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船舶管路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船舶的吃水和船体纵、横向的平衡,保证 安全的稳心高度 减小船体变形,以免引起过大的弯曲力矩与剪 切力,降低船体振动 改善空舱适航性
压载水系统的要求
压载水系统的管路上不可设置任何形式的止回 阀。 压载水管道应设置在双层底舱中央的管弄内, 不可穿过货舱,以防管道泄漏发生货损;也不得 穿过饮水舱、炉水舱和滑油舱。 首尖舱压载水管在穿过船首防撞舱壁时,应在 甲板上设置截止阀,以便发生船首海损时可立即 在甲板上关闭该阀,防止海水进入压载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的要求
为便于日常操作管理,各压载水舱的控制阀应 相对集中。对于设有集中式遥控操作的压载水系 统,其控制台应设在机舱以外,以便于甲板人员 使用。 干货舱或油舱(包括深舱)用作压载水舱时, 压载水管系应装设盲板或隔离装置。同样,饮用 淡水舱兼作压载水舱时亦应如此,以免两个系统 相同。 含油压载水的排放应符合有关防污规定。 压载水系统应设置两台以上的压载水泵,其容 量应以排出全部压载水所要求的时间而定,不同 类型、大小的船舶全部排出压载水的时间不同。
管系布置的要求
(1)淡水管不得通过油舱,油管也不得通过淡水舱,如不 可避免肘,应在油密隧道或套管内通过。其它管子通过燃油 舱时管壁应加厚,且不得有可拆接头。 (2)钢管应有防止锈蚀的保护措施,并在加工后施以保护 涂层。 (3)避免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和测量管通过居住舱 室,如有困难时,通过该类舱室的管子不得有可拆接头。 (4)油管及油柜应避免设在锅炉、烟道、蒸汽管、排气管 及消声器的上方。如有困难,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类 滴落在上述管路或设备的热表面上。 (5)所有蒸汽管和温度较高的管路,应包扎绝热材料,绝 热层表面温度一般不应超过60℃。可拆接头及阀件处的绝热 材料应便于拆换。
向上
图4-19某船消防水系统布置图
CO2
船
消防系统布置图
烟气排大气 换向铭牌 烟气排 驾驶室 自动烟雾报警器
放泄警笛
手动
燃油 深舱
分油 机室
货舱
机舱 货
舱
贮藏 舱
燃油沉淀柜
燃油日用柜
图4-20某船
系统布置图
通风系统
通风管系的布置要求 通风帽应设在开敞的甲板上,并远离排气口、 天窗和升降口,自然通风帽要能转动。 通风筒装设在干舷甲板开敞处和开敞的上层建 筑甲板上。穿越甲板时要用接管加强。如果通风 筒甲板接管的高度超过900mm时,则应有适当 的加强支撑。 通风管是布置在甲板下面的通风管路,一般做 成矩形截面。通风管不允许穿过舱壁甲板以下的 水密舱壁,同时还要保证防火分隔的完整性。
船舶舱底水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在船舶的正常营运中,由于机舱设备的泄水、 各种管路的漏泄、冲洗水、从舱口流入的雨水和 水线附近甲板或舱室的疏水泄放等均聚集于舱底, 形成舱底水。 舱底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将机炉舱和货舱的舱 底积水排至舷外。
舱底水系统的要求
所有机动船舶均应设置舱底水系统,并能有 效地排除任何水密舱中的积水。 舱底水系统应在船舶正浮或横倾不超过50时, 均能通过不少于1个吸口(一般均应在两舷设置 吸口)排干任何舱室或水密区域内的积水。 系统中的管路应能防止舷外海水、来自压载 水舱的水进入货舱或机炉舱;或从一舱进入另一 舱的可能性。对与舱底水系统和压载水系统有连 接的任何深舱,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深舱灌入 水浸湿货物,或深舱压载水通过舱底排水管排出。
舱底水系统管理
定期清洗各污水井和舱底水泵吸入口处的滤 器、泥箱,疏通污水沟与污水井,船员切勿乱丢 棉纱、破布和塑料制品等,以免造成堵塞。 排放舱底水时应分区域排放,不宜同时打开 舱底水的全部吸口,以免造成泄漏使排放速度降 低。 定期检查机舱应急舱底水吸口,加强维护管 理,确保排水的有效性
压载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管路附件
连接附件:在管路中采用连接附件将机械、设备、仪表和 管子等连接成一体。船舶管路中常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 夹布橡胶管式连接和膨胀接头等连接方式。 管路阀件:管路阀件是用来控制管路中介质流动的管路附 件。船舶管路常用的阀件有:截止阀、止回阀、截止止回阀、 三通阀、旋塞和阀箱等。 管路密封材料:管路接头的密封件可有效地防止管路介质 的跑、冒、滴、漏现象。
压载水系统的管理
熟悉设备位置,防止误操作。例如,船舶舱 底水控制阀箱与压载水控制阀箱位置很近,为防 止开错阀应涂以不同颜色以示区别。此外,压载 水舱较多,应列出操作程序使操作规范化。 对用燃油舱兼作压载水舱的船舶,压载管系 应装设盲板或其它隔断装置,含油压载水的排放 应符合有关防污法规的要求
消防系统的作用和种类
第五章 船舶管路系统
管路布置的原则
(1)船舶管路应能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在营运期间能方便 地操作和维修。 (2)管路应布置成直线,尽可能减少弯头,如须弯曲,曲率 半径则应大些。在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配件的数量应尽量减少, 布置的位置应便于检修。 (3)管路应加以固定,以避免因温度变化或船体变形而损坏。 一般要求每隔2-4m有一个支承架,防止管子移动或下垂。但 这些支架应不妨碍管路受热引起的膨胀。 (4)承受胀缩或其他应力的管子,应采取管子弯曲或膨胀接 头等补偿措施。 (5)重要管路中的阀都应装上开关标志。 (6)根据管路所输送的工质及工作条件选用相应的接头垫片。 (7)在安装和修理管路及附件时,应做好管系内部的清洁工 作。
油份浓度计 甲板 去消防压载 水管系 舷外 去消防压载 水管系
喷射泵
舱底油水 分离器 压缩空气
总 用 泵 压载水
海水总管 舱底水泵 阀箱 海水总管 主海水泵 应急吸口 货舱舱底水吸口
机舱舱底水吸口
污水舱
舱底水系统管理
排放含油舱底水必须经过油水分离器,取得 轮机长和值班驾驶员同意后方可排放,并填写 “油类记录簿”。 注意检查舱底水系统各种设备的工作情况, 定期检查污水井水位,并及时将污水排入污 水舱。
舱底水系统的要求
为防止各舱底水互相连通,管路中的分配阀 箱、舱底水管和直通舱底水支管上的阀门均应为 截止止回阀,以保证舱底水系统管路中的水流为 单向,即只出不进。 舱底水泵、压载水泵、消防水泵等若相互连 通时,管路布置应保证各泵同时工作而不相互干 扰。 舱底水泵应为自吸式泵 。
舱底水系统实例
船舶着火可分为以下三类: 普通火(甲类火) 是由固体,如木材、纸、 布、煤炭等易燃固体物质引燃着火,主要用水施 救。 油类火(乙类火) 是油类、油气着火,有爆 炸危险,采用泡沫施救。泡沫较油轻,形成覆盖 层使之与空气隔绝,但决不可用水施救。 电气火(丙类火) 是由电器等漏电、过载、 短路等引起的火灾。施救时有触电危险。施救时 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导电介质 灭火
管子的种类
按材料分:无缝碳素钢管、焊接钢管、无缝合金钢管、紫铜 管、铝黄铜管、铜镍合金管、黄铜管、双合金管铝合金管、内 部涂塑钢管、塑料管。 按设计参数分:船舶管路中随着管路级别和用途不同,管子 的材料、试验要求、连接形式和热加工工艺等也不同。对于不 同用途的压力管路按其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分为三级。 按管子的颜色识别管路:一般情况下燃油管路用棕色表示; 滑油管路用黄色表示;海水管路用绿色表示;淡水管路用灰色 表示;舱底水管路用黑色表示;压缩空气管路用浅蓝色表示; 蒸汽管路用银色表示;消防管路用大红色表示;透气、测量和 溢流管路则依其介质而定。但有的国家表示淡水、压缩空气的 颜色与我国不同,故应以船上标志说明为准。管路上还有用标 志颜色表示的介质流向的箭头符号。
压载水系统的布置原则
压载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压载水系统的管路布 置有三种形式:支管式、总管式和管弄式。 为满足压载水系统的工作特点和简化管路,多 采用调驳阀箱来调驳各压载水舱的压载水。 各压载水舱的压载吸入口应布置于有利压载水 排出的位置
压载水系统实例
集水井
艉 压 载 水 舱
海 水 总 管
压载泵
压载泵
接舱底与 消防总泵
接应急舱底 排出管 集水井
压载水系统的管理
压载水泵通常是大排量低压头离心泵,启动 前应注油、盘车,确认无卡阻后全开吸入阀、全 关排出阀进行封闭起动,以防大起动电流冲击电 网,随后逐渐开大排出阀; 注意压载水泵轴封处的泄漏情况,轴承应定 期加油; 压载水泵出口压力一般为0.15-0.25Mpa,可 通过泵的进、出口间的旁通阀进行压力调节;
消防系统的作用和种类
船舶消防系统的作用是预防和制止火灾的发生 和蔓延,并可迅速灭火,将火灾的损失减至最低 限度。
船舶消防的基本原则是防火、探火和灭火
各消防系统的组成、要求及布置实例
Biblioteka Baidu
消防水系统 (如图19) 气体消防系统 (如图20) 泡沫消防系统 干粉消防系统
船水消防系统布置图
向上
日用海﹑淡水系统
日用淡水系统 淡水系统应与其它系统相互隔绝,以保护饮 用水不受污染。 保持压力水柜中正常的气水比例,通常为1: 2。 由于饮用淡水船上有限,如发现用量异常, 应查找原因,消除漏泄
日用海﹑淡水系统
日用海水系统 日用海水系统又称卫生水系统,也主要由泵、水 柜、管系及附件组成。主要作用是利用舷外水供 卫生设备冲洗
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管理要点 一般在大风浪天气不应使用通风,必要时拔除 风帽,另加帆布罩,以保证水密。 装卸煤、石灰等粉尘较大货物时,也不应通风。 船舶在寒冷天气系泊时,机舱应尽量不通风, 或间隔通风以便保温。 发生火灾时要关闭失火舱室的风闸,防止火焰 从失火舱室窜向其它舱室。 起动空调时,要确认电网负荷是否允许,并加 强对压缩机的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