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专网的组网方式及原则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j网规网优L高铁专网的组网方式及原则探讨
2高铁专网组网方式
高铁专网的组网可以主要采用对已有宏站进行改造、新建宏站、新建直放站这三种方式。
2.1已建宏站改遗方案
通常情况下,铁路沿线已经建设好了相当一部分宏站,这些宏站可以有效地利用于铁路专网的建设中,建议利用与铁路垂直距离在300米之内且从基站可以目视到铁轨的基站。
专网覆盖方案可以选择如下两种:
(1)已有宏站直接作专网
将现网铁路沿线已有宏站直接纳入铁路专网中,这样的好处是节省工期及投资,减轻频率规划难度,同样也可以满足沿线的信号覆盖强度。
但缺点是铁路专网与大网共享宏站,导致该宏站的小区参数设置将会相当复杂,尤其是在切换设置及BA表设置方面,可能会造成手机错误切换及重选而引起通信质量下降。
(2)已有宏站分裂44"区作专网(推荐采用)
采用原宏站站址,但是在原基站内部单独安装一套BTS、一路传输及载频硬件。
同时在平台上单独安装两副天线,作为专网小区。
图1已有宏站分裂第4小区
图1中,红色为原基站天线,方位角为0/120/240,通过PCMl接BTSl;蓝色为专网小区天线。
方位角为60/300(按实际勘测调整),通过PCM2接BTS2。
BTSl和BTS2虽处在同一机房,BTS2也命名为BTSl的分裂小区;但是在之后的方案中,BTS2将独立挂载到一个BSC中,组网上与BTSl无皿l麓暑兰丌关。
另外。
分裂小区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机房空余面积与平台承重,以确保专网BTS的建设。
2.2新增宏基站建设方案
当铁路沿线没有现成宏站可用作分裂小区时,就需要沿线建造宏基站来解决专网小区接续问题。
同样,沿线新增的宏站与铁路垂直距离务必控制在300米之内,高度控制在25米至30米,以使专网小区的覆盖取得良好的效果。
另外。
考虑到安全问题。
铁塔类型的宏站与铁路垂直距离需大于50米。
宏站建设时长如表1所示:
表1宏站建设时长
2.3直放站方案
专网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建筑物阻挡服务小区等情况。
从而造成小区信号严重衰减。
对此,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可以通过架设光纤直放站来改变服务小区的覆盖情况。
在沪宁铁路某路段的专网建造过程中,某服务小区虽然离铁路垂直距离仅50米,但由于受到前方建筑阻挡,信号衰减达到10dB。
这样即无法满足列车室内信号强度高于一80dBm的要求。
为此我们提出利用光纤直放站改造专网小区的方法。
表2实验结果
该工程方案为增加该站的第4小区(该小区架设2副天线,一副方位角120度,另一副方位角300度),同时通过光纤将该站的第四小区信号拉远到附近的体育馆,利用天线外挂的方式覆盖该站附近被阻挡的铁路路段。
直放站方案中另一个设想是,可以利用光纤直放站的
<≤≤责任编辑:左永君ji768@163.corn 万方数据
高t44-网的组网方式及原则探讨一网规网优L
图2某站地理位置
接力方式来加强铁路沿线的信号覆盖。
某地区的长距离桥面及岛屿覆盖优化研究指出,单小区4个光纤直放站覆盖距离可达到15公里。
考虑到光纤直放站接力受到频率规划、时延窗口等限制,只建议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如山区、平原等)实施。
【4)将RxLev—Access—Mn由一102dBm改为一94dBm,模拟专网的覆盖情况。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专网吸‘收邻近宏站的话务约在4%~5%。
从沪宁铁路某沿线来看,预计专网总共将吸收33.64Erl,按铁路长度33kin计算,每公里吸收大网话务量约1Erl;按专网小区数25个计算。
每小区吸收大网话务约1.35Erl。
4各厂商BSC承载能力分析
研究BSC承载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单BSC实现组网的最大距离与遇到的瓶颈。
各厂商BSC承载能力如表3所示:
表3各厂商BSC承载能力
3专网吸收周围大网话务预估
高铁专网的组网模式是一连串独立基站进行封闭、带
状组网。
虽然通过覆盖控制与小区参数优化能尽量保持专网
的独立性,但在实际操作中。
专网仍然会吸收周围宏站的话
务;而吸收宏站话务的多少将关系到专网的载频配置、组网
时的BSC配置及最终的服务效率。
目前,沪宁铁路某路段专网采用的组网设备来自于匿门为了解专网吸收周围话务的能力,我们对市中心小区1子和阿尔卡特。
其中覆盖市区的西门子基站有4个,平均站和小区2分别作了相关测试。
其中待测小区都有共站的D网,间距为940米;覆盖市郊的阿尔卡特基站有20个,平均站间即使关闭这两个小区,当地的覆盖也不会出现盲区。
距为1500米。
按照专网每基站配置4TR×及1路传输计算,依实验方法:
据各系统的硬件安全配置特性,我们给出了如表4所列的建(1)删除该小区的所有incoming的切换和重选关系,
议值。
只保留outgoing的切换和重选关系;
表4仅考虑了专网由宏站或第4小区分裂接力方式实现(2)将小区的BCCH修改为TCH频段。
并修改周围小
的最大覆盖距离,每基站的平均覆盖距离仅以某地区数据作区的频点以保证实验小区新BCCH频点的干扰最小化;
为参考。
其它地区需对传播模型进行校正以后才能得到当地(3)关闭小区的各类切换,只打开CaptureHO,
的模拟预测数据,进而得到不同地形的站间距(平均覆盖距对相邻小区的门限定为一65dBm(即邻区测得信号强度高
离)。
另外,如果在人口较少的区域选择光放接力方式,则于一65dBm时发起切换);总覆盖距离可以更大。
责任编辑:左永君ji768@163.corn>>>秒勤通信
巯g『再i月11■=i可 万方数据
一网规网优L高铁专网的组网方式及原则探讨
表4各厂商BSC进行专网组网的覆盖距离
专网组网可携带专每基站平均覆覆盖总距j:厂商BSC
受限网基站数盖距离(kmI离【km)阿尔卡特G2载频容量421.563
阿尔卡特M×载频容量1101.5165
西门子BSC72ABIS容量521.578
西门子BSCl20ABIS容营951.5142.5爱立信AX810载频容量2251.5337.5爱立信BYB510载频容量2251.5337.5诺基亚2I载频容量1021.5153
诺基亚3I载频容量1321.5198
表5按寻呼能力计算专网小区总数区边界。
因此.在工程施工上,必须严格控制火车站室内布线系统的覆盖,避免位置更新频繁而消耗专网与大网的SDCCH信道资源。
(2)跨省市边界
同样,在铁路跨省市边界处,也必定会出现位置区边界。
该处的位置更新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增加边界基站TRX的数目,以此来增大SDCCH信道设置而解决。
建议边界基站TR×配置数为6。
(3)省市内铁路专网内部边界
省市内铁路专网划分位置区主要涉及一些幅员较大的城市。
在单LAC组网情况下,铁路专网的寻呼总和达到了BSC
∥磁浮中每基站按寻呼计算所平均站阚覆盖总距离≯厂商BSC寻呼门限平均寻呼景得的基站数距(km)
(km)
阿尔卡特G218万2009001.51350
阿尔卡特MX25万20012501.51875西门子BSC7218万2009001.51350西门子BSCl2018万2009001.51350爱立信AX81018万2009001.51350爱立信BYB51018万2009001.51350诺基亚2l26万20013001.51950诺基亚3I26万20013001.51950
5BSC归属和LAC设置原则
铁路专网建设的目的除了加强铁路沿线手机信号外。
另
一个重要的就是优化专网位置区设置,从而减少专网内的位
置更新量,提高无线接通率。
由于专网在设计时采用封闭方式。
即专网与大网隔离,
即使专网组网采用不同厂商的BSC,在混合组网的条件下,
也可以将各专网BSC挂载于同一MSC下。
从而可以为不同
BSC设置统一的LAC参数。
通常,铁路专网的位置区边界设
置有以下4种情况:
(1)火车站/1亭靠站与大网的边界
铁路专网组网中。
火车站与周围大网必然会出现位置
圆秒勃逼一信
2009年2厅iE卞广处理能力的安全门限,则必须进行LAC分裂。
目前专网小区的寻呼量可以参照上海磁浮方面的统计汇总。
在铁路专网组网中,按各厂商BSC处理寻呼负荷的能力,单一位置区的长度最大不能超过表5中的覆盖总距离。
I4)BSC内双LAC设置
在铁路专网组网中。
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即省市内铁路沿线的某厂商的基站设备非常少。
如上海市区内的西门子设备专网小区数仅4个,而上海新客站室内覆盖中爱立信的仅3个。
若为这些
专网小区独立配置BSC,贝WJBSC空置率会相当高。
设备成本
偏高。
因此,对于这些小区的专网组网,建议将专网小区并
入现网已有的BSC设备中,且为这些专网小区统一设置LAC
参数。
组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一旦一个BSC设备定义了
多LAC,则该BSC所承受的寻呼总量是该BSC内所有LAC寻
呼总量之和。
实际工程中,由于
铁路专网所有小区并不能
同一时间内全部完成,
因此,相关的组网分临
时和最终组网。
临时组网
是指随着专网小区的陆续图3BSC内有多个LAC
≤<≤责任编辑:左永君ji768@163.oom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铁专网的组网方式及原则探讨
作者:应伟光, 葛海平
作者单位: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刊名:
移动通信
英文刊名:MOBILE COMMUNICATIONS
年,卷(期):2009,33(3)
被引用次数:1次
1.GSM 03.09/04.08/05.08
2.王文博;常永乐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2002
1.姜轩平中国民航与高速铁路竞争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8)
2.何卢刘法、德、日高铁亲体验[期刊论文]-科技潮2009(3)
1.张传福.李梦迪.王刚高速移动环境下组网方案[期刊论文]-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09(12)引用本文格式:应伟光.葛海平高铁专网的组网方式及原则探讨[期刊论文]-移动通信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