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为推动我省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出特色、上水平,特制定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建设原则

1、指导思想

按照“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引领作用,引导职业院校培育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形成湖南特色的专业体系和专业建设机制,提升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为我省“四化两型”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2、建设目标

对接湖南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到2015年,全省建设140个(高职专业70个、中职专业70个)与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基础条件好、教学团队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数字化资源丰富、学生质量一流、就业优势明显、专业特色鲜明、能有效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布局,打造湖南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

3、建设原则

——有利于更好地对接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对接湖

南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岗位群对接,增强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有利于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根据区域产业(行业)布局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明确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特色专业主要从重点建设专业大类中产生,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不与示范性特色专业重复立项。

——有利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及学校举办者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投入保障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对接区域内产业(行业),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有利于提高质量。构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建立多方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机制,构建以社会满意度为核心的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内容及基本要求

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校企共同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实现专业发展定位与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对接;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对接;校企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教学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学生实践与企业生产相对接;校企互聘兼职人员、互培在职员工,实现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革新相对接;校企共建职业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对接;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

业,实现学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相对接。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培养定位,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行业),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系统化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共建课程与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创新教学和学习方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高职专业顶岗实习原则上不少于半年,中职专业原则上不少于一年,生产性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除外)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40%;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方式,探索学校、行业部门、用人单位、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公司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学质量多主体评价模式;积极开展与境外职教发达地区或国家的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

3、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总体目标,明确课程目标;以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过程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确定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实时引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和国际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资格标准,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课程,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模拟教学,以做为核心,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理念先进、遵循职业教育教学

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岗位管理、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制定符合本专业特点的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骨干教师认定标准、新进教师准入标准、兼职教师聘用标准,建立专业专任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兼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培训,选拔、引进或聘任(聘用)技术服务能力强、具有行业企业影响力的教师和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中、高职专业均培养1名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能主讲两门核心课程、掌握行业企业最前沿技术的骨干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的40%以上;采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国内培训、国外学习、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强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经历的积累,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每年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一个月,教师培训面达100%,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5%,高职专业参加境外学习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0%、取得与任教专业对口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40%、本专业正高职称在岗教师不少于1名,中职专业参加境外学习的比例不低于10%、专任教师全部取得与任教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25%;鼓励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并将其作为职称晋升的推荐依据,鼓励支持教师开展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职专业至少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立项2项,中职专业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立项1项;积极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