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
的历史进程,从而使佛教最
终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奠定了中国传统文
化“儒、释、道”三家和谐并
立的局面。

佛教在中国初传时有一
个依附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
这一策略必然深刻影响到以
传播佛教为目的的佛经翻译。
为了有利于佛教传播,佛经
种感恩,一种圆融”,并提出“‘和’的基础,是
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叶
小文,2005)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的精神本身
即蕴含着“圆融Βιβλιοθήκη 特质,从而与佛教的思想极具 相似性和相通性。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
非但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因为文化和宗教..
本土文化浑然一体,为自己不失时机地进入中国
文化圈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为自己的
译文找到了接受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
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种多样、发展变化
的;不变的是其“和”的精神内核,叶小文先生
将“和”的精神诠释为“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
Culture文化
中国
宗教
CHINA RELIGION
的冲突而诉诸战争的现象,
反而与本土文化相融互摄、
相得益彰,促进和完善了中
华文明。在佛经翻译和佛教
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与中国
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相互借鉴、
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关系中。
由于佛经翻译采取了让
中国人容易理解、便于接受
中国
Culture文化
宗教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
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
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
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
——季羡林
从佛经翻译
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接受佛教思想。
从唐朝开始,著名的翻译大师玄奘所运用的
翻译技巧有补充法、省略法、分合法等,几乎囊
括了现当代常用的各种翻译技巧,从而使译文达
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与中国传统文化水
乳交融的高水平佛经翻译,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
在不知不觉中便接纳了佛教及其教化思想。
在佛经翻译发生的初期,佛教的传播路线是
翻译必须考虑到中国读者的
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佛
教自身具有“圆融”的特点,
能够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
体,于是调适便成为佛经翻
译的主要策略。与佛经翻译
初期的归化策略相适应,在佛经翻译的发生期,
译者多采用格义、比附等翻译方法,借用儒家、道
家的术语来表达译文,从而使更多的中国人理解、
印度—西域—中原,因而佛经翻译也经历了一个
“梵语—胡语—汉语”的二次翻译过程。随着佛教
在中国的传播,对梵语原本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中国的佛教徒开始西行,寻求梵语原本,翻译过
程也由二次翻译转为梵语—汉语。到了隋唐梵语
的原本已经不只一种,这就便于校勘,使译文更
为准确。
从译者队伍来看,佛经翻译始终向着更加成
熟、完善合理的体系发展。在佛经翻译的初期,其
组织形式为私译,译者多为外来僧人,翻译活动
也以他们为主。从佛经翻译发展期到隋唐的成熟
期,越来越多的佛教徒西行求法,精通梵汉双语
的人也越来越多,佛经翻译的组织形式转为官译,
译场内部分工很细,这种翻译组织形式至今仍影
响着当代的翻译活动。
融”、“和合”的思想对建设中国当代的和谐社会,
乃至建设整个世界大家庭的和谐都有着积极的借
鉴意义与深远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田悦阳..
翻译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
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汉末年
与东汉初期政治腐败,各种自
然灾害接踵而至,人们渴望有
一种精神力量来慰藉和解脱
自己,从而为佛教的传入与佛
经翻译提供了社会条件。东汉
时期思想及文化的变化为佛
经翻译提供了客观条件。“先
秦诸子学说纷纷再兴..中
国的思想文化进入了一个多
词为佛教用语,《辞源》解释“圆融”一词为:“圆
融,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佛光大辞
典》解释说:“圆融,谓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
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
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相
互隔离,各自成一单元者称‘隔历’;圆融即与隔
历互为一种绝对而又相对之对立关系。”这种“圆
间的交流与融合。综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可以清晰地看到由佛经翻译所表现出来佛教的
“圆融”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特点。这两
种以圆融与包容为特征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佛经
翻译的组织形式、翻译的标准、策略、方法与技
巧,从而使佛经翻译在不同时期彰显出不同的特
点。

翻译作为某个译者的个体活动,其动机和影
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
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
译。”(林煌天,1997:季羡林序)
佛经翻译这股“印度来的
水”,给中国的文化宝藏注入了
新的活力,随着佛经翻译和佛教
在中国的传播,佛教的“圆融”思
想促进、完善了中国传统文化
“和合”、“圆融”性精神特质的发
展。
佛教的“圆融”思想蕴含着
元、理论系统日渐缜密的百家
争鸣的全新时代。”(方立天,
2004)这种思想文化状况既为
佛经的翻译与佛教的传播留
下了空间,也为佛教的发展创
造了一种适宜的文化氛围。

佛经翻译之所以形成中
国第一次翻译高潮不仅由于
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影响,佛
文化Culture
教的“圆融”思想也起着关键作用。“圆融”一

5000年来,中华文化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
但从未中断过,始终保持了蓬勃
的发展势头。究其原因,季羡林
先生认为:“倘若拿河流来作比,
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
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
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
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
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
响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但当某类翻译活动成
为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持续性的集体活动时,则
CHINA RELIGION
必定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原
因,同时也必定会对译入语社
会和文化造成相当深度和广
度的影响,佛经翻译亦是如
此。
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佛经
翻译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佛经
袁朝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
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开始向印度各地
以及周边国家传播。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佛经翻
译成为佛教传播的重要因素。从文化传播与交流
的角度看,佛经翻译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转换
过程,而是将一种语码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
语码转换过来,从而推动文化的传播、促进文化
“万有为一整体,皆由同一的终
极实在缘起或现起,同生共体,
互不相离”,同时“万有体性虽
一,而不妨千差万别;虽然千差
万别,而互相融通无碍”。佛教这
一思想丰富了中国文化中的“和
合”、“圆融”内涵,使之得到了
进一步发展。从而对其他文化采
取虚怀若谷的态度,在文化交流
过程中,对异质文化鉴别和选
融”思想赋予了佛教特有的开放和包容的性质。
因此佛教传入中土之初,在保持自己特性的前提
下,即能与中国传统的各家学说互相交流,对儒、
道之学采取顺应、融会的态度,效仿其淑世化民
的正面社会作用。佛教五戒融会儒家之五常,借
道家之用语翻译佛典,
“增加及融合了同期中国思
想的主流。”(许里和,1998)从而使佛教与中国
“圆融”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精神的特质不谋
而“合”。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文化“和合”、
“圆融”精神特质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越来
越多的人认识到任何国家、民族、个人,都同生
共处于一个系统之中,既各有其独立性又互相依
存、密不可分。只有各方和谐相处,谋求共同发
展,才会获得共同的繁荣、富强与安乐。这种“圆
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我
所用,并融入结合。这种融合不
文化Culture
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也不是机械的二合一,乃是
一种取长补短的自然结合。
成功的翻译就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佛经
翻译一开始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文本转换活动,而是
着眼于传播。它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但是这种
‘目的’并不完全取决于译者个人,因为译者并不
享有完全的自由,他们也要受到主体文化目的的
制约。”(张春柏,2005)它的组织形式、方法、技
巧、原则和标准等,都在随着中国本土文化和各种
文本外因素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佛经翻译之所以
能够形成中国翻译史上第一次高潮,一方面固然
是由于它是从一种语言文本到另一种语言文本信
息转换的成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佛教思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