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明珠教案
本文是关于东方明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课题东方明珠课时2-1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具课件预习要求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出去玩,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东方明珠,好吗?(板书课题)
2、东方明珠离我们这儿可有一段距离,小朋友们打算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呢?(会有许多意见,看情况随机而定)我们还是乘飞机去吧,谁买飞机票?
3、课件出示写有地名的飞机票和售票员。(售票员询问学生要买去哪的飞机票?多少张?)北京广州上海南京香港
二、阅读资料,准备出行
1、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已坐在候机大厅里,马上就要登机了。在登机前,我们还是先借助拼音读读有关东方明珠的资料吧。
2、读了资料,你了解到什么呢?能不能告诉大家?
3、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已经知道了两点:⑴东方明珠是谁的名字;⑵东方明珠在什么地方。
三、借助情境,欣赏品读
1、小朋友们,我们已坐上了飞机,飞机起飞了,在蓝天上飞行。上海到了,我们在飞机上就能看到东方明珠和上海城市的景象,请大家看一看。(课件播放录象)
2、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什么了?针对学生交流情况适当指点:"是啊,上海多美啊,黄浦江畔的高楼大厦一座连着一座,宽阔的外滩马路上车水马龙,一到晚上,就成了灯的海洋。
3、下了飞机,我们正在去东方明珠的路上。在到达之前,你想对东方明珠说什么?当学生说到东方明珠高大时,就适当指点:东方明珠建于1994年,塔身高468米,是亚州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书上说它像一个"巨人"。课件出示句子: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
教师指导朗读。2当学生说到东方明珠美丽时,补充介绍:广播电视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颗绚丽多彩的明珠,造型非常优美。晚上,塔上的灯亮了,美丽极了。课件出示句子:
晚上,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指名读、
4、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屹立在世界东方。师引读: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东方明珠)。学生接读第3自然段。
四、闯关登塔,复习生字
1、东方明珠真美呀!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东方明珠脚下了。小朋友们想不想登上东方明珠?(想)要想登上东方明珠,必须通过3道关。课件出示东方明珠图画,画上3个关口。
闯关成功。(课件在图上1处出示一面小红旗,表示学生已登上东方明珠来到"1"处)
3闯第二关:学写生字,要求按笔顺写,字要写得工整、美观。
闯关成功。(课件在图上2处出示一面小红旗,表示学生已登上东方明珠来到"2"处)
3闯第三关:会提问,会互相帮助。提出书写有难度的字,小朋友们一起想办法,请老师指点。
教师范写。
闯关成功。(把红旗升到"3"处。)
五、塔上远眺,畅所欲言
1、小朋友们,我们顺利闯过3关,终于登上了东方明珠,现在让我们一起放眼远眺,欣赏上海美景。
2、课件播放录象和配乐录音。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边听边想象。
(录音内容:登上东方明珠,透过玻璃向外看,啊,好高呀!蓝天就在头上,白云就在周围飘荡,似乎伸手就可以摸到,向下看,黄浦江就像一条绸子,无数的楼房都在自己的脚下,夜晚,数不尽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美不胜收。)学生借助拼音读题,读准字音。
4、请买票的同学说说为什么买去上海的飞机票。(可以从文中找出有关句
子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读书中的句子来回答,如学生说东方明珠很高大时,可让学生读读书中的有关句子。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对"东方明珠"的初步认识,并读读有关句子,相互正音。
思考: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这两个问题?学生回答,也可以说说广播电视塔的作用。(第一自然段)把这一自然段好好读一读,练读第一节。
学生看录象,感悟东方明珠的壮丽。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色。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感受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用自己的话说出东方明珠的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刚才看到的录象)
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个别读、男生读。
女生读。3、看图,联系实际,说说五光十色的意思。练习有感情朗读。
2闯第一关:请同学们读生字,读准字音便可过关。
生字卡片。自由认读生字,相互正音。开火车读生字或邀请部分同学读生字。
学生自学、书写生字。看笔顺表,书空,记忆字形。在书中描红,看清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想办法。3、组织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