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
作者:郭云仲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1期
摘要: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流传于世上的,又或者是考古出土的实物,均证明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研究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文化,了解其思想特征、形式特征及评价标准,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还可以对传统设计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
关键词:中国古代设计艺术;思想特征;形式特征;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3-0071-02
设计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与人类的起源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设计艺术起源于生活,我们设计的灵感也来源于生活。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从最简单的石器设计到后来的陶瓷、青铜器、家具、纺织、服装、漆器、金属乃至建筑园林等,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无不体现了“设计”的精神,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都是在研究如何达到造型美和实用的统一。
一、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思想特征简述
我国古代在设计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如早期的《考工记》、《长物志》,关于建筑园林设计的《营造法式》和《园治》,关于漆器工艺的《髹饰录》,关于陶瓷艺术的《陶说》,关于刺绣的《绣谱》等等里面都有许多闪光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习俗,这也使“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设计艺术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北京的天坛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很好体现。
“《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①从这些设计观念看出古代的工匠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已经开始注意季节时间因素,空间环境条件,材料的自然性能、质地以及高超熟练的技术工艺对设计的影响。
一件好的设计作品是需要实用和美观的统一,设计是为了解决用的问题,但是光有用是不够的,还需要美观。
另外,还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李渔的《闲情偶寄》等。
“这些著作包含着不少设计、审美的重要思想,如李渔的“体舒神怡”、“坚而后论工拙”;丁佩的“能、巧、妙、神”原则和“齐、光、直、匀、薄、顺、密”的刺绣要求,则是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的精华。
”②
二、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形式特征
我国古代设计艺术对形式特征的认识、实践和沉淀,不仅使我国古代设计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而且形成了某些形式上的特征。
(一)比例、尺度
众所周知,在几乎所有的设计类型中,最基本的技术因素和形式原则便是比例、尺度。
根据考证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在设计领域真正实现标准化和数模化的,特别是在传统建筑领域。
一件设计物品,既要实用,又要美观,那么这件物品就需要有良好的比例和恰当的尺度。
比例之美,也是在尺度中产生的,尺度就是标准、规范,其中包含了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美的规律。
尺度与人的视觉、触觉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古代设计的比例关系已经有了现代设计中人机关系学的某些内容,充分考虑到了人的生理因素和使用要求等问题。
(二)对比、和谐
在设计作品中,经常会用到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形式美。
将体积的大小、形态的动静、线条的曲直、空间的虚实、纹饰的繁简、色彩的冷暖、质地的粗细等某一形式因素中两种程度的比较造成明显的对比,以便突出视觉刺激,增强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的目的。
线条对比在诸如青铜、陶瓷、家具等设计艺术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一些器物上的图案,线条整洁、结构严密、布置疏密得当,适应器物的形态,取得了对比、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法是原始彩陶工艺在装饰上运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艺术手法。
旋涡纹的流动曲线和网格纹的直线,用线、面、空间以及形式感等个方面的对称,取得了曲与直、动与静的对比美。
”③
(三)对称、均衡
我国古代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器物的设计,大都采用对称的形态,给人以庄重、肃穆、宏伟、安定的美感。
对称的形态能产生安定稳固的感觉,符合人们日常使用的习惯,也给人们心理得到稳定感觉。
如果一味地采用严格意义的对称,虽然能给人视觉、心理上的稳固感受,却使设计作品过于呆板、程式化、缺乏艺术性,后来逐渐出现了均衡手法。
在造型的多层次变化中寻求一种内在的均衡,在形式上显示了独特的美感,造型的主要形体完全是非对称的,或者说其形体是完全不规则的、自由式的,但是却给人均衡的感受。
北京的故宫在对称、均衡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这样的设计在整体、主要部分采用了对称手法,而在局部、次要的部分则采用了均衡的手法。
三、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评价标准
(一)从实用功能的角度
设计是为了用而设计的,所以判断一件设计作品是否好,首先就是看其的实用功能要没有到实用的需求,我国古代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实用功能。
我国历史上,任何一种工具、产品,尽管最初存在造型和装饰等在视觉审美上的不成熟,在制作工艺上显得简单粗糙,但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功能之美,都令当时的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快乐和满足。
显然,这种审美感
受是建立在新的器物产品所带来的实用功能基础上的。
我过古代的设计提出了以用为本的观念,所以我国古代在进行设计实践活动时也是先考虑到物品的实用功能。
(二)从外型结构的角度
一件好的设计物品光具备良好的实用功能是不够的,还需要达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物品在具备良好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外型构造。
汉代的长信宫灯就是很好的体现,“这种灯的灯体有虹管,灯座可以盛水,利用虹管吸收灯烟送入灯座,使烟溶于水中,以防止空气污染。
汉代铜灯造型丰富多彩,灯体优美。
既适应使用的需要,也符合科学原理;即可用做照明,也可作为室内陈设、达到了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④
(三)从使用材料的角度
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对材料的选取和应用也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我国对材料的研究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
例如,原始社会的陶器,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漆器,唐代的金银器,宋代的瓷器,明清的硬木家具。
在古人心中,材料是设计艺术的物质基础,是构成设计艺术作品的基本内容,是设计审美的表现载体。
历代的设计者,特别是能工巧匠,在对物品的表面进行加工处理时,既注意保持材料的自然质地和纹理,有巧妙通过多种工艺手法,丰富材料质感和纹理变化,从而使材料质感的美妙得到极大的表现。
(四)从工艺技术的角度
现在对一个设计作品评价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技术含量、工艺技术类似的词语。
我国古代在评价一件设计物品时也注意到了设计物品的技术工艺,是否是经过熟练的技艺加工出来的物品,决定了设计物品的优劣。
“明式家具在整体设计构思上既满足功能要求在形式上又有鲜明的特色,既充分利用了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不加遮饰、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设计要求,同时也反映了设计者忠实于材料、体现材料自身特点的思想。
”⑤明式家具在结构处理上是采用不同形式的榫来连接各个部件的,整个家具不用钉、胶。
这样的结构处理,不仅反映了木制家具特有的风韵,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独特匠心。
四、结语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只有把握好其的文化特征,才能对传统的设计文化进行有效传承和发扬,才能与现代的知识、技术进行更好的结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的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宝贵源泉,是从事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工作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巨大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04.
②雷邵锋.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31.
③杨先艺.中外设计艺术探源[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10.
④滕晓铂.中国30件最著名的工艺美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14.
⑤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3.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杨先艺.中外设计艺术探源[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
[3]雷邵锋.中国古代艺术设计史[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江松荣.中国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5]王其森.中国艺术通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6]韩鹏杰.华夏艺术历程[M].西安:西安交通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7]滕晓铂.中国30件最著名的工艺美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8]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