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格式复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学习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时近代现代
期1840年鸦片战争后1912年民国建立后1949年建国后1978年改革开放后
衣1、鸦片战争后出现“洋布”“洋装”
2、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
设计的中山装受欢迎。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五花八门
(西服、大衫、学生装、改良旗袍、
欧式裙子等)
1、五六十年代青睐
列宁装,连衣裙。
2、文革时流行军五彩缤纷,款式多样,
装,“干部服”追求美观和个性
3、衣着朴素,灰蓝
色为主、款式单一
1、1987年基本解决温
食物简单,凭票供
饱问题
食出现西餐馆,面包、咖啡、吃西餐等应,温饱问题长期
得不到解决2、政府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餐桌,人们注重营养1、居民住房得到改善
住出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住房拥挤,家具少
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
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2、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
的职工能买到住房
习俗2、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
清革命的色彩。
3、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辩易服和废止缠勤俭节约、无私奉
足等法令;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献成为社会风尚的
4、社交礼仪和称呼变为平等的西方的规主流
范:跪拜礼→握手、鞠躬“老爷”“大
人”→“先生”“同志”
5、历法、节日变化:辛亥革命后,、用
阳历,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1、休闲娱乐方式多样
化
2、讲究卫生、注意环
保、关心自己、关爱
他人、关注社会成为
新的社会时尚
1、鸦片战争后,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
原想文化的影响
因2、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
3、近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1、新中国的成立,1、党和政府把实现小人民当家作主康作为经济建设的2、“左”的思想干奋斗目标
扰,经济落后2、改革开放,经济发3、人口多,底子薄展,思想解放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学习要求】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与更新的过程和突出表现。
2、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清末民国新中国
1、1874年英美商人偷修淞沪铁路,后被拆
2、1881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铁路----铁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路3、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辛亥革命前夕,基本形成全国铁路交通网1、新中国建立后,建成宝成和兰新等铁路。
2、“九五”期末中国铁路总里程
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公20世纪初,上海路开始出现汽车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原因:政治腐
败;民生凋敝;汽车和燃料几乎全
部依赖进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较快发展。建
立全国公路网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轮船进入我国,垄水断了中国的水运业
运2、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始打破西方垄断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
2、20世纪90年代后,因受其它交通发展的影响,呈萎缩状态
航空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1920年北京──天津1、新中国初期民航发展受限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段开通,我国民航业2、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成空事业的开始拉开了序幕世界民航大国
1、1871年丹麦公司擅自铺设电报线到上海、设
立报房
电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
报一条电报线
3、1906年,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
电报局
1、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
部电话
电
2、1882年丹麦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话
3、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互
联
网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1、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
电讯网络
2、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3、1994年接入互联网
媒 辛亥革命时期 介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3、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3、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4、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响
《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 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
1833年德国人在广州创办《东
开始在华办报。 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西洋每月统记传》
第 一 报
1872年在上海创办 《申报》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
《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
响最大的中文报 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 的重大启蒙作用
刊
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 日报》《解放日报》 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红旗》等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光明日报》《文汇报》
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
出现一片繁荣景象
第二媒介广播
时间或时期 1905年
代表
《定军山》
影响
标志中国电影事业的开端
第 三 媒 介 影 视
第 四 媒 介 互 1931年
1935年
建国后
20世纪80年代 1958年,
改革开放后
20 世 纪 60 年 代 末诞生
90 年 代 风 靡 全 球 《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
《风云儿女》的插曲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电视逐渐普及
优势:1、集报纸、广播、
电视的优势于一体,功 能众多,更有表现力和 感染力2、更方便、快捷, 主动获取信息3、高度互 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原因: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步;
影响:1、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 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工作和思维方 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丰富了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