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岩溶区矿山开采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岩溶区矿山开采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溶洞 的形态各异和岩溶水分 布状况 了解不够准确 , 再加上溶洞
发育并不是非常的均匀 , 这种复杂的土层结构使得排水工作很 难精准实施 , 从而 出现理 论与实际不符 的情况 , 就出现地面 也
变形 。
3地下水对地面的作用也会导致地面变形的问题 。 ) 当地下
水被过度抽排 时 , 会使 得地下水 的水位骤 降 , 在某 些范围 内水 分布情况会形成漏斗型 , 进而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等都会受到 影响 。特别是对于坡度 比较大的地区 , 这种因水流速度增加而
缝 隙向N 方向流动 , E 其流量约为2 /。 . LS 6
2 岩溶 区矿 山开 采 抽 排 地 下 水 引 发 的地 质 灾害
济的发 展和人民的生 活带来 了有利条件 。然 而, 由于人们 忽略 了矿山开采 中经 济社会 和环境协调发展 的战 略 目标 , 过度 的开
采 带来 了诸 多矿 山环境 问题 , 引起 了水圈 、 大气圈 、 岩石圈和生
文特性导致矿 山开采时抽排地下水 引发 了一系列地质灾害。 从
该矿 区属剥蚀低缓丘陵地貌 , 海拔高度一般在2 0 4 9 4 ~ 6 .m 8 之间, 最低 侵蚀 基准面2 0m 山坡坡度一般 1。~2 。, 4 , 0 5 植被较 发育, 自然山体较稳定 , 沟谷较 发育 , 地形切割不强 烈 , 地表 自 然排水条件 良好 , 地形地貌条件 中等【 1 ] 。该矿体地势北东低 , 南 西高 , 其东侧为界牌岭短轴倾伏背斜 , 于溶蚀丘陵 , 属 侵蚀 基准 面标高为3 08 a西南侧属于剥蚀低山 , 高为5 41 4 . h; 标 8 . m。该地
影 响。根据资料显示 , 区年平均 降雨量 1 0 .mm, 该 68 7 平均气温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地下水开采的不断增加,其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之一是地层的下沉。

由于地下水的抽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层上方的压力减小,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这种沉降现象不仅会导致建筑物、道路等设施的损坏,还会增加洪涝和土地沙化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开采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地下水位下降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层中的孔隙水会受到释放,并带走颗粒物质,导致地层的坍塌。

这种地质灾害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地下水开采对水系统的影响地下水开采可能导致水系统的变化,进而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地下水开采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向和水位,进而改变地下水对地层的维持作用。

这种变化会导致地质构造弱化,增加地震和地面沉陷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的抽取还会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使地表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大量地下水的开采还可能引发地下水质的污染,进而影响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质量。

三、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合理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

其次,应加强对地下水补给的保护。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使用,确保地下水系统的持续稳定。

此外,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来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地下水开采区域进行地下注水或人工补给,以维持地下水位的平衡。

同时,在地下水开采区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总之,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

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地质灾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对水资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三个方面来探讨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

地震对水资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地下水的变化。

地震会造成地壳断裂和地层变形,导致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环境发生改变。

很多地震区域的地下水是主要的水源之一,地震发生后,地下水的储存容量和质量都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出现地下水丧失或污染的情况,严重影响当地的饮水安全。

其次,地震还经常导致地表水的变化。

地震引发的地震波会影响地下断层和岩石的孔隙结构,从而影响地下水的流动。

地震还会导致地表水系统中的水源和排泄通道发生改变,如地震引发的土石流可能堵塞河道,影响水流的通畅性。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滑坡会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的形成会增加水源的数量,但也会威胁到滑坡下游地区的安全。

其次,滑坡会改变地表的地貌和地下地形,影响地下水流动。

这种情况下,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通道可能发生变化,导致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困难。

泥石流与滑坡有一定的关联,但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更为复杂。

泥石流不仅会带来水土流失、土地破坏等直接影响,还可能造成河床淤积和河道阻塞等间接影响。

泥石流造成的山体崩塌和土壤流失会导致当地的水土资源流失,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挑战。

泥石流在山体上堆积的碎石和泥沙,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河道淤积加剧,形成堰塞湖,进一步威胁到下游地区的安全。

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包括水质的变化和数量的改变,还包括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的变化。

因此,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此外,加强土地规划和灾害防治也是减轻地质灾害对水资源影响的重要手段。

总之,地质灾害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变化,同时也包括水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性的改变。

地质灾害条件描述

地质灾害条件描述

地质灾害条件描述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下面是对地质灾害条件的描述:
1. 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与地壳运动、岩石性质、地下水等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地震灾害受地壳运动影响,山体滑坡受岩石性质和地下水的作用影响,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与地下水的关系较为密切。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地震容易在构造活跃或地震带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多发于陡峭山坡,泥石流多发于陡坡、沟谷和山区,地面塌陷多发于地下岩溶区。

3. 气候水文条件:气候和水文条件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降水量、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会影响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地下水位的升降和水文过程对地面塌陷有影响。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加剧也有一定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不良的工程施工等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和掌握这些条件对于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方法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方法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方法作者:刘莹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关键词]地下水;防治;开采;地质灾害;方法地下水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中,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供水来源,对保障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与基本用水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1]。

可是,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多项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容易引发地下水的水位出现大幅度、不规律波动现象,而且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会受影响而下降,结果使其不符合城市供水标准,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大量减少,甚至可能会逐渐枯竭。

除此之外,地下水开采还会降低开采土体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周边地面需要面对随时可能沉降的危险[2]。

基于此,在地下水开采期间,采取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对保护环境、保障社会安全、创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3]。

本文主要针对岩溶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因抽排地下水而引发的一些地质灾害问题,并且根据其中突显的相关灾害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地下水开采活动的安全性与效益性。

1. 矿山地质概况该矿山位于海拔高度为40~469.8 m的地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高度为240 m。

山坡的坡度范围为10°~25°,局部位置存在较为陡峭的地形。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对山体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发滑坡、崩塌之类的地质灾害。

该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706.8 mm,平均气温为17.6 ℃。

降雨较为充沛,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大幅度升高,降雨量大时,还会出现地下水涌出现象。

地下水位的升高必然会增加地下水给矿山地质体带来的压力,可能引发地面下陷、塌陷之类的灾害。

此外,矿床中水的来源比较多,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和构造断裂水。

这些水源的同时存在,导致地下水在开采过程中,其水位可能突然出现明显变化,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

断层F1、F3和F4的倾角范围为50°~80°,其中断层F4的破碎带宽度为50~70 m,长度为3~4 km。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之间关系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之间关系

地下水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由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引起6种地质灾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通常,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有三种,即物理作用(包括润滑作用、软化和泥化作用、结合水的强化作用)、化学作用(包括离子交换、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以及力学作用(包括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岩土体的变形性和强度。

而岩土体中应力的变化(自然力和人类工程力)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改变。

最终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如水库诱发地震、滑坡、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矿山及隧洞突水等的地质灾害。

近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强度和规模的增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呈上升趋势。

大多与地下水的活动有关。

因此,研究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与岩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改变着岩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另一方面也改变着地下水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组份。

运动着的地下水对岩土体产生三种作用,即:物理的、化学的和力学的作用。

一、地下水与岩土体作用1、地下水对岩土体产生的物理作用润滑作用:处于岩土体中的地下水,在岩土体的不连续面边界(如未固结的沉积物及土壤的颗粒表面或坚硬岩石中的裂隙面、节理面和断层面等结构面)上产生润滑作用,使不连续面上的摩阻力减小和作用在不连续面上的剪应力效应增强,结果沿不连续面诱发岩土体的剪切运动。

软化和泥化作用:地下水对岩土体的软化和泥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土体和岩体结构面中充填物的物理性状的改变上,土体和岩体结构面中充填物随含水量的变化,发生由固态向塑态直至液态的弱化效应。

结合水的强化作用:对于包气带土体来说,由于土体处于非饱和状态,其中的地下处于负压状态,此时的土壤中的地下水不是重力水,而是结合水,按照有效应力原理,非饱和土体中的有效应力大于土体的总应力,地下水的作用是强化了土体的力学性能,即增加了土体的强度。

浅谈隧道施工中水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浅谈隧道施工中水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浅谈隧道施工中水的危害及防控措施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水的问题。

隧道工程中的水问题可能会给施工带来各种隐患和危害,因此对水的防控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1. 地下水渗漏导致地质灾害隧道施工中,地下水渗漏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比如地层涌水、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

地层涌水会影响隧道基础稳定性,导致隧道结构受损;而滑坡、塌方等灾害则会对施工区域造成严重破坏,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导致隧道结构受损地下水渗漏还会导致隧道结构受损,进而影响隧道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地下水长时间的冲击会导致隧道支护结构的腐蚀和破坏,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隧道坍塌或渗水严重,严重危及行车和使用安全。

3. 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地下水的渗漏会对隧道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地下水的不断涌入会导致工程场地积水,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延长施工周期;水会使得施工面土质软化,影响掌握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二、水的防控措施1. 提前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在隧道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水文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情况和地质条件。

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可以掌握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针对地下水渗漏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进行防控。

可以采用水井、抽水井等设备进行排水,将地下水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

3. 加强支护措施对于地下水渗漏导致的隧道结构受损问题,需要加强支护措施,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

可以采用防水材料对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增强隧道的抗渗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地下水渗漏的问题。

4.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的控制,避免水对施工造成影响。

可以采取合理的隔水措施,进行蓄水和排水,保证施工场地的干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5. 加强监测与检测隧道施工中,需要加强对地下水渗漏情况的监测和检测。

试论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和对工程的影响

试论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和对工程的影响

试论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和对工程的影响摘要:地下水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体,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地下水可以满足人的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是,凡事过多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的问题,地下水过多的话也会造成一些危害,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等。

地下水也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成地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而且地下水本身的腐蚀,搬运,和堆积的地质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中的一些工程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很多的地质工程上哪个都必须要考虑到地下水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地下水;地质作用;工程影响地质体内的地下水可以通过挖掘涌出,也会因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向地下注水以及大量的灌溉还有降水的影响导致地下水增多,提高地下水位,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在一些建筑场所发生地下水位上升涌出的情况,会及大程度上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除此之外还有由于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产生的腐蚀性,以及自然条件下产生的流砂现象以及冻胀现象都对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所以在进行工程设计的问题上要充分的考虑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带来的一些问题,以下将对这些作用及影响作出分析说明。

一.地下水的地质作用1.地下水的腐蚀作用在地下水下沿途的空隙里,在水的流动过程中,对土壤和岩石的冲刷作用,使岩石间杂质和松软的泥土被冲走,造成岩石间的缝隙增大,泥土的流失。

长时间作用下,会造成地面塌陷,地下空洞。

任何事物都是含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和土地相互作用,产生化学反应,会形成一系列特殊的地质地貌。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地下水的搬运作用主要是化学搬运,在搬运过程中携带一部分细沙和杂质,当某个地区地下水达到一定的饱和,在物理作用下,受力和气体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最终汇入河流和海洋。

3.地下水的堆积作用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遇到较开阔的地方,水动力减小,流动速度慢,溶解在水中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慢慢的堆积,形成泥土,甚至在地下水流出地表形成河流的时候,松散的堆积物在外力作用下日积月累形成岩石。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

地下空间开发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从地下商业中心到地下交通枢纽,再到地下停车场,地下空间已经不再只是用于排水和设施布置的区域。

然而,地下空间的开发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地质灾害的风险。

地下空间的开发会对地下构造、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等因素产生影响。

其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是地下水涌出。

地下水涌出是指地下空间中水分通过地表或建筑物的裂缝、缝隙等途径进入地下空间,导致地下空间中积水。

这不仅会给建筑物带来潜在的损害,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地下空间的开发还可能引发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层沉降和地面塌陷等问题。

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需要进行综合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研究。

首先,需要对地下构造和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分析地下构造和地质条件,可以预测地下空间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类型和风险程度。

其次,还需要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调控。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可以及时发现地下水涌出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还需要合理规划地下空间的布置,避免在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下空间的防灾设施建设。

地下空间防灾设施包括抗震和排水设施等。

抗震设施是地下空间中最重要的防灾设施之一。

通过采用适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可以提高地下空间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地下空间的影响。

另外,排水设施也是地下空间中非常重要的防灾设施。

通过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和采用适当的排水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水涌出和积水的问题。

除了防灾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研究还需要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

科学决策需要依靠可靠的数据和模型支持。

地质灾害风险模型可以通过对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分析,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风险程度。

基于这些模型,可以制定合理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地下空间开发和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工程等多个因素的复杂问题。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水文地质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防治措施的探讨。

一、水文地质的危害1.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水文地质差异、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渗流等问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比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如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情况不足够重视,可能会忽略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现和治理,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风险。

2. 土壤稳定性受到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土壤的稳定性,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周围土壤的稳定性会受到直接影响,容易引发坍塌和滑坡等问题。

水文地质情况不良会导致地下水位变化较大,进而影响地基的稳固性,造成地基沉降风险增加。

如果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没有正确评估水文地质情况,可能会导致工程建设后地基沉降,从而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防治措施1. 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充分重视水文地质情况,对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渗流路径和破坏性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依据。

2.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发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应在工程设计中合理设计并严格执行排水系统,减少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采取排水井、排水沟等措施,保证地下水位稳定,减少地基沉降和土壤稳定性问题的发生。

3. 定期监测和调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等水文地质情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排水系统和地基处理方式,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文地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

4. 采取防治措施对于水文地质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防治措施,如设置排水帷幕、投放固结材料等,以预防和减少地基沉降、土壤稳定性问题和地下水位变化带来的风险。

地下水退水与地质灾害预防

地下水退水与地质灾害预防

地下水退水与地质灾害预防地下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埋藏的水体,包括地下河流、湖泊、湿地、深层地下水等。

地下水不仅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下水的利用和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下水退水与地质灾害的预防。

地下水退水是指地下水位的下降或者地下水储量的减少。

造成地下水退水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过度提取地下水。

随着工业和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的提取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其次是地表径流的减少。

随着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大量的地表水被排水系统引走,无法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的补给量减少。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地球上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影响,也会对地下水的续补能力造成影响。

地下水退水带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水资源供应的短缺。

地下水是城市和农村的重要水源,对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如果地下水退水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是地层沉降和地质灾害的增加。

地下水退水会导致地层孔隙的萎缩和变形,从而引发地层沉降甚至塌陷。

地层沉降会对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此外,地下水退水还会导致地表土壤的干燥和收缩,增加山体滑坡、地面塌陷和河道堤防破裂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为了预防地下水退水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

要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确保地下水位的稳定。

制定科学的用水方案,减少过度提取地下水的现象。

鼓励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城市和农村的用水效能,减少浪费。

其次是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建立地下水位水位监测体系,及时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并与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相结合,提前发现地下水退水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预警和应急管理。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地下水退水的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浅谈岩溶区矿山开采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浅谈岩溶区矿山开采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5期 1
20 0 7年 1 月 0
资 源 环境 与 工程
Re o c s Envr n n s ure io me t& En i e rn g n ei g
V0. 1 21. . No 5
0c .2 0 t. 0 7
组 。矿床 充 水水源 主要 为① 大气 降水 ; 地表 水 ; 地 ② ③ 下 水 , 溶水 是采场 矿坑 充水 的主要 水 源 。岩溶 发育 , 岩 钻孔 平均 线 岩溶 率 3 . 6 , 洞 发育带 埋 深一 般 20 05% 溶 5
三期 花 岗岩体 ( ’ 浅层 风 化 强烈 , 化壳 厚 度 约 2 )( 风
件 中等 。 矿区 位于平 远县北 东部 , 属亚 热带 气候 , 东南 季 受 风影 响 明显 , 雨量 充沛 , 年平 均降雨 量 1 9 、 m, 2 9m 4~ 6
东, 倾角 2 。 6 。 0 ~ 0 。控制 5号矿 体 。
矿 区断 裂 构 造较 发 育 , 要有 N 主 E向 的 F 、4断 3F 裂 。F 3压扭性 断层 位 于矿 区南 部 , 切 东华 岩一 目睡 斜 岗倒转 向斜 , 向北延 截切 C +h 和 ] 一 地 层 。构 造破 t r J 3
中图分 类号 :X 4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7 —1 1 (0 7 0 0 4 0 6 1 2 1 20 )5— 5 9— 4
1 矿 山地质 环 境 条 件
矿 区属剥 蚀 低 缓 丘 陵地 貌 , 拔 高 程 一 般 在 20 海 4

田复式 向斜 的北端 。主要 为南 部 的东华 岩一 目睡 岗倒 转 向斜 , 向
砂 土 、 砂土 ( 度 约 4~1 。岩 浆 岩 主要 为燕 山 亚 厚 0 m)

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及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下水的变化可能给施工带来的不利的影响。

在地下水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会严重威胁工程质量,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地下水的监测和防护工作。

本文简单分析了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关键词】:地下水;建筑工程;影响一.引言地下水是地质依存的环境之一,地下水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地下不仅可以通过开挖涌出,也可以人为地向地质体内充水,通过增加地下湿度来提高地下水的水位高度,但值得严肃考虑的是,这些措施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会诱发地质灾害产生。

据科学研究表明,地下水是诱发自然灾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而地质灾害中更是达到70%~80%都与地下水的状况不佳有关。

因此地下水是地质工程设计者在设计地质工程过程中需要十分重视的一个因素。

二.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当建筑施工场地存在地下水时,必须要重视由于水位变化以及其腐蚀性和渗流破坏性等不良影响因素给工程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1.地下水的水位变化给工程建筑的不利影响。

站在地基和基础的角度来看,地下水位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是不利的。

如果在地下水位的升降幅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它所带来的影响还并不明显。

一旦地下水位超过这一范围值,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较大变化,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水位上升超过一定值之后,会逐渐浸湿和软化地下的岩土,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地基土的抗压强度大大降低,增大了岩土的压缩性能。

当这种现象出现在是结构不够稳定的湿陷性土、盐渍土、膨胀性岩土等中时,会显得更加严重,最后直至破坏建筑物,并导致建筑物的严重变形。

如果建造的建筑物带有地下室,它的防潮、防湿效能会大大下降。

在压缩层范围内如果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则会加重土壤的自重应力,从而导致基础的附加沉降。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地基上的土壤土质不均匀,或者地下水位没有在整体建筑物的地下均匀而缓慢的下降,地质基础就会由于受力不均匀而导致沉降。

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分析

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分析

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分析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不仅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水源,还对地质环境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中,地下水的水质通常受到严重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

一、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相互关系地下水与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地面塌陷、地面下降、滑坡、崩塌、地裂缝等,这些灾害会对地下水的流动和水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地震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和断层活动,从而导致地下水的混合和污染。

地面塌陷和滑坡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动路径,使地下水被污染物污染,甚至造成地下水源的断裂和污染。

二、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地下水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流动方式、土壤介质等。

而在地质灾害发生时,污染物的输入和流动方式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在地震发生后可能发生溃沙和溃滞,导致地下水的能力与物质传递性下降,同时造成地下水质量的恶化。

此外,滑坡和地面塌陷可能会导致污染物直接进入地下水,加速地下水的污染过程。

三、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为了预测和防治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有必要对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和地质环境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对地下水的采样和分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组成和污染状况,为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依据。

其次,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应加强对地下水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以减少污染物输入地下水的可能性。

此外,增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措施,加强地下水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也是防治地下水污染和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四、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地下水水质与地质灾害的关联,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在某地发生的地震中,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数千人的生活被迫中断。

而在另一地发生的滑坡事件中,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直接进入了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使周边居民面临健康和环境风险。

试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进展及建议

试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进展及建议

131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试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进展及建议李小鹏(宁波华东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浙江 宁波 315000)摘 要:随着人类活动的作用,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防治亟待改变,试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与治理进展及建议。

从确定地质灾害等级、勘查灾害区域的地质条件、制定地质灾害勘查原则等三个方面,研究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分析地质灾害的治理进展,并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有效性建议。

旨在将地质灾害作出有效的预防,保证人身与财产安全。

关键词:地质;灾害;勘查;方法;治理进展;建议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2-0131-2 收稿日期:2021-11作者简介:李小鹏,男,生于1987年,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研究方向:地质勘查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岩土工程的技术。

地质灾害是由于水、大气等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人为环境造成的,所以对人或财产均会造成不可抗力的损害。

按照灾害影响来看,地质灾害可以分为环境地质灾害与人为地质灾害。

由于人类的进步,对地质环境也相应造成了影响。

人类的进步,带动了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被建造出来,比如地铁的建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条件,但是随着地下交通工具逐渐增加,地面塌陷的事故频发,不仅如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更为频繁。

这些灾害都属于人为参与的地壳运动,极大地影响着全球地质的变化。

自然灾害也是不可避免的灾害,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而加重,因此,地质灾害亟待治理,防止地质灾害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1 地质灾害勘查方法1.1 确定地质灾害等级地质灾害并不是突然性的,而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才会逐渐显现,但有时候地质灾害的突然发生,人们往往措手不及,进而造成人身与财产的损失。

因此,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不同,本文将地质灾害分为缓变型地质灾害、与突发型地质灾害[1]。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
科 学 论 坛
王 仕 勇

科学与瓣
由地下水 开采 引起 的环境地 质灾 害分析 探讨
( 新疆地矿局 第一地质 大队)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 城 市人 口在不断增加 , 这使得地下水 的开采量也在加大 。然而地 下水 的开采 过度会造成地面 的沉 降, 会因此 而导致
环境地质 灾害的发生 , 为此城市 的管理者 必须重视地下水的开采 问题 , 通过对地表 沉降损 害发生机理 的研究 , 得 出比较科 学的地面沉 降预 测方法 , 以实现 地下水 开采 矛盾 与地 面沉降 问题的科学合理解决 , 本文 就此 做了较为详细 的论述 , 以期 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 关键 词: 地下水开采 环境地质灾 害 预测方法 分析
2地 面 沉 降 的 预 测 方 法
严重 的破环 , 还会造成地下环境 的改变 。作为一种广泛 的地质灾害, 一旦发 生地质沉 降就会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不便 ,还会严重影 响工业 的生产及城市 的建设 。 为此必须对地表沉降损害的机理有所把握, 才能做 出科学 的预测措
施。
在地面沉降的预测实践 中,预测方法的不同会 因地质条件 的差异而有
土层的预 固结应力值与土层现今 的自重应力进行具体 比较 ,这样就可 以得 出欠固结 、 正常固结和超 固结三种类型。在这几种类型 中, 处于欠 固结和正 常 固结状态的土层, 一旦进行 了地下水的开采, 就会发生地表沉降损害 。这 是 由于进行地下水的开采后 , 使得地下水失去了对土空隙 的占据 , 也失去 了 对上覆土层的支撑 , 造 成了地层有效应力的增大 , 这就导致渗透固结和荷载 固结的发生, 而这其 中的渗透 固结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地表沉 降的产生。 在 超 固结应力的土层中, 如果承压水位发生了下降, 在土层 的中间产生 了新的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御对策_1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御对策_1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御对策发布时间:2023-02-20T05:47:45.257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0月19期作者:艾洪键[导读] 在国家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中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艾洪键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摘要:在国家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中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中地下水都是必不可少的,近几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呈现上升的趋势。

但是,在对地下水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对群众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效解决。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地下水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环境地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环境地质;问题与对策人们对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以及能源问题等都是非常关注的,这些问题与水资源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地下水是人们得以正常生活的基础保障,是社会和谐安定的有力支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要加强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重视,做好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尽可能的减少地下水开发利用中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当前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御。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总量是较为丰富的,但是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差异是非常大的,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的量要少很多,同时一些城市中的人口数量比较多,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存在群众的用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而且,近几年我国对地下水的开采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部分城市在对地下水进行开采的时候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导致出现地面下沉、水质较差等环境地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水文地质因素是由地下水、地表水、降雨等水文要素导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因素之一。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非常显著。

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对水文地质因素进行监测和防治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下水位由于降雨、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文要素的影响,地下水位可能会发生波动。

当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土体的湿度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弱,地质灾害则容易发生。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土体饱和度增加,土体的稳定性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地下水位的变化往往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前兆。

二、水位变化水位变化也是影响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

在岩溶地区,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在干旱的季节或气候干燥的地区,地表水位下降,暴雨来临时水位会突然上升,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降雨降雨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降雨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滑坡、泥石流、塌方等。

在降雨过程中,地下水会通过渗透进入土体,破坏其稳定性,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同时,降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重力作用,使得地质体的坡度发生变化,这也将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四、地形地形对地质灾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地形陡峭、地势高耸的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等灾害。

这些地质灾害在水文因素的影响下,极易发生。

同时,在平坦地区,由于地下水分布不易发生调节,容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防治措施一、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水库、水闸、抢险渠道等措施,减轻降雨造成的冲击力,防止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因此,在地质灾害防治中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监测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及时的监测和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灾害监测主要通过安装监测点,监测地下水位、水平位移、地貌形态变化等因素,及时预警灾害发生的可能。

同时,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有效手段。

三、工程治理在发生地质灾害后,进行有效的工程治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摘要: 人类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

据大量事实统计,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具有类型的多样性、机理的复杂性、分布的广泛性、灾害的严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

同时,目前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对地下水作用致灾的重要性认识及勘察研究投入不够,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中对地下水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个薄弱环节。

因此,必须强调和加强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效应的勘察研究。

地下水与岩土体间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必然引起二者物质成分、性质和状态的变化。

其中尤以地下水位升降和水力坡度的变化影响最大,从地下水作用致灾机理看,有静水推力、有效应力变化、渗透压力增大、水力楔入、冰劈、水的加载、水化、水击、土体冻融、淋溶和沉淀等作用。

文中以渗透变形灾害为例分析了地下水与土体相互作用效应。

在此基础上提出勘察工作应以查明地下水的埋深和补给来源,查明沿渗流方向的地层岩性、成因、物质成分、厚度、空间分布和透水性为主。

指出防治对策应针对灾害类型、机理、地质环境、保护目标不同,既以治水为主,又要区别对待,与环境保护同步考虑。

关键词: 地下水;地质作用;地质灾害;渗透变形1 地质灾害的类型和特点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和为人为因素影响下,各种地质作用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事业造成的危害。

形成地质灾害的动力因素较为复杂,诸如构造应力、重力、地表水、地下水、风力和人类活动等。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是指地下水作为主要动力因素或主要诱发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危害。

地质灾害需由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 两者遭遇之后才能形成,其中致灾地质作用(如滑坡等等) 常起主导作用,因此,所谓地质灾害常指各种相关地质作用而言[1 ] 。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类型较多,诸如崩塌、滑坡、渗透变形、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库地震、振动液化、土壤盐碱化、土体胀缩、土体冻胀融沉、黄土湿陷、浸没、土地沼泽化、土地潜育化、地下洞室突水、水源枯竭、水土污染、地方病等。

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方案最新

地下工程灾害防治方案最新一、地下工程灾害的类型1. 地下水灾害地下水灾害是指由于地下水的渗透、涌水或涝灾等引起的地下工程灾害。

地下水灾害的形成主要受地下水位变化、地表降水渗透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地下工程的水害或涝害,给城市地下设施和建筑物带来损失。

2. 地下空气灾害地下空气灾害是指由于地下工程局部区域内空气浓度变化、氧气不足或氧气消耗过量等引起的灾害。

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通风系统不畅等因素可能导致地下空气灾害的发生。

3.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通常是由于地下岩层结构松散、脆弱或地下水蚀等引起的地下工程灾害。

在地下工程过程中,地下岩层的破坏或塌陷往往会给施工和建设带来不小的威胁。

二、地下工程灾害的原因1. 施工不当地下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或操作失误引起的地下工程灾害,如挖掘不当导致地下水涌入,强力钻机操作不当导致地层塌方等。

2. 设计不合理地下工程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地下工程灾害的一大原因。

地下开采时,如地质探测不足、分析不准确或者设计参数选择不当等会导致地下工程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3.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导致地下工程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地下工程灾害难以避免,对城市地下工程设施造成了重大损失。

三、地下工程灾害的防治方案1. 加强地质勘探与分析地下工程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加强地质勘探与分析工作,以便根据地质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和工程结构。

2.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地下工程监测预警系统是防治地下工程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地下空气质量监测、地质构造监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地下工程灾害隐患,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3.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地下工程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管理,确保施工操作符合标准规范,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和不当行为,避免引发地下工程灾害。

4. 提高技术水平与装备设施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 ,下游 部分 的 岩体 结 构受 到 改 变 ,进 …现 裂缝 ,随 着 蔷 川 而 引 发 的 :具 体 来 看 ,水库 瞬发 地 震 的 诱发 冈素 主 仃
水 的 /f 断 增 JJ【1,库 水 不 断 向 F渗 透 ,使 裂 缝 程 度 不 断 JJIJ 以 卜儿种 :其 一,水 的 荷 拔 JJJI大 J 体 的应 力 ,使 该地 I)<=的
人 裂缝 f1的 空 隙静 水 力达 到 一定 程 度后 ,会 使 裂缝 J、 力场 f J{现变 化 ;其 二 ,水 库地 下 水 的潜 在 活 动 ,逐渐 渗 透
的有 效 应 力降 低 .此 时 ,空 隙 动 水 力 小 断 加大 ,导致 拱 到岩体 『大J,进 而使 其应 力降低 ,从而产 ,卜断 层使 抗 剪能 力
2Ol8年 第 二 期 水 文 地 质 、环 境 地 质 、工 程 地 质 — — 一

部鸳 —— WESTERN RESOURCES
试论地下水 与地质 灾害
任 法衡 r 东 省地 质局第 匕地 质大 队 惠 州 5l6300 摘 要 :当地 下 水与 岩土体 之 间发 生相 互作 用 ,就 有 可能 会造 成地 质 灾害 ,近 年 来 ,受到 自然环境 变化 、人 类 活动规 模加 大等 多方 面 因素的 影响 ,地 质 灾 害问题 的 出现频 率在 不断提 高 研 究人 员对 于地 质 灾 害的 关注力度 不断加 大 ,根据 当前的研 究成 果显 示 ,包括地 面沉 降 、滑坡 、塌 陷等 多种 地质 灾害 问题 ,都与地 下 水的 活动 存在 非 常密切 的 关联 ,通过 对地 下水 的深入 研 究 ,并采 取 有效 的控 制 ,将 有可 能显 著 降低 地 质 灾 害问题 出现 的概 率 。基 于此 .本 文就 围绕地 下 水与地 质 灾害展 开研 究 关 键词 :地 下水 ;地 质 灾害 ;水 库诱 发 地 震 ;滑坡
的影 响 , 地 F水 岩 土体 的卡¨q 作 州 ,足 造成 大坝 稳 定性 我 新 丰 汀 发 牛 的水 库 诱 发 地 震 ,其 震级 挺 至 达 到 _r 6.1
降 低 的主 要原 闭之 一 ?以 1959年法 冈 的 马帕 赛特 水坝 因地 级 。水库 诱 发地 震 的 f_ {_I现 ,不仪 会 使 大 坝及 周 边 建筑 物 造
卜水引 发大 坝 _,大稳事 件 为例 ,该拱 坝 高 达 66米 。在 初 次 莆 成 较 火程 度 的破 坏 ,甚 至 I『能 会造 成 人 员 的伤 亡 。此 类 地
水时 . 于拱 所 承受 的拉 J 力较 大 ,导 致 附近 岩体 受 到牵 质 灾 害 的 m现 ,同样 是 _J 地 卜水 _ .j岩 土体 之 间 的相 f 作
RESOURCES /RCES
图 1 大 坝 失稳 现 场
2.地下 水 引发 的水库诱 发 地震
1.地 下水 引发 的大 坝 失稳
截 目前 为止 ,全 界范 … i人J曾经 f“现 过 至少 100例水
大坝 的稳 定性 对于 水利 水 电 I 程具 有非 常 重要 且 密切 库 发 地 震 书 件 ,仅 在 我 ,就 曾经 ff{现 过 20例 以上
结 构 呵 的抗 势 能 力降 低 ,进 … 坝 稳 定 性 降 低 的情 降 低 ; 一 ,是 水体 与 岩 体 的物 理作 ,是 断 层 带 的 仃
况 , 肩稳 定 性 的减 弱 ,将 会 对坝 基 的稳 定性 造成 非 常 火 结 构迎 到 破坏 ,进 而 导致 抗 能 力下 降 ;其 四是 由于阼 水
…脱 离子 交换 、溶 解 、水解 、氧化 还原 等反 应 ;从力 学 的角 度
来 看 ,地 F水 对丁岩 土体 发生 的 作 j}J,可 能 会产 生静 水 压 J
或 冻 水 力 一一 方而 .地 下 水 会使 土体 的 彤念 、强 度 发 ,1
变化 ;另 一 方面 ,岩 土体 的 变 化 也能 造 成地 下 水 径 流 、补 给 等 条件 的改 变 ,进而 引 发地 质灾害 『HJ题 、
隙 【I1地 下 水 产 十 的 力 与静 水 J JI dIt寸作 是时 .会 使 崭 滑 移 如下 为某 地 震 扪 摄 冈 片 ,部分学 者 认 为 , ·
体 裂 隙 【nJ的 J 』Ju人 ,进 造 成 拱 .}!J!稳 定 性 降低 的情 况 、 f岛达 50 偻 高的 水 坝 ,能 够 篙 私5 l0亿立 方 米 的汀 水 , 粜
前 言 一 般 情 况 下 ,地 下 水 与 土体 发 生 相互 作,I_}=j主要 表
为 — 个 面 、从物 属性 的 角度 米 乔 ,地 下水 对 于岩 土 体
发生 的作用 ,可能 会对 其 产,卜润 滑 、软 化 、泥 化等 作用 ;从 化
, :的 角度 来 看 ,地 F水对 于 土体 发 生 的作用 ,可能 会使
雠 的影 响 除 此 之 外 ,水体 I. j 体 卡}1 f7 作刚 产 生 的 卒 隙 动 的 向下渗 透 ,使 水 体 与岩体 的热半 衡 发卡改 变 ,产 牛 J 热 传
水 』 , 会 对拱坝 产 生一 定 的物理 化学 作 川 ,当拱 坝 裂 输 运 动 ,住 陔运动 作川 下 J 额 外 的心 ,进 而 引发 断』
该决 堤 事 件 引 发的 后果 比较 酉 , 离 该地 区 l5英 里 的 小 水 体 重 作用 下 或 润 滑作 川 下 ,r叮能 造成 的地 震规 模 将
镇 I ,趟过 14000名居 民受 到波 及 ,超过 400人 『大l此 琵生
达 剑 8.0级 以 I 的地震
作 音 简介 :任 法衡 (1988~)男 ,广 东 肖高 州 市人 ,助理 工程 师 ,研 究 方 向 为地 质 灾 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