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治胃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此文是施今墨老先生一生对于脾胃病的论治经验,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建议收藏,慢慢回味体悟。
余临床六十余年,所谓胃肠病为数较多,此病之类型亦较多,可用之药物更多,有此三多,颇感胃肠病治之收效速,但根除亦甚难。缘药入于口,即达胃肠,药力直接行于病所,因而奏效较速。然胃肠虽已生病变,仍需日进饮食,胃肠运动不得少休,且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人之情绪都能影响胃肠,故除根甚难。久患胃肠病者,时愈时犯,时轻时重,职是故也。所以治疗胃肠病不能全赖药物,应有适当之体力活动,如太极拳、练气功,使之气血流畅。要如注意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减少精神紧张,也属十分重要。虽病已久,调养适当亦能痊愈。我辈医者,若辨证不精,用药不当非但难收显效,且易发生不良之反应。因此治疗胃肠病要有技巧,若病重药轻,病轻药重,病浅治深,病深治浅,虽方药无误,仍难奏效,必须恰如其分,始能药到病除。
胃肠病之类型虽多,亦不外乎八纲辨证,临床所见,脾胃虚证、寒证较多,实证、热证较少;但初病者易见实热,久病者常见虚寒。素患胃肠病者,喜温畏凉,常以温暖之物,熨敷中脘,则感舒适,即其证明。
余治疗胃肠病多年,体察其发病规律,曾拟出治疗十法,即温、清、补、消、通、泻、涩、降、和、生。临证施用,数法并合,颇感得心应手,运用灵活,兹分述如下:
1.寒宜温
辛开温散,故此类药物多为辛温之品,良附丸、姜附汤、理中汤类,均属习用。另荜拨、吴萸、刀豆子、附子、肉桂、蜀椒、毕澄茄、草豆蔻、天生磺等药均适于温散寒凝。
2.热宜清
胃中实热,必以寒折,三黄石膏汤、龙胆泻肝汤可用,如栀子、知母、龙胆草、竹茹均为常用药。
3.虚宜补
健补脾胃,常用四君子汤化裁诸方,药物如党参、黄芪、山药、莲肉、芡实、薏米、扁豆均有健脾之效。
4.实宜消
食积不消,必须予以帮助消化之药,保和丸为常用之方,药如枳实、枳壳、槟榔、神曲、霞天曲、沉香曲、厚朴、陈皮、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等。
5.痛宜通
“通则不痛”。有通气通血之别。气分药如木香、茄南香、檀香、蒲香、沉香、乌药、青皮、陈皮、厚朴、砂仁、草蔻,用方如正气天香散、消导宽中汤、沉香升降散等,血分药如元胡、丹参、五灵脂、降真香、乳香、没药、血竭、桃仁、红花、三七、蒲黄、郁金、三棱、香附等,常用方如手拈散、九气拈痛散等。
6.腑实宜泻
可用诸承气汤类或番泻叶等,但体虚大便结燥者,宜用润下之药,如郁李仁、火麻仁、杏仁泥、薤白、肉苁蓉、晚蚕沙等。
7.肠滑宜涩
常用如赤石脂、禹余粮、石莲子、诃子肉、苍术炭、海参、龙涎香、五倍子、椿根皮、白头翁、秦皮等。
8.呕逆宜降
胃以下行为顺,呕吐呃逆,宜用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等。芳香化浊诸药,亦可止呕逆,如:紫苏、代代花、佛手花、藿香、扁豆花、佩兰叶。
9.嘈杂宜和
吴萸与黄连、干姜与黄连、黄芩与半夏,均以寒温并用,胃和则嘈杂即除。
10.津枯宜生
脾胃弱,津液枯,食欲毫无,宜养其阴以生津,如西洋参、石斛、生谷芽、生内金、荷叶、绿萼梅,叶天士用乌梅肉伍木瓜养胃阴,临床用之甚效。
此外尚有吐法,已不常用。胃酸过多,则用瓦楞子、海螵蛸。休息痢常用白头翁、鸦胆子、苦参之类。
升阳益胃用柴胡、升麻等。均分述于各种胃肠病之医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