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浅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在许多学生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课程,伴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淡漠,有些甚至开始厌恶数学。
反思这种现象的成因,数学教学与生活脱节是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其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又好奇,对于枯燥的数学公式或概念往往记不住,甚至感到厌烦。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教学理念,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
那么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结合二十年来的教学体验, 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一.教师教育意识的转变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系统太强,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太少,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导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搞题海战术,反复机械训练,阻碍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必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
如: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老师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老师赢。
比赛结果老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
积极主动地实践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才能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并且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把“身边的数学” 引入课堂
把“身边的数学” 引入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就从备课和课堂教学入手,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从备课入手,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在新课程中,我们将看到课程标准对教材要求的变化: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教材本身,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备课中,我先从教材入手,尽可能使教材内容生活化。
首先,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入课堂,给传统的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如在讲平均数时,联系生活创设情景,计算本班学生的平均身高,研究本校每月平均用电量等,充分展现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这一思想,较好地反映了可以用数学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其次,要联系实际增改教材的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感,这就要求教师作个有心人,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积累一些数学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在学习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前,让学生运用刻度尺测量身边的事物。
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
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为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
再次,要精选在现代或将来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如估算、统计等,加大渗透思想方法的力度。
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应多样化,用表格、图画、文字叙述等形式反映数量关系,有助于提高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从教学入手,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新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铜山区何桥镇朱楼小学朱晓敬上学期学校举行了跳绳比赛。
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我要求全员参与。
我和体育班长把学生分成小组,有人跳绳,有人计数,有人记录,选拔赛秩序有然地进行着。
选拔赛结束了,看着一组组跳绳成绩,忽然想到这几天正在学习统计,这是多么好的素材啊,何不利用一下呢?于是我宣布当天下午的作业是每个同学把自己小组的每个人的成绩制成统计表,孩子们兴奋极了,欣然接受。
看着一张张学生交上来的统计表,我又故意“变本加厉”,皱着眉头说:“体育老师想了解一下咱们班的整体跳绳情况,可这么多的统计表要看到什么时候呀,再说了还有重复的,你们能不能把全班同学的跳绳成绩绘制到一张表格上呢?哪些同学敢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能,老师我能,交给我吧?”孩子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看着热情的孩子们,我只好“将计就计”,小组分工合作自己设计统计表。
很快各个小组的作品都展现在我眼前:有的是按每个同学的成绩统计的,有的是按小组统计的,有的是按男女生统计的,有的是按范围划分统计的……,孩子们不仅设计了统计表,还添上了各种美丽的修饰,这些统计表凝聚着孩子们多少心血和智慧啊!各个小组互相评价和交流着,在我的提议下“最佳创意组”、“最佳设计组”“最佳合作组”等每个小组都获得了不同的奖项。
孩子需要体验成功,需要实现自我价值,我又组织班干部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到学校的橱窗栏里,其它班级的同学在橱窗前欣赏着,议论着,个个啧啧称赞。
我班的学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一个个脸上荡漾着自信的笑容。
接下来要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了,凭着教学经验,我知道书上只是给我们出示了基本类型的应用题,上次我们在跳绳比赛中获得的数据是多么好的数学资源啊。
于是我让学生先自己预习了这一节内容,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设计的统计表中的数据编成应用题,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一道道鲜活的应用题展现在大家眼前:组1:我们选择了两个小组的数据。
把“身边的数学”引进课堂
我们将 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 堂会 让学生觉 得亲切 , 使学生积 :形象 、 生动 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 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节 中, 我先让
极 主 动地投入 学习生 活 中, 让学 生发现数 学就在 自己身 边 , 而 从 :学生 自己看书 , 接着号召全班来玩游戏。首先以第一排作为横轴 , 提高学 生用数 学眼光 看待实 际问题 的意识 和主动 解决实 际问题 第 一列 为纵轴 , : 每一个 同学代 表一个点 , 同学 之间 的距 离为 相邻 :1 然后 我随 口说一个点 , 被点到的同学马上起立。比如( , ) 4 2 就是 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 数和负数》 正 这节课时 , 多媒体展示 。 先用 班 级学生夏 天做 操的照片。师 : 如果 你是天 气预报员 , 问 , 请 此时 第 4排第 2列的那个 同学 。顿 时整 个课 堂很活跃起来 , : 全班都加
21年2 8 ・ 02 月2 日
新课 哥 ・ 旬 军下
点: 藏族 民歌高亢 嘹亮 , 听起来就有 高原蓝天辽 阔的气象 , 曲调悠 习兴趣 , 做学习的主人 。“ 教学有法 , 定法”这在开展素质教 教无 , 扬动 听。当然 也有 同学唱起 了时 下最流行 的通俗 歌 曲, 看她们模 育的今天仍有它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为它注 仿明星的样子还真是有模有样的 , 常到位 。这样 的一节课 , 非 同学 入 新的内涵 ! 们都非常喜欢 , 从这个设计来说 , 调动 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充分 同
只有这样 有 了选择 , 能力 才可 以不 同 , 思维 发散集 中 , 分析综 合 , 造性 思 学生更好地学 习。更 重要 的是要选择合适 的激发方 法 . 创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 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在这选择 中得到培养与提高 。素质教育要 求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教师运用各 种方法引导学生参 与到学习过程 中来 , 激发学生 的学
数学(心得)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
数学论文之把身边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不知不觉的感悟数学的真谛呢?这一直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生活呢?下面通过一些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1.实例一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道“走了多远?”的问题,在问题中首先规定从起点开始向左记为正,向右记为负,让每一位同学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想走的方向和步数。
(学生一):我向左走了3步,再向右走2步,离起点有多远?(学生二):我先向右走10步,再向左走10步,离起点有多远?同学们此时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这时逐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和答案,写出加法算式,导出加法法则,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这样,把本来沉闷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2.实例二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整式的加减”一节中讲到“同类项”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在讲课时,拿出一小袋硬币。
对同学们说:“谁能帮我数一数这一共有多少钱?”这时,学生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学生一: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数出一共6.6元。
学生二: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
5角,1.5元,2元,……(三分钟后)数出一共6.6元。
学生三:把桌上的硬币分堆。
浅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浅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石老人小学266100《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数学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捕捉生活素材,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学应积极捕捉生活素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生活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做到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
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
儿童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
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
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捕捉生活素材。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2 0 1 4 年 4 月 C /
剩余的钱 多, 所以 - 3 >- 5 。
解决具体问题。所以 , 我有意识地 给学生布置一些 探 究性作业 , 给予学生一个广 阔 的探索 空间 , 还数学 以
离不开数学 。教师将社会 、 生活 中的一些问题引入数
数学在人们 的生产 、 生活 中产 生并发展 , 生活更 其理 陛自然的真面 目。 二元一 次方程这一课 ,笔 者联系学生 实际创设
生, : 考试的 时候 , 被 老师扣 3 分 比被老师扣 5分 密切相关的服装 、 蝴蝶 、 蜻蜓 、 飞机等 。最后 , 我让学 的分数 高, 所以 - 3 >- 5 。
好, 所以 一 3>一5 。
生, : 作 业 中 出现 3个错 误 的 比 出现 5个 错 误 的 趣 高涨 , 画 出了各 种各样 的轴对 称 图形 , 争 先恐后地
生 : 从 同一 高度 下降 3米 比下降 5米所 处的位 图形的认识 , 也感 悟到数学 就在身边 , 学 习数学能够 置要 高 , 所以 - 3 >一 5 。
生 : 打 球 的 时候 , 输 3个球 的球 队 比输 5 个 球 的 球 队 打得 好 , 所以 - 3 >- 5 。
更在于把课 堂 中学到 的知识应用 于生活实 际 , 去 生 : 一样 多的零花钱 , 花 了 3块钱 比花 了 5 块钱 数 ,
联系在一起。于是 , 我利 用各种机会 为学生们建立这 习 。 种联系创造条件 , 让 他们从 中获得 丰富的数学知识 。
在教学 轴对称 图形 时 , 我 先让 学生 通过 折 、 看、
在“ 有理 数 的大小 比较 ” 教学 过程 中 , 两个 负数 比 , 得 出对称 的概念 , 再让 学生走 出教 室 , 观察树 叶 的纹理 、 房屋 的设计 等是否对称 , 然后引导 学生根据 比较大小是难点 , 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 的—— 师: 如何 用生活、 学习 中的事例 比较 一 3与 一 5的 已有的生活经验 ,找 出生活 中还 有哪些事 物是对称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地导入数学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导入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一、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在导入数学课堂时,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学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数学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购物、旅行、运动等方面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故事、问题引入数学知识三、利用图表、实验引入数学概念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导入数学课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理解数学知识。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导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数学知识在导入数学课堂时,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中感知数学知识。
可以结合课件、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导入活动的形式,提高导入活动的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入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与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和技巧。
通过丰富多彩的导入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生打开数学大门,让他们从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
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龙南县教研室王冬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通过联系生活,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一、从备课入手,把教材知识内容生活化荷兰教育家沙夫萨马认为:“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那些有助于他们生活的数学知识”,对于数学学习,能够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说用好数学也是一门技艺。
某些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学习,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切实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因此,在备课中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把从生活中收集到的数学知识,带进课堂交给学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新鲜的活力。
如讲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提出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再如,拉面馆里的师傅将一根很粗的面条通过多少次操作可以拉成64根面条?这两个问题较好地反映了可以用数学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尽可能使教材内容生活化。
二、从教学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教给学生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教学就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把身边的数学融入课堂
把身边的数学知识融入课堂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因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形不成量的实际观念和鲜明的图形表象。
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走进数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
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日常思维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而喜欢数学。
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魅力和数学的美熏陶学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激情。
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如:一年级的学生数数,要不断的变换方式,数一数我们班来了几个小朋友啦,数一数桌子的张数啦等。
比整天全班或抽学生从1、2、3、……数效果好多了。
创设问题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处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要删改教材中不切实际的内容,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
要自始至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问题情境,站在数学应用的高度,把“身边的数学”引入了课堂,把实际问题数学化。
二、创设情境,提出“身边的数学”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对学生来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摘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呢?笔者以为,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加以重视,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渗透。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主要是以形象为主,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往往比较抽象。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善于把课本中的例子加以运用,以此为凭据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产生亲近感,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到学习情境之中。
教学“购物问题”时,教师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应用题以后,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打折销售”问题展开。
这种把鲜活的社会生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的做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我创造情境:“比一比谁的指甲大?谁的指甲小?”(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问:“你的指甲有多小?我的指甲有多大?”虽然学生说不出到底有多小,到底有多大,但在同学的比较中,我指出1平方厘米的大小,学生的初步感受就非常深刻,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将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
如何将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如何将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数学,教师在日常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数学就会感觉很轻松、快乐。
而且,为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用最熟悉的素材学数学新课标倡导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因此在组织学生学习时,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教材时,让学生对自己最熟悉的文具、生活用品等进行观察、比较、操作、尝试,从而建立起空间概念。
在教学中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再让学生探索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的物体。
二、注重个性差异,多样化的思维探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去发现。
在发现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交互作用种探索、创新,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小组的探究中得出了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课堂异常活跃,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兴趣浓厚,人人学有所获。
在各小组的探究中,还联想到生活中的排队是按高矮排的。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到处都有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三、学习方法多样化新课标倡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于创新。
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独特体验,把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浅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浅谈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在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时时会碰到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支持而阻塞。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对如何认识数学教学有明确的阐述:“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很多学生害怕数学,不喜欢数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很抽象,与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不知道如何把它们应用到实践当中。
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
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浅谈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
浅谈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使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使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体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有着很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
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警察破案也是通过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个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再如,在教学“起跑线”时,我带领同学们到操场上跑步,问他们跑半圈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并且实行两名同学200米赛跑,问:两名同学所跑的半径一样吗?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两人所走的半径不同,通过跑步比赛,让学生明白200米的起跑位置不一样,,让学生感受到因为200米跑要经过弯道,弯道内圈和外圈的长不一样,而终点是一样的,所以起跑线的位置不一样就能够了。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作者:陈瑶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22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数学才会被学生所接受,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由此,数学教学应该注意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使他们对于所生活的世界充满好奇,独具数学的“慧眼”,敏锐地洞察生活中的数学。
本文主要从课堂引入的角度谈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一、身临其境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看数学集合引入设计过程:课堂开始学生起立后,教师先说“请女生坐下”,结果女生都坐下,然后教师再接说“请个子高的男生坐下”,结果坐在后排的男生毫不犹豫地坐下了,但坐在教室中间男生却在犹豫不决,教师留给学生一段短暂混乱后,再说“请1米7以上男生坐下”,结果该坐下的就坐下了,不该坐下的都没有坐下,最后再说“请剩下的同学坐下”.从这个设计中我们达成下列四个目标:1.由“女生”“男生”概念导出构成了集合的概念,再用数学观点来理解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以及“个子高的人”出现的混乱引起认识冲突,引出集合概念的最重要的性质——确定性。
3.以“1米7以上男生”强化了确定性这一性质必须有明确的标准,同时为后面学习交集作好铺垫。
4.以“剩下的同学坐下”为补集知识作好铺垫。
二、数学生活化《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对于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结合内容的实际与学生的接受水平。
本节人教版高一数学关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引入主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去看待分析解决问题,获得生活实际的同时,使得抽象的数学形象化,更好的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例:指数函数的引入T:中秋节我就收到朋友这样一条短信,说八月十五花好月圆,愿你心想事成,多好的短信啊。
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
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蕴含着科学而全面的数学思想,同样,灿烂多姿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
正确地认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科密切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物质世界和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构建数学模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所以数学教学应注意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数学的真谛。
走近生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亲近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作为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不害怕数学,不讨厌数学,把数学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要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如:我讲《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刚进教室,学生就哄堂大笑。
我故作困惑:“你们为什么笑啊?”“你西服的纽扣扣错了。
”“哦,这样穿是不美。
那么,怎么就感觉不美呢?”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一名学生说:“两边不对称呗。
”我随机抓住此语导入教学。
这样的情意创设贴近生活、直观趣味,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亲近感。
步入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明确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要素,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知识传授变为生动有趣的自觉学习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求欲。
如讲七年级的《普查与抽查》这一课时,头一天先让学生分组收集相关数据,要求所收集的数据必须是生活中常见的真实的数据,如学校各年级人数,男女生人数,男女生身高情况,体重情况,鞋码号分布情况等等,学生要完成作业就必须开动脑筋,深入调查,寻找生活中的各种相关数据。
结果学生收集到的数据类型竟使教师赞叹不已,他们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人角落,从中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像这样的步入生活并联系生活讲解教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求欲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发表时间:2009-07-07T14:00:13.373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徐向群[导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
□ 徐向群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它改变了过于强调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情景;课堂情境Lead"nearby of mathematics" into classroom Xu Xiang-qun
【Abstract】New course standard request:"Mathematics education should effort stir up a student of study emotion, mathematics and student of life, study contact get up, study vigorous and living mathematics".Its change emphasize too much to accept a study and memorize mechanically too much hard carry on the back, machine train of phenomenon, initiate a student active participate, take pleasure in investigation, frequently at the ability for begin. 【Key words】Problem scene;Classroom scenario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它改变了过于强调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总是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景
创设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引入,意味着一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景,应力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如上“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这一课时,引用博物馆里的一段对话:管理员:先生,这块化石有700003年
参观者:你怎么知道这么精确?
管理员:3年前,几位考古学家参观了这里,他们说这个化石有70万年了,3年过去了,所以是700003年?然后提问:管理员的推断对吗?为什么?这样就把枯燥无味的数学一下子趣味化了,创设了充满生活趣味的问题情境。
又如在讲“一次函数”时,课前可以提出问题:有两家液化气站,已知每瓶液化气的质和量相同,开始定的价也相同,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两站分别推出优惠,甲站的办法是实行七五折销售,乙站的办法是对客户自第二次换气起以七折销售,两站的优惠期限都是一年,我们作为用户,应该选哪家好?让学生带着这样充满生活乐趣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的感觉是亲切的,不由自主的就进入到学习中去,由此可见,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问题,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例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2.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情境
一节课的优劣,过程是关键。
因此,在上课时,我常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情景,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把趣味贯穿于数学课堂的始终。
如上“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一节时,在黑板上画出每个学生的座位并写上各自的名字,给出不同的对称轴或中心对称点,让他们先通过自学,自己找与自己点相对应的点上的同学,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创设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学生倍感亲切。
又如上“坐标”一节课时,以教室内某一行为横坐标,某一列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老师点“某行”、“某列”或“某坐标”请相对应的同学站起或坐下,创设一个“找位置”的游戏情境。
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让学生自主到情境中,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总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而中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数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愿学、乐学,同时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收稿日期:2009-05-14
作者地址: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4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