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息风平肝论钩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息风平肝论钩藤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 Uncaria rhynchophylla ( Miq. )

Miq. ex Havil. 、大叶钩藤 Uncaria macrophyllaWall. 、毛钩藤 Uncaria hirsuta Havil. 、华钩藤 Uncaria sinensis ( Oliv. ) Havil. 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的干燥带钩

茎枝。又名:勾勾、双钩、单钩、钩丁、双钩藤、吊风根、吊藤钩、金钩草、金钩藤、钓钩藤、挂钩藤、倒挂刺、鹰爪风、倒挂金钩。原植物钩藤又名金钩莲,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贵州称其为老鹰爪,本品产量大,分布广,为自古以来的传统产品,广西民间用于解断肠草中毒,浙江治面神经麻痹,中期脑震荡及小儿夜啼,江西治酒精分裂症,半身不遂及妊娠水肿;大叶钩藤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为目前商品中“有毛钩藤”的主流,不仅单株产量高,而且总生物碱含量也较高(达 0.561%),是值得推广发展的一个种;毛钩藤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地区多用本种;华钩藤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本品产量较大,分布较广,药用历史悠久,商品流通较广,贵州民间用于全身麻木

及半边风,湖南用于呕血,敷关节炎痛处及头痛久治不愈,陕西称其为

双钩藤、鹰爪风,四川称鹰爪风;无柄果钩藤又名白钩藤,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云南称其为白钩藤。

本品药材性状:钩藤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 2~3cm直径 0.2

~0.5cm 。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的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气微,味淡。

大叶钩藤茎枝呈方柱形,四面有纵凹陷。钩端有的膨大如珠,钩基部圆或扁平,长达2.5cm。表面灰棕色,密被褐色或锈褐色长柔毛,节处更密。折断面有髓或中空。毛钩藤茎枝呈方柱形或圆柱形,四面微呈纵凹陷。钩端渐尖,钩基部圆或微扁平,长 1~1.8cm,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疣状突起,并密被淡黄色长粗毛,尤以钩尖端为多。断面髓部白色。华钩藤茎枝多呈方柱形,直径2~4mm节上有

时有全缘的托叶宿存。钩端渐尖向内卷,钩基部扁阔,长1~2.5cm。

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断面外层黄棕色。无柄果钩藤茎枝呈方柱形,四面微有纵凹陷,钩端渐尖,钩基部扁平。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稀疏的白色柔

毛,钩尖端及节处较密。断面髓部淡黄白色。

本品味甘,性凉;归肝、心包经。功能: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中医临床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高热惊厥,感冒夹惊,小儿惊啼,妊

娠子痫,头痛眩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有降压,减慢心律,抗心律失常,镇静,抗惊厥,抑制肠管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平喘,促进消化,抗菌,保护心脏,抗血栓形成,钙拮抗作用及抑制子宫收缩作用,对血流动力学有影响等。

其它药用部位:钩藤根,功能舒筋活络,清热消肿,中医临床用于关节痛风,半身不遂,癫痫,水肿,跌扑损伤。

钩藤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原名“钓藤” 谓“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本草图经》曰:“钓藤,《本经》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出梁州,今亦兴元府有之。叶细茎长,节间有刺若钓钩。三月采。字或作吊。葛洪治小儿方多用之。《本草衍义》曰:“钓藤,中空,二《经》不言之。长八、九尺,或一、二丈者。湖南、北,江南、江西山中皆有。小儿有以穴隙间致酒瓮中盗取酒,以气吸之,酒既出,涓涓不断。专治小儿惊热。”

仲耘等本草考证及原植物研究认为,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及近期的调查,中药钩藤来源于茜草科钩藤属多种植物,以钩藤、大叶钩藤、华钩藤为主。主产于我国北纬 34°以南诸地区,以广西、广东、云南为主,其次是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福建、江西、浙江、台湾、安徽、陕西等 13 省区。喜生于山地、丘陵、小山坡、沟谷的疏生杂木林和林缘,特别是开发已久的次生林地较多,分布海拔通常在 150~1 800m。

茜草科钩藤属植物分布于热带地区,集中在从马来西亚到所罗门群岛的东南亚一带,亚洲的其它地区以及非洲和南美洲也有分布。

关于钩藤的药用部位,习惯上大都以钩腰之上下端剪平为度的钩,即所谓的“上与钩齐,下与底平”。至今商品中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广西上林、龙州等地仍沿用钩。也有一些地区如云南、广西的某些地方,为带有钩的枝条,常扎成小把,长约 30~40cm称金钩。又如湖北的部分地区用的是不带钩的茎枝。也有同一省、区如四川收购部位标准不统一的。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曾对带枝钩藤进行了试验,认为枝的直径不超过 0.5cm 者可供药用。天津、广州市药品检验所也曾进行了同样结果的植化及药理研究。

当今所用钩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紫红色、紫色或红褐色,无毛”,习惯认为是正品钩藤,或称“星子钩藤”、“桂林钩藤”,原植物主为钩藤及华钩藤。另一类为“黄褐色至棕褐色,有毛”,习称“有毛钩藤”、“南宁钩藤”。这类钩藤植物来源颇复杂,其中以大叶钩藤、毛钩藤及无柄果钩藤为主,上述两类共 5 种当为现今钩藤商品的主流品种,故均一并载于《中国药典》

本品茎、叶、根中均含生物碱,主要为钩藤碱、异钩藤碱、赛鸡纳碱、异赛鸡纳碱、毛帽柱木碱、去氢毛帽柱木碱、二氢兜花木碱、兜花木碱等十余种吲哚或羟基吲哚类生物碱;此外,尚含有金丝桃苷、三叶豆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和鞣质;另有B-育亨宾、盖索奇嗪甲醚、

东莨菪素等。杨君等从大叶钩藤中分得6个化合物:乌索酸、3B ,6

B ,23 a -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3 [3 ,6 [3 ,19 a

-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 、表儿茶素、3 -谷甾醇、胡萝

卜苷。

钩藤降血压作用的有效成分为以钩藤碱为主要成分的生物碱。因此,上述成分的含有情况,可以作为鉴别钩藤质量优劣的一个标准。从市场购买的钩藤由于品种不同,所提得的总碱含量相差悬殊,高者达 0.32%(云南),少的只含 0.1%(四川),即使是同一省的产品,总碱含量也很不稳定。大叶钩藤、膜叶钩藤、云南钩藤、毛钩藤及鹰爪风等 5 种的总碱含量均在 0.220%以上,均有生产价值;钩藤、华钩藤、白钩藤 3 种含量不稳定,而且高低悬殊很大,大致在0.02 %~0.4%之间;攀枝钩藤、平滑钩藤、披针叶钩藤、东京钩藤,多数都在 0.01%以下,若要生产应慎重考虑。

经比较饮片钩藤与其废弃的藤枝两者总碱含量的差异不太大,故以往废弃的枝条,可以与带钩的同样药用,这样能节省大量原料和劳动力。钩藤根部的总碱普遍较高,但这对资源破坏较大,不利于长远生产的要求;其次是带钩枝,产量较高,基本符合长远生产的要求;叶子总碱含量也与钩枝相近,只是不同种的悬殊较大,但资源产量较前二部位的利用率就更高,是较理想的资源。另外,不同采收时间对总碱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