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及其内化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的。因此高浓度的病毒能增加感染的概率。 2、易感细胞 病毒只能感染那些病毒能在其中复制的细胞。 细胞嗜性(组织嗜性):病毒倾向于侵入并在其中复制的细
胞型(即其生物学的合适宿主)。
§2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
二、受体 组织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例如,膜糖蛋白或糖脂上的唾液酸残基是流感病毒的受体, 存在于许多组织上,但病毒却不能感染宿主的所有细胞型。
一、病毒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侵入宿主细胞 二、病毒通过内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 三、无包膜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一、病毒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侵入宿主细胞 (一)融合蛋白介导的融合 病毒颗粒通过包膜上的整合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随后
在融合蛋白(F)的诱导下,促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 病毒核衣壳被释放到胞质中。
三、病毒对受体的吸附
(一)有包膜的病毒对受体的吸附 通过其包膜上的糖蛋白来吸附于受体。 例如:A型流感病毒和HIV-1。 1、流感病毒 HA是流感病毒主要膜蛋白之一,与红细胞受体唾液酸结合,
凝集红细胞。 HA0(HA前体,76kD,在内质网中合成),水解为HA1和
HA2两个多肽,之间靠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典型的I 型膜蛋白结构的HA分子。HA大部分位于病毒包膜外,近 HA2羧基末端是疏水去穿过双层类脂膜,将HA分子嵌在 包膜上。
2、纤维连接蛋白 ( fibronectin,FN):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促进细胞 的黏连生长,而细胞的黏连是机体结构得以维持、细胞生长完成的必 要条件。
3、整联蛋白(integrin):是细胞外基质受体蛋白。整联蛋白作为跨膜接头 在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之间起双向联络作用, 将细胞外基 质同细胞内的骨架网络连成一个整体, 这就是整联蛋白所起的细胞粘着 作用。整联蛋白还具有将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作用。整联蛋白 (以及其他的一些细胞表面分子)参与的的信号转导对细胞的许多行为 产生影响,包括运动、生长甚至细胞的生存。
4、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主要存在于基膜(basal lamina) 结构中,是基膜所特有的非胶原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 820kDa, 含13-15%的糖,有三个亚单位, 即重链(α链, 400kDa)和β1(215kDa)、β2(205kDa)两条轻链。
功能:在细胞表面形成网络结构并将细胞固定在基膜上。 在细胞发育过程中刺激细胞粘着、细胞运动。 刺激胚胎中神经轴的生长,并促进成年动物的神经损伤后 重生和再生。
2、HIV-1 HIV-1包膜上遍布着突起,这些突起一般由形成三聚体的单
一病毒包膜糖蛋白组成,与跨膜蛋白gp41非共价结合。 HIV-1就是通过这些突起与细胞受体CD4结合。 除了CD4外,HIV-1的包膜与细胞膜的融合还需要趋化因子 家族的共受体存在。
三、病毒对受体的吸附
(二)无包膜病毒对受体的吸附
1、大裂隙和环状结构介导的吸附
脊髓灰质炎病毒
鼻病毒属的病毒、肠病毒属的部分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
在五聚体的对称轴周围具有较深的裂隙。一般认为该大裂
隙是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位点。
柯萨奇病毒A型和口蹄疫病毒等病毒的衣壳不具备典型的大 裂隙结构,吸附过程是由表面的环状结构中的RGD基团 (Arg-Gly-Asp)完成的。
柯萨奇病毒
(二)无包膜病毒对受体的吸附 2、纤突介导的吸附 二十面体12个顶角的五邻体蛋白上各有一条长度为10-30nm的纤维突起,
这种纤维突起由纤维蛋白同三聚体组成并锚钉在五邻体基座区上。
§1 细胞表面的结构特征 §2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各种不同病毒的受体
(一)单一型受体 概念:不需借助于其他蛋白的作用,本身就足以介导病毒吸
附的病毒受体。 例如:鼻病毒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流感病
毒受体(细胞表面的唾液酸)。 (二)需要共受体的病毒受体 共受体:某些病毒要成功感染细胞,除了依赖于受体及合适
的宿主细胞外,还需要另一种细胞表面分子来协助受体进 行病毒的识别,这种细胞表面分子就称为共受体。 例如:HIV-1受体(CD4+趋化因子受体)。
类亲水性蛋白质,主要通过离子键等非共价键与整合蛋白或脂 质双分子层中的亲水基团相结合。
§1 细胞表面的结构特征 §2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2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
一、病毒感染的条件: 1、高浓度的病毒 病毒感染由病毒与细胞之间的碰撞开始,这个过程是完全随
第3章 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及其内化过程
§1 细胞表面的结构特征 §2 病毒与细胞受体的相互作用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1 细胞表面的结构特征
一、细胞外基质 二、细胞膜 三、细胞膜蛋白
一、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
细胞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分裂和分化,对营养物质的摄 取和代谢废物的外排等都依赖于细胞外基质。
• 第7章 病毒粒子的装配、成熟和 • 第18章 腺病毒
释放
• 第19章 人乳头瘤病毒
• 第8章 病毒感染的特点 • 第9章 病毒致瘤的分子机制 • 第10章 病毒免疫 • 第11章 病毒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 第12章 病毒载体与基因治疗
• 第20章 单纯疱疹、巨细胞和EB 病毒
• 第21章 阮病毒 • 第22章 SARS冠状病毒 • 第23章 禽流感病毒
二、病毒通过内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一、病毒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侵入宿主细胞 二、病毒通过内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 三、无包膜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三、无包膜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二)Env-A介导的融合 Env-A是一种病毒包膜糖蛋白,具有SU和TM两个亚单位。
其中SU亚单位与受体结合,TM亚单位在其氨基末端含有 一个融合肽。
(三)共受体介导的融合 HIV-1与细胞膜的融合需要CD4和趋化因子受体共同作用。
§3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
一、病毒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侵入宿主细胞 二、病毒通过内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 三、无包膜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某些病毒可通过特异性附着于细胞外基质成分,例如细胞粘 连蛋白、纤粘连蛋白、蛋白多糖等来感染易感细胞。
细胞外基质
§1 细胞表面的结构特征
1、胶原(collagen):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占人体蛋白质 总量的30%以上。它遍布于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是细胞外基质中的 框架结构,可由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某些上皮细胞合 成并分泌到细胞外。
• 第1章 绪论
病毒学
• 第2章 病毒的组成
• 第3章 病毒吸附宿主细胞及内化 • 第13章 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过程
• 第14章 流行性感冒病毒
• 第4章 D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 • 第15章 汉坦病毒
• 第5章 RNA病毒基因组复制
• 第16章 轮状病毒源自• 第6章 病毒基因表达调控
• 第17章 肝炎病毒
二、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亲水性头部和疏水 性尾部的两性分子组成。其中急性基 团朝外与水接触,而非极性基团朝内, 避免与水接触,形成热力学上稳定的 双分子层结构。
三、细胞膜蛋白
细胞膜蛋白分为整合蛋白和外周蛋白。 整合蛋白:分子内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分布不均,使分子
内部分别形成亲水的和疏水的区域。 外周蛋白:附着于膜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主要在内表面),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