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疗措施_白春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 | 2016年第36卷第5期 总232期 |
1 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双城区某养鸡场饲养蛋鸡20万羽,现正处于产蛋高峰期,一周前鸡群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采食量减退、拉稀、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产蛋率下降,最近三天开始出现鸡死亡现象,发病率为40 %,死亡率为0.5 %。发病初期饲养员按照氧氟沙星0.02 %比例饮水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
2 病理变化
心肌变薄、出血,心包膜纤维蛋白附着,心包腔内充满淡黄色液体;气囊壁增厚并表面有纤维素样渗出物;肝脏肿大、表面有小坏死点;嗉囊积食,伴有酸臭样液体;十二指肠出血,其他肠道呈现卡他性症状。
3 实验室诊断
3.1 染色镜检
无菌采集病死蛋鸡肝脏进行涂片并进行革兰氏
染色,镜检可见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菌:一种为两端钝圆、短粗的小杆菌,有的呈单个存在,有的成对排列;另一种为中等大小、细长直杆菌,二者染色均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3.2 细菌分离培养
对无菌采集病死鸡的肝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中,37 ℃恒温培养24 h 后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一种为菌落边缘整齐、圆形、无色半透明、表面突起的光滑型菌落;另一种为菌落边缘整齐、圆形、质地光滑湿润、隆起的红色菌落。3.3 生化试验
对分离培养的两种典型菌落纯培养后进行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蛋鸡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的诊疗措施
白春杨*
(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431)
中图分类号:S83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5-0088-02
*作者简介:白春杨(1981-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
为微生物学、动物疫病、外科手术方面。
摘 要:
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是家禽比较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临床上单一感染比较常见,但近年来混合感染呈上升趋势。混合感染时,治疗过程中用药难度较大,发病鸡死亡率较高,往往会对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某养鸡场蛋鸡发病情况,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来确诊该病,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探讨该病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蛋鸡;防治措施
3.4 结果判定
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病原菌分别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所以本病诊断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
4 治疗措施
4.1 药敏试验
将纯培养后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别采取平皿贴片法进行药敏试验,37 ℃恒温培养24 h后测量溶菌环的大小来判断其敏感性。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首选药物为头孢噻肟钠。
4.2治疗
首先将未发病和发病鸡群隔离饲养,避免感染健康鸡群;其次对禽舍地面、墙壁、料槽等地方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处理;最后对未发病的鸡群头孢噻肟钠50 mg/L饮水预防,连用5 d;对发病鸡群饮水中添加头孢噻肟钠100 mg/L和水溶性维生素,连用7 d。用药3 d后病情得到好转,死亡率显著下降;用药5 d后鸡群基本恢复正常,7 d用药结束后,鸡群全群康复。
5 分析讨论
5.1 鸡舍环境因素的影响
夏季天气炎热,鸡舍通风不良,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大量聚集,热应激现象比较显著,应注意防暑降温,改善畜舍结构或加装通风扇,加强通风,降低鸡舍温湿度;加强鸡舍卫生,粪便、羽毛、脏水、垃圾等及时清除,有病原菌的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鸡舍及周边区域还需定期的氢氧化钠或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处理,夏季每周两次消毒,从根源上杀灭病原菌,从而能有效的降低鸡群发病率。
5.2 鸡群疫苗免疫因素的影响
根据该地区的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免疫程序,之后按照免疫程序要求进行疫苗接种。免疫接种可以有效 防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当鸡群感染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呼肠孤病毒感染等疾病时,可导致鸡群免疫力下降,对外界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诱使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疾病,促进疾病的发生。5.3 鸡群耐药性因素的影响
鸡群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出现鸡群死亡现象。为了减少鸡群的死亡,饲养人员盲目地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各种类型和剂量的抗菌药,结果导致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因此,当发生细菌性疾病时,不要盲目地滥用药物、频繁换药和加大药物剂量,更不要长期大剂量使用某一种抗菌药。应结合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进行治疗。
6 结语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是鸡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往往都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积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4篇,略)
| 2016年第36卷第5期 总232期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