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建筑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魏晓凤]
班级:[11级平面3班] 学号:[2011412030313]
苏州园林建筑特点
在我国古时,常称两船相并为舫。
《国策·楚策》云:“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
以后把用游览的小船称舫。
舫,后来又俗称旱船。
这是一种外形模仿舟楫的建筑物。
因其不能航动,所以又名“不系舟"。
园林中的舫便是一只“不系之舟"。
江中一叶小舟,向为文人雅士隐逸山林湖泊的象征,园中的舫正符合了归隐后,追求不受羁绊,自由自在的心理需求。
苏州园林中的舫,一般由头舱、中舱、尾舱三部分组成,通常是船体下部以石砌,上部船舱则多为木构,而且大多建于水中,有的临岸贴水,象待人登临;有的伸入水中,似起锚待航,供人在内游玩欣赏水景。
舫除了其造型别致美观,更代表了园主洒脱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所以苏州园林中多舫。
拙政园的“香洲”两字为明代吴门才子之一文征明所书,这是一座外形内观都似画舫的建筑物。
通长丈许,可分为三个部分。
俗称“纱帽头"的头舱,约占舫长的二分之一,显得气势轩昂,颇有气魄。
中舱较低,深约七尺,舱内施一堂隔扇,一分作内外两舱,两旁配置既可启合,又可拆卸的和合窗,一排木板坐凳,里面光线充足,明朗清晰。
尾舱两层,状若飞举,名呼“征观楼"。
登楼可以饱览四周景色。
香洲毕竟不是真船而是用砖木建成的,实际上它是轩、榭、楼的混合建筑,它和周围的其他建筑物相互呼应联成一气。
又因它三面临水,显得格外生动自然,确为苏州园林中舫式建筑的典范。
怡园的画舫斋,是一座楼阁式的建筑物,轻逸舒展,宛如飘浮于水上,荡漾于池中的一叶轻舟,置身其间,大有似在行船中之感。
舫首设置石栏,凭栏可数游鱼,前舱摆设石桌、石凳,供游人坐歇小憩。
舱内挂竹质抱柱联,匾额为“舫斋籁有小溪山”。
后舱以落地长窗为屏,配置国画,舫尾楼上为“松籁阁",重帘复宇,倒影玲珑。
苏州园林中除了
形似的舫之外,还有一
种意似的舫,人们若从
留园的曲溪楼去看明
瑟楼,
它仿佛是一艘画舫尾
部的楼舱,而与之毗连
的涵碧山房犹为画舫
的中舱,倘有西风吹皱
池水,宛似逆水行舟。
似乎又有“舫舟翩翩,以
溯大江"的气概。
这是造
园艺术家运用建筑造
型,体量布局,巧妙地
创造出非舫似舫的景观,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堪称杰作。
如果说留园的明瑟楼和涵碧山房是意似的舫,那么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便是神似的舫了。
它是一条有窗的走廊,直中有弯,依势而曲,临水而筑,栏前松梅低枝拂水,倒影清晰,“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妙”。
倘若人们对“竹外一枝轩"静心细品,不仅感到设计别致,而且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舫的感觉,其意境之清远,气韵之生动,足见造园艺术
设计别致,而且还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舫的感觉,
其意境之清远,气韵之生动,足见造园艺术家用
心之良苦,造诣之高超。
造舫应当使它似与不似
之间,不宜过分摹似船的形象,以免矫揉造作,
俗不可耐。
舫在园林中大多布置在水边,但也有不沿水
而建造的称为船厅,运用联想,使人产生在屋内
而宛若置身舟楫之感。
拙政园的留听阁从整体外形看却是一个抽
象的船厅,所以厅前平台如船头,厅造型轻快,
前后进出,两侧用和合窗,内装木制栏凳,可临窗坐观荷花,适逢秋雨如丝,碧荷初放,憩息阁内如坐舟中,静听雨打枯荷,涛涛有声,别有情趣。
耦园的藤花舫则是一仿旱舫的建筑,三面有窗便于观景,从舫内外望园内花木山石满目苍萃,异常恬静优美,南窗外有紫藤一株,每到炎夏,藤荫张天暑烦顿清,藤花舫也因此得名。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 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
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从最早东晋的辟疆园起,已有一千五百年治园经验,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六十九处。
苏州园林的真正含义远非苏州的园林,她已成为江南私家花园的总称。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之后历代造园兴盛,明清全
盛时有200多处私家园林遍布苏州古城内外。
大
部分是为名人居士或士大夫阶层提供一种“不出
城廓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
清雅环境。
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苏州造园家运
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城市住宅旁有限空间里,
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加之
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
设和各式摆件等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州园林得到了政府和专家
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与重视,进行了不断的保护维
修和合理利用。
在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更是结合古城
改造,依法加强了园林内外环境的整治,使古典园林内外
环境协调一致。
至今保存完好的数十处园林分别代表了我
国宋、元、明、清不同时期江南园林的风格,体现了人类
理想家园的境界。
苏州园林建筑的空间形态和园林美一样,都取源于自然,是在自然空间形态基础上加以抽象化、理想化的产物。
苏州园林一般用地有限,常在市井之内再造山林之趣,除用微缩景观外,空间巧妙组合是其成功关键。
廊,这种长条形状的园林建筑物,常常作用为最理想的手段。
一条透空的长廊横贯于园内,原有的空间立即产生远、中、近三个层次,两侧的景物都将互为对方的远景和背景,使原本娇小的园林显得空灵而又深邃。
在苏州园林中,亭、台、楼、阁、榭等是“实”的,而廊是“虚”的,两者结合便构成了虚和实的和谐美。
沿廊漫步,既像在室内,又像在室外,这种亦内亦外的感觉,使人产生一种“过度空间”的心理,造园家就是利用这种空间内外矛盾的统一,将两种不同的空间感受微妙地
融合在一起。
回避倾轧的官场、喧嚣的尘世,是苏州园林的起因;
寻求返朴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
射道家的哲学、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
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
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林
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苏州园林更是珍贵的人文
景观,建筑家、哲学家、诗人画家、平民百姓各自从中体
味到了他们所寻觅的线条、哲理、诗情和韵律。
把苏州园
林平面地展开是一幅最逼真的山水画;身居园中品茗抚琴
吟诗插花最富灵感;在对中国了解甚少的旅游者眼里,苏州园林是最好的博物馆。
据地方志记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将近200处,为全国
之冠。
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
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
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苏州著名的园林还有:退思园,耦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怡园,艺园。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这本是描写
阿房宫的气势之宏大,可是用在精致的苏州园林中也同样适
合。
园中景物本散漫,但通过廊的“勾勒”和“穿插”,才组成
了一个丰富多变的艺术整体。
廊乃苏州园林园主普遍采用的
手段之一,但它折射出的绝不是诸如此类单纯的建筑艺术,
更是荟萃了文学、哲学和美学等艺术和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正是以其格调之超俗,文化品位之高雅,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瑰宝!
“平面曲折,高低错落”,这是中国园林建筑布局的艺术手法之一,原因在于中国园林追求的是再现自然山水之美,而不象西方园林那样着意表现规整的人工之美。
苏州园林更是讲究曲折幽深,引人入胜,步移景异。
而中国的建筑一般呈方形、圆形,要有丰富的转折与错落谈
何容易。
但廊,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廊除供人行走之外,并无其他独立功能,一般不会单独出现,它的最大作用是连接其他类型的园林建筑。
廊可长、可短、可上、可下、可折、可弯,非常灵活。
苏州园林中“廊”的曲折程度要比北方皇家园林强得多,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以达到“随形而弯,依势而曲”(引自《园冶》)的效果。
总之,苏州园林建筑中借助了廊的运用,才完美地实现了平面上曲曲折折,竖向上随地形的起伏而高低错落。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1980年建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是以网师园殿春为蓝本设计的,这是中国造园史上第一次实现整体庭园的出口。
在其后的20多年里,苏州园林走出小巷的有限天地,以其传统的高品位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越来越多地走向欧、美、亚、澳各洲的名城并获多项荣誉,有日本池田市“齐芳亭”、加拿大“逸园”、新加坡“蕴秀园”、日本金泽市“金兰亭”、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香港九龙寨城公园、纽约斯坦顿岛“寄兴园”、美国波特兰“兰苏园”、法国巴黎“怡黎园”等等。
无论是完整园林的建造、还是亭台廊榭等园林要素的移植,含蓄独到的园林文化都获得了异域知音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并成为物质的、不可移动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友好使者,被当地称为“常驻的文化使者”、“永恒的贵宾”。
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建造在世
界各地的苏式园林还是苏州最生动的名片,
特别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越来越多
的国际友人、专家学者来考察、研究作为人
居环境经典的苏州古典园林。
落户异域的苏
州园林带着出生地的文化气质走向世界。
苏州名园、名胜目不暇接,她丰富的艺
术魅力、博大精深的内涵,堪称中国文明的
精萃。
苏州园林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是
画框,内有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可精读,可细品,它四时有景,四时有题。
祠是祀神之所,如先贤祠、崇圣祠,即为奉祀先人的建筑物。
祠实则为厅堂一类的建筑,故园林中关于祠的建造常按照厅堂来设计作为园中主景。
苏州园林大多是第宅园林,所以祠作为点景建筑不多,如今能见到的分别有天平山的范文正公祠、上方山的范成大祠,除此之外便是沧浪亭里的五百名贤祠了。
沧浪亭是现存苏州最古的园林,至今保留着一些宋代园林的时代特征,由于在清代一度成为文人雅集的名胜,因此,无论从园林布局,匾额题字到建筑雕刻、陈设布置,以及园林绿化都充满着儒家文化的色彩。
五百名贤祠为三间五楹的厅堂,硬山式屋面,园作梁架不加任何雕饰,显得古朴无华,朝南一排落地长窗宽敞明亮,采光良好,三面墙内嵌置一百二十五方书条石并刻有五百九十四位名人遗像,这些黑白分明的白描人物肖像为清代道光年间名家顾湘舟所作,运刀细腻,雕刻精湛,蔚为大观。
正中悬匾一块日:“作之师”。
这一供奉的画像石刻是从春秋到清代约二千五百年来吴都的历代名贤,其中大部分是
道地的吴人,也有来苏的清官廉史,有功于吴地的名宦良将,定居苏州的寓贤高士,让人景仰。
游客至此,览图追昔,平添几分游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