人大许多。

而麻药对脑细胞的影响,确有研究报道全麻术后的动物会出现短期的记忆力下降,但只是暂时的,能够回复。

一般来说,孩子打麻药是不会影响智力的,只要麻药的时间不长,就没关系。

孩子做手术之前,要告诉孩子医生会打麻药,不会有痛感,减轻孩子的恐惧,让其放松,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至于全麻和局麻哪个好,没有一定的答案,各有利弊。

什么是全麻和局麻?◆全麻是全身麻醉,是指手术通过静脉给药或者吸入给药,让病人失去意识,完全放松。

优点是患者意识消失,无疼痛感觉,有利于手术平稳进行。

孩子的手术多使用全麻,因为局麻很难配合。

◆局麻是局部麻醉,是指由医生将麻醉药注入支配手术部位的神经丛,使病人需要手术的区域失去痛觉。

优点是简便易行,效果很好,但是失败率相对较高。

局麻比全麻更安全?不存在伤害大小有些家长认为,局麻比全麻伤害小,孩子能不能不用全麻?改为半麻?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全麻或局麻,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手术类型及孩子的耐受程度来决定。

其中受孩子的年龄因素影响比较大。

对年幼儿尤其4岁以前孩子,绝大多数情况必须全麻,才能配合完成手术。

小朋友年龄小,会哭闹,因此对一个年幼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完成半麻(或局麻)手术,医生必须使用全麻,极少数半麻。

尤其对小儿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局部麻醉,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局麻,比如小儿先心病心导管介入治疗,虽然采用的是局部麻醉,但是使用了全身麻醉药物(胺氯酮),让孩子在手术过程中进入全麻状态,以便顺利完成手术。

小儿先心病外科开胸手术,因为必须切开胸骨修复心脏缺损,则必须采用全麻。

全麻的优点是,其安全性高、舒适程度好,更有利于医生手术操作。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精品管理资料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精品管理资料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麻醉科何忠承一、麻醉前评估1、先天性畸形小儿多因先天性畸形而实施手术。

资料表明,我国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以前有明显上升,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统计的1,243,284 例新生儿中,其发生率已达到13。

7‰ ,其中,唇腭裂的发生率约为1。

82‰ ,居于第 4 位。

目前,许多先天性颅颌面畸形都主张在1~2 岁以内实施早期手术,以改善外形和功能、减少并发症和获得正常发育的条件。

不少畸形仅靠一次手术还无法达到完全整复的要求,需要施行多期手术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以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唇腭裂为例,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高达3%~7% ,并以单纯的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为常见。

唇腭裂畸形还和近150 种综合征相关,往往在系统回顾中有各种发现。

其中,以颅颌面畸形综合征较为多见。

而伴先天性畸形综合征的小儿在全身多处均可发现畸形,例如, Apert 综合征有突眼、眶距增宽、腭裂以及心、脑、肾等畸形; Patau 综合征有脑水肿、唇腭裂,小颌、多指等畸形.对有颅颌面综合征的小儿,需警惕其有发生围术期气道管理困难的潜在危险。

因为明显的颅面畸形或比例不协调常与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有密切关系。

诸如,Pierre-Robin 综合征中小颌和舌塌陷、Crouzon 综合征中上颌骨后缩和鼻后孔闭锁、Down 氏综合征中大舌畸形、Treacher —tollins 综合征中小颌畸形和软骨发育不全致鼻后孔狭窄等均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主要病因。

2.恶性肿瘤有资料显示,在西方国家和我国,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都有明显老龄化的趋势,如西方国家65 岁以上病人约占总病例数的50%,而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统计,1,751 例口腔恶性肿瘤病例中, 60 岁以上病人也几乎接近30%;另外,该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607 例老年口腔颌面外科病例中,恶性肿瘤病人已达到57%的半数以上比例.因年龄增长,老年人全身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多已存在动脉硬化、心脏和外周血管病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合并症,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显著降低。

口腔科麻醉总结报告范文(3篇)

口腔科麻醉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口腔科麻醉作为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医疗质量。

本报告旨在总结口腔科麻醉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麻醉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工作回顾1. 麻醉技术过去一年,我科共完成各类口腔麻醉手术2000余例,包括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复合麻醉等。

麻醉技术方面,我们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麻醉过程安全、有效。

(1)局部麻醉: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和注射针,严格按照注射技巧进行操作,确保麻醉效果。

(2)全身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合理搭配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确保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

(3)复合麻醉: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求,合理搭配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提高麻醉效果。

2. 麻醉设备我科配备了先进的麻醉设备,包括麻醉机、监护仪、呼吸机等,确保麻醉过程安全、稳定。

3. 麻醉团队我科拥有一支专业的麻醉团队,包括麻醉医师、麻醉护士和麻醉技师。

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麻醉技术。

4. 麻醉质量过去一年,我科麻醉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1)麻醉前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过敏史、药物史等,为麻醉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3)麻醉后随访: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麻醉效果和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1. 麻醉医师数量不足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麻醉医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这导致部分患者等待时间长,麻醉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2. 麻醉设备老化部分麻醉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需及时更新设备,提高麻醉安全性。

3. 麻醉药物管理不规范部分麻醉药物管理不规范,存在浪费和滥用现象。

需加强麻醉药物管理,确保合理使用。

四、改进措施1. 加强麻醉医师队伍建设(1)招聘优秀麻醉医师,增加麻醉医师数量。

(2)加强麻醉医师培训,提高麻醉技术水平。

儿童口腔科就诊儿童的行为管理—儿童局部麻醉(儿童口腔医学课件)

儿童口腔科就诊儿童的行为管理—儿童局部麻醉(儿童口腔医学课件)
3、传导麻醉法 对于多个牙齿治疗,需要长时间处置的情况,可选择传导麻醉。
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局部麻醉注意事项
局的注意事项
2.了解药物过敏史
局部麻醉的注意事项
3.防治麻醉后咬伤
儿童口腔医学
儿童局部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法 用于注射针刺部位的麻醉、极松动牙的拔除或去除表浅的牙齿碎
片和上橡皮障,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等。
局部麻醉方法
2.浸润麻醉法
儿童牙科临床使用此法的情况较多,根据所要麻醉的不同区域选 择针刺部位,儿童骨质较疏松,使用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较好。
局部麻醉方法

口腔麻醉实训报告范文

口腔麻醉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口腔麻醉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我们的临床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在接受口腔治疗时的安全,我们进行了口腔麻醉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掌握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以及注意事项。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2023年3月20日实训地点:XX口腔医院麻醉科三、实训目的1. 熟悉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掌握口腔常用麻醉药物的特点及使用方法;3. 提高临床麻醉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临床麻醉工作能力。

四、实训内容1. 口腔麻醉基本原理口腔麻醉是指通过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等方法,使患者口腔及周围组织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

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包括神经传导阻滞、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减慢、神经兴奋性降低等。

2. 口腔常用麻醉药物(1)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2)神经阻滞麻醉药:如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性高的特点。

(3)全身麻醉药:如丙泊酚、异氟醚等,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3. 口腔麻醉操作技能(1)局部麻醉:主要包括阻滞麻醉和浸润麻醉。

阻滞麻醉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较大范围的麻醉,浸润麻醉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较小范围的麻醉。

(2)神经阻滞麻醉:主要包括眶下神经阻滞、上牙槽后神经阻滞、下牙槽神经阻滞等。

(3)全身麻醉: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差、手术时间较长、需长时间保持肌肉松弛的患者。

4. 口腔麻醉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麻醉风险,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麻醉,确保患者安全。

(3)观察患者麻醉效果,及时调整麻醉剂量。

(4)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五、实训过程1. 实训初期,我们首先学习了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了常用麻醉药物的特点及使用方法。

2.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局部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的操作练习。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杜平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年(卷),期】2017(003)001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
分析2015年1月—12月口腔局麻手术750例,分析潜在风险因素,总结护理体会。

结果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患者心理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科室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要保持手术环境的安静、健全口腔局麻患者术前访视、加强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等。

结论建立健全的手术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
率具有积极意义。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杜平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和护理体会研究 [J], 安涛
2.80例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体会 [J], 吴美珍;彭国光;谭玉莲
3.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J], 杜平
4.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和强制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J], 刘艳军
5.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护理体会150例 [J], 杨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口腔检查的注意事项与操作规范

儿童口腔检查的注意事项与操作规范
03
健康零食:选择健康的零食,如水果、酸 奶、坚果等
02
控制甜食摄入:减少糖果、蛋糕、饮料等 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
0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口腔问题
定期进行口腔卫生训练
01
指导儿童正确 刷牙方法,如 使用巴氏刷牙 法
02
定期使用牙线 清洁牙缝,保 持口腔卫生
03
定期进行口腔 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口腔 问题
04
检查结束后,及 时给予儿童鼓励 和表扬,增强他 们的自信心和配 合度。
03
儿童口腔检查的的年龄、性 别、身高、体重等基 本信息
询问儿童的饮食习惯、 口腔卫生习惯、家族 病史等
了解儿童是否有过敏 史、药物过敏史等
询问儿童是否有其他 疾病,如心脏病、糖 尿病等
了解儿童是否接受过 口腔治疗,如补牙、 拔牙等
预防口腔疾病: 通过定期检查, 了解儿童口腔健 康状况,采取预 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口腔 卫生习惯:通过 检查,指导家长 和儿童养成良好 的口腔卫生习惯
促进儿童健康成 长:口腔健康是 儿童健康成长的 重要保障,定期 检查有助于及时 发现并解决口腔 问题,确保儿童 健康成长。
发现口腔问题的早期迹象
01
蛀牙: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 棕色斑点,可能预示着蛀牙
Simple &Creative
儿童口腔检查注意事项与 操作规范
汇报人:XXX
儿童口腔检查的重要性 儿童口腔检查的注意事项 儿童口腔检查的操作规范 儿童口腔治疗的安全性 儿童口腔保健的指导
Contents
01
目录
02
03
04
05
01
儿童口腔检查的重 要性
保障儿童口腔健康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在使用布托啡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儿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布托啡诺简介
01
02
03
药物性质
布托啡诺是一种合成的阿 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 静和呼吸抑制等作用。
作用机制
布托啡诺主要通过与阿片 受体结合,抑制神经递质 的释放,从而发挥镇痛作 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用于各种疼痛症状的缓 解,禁忌症包括对阿片类 药物过敏、严重呼吸抑制 等。
儿童局部麻醉现状与挑战
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麻醉效果
在布托啡诺局部浸润麻醉下,患儿疼 痛刺激明显减轻,手术过程顺利,未 出现明显疼痛反应和体动。
术后疼痛缓解情况
术后患儿疼痛评分较低,未使用其他 镇痛药物。在随访过程中,患儿及家 长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
经验总结与启示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作用,可有效减轻患儿 的疼痛刺激和应激反应。
VS
改进策略
针对布托啡诺存在的不足,可通过改进药 物剂型、优化给药方案等措施来降低不良 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度和满意度。
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布托啡诺在儿童局部麻醉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需要在严格掌握适 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合理使用。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包括选择合适 的麻醉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等,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并发症风 险。
镇静效果
布托啡诺还具有一定的镇 静作用,有助于降低儿童 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 手术耐受性。
持续时间
布托啡诺的麻醉效果持续 时间较长,可满足儿童长 时间手术的需求。
安全性及副作用分析
01

麻醉方式及相关风险

麻醉方式及相关风险

麻醉方式及相关风险麻醉是一种医疗技术,旨在使患者在医疗操作或手术过程中无痛或无意识。

麻醉方式的选择是由麻醉师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的类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的。

不同的麻醉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并提到一些相关的风险。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药物使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的一种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需要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药物或将药物气体送入其呼吸系统来产生效果。

全身麻醉的优点是可以使患者完全无意识,不会感受到手术过程中的任何疼痛。

然而,全身麻醉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只麻醉特定部位而不使患者失去意识的麻醉方式。

这种麻醉方式通常通过将药物注射到局部区域或神经阻滞来实现。

局部麻醉的优点是避免了全身麻醉带来的意识丧失,减少了一些全身麻醉带来的潜在风险。

然而,局部麻醉也有一些风险,如局部过敏反应、血压升高等。

三、表面麻醉表面麻醉是在人体表面使用局部麻醉药物的一种麻醉方式。

它适用于一些轻微的手术或医疗操作,如缝合、皮肤病治疗等。

表面麻醉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风险较低,但其麻醉效果有限,不能提供持久的或完全无痛的效果。

四、监测麻醉监测麻醉是一种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测的麻醉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会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监测麻醉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的问题,但并不能消除其他麻醉方式本身所带来的风险。

总体而言,每种麻醉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具体的选择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定。

而对于患者来说,了解麻醉方式及其相关风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和决策。

此外,手术前的合理准备和术后的恢复护理也是减少麻醉风险的重要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对麻醉方式及相关风险做了简要介绍,具体内容还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专业意见来确定。

在接受麻醉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个人情况下的麻醉方式选择,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第七章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护理技术(2)(1)

第七章 儿童口腔常见疾病护理技术(2)(1)

第七章儿童口腔常见疾病护理技术第一节乳牙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护理技术乳牙根管治疗术是通过根管预备和药物消毒去除根管内的牙髓及感染物质,然后用可吸收的材料充填根管,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管治疗术是乳牙牙髓治疗的重要方法。

一、适应证主要用于急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具有保留价值的乳牙。

用物准备1.常规用物检査器(口镜、镶子、探针)、吸引器管、防护膜、护目镜、口杯、三用枪、敷料、高速牙科手机、低速牙科手机、凡士林棉签、光敏固化灯。

2.局部麻醉用物计算机控制无痛局麻注射仪、表面麻醉剂、无菌棉签、碘伏棉签、卡局芯式麻醉剂、驱动装置、脚踏、一次性带柄注射器针头。

3.橡皮障隔湿用物橡皮障布、打孔器、橡皮障夹钳、橡皮障夹、橡皮障支架、牙线、橡皮障固定楔线、橡皮障定位打孔模板、开口器、剪刀、水门汀充填器。

4.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用物各型车针及螺旋输送器、挖匙、水门汀充填器、清洁台及21mm K型根管铿、根管冲洗器、吸潮纸尖、根管充填糊剂、牙髓镶、根管消毒剂、拔髓针、髓针柄、暂时封闭材料、根管冲洗液(图7-1)。

图7-1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用物①各型车针及螺旋输送器;②挖匙;③水门汀充填器;④清洁台及21mm K型根管挫;⑤根管冲洗器;⑥吸潮纸尖;⑦根管充填糊剂;⑧牙髓镶;⑨根管消毒剂;⑩拔髓针;⑪髓针柄; ⑫暂时封闭材料;⑬根管冲洗液5.垫底及充填用物水门汀充填器、树脂雕刻刀、树脂压光器、酸蚀剂、粘接剂、小棉棒、光固化复合树脂、咬合纸、调拌刀、调拌板、成形片、金钢砂车针、玻璃离子水门汀粉和液(图7-2)o图7-2垫底及充填用物①水门汀充填器;②树脂雕刻刀;③树脂压光器;④酸蚀剂;⑤粘接剂;⑥小棉棒;⑦光固化复合树脂;⑧咬合纸;⑨调拌刀;⑩调拌板;⑪成形片;⑫金刚砂车针;⑬玻璃离子水门汀粉和液三、乳牙根管治疗术医护配合流程(表7-1)医生操作流程护士配合流程1.治疗前准备(1)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引导患儿坐于综合治疗椅上,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治疗的主要过程,减轻患(2)局部麻醉儿的焦虑情绪用凡士林棉签润滑口角,防止口镜牵拉造成患儿痛苦(3)橡皮障隔湿安装局部麻醉药物到注射仪上,递碘伏棉签予医生,注射时双手协助固定患儿头部,避免突然摆动造成误伤按照常规安装橡皮障系统2.去净腐质,制备洞形,揭净髓室顶安装牙科手机及车针,去腐时协助吸唾,强力吸引器管置于患牙旁,保持3.探查根管数目,拔髓术野清晰,随时调整灯光,用挖匙去除腐质时及时用棉球清除上面残留物质,保持器械清洁(图7-3)递探针予医生- 表7-1乳牙根管治疗术医护配合流程6 .7 .续表医生操作流程护士配合流程根管消毒封药,放置暂时封闭材料取适量根管消毒剂递予医生,安装螺旋输送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
全身麻醉和强制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刘艳军
(太原市恒伦口腔医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和强制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口腔手术治疗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4%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强制局部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七氟烷全身麻醉,观察两组麻醉前后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两组麻醉前心率无明显差异,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效果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可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儿童口腔手术;全身麻醉;强制局部麻醉;临床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13.62.02
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手术存在一定恐惧感,手术治疗配合度较低,严重影响手术效果。

随着我国麻醉技术不断提高,通过有效的麻醉方式可有效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而患儿年龄小,耐受力差,麻醉方式选择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1]。

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手术患儿,对全身麻醉和强制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80例口腔手术患儿,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口腔手术指征;②无麻醉药禁忌症;排除标准:①心脏病、肝肾疾病;②肺炎、过敏性哮喘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癫痫、造血系统疾病;所有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5±1.5)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2±1.7)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资料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4%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强制局部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接受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前8小时提醒患儿禁食,4小时禁饮,将口腔清洁干净,患儿保持平卧位姿势,使下颌保持松弛,选择合适大小的喉罩,七氟烷(8%)经喉罩吸入式进行全身麻醉,并给予患儿持续吸氧,氧流量为每分钟5 L,观察患儿睫毛反射消失后,将七氟烷浓度调整为2%~3%,氧流量每分钟2 L进行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时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苏醒躁动、喉痉挛);麻醉镇痛效果评价:麻醉完全:患儿全无痛感、表情无痛苦;麻醉良好:患儿存在轻微痛感,但不影响手术操作;麻醉有效:患儿由轻微疼痛感,表情无痛感,可以继续手术;麻醉失败:患儿疼痛剧烈,出现哭闹行为,无法继续手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心率变化对比
对照组(40例):麻醉前(101.43±8.65)次/分钟,麻醉后5 min(123.54±8.45)次/分钟,手术结束时(113.26±7.68)次/分钟;观察组(40例):麻醉前(102.12±8.75)次/分钟,麻醉后5 min(99.86±7.57)次/分钟,手术结束时(98.58±8.32)次/分钟;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麻醉前心率无明显差异,麻醉后5 min、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40例):麻醉完全38例(95.00%),麻醉良好2例(5.00%),麻醉有效0例(0.00%),麻醉失败0例(0.00%);对照组麻醉完全18例(45.00%),麻醉良好16例(40.00%),麻醉有效4例(10.00%),麻醉失败2例(5.00%);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40例):3例出现恶心呕吐、5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40例):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喉痉挛,2例出现苏醒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儿童年龄较小,心理和生理均未发育成熟,对父母过度依赖,在自身需求表达不准确时,会出现哭闹行为,加之,对口腔手术存在恐惧心理,或部分儿童性格活动好动,配合度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口腔治疗难度,导
(下转64页)
周期有多久[3]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因此,针对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及效果分析。

通过本次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原因:相较于传统牙列损伤修复技术而言,通过口腔种植技术能够提高牙齿修复的美观度。

同时,由于手术前各项精细的检查,充分考虑牙齿分布密度,高度等等因素,能够帮助患者拥有更加适合自身的种植牙体,具有鲜明的个性化和特殊性,能够使得患者尽快适应新牙。

手术后,继续深入的修复和完善,给予牙齿修复更多的时间,保证牙齿咬合力和其他功能的逐步完善和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有利于提高牙齿的美观度,改善患者的拒绝功能、稳定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吴国华.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价值及效果观察
[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70~75.
[2] 黄海,郭观生,赖仁发,冯智强.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
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有效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5):14-16.
[3] 柳红芹,朱国威,白朋元,赵德福.针对口腔种植修
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及效果探究[J].中外医疗,2017,36(02):90-92.
本文编辑:吴 卫
致患儿病情延误[2]。

在以往儿童传统口腔治疗中主要以捆绑、按压方式为主,患儿治疗时哭闹严重,给病情治疗带来不利,家属因担心患儿病情,容易和医生发生纠纷。

而通过有效的麻醉方式可有效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但患儿年龄小,耐受力差,麻醉要求较高,因此,寻找无痛、安全性及依从性高的儿童口腔手术麻醉方式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

局部麻醉费用低,操作方便、异行性高,但镇痛效果稍差,患儿手术过程中可能因疼痛出现哭闹不配合行为,增加治疗难度。

全身麻醉可让医生一次性完成所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就诊时间,患儿依从性更高,七氟烷为无色液体,发挥性较好,不溶于水,属于常用麻醉药物,不仅诱导时间短、诱导平稳,可对麻醉深度进行调节,用于儿童手术麻醉中对患儿血压、茶酚胺影响相对较轻,麻醉见效快,停药后麻醉消失快,患儿耐受度更高,肌肉松弛效果更高,患儿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减小苏醒躁动[3]。

且七氟烷可通过呼吸道排除,部分残留药物经机体代谢后从尿液排除,不会对患儿肾脏血流造成影响,有利于维持肝总血流,保证肝脏供氧充足,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可有效减轻患儿手术疼痛,提高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手术患儿,采取不同麻醉方式,结果显示,相较于4%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强制局部麻醉,七氟烷全身麻醉镇痛效果更好,心率更为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儿童口腔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可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减轻患儿治疗痛苦,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榕,吴雪青,刘金柱,等.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
用于门诊小儿口腔手术的临床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17,30(3):439-440,444.
[2] 刘敏娜,念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口腔手术麻
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20):132. [3] 周士辉.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
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8):98.
本文编辑:吴 卫
治疗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牙体牙髓病患者根充治疗的应用效果好,其中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可获得较好预后。

参考文献
[1] 邢伟超.不同程度根管填充治疗对牙体牙髓患者疗效的
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6):24.[2] 晏在有.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无疼治疗中
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3,32(14):60,62.
[3] 唐志侃.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的治疗影响
价值刍议[J].系统医学,2018,3(20):138-139+145.
[4] 张先平.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作用
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87-88.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61页)(上接6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