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经翻译对于我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影响

中国历代学者的汉语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语义研究阶段,语音研究阶段,全面发展阶段等

中国的语言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因为国家统一已久,所以学术空气较浓。当时的研究工作主要在语义方面,因为汉代崇尚儒术,提倡读经,每一个儒生都要求有阅读古书的能力。1

南北朝(420-589)以后,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这不是偶然的。当时诗律学逐渐发达,为了研究韵律和节奏,需要明确地分析语音的构造,发现声调的特性。由于佛经的翻译,中国语文学者认识了印度的语音学。远在第二世纪(东汉),中国人已经能够把每一个音节分为两部分,就是现代所谓声母和韵母。相传沈约(414-513)写了一部四声谱,当时诗人们已经注意到汉语里有四声,并且把这种认识用在诗律的实践上。字典之外有韵书,其实韵书也是字典之一种,不过它是按音编排的字典罢了。陆法言的切韵(601)是现在能看见的最早的一部韵书。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元明两代),中国的语言研究,主要是在北方话的活语言方面。4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2

文字是语言的代表,因此,古代一切用汉语写下来的文字记载,对汉语史来说,都有作为资料的价值。但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口语的作品。就先秦来说,诗经的国风就是民间口头文学的记载;论语也可能是孔门弟子所记录下来的当时的口语。当然,其他还有许多接近口语的作品,例如易经的彖辞和象辞就有许多俗谚在内。直到汉代,许多作品还是接近口语的。史记汉书里面有很多生动的描写,也大多数用的是活生生的口语。自从南北朝骈文盛行以来,书面语和口语才分了家。从汉以后的情况看来,诗歌往往比散文更接近口语。古诗十九首就很浅白通俗。六朝的民歌,在骈文盛行的同时,更是汉语史的主要根据。唐文和唐诗相比,接近口语的程度相差太远了。到了宋代,找口语不要向诗中找,而应该向词中找;到了元代,找口语不要向词中找,而应该向曲中找。 4

古人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因此,他们把语音的变迁误认为字音的变迁,把语义的变迁误认为字义的变迁。这种看法有很大的缺点:假定语音或语义变了之后同时换了一个字来做代表,单纯从文字上看,就看不出语言发展的过程。汉语的文字像其他文字一样,在远古时代是由图画过渡到文字的。不但结绳不是文字,图画也不是文字。当图画只表示一件事而不是表示固定的词的时候,那还不是文字。等到…图画‟能表示每一个词的时候,不但笔划简单了,而且更主要的是…图画‟和有声语言联系起来。拿汉字来说,就是每一个原始的字都代表着一定的声音。有人以为象形文字直接和概念相联系,而不和声音相联系,那完全是错误的。4

俗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深,佛经中的词语典故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名相演变而来,如:宿世因缘、前因后果、一心不乱、十方世界、十恶不赦、入海算沙、大慈大悲、天魔外道、五体投地、大千世界、在劫难逃、劫后余生、一念之差、一尘不染、超凡入圣、六道轮回、功德圆满、吉祥如意、称心如意、神通广大、忍辱负重、勇猛精进、冤冤相报、醍醐灌顶等等。3

经典中生动的活泼的言辞,不但拓宽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尤其扩充许多寓意深远的词汇,如:一门深入、六根清净、刀头舐蜜、河东狮吼、不请之友、应病与药、法力无边、大彻大悟、随机应变、不知不觉、不即不离、心花怒放、耳根清净、自由自在、自作自受、自欺欺人、花花世界、作茧自缚、昙花一现、味同嚼蜡、聚沙成塔、现身说法、皆大欢喜、森罗万象、辩才无碍等。

佛教经典尤其有很多美丽而发人深省的本生及譬喻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受到大家的喜爱,随着传诵久远,进一步衍化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如:一厢情愿、口吐莲花、步步生莲、天女散花、借花献佛、天花乱坠、盲人摸象、空中楼阁、井中捞月、顽石点头、磨砖作镜、三生有幸等。3

此外,反映民俗,表露社会百态的中国俗谚中,也充满浓厚的佛教思想,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平时不烧香,急来(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3

清末民初的学者梁启超曾说:“夫语者,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文学博士朱庆之也说:“不研究汉文佛典,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文,特别是中古汉语词汇史。”3

《维摩经》、《百喻经》等,鼓舞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俗讲、变文对后来的平语、小

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禅宗语录不仅为宋明理学家所仿效,也影响到后来的民间文学作品。3

佛教典籍的翻译带给汉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佛教和汉语文字看起来似乎是完全不相及的东西,却蕴含这如此复杂的联系,这完全可以看作是文化与语言复杂而又密切关系的一个缩影。佛典翻译与汉语的四字格的关系不止我们提到的这些,余下的问题还有很多,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5

参考书目:

1【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1994年,p.55~58

2【焦毓梅】浅谈汉译佛经外来词的汉语化2007年,p102~118.

3【傅定淼】翻译词源考,1997年,p110,p123,p165

4【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2009年,p24,p64,p77,p93

5【孟昭连】汉译佛经语体的形成.2009年,摘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