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发行量与CPI和GDP之间关系实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货币发行量与CPI和GDP之间关系实证分析

熊伟(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该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发行量与CPI、GDP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不断演进。同时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货币发行量;M2;CPI;GDP

关键词:

货币发行量与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GDP(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者必然的联系。从理论方面有古典的货币数量理论(费雪)、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都已经充分的论证了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同时西方国家的很多学者也对它们之间相关性做了很多实证研究,都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就我国而言西方的理论是否符合我们的实际呢?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的数据分析(所有数据来源人民银行网站与统计年鉴)来说明其中的共性和特性。

1.我国货币发行量与CPI和GDP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1.1货币供给与GDP的关系。

1979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运行对金融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货币总量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明显。一般而言,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又绝非存在着等比关系。在改革过程中,货币增长的幅度相当大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是存在的。例如:1986年和1990年和2003年,虽然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分别为23.3%、28.1%、20%,但经济增长率不高,至于对货币供给加以控制而经济增长仍然旺盛的情况也不罕见,例如2004年,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要贯彻适度紧缩意向的短暂时间。改革开放以来,货币供给量增长的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

1.2货币供给与物价变动的关系

1.2.1信贷扩张是产生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个货币现象。当货币增加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正常需要量,在缺乏价格结构调整机制和回笼货币的有效手段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情况下,多余的货币经过一段时滞后,就会变为现实的购买力,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因此,物价上涨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信贷过于扩张,货币供给超过经济增长。

自1979年以来,货币供应量一直在增长,从而物价总水平也一直上升。历年货币供给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在货币供给大幅度增加的当年或下一年,物价上涨率一般都比较高。例如:1988、1993、1995年是货币高投放的三年,过多的货币供给,导致CPI分别上涨18.5%、30%、15%。

1.2.2信贷扩张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货币深化进程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这是由农村改革引起的第一次货币深化进程。在这一阶段,由于发展经济的需要,货币供给增长较快,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较高,但由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农村起步,未涉及大范围的物价调整,仅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重点,旧的价格机制仍在发挥作用,以往积累的一些矛盾尚未暴露出来,使物价上涨表现不太明显,通货膨胀比较轻微,同时,在这一阶段,货币供给和物价指数上涨率的关系有如下特点:凡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年均增长率的年份,该年的物价指数上涨率一般都超过年均值。例如1980年,增长率超过年均值,其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也超过其年均值。相反,凡货币供给增长率低于其年均值的年份,物价指数上涨率一般则低于其平均值。如1982年和1983年的情况就是如此。

第二阶段,从1984~1989开始,这是以城市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次货币深化进程。在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步放开了物价管制,各种矛盾尤其是供求不平衡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历年来多发的货币和产生的信用膨胀对市场起到了冲击作用,而相应的配套宏观调控措施又没跟上,特别是金融、财税改革滞后,使这一阶段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例如,第二阶段,两阶段的M2年均增长率非常接近,但第二阶段的零售物价指数的平均上涨率都与第一阶段相差甚远,为8.46%,高出第一阶段平均上涨率5.7个百分点,特别是零售物价指数在1985~1989年的五年间平均每年上升11.6,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之长是建国以来所没有的。同时,第一阶段中货币供给与物价指数上涨率之间的简单对应关系在第二阶段已不复存在,例如1984年,M2增长率均高出年均值13.29个百分点,而这一年的零售物价指数仅增长4.5%,低于其年均值。相反,1985年,M2增长率均低于年均值,但零售物价指数上涨率却高于其年均值。同样,1989年由于紧缩政策,M2供给量均大幅度下降,增长率为18.3%、大大低于各自年均值,而零售物价指数却大幅度上涨,超过年均值约10个百分点,这一年物价水平上升快于货币供应量增长。

第三阶段,1990~96年,M2货币供给量保持高增长,但物价增长在各个年份有明显的不同。由于前几年货币发行量保持高增长,导致1993年的高通货膨胀,高达30%,而且其后两年也保持了惯性的增长,1995和1996年分别高达15.7%和8.2%。

第四阶段,我国货币发行量保持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但受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国经济总体来说进入了一个供大于求的状况,尽管货币发行量保持17.5%的年均水平但物价保持很低的增长率,有些年份还是负值。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保持货币和物价稳定。在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不完善,货币供给往往不是由中央银行根据其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最终目标主动地、独立地决定,而是受各种外界因素,特别是当时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因素所制约,被动地、消极地决定,使货币供给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能力大大削弱,形成外力驱动的膨胀性(或收缩性)货币供给体制。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货币供给增长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模式,货币供给增加是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们之间的因果依存关系决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由于货币供给作为影响总需求的一个因素,传递在物价身上,要经过若干个中间环节,因此,我们首光要分析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可能需求增量是中间需求还是最终需求,是流动资金贷款派生的货币增加,还是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或消费信贷所派生的货币增加。对生产企业的购料贷款和商业企业的贷款与对基本建设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所产生的需求冲击是不一样的,只有最终需求才会对物价产生真正的压力。

2.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和物价变动的周期循环特征

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四个短周期,从1996年代进入第四个周期。前三个周期的年份依次为1979~1984年,1984~1989年,1989~1996年。与之相应,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也发生了周期性的波动。由于三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不同。三者波动周期在有些起止时间上不一致。一般而言,物价变动滞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时滞大约为一年左右。在80年代前期和中期,经济增长略领先于货币供给,两者到达高峰的时间几乎同步。进入80年后期,货币供给变动略领先于经济增长变动。在第三周期,货币供给在1993年达到高峰,GDP增长在1994年达到高峰。这种变化表明,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货币供给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越来越重要。

纵观我国改革27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和物价变动的周期性循环有如下特点:每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前一年或前期阶

产业经济

我国货币发行量与CPI和GDP之间关系实证分析

《新西部》2007.18期-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