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第二编 秦汉文学第二版 PPT网络教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帝到东汉和帝:中兴期 代表作家是扬雄、班固等。 4、安帝到灵帝:转变期 代表作家有张衡等
第一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
• • • • • •
第一节 骚体赋及“九体” 汉赋分类: 骚体赋 汉大赋 抒情小赋 汉初以骚体赋为主 代表作家:贾谊
• 贾谊(前200-前168)是汉初著名的思想 家、文学家。 • 洛阳人 • 二十岁文帝召为博士 • 积极用世提出一系列政治主张 • 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 • 迁梁怀王太傅
•
中国古代文学(2) • 第二编 秦汉文学
• 绪论
第一节 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 作家群形成的原因: • 1、与汉代的时尚有关 • 2、与汉代的用人制度有关 • 3、汉代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 定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 4、游宦风气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 活力
第二节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汉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 势,具体体现: 1、汉代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使 作家眼界开阔,心胸充满喜悦之 情。 2、汉代文学充溢着自强不息、朝 气蓬勃的进取精神。
《 七发》以叙事写物为主,标志着
•
•
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写作特点:
1、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借鉴了先秦文 学的营养。如“楚辞”、《庄子》等。
• • • •
2、采用逐步盘升的手法,先扬后抑。 如写音乐、田猎、饮食等。 3、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的运用 如观涛一段的描写
• 《七发》的突破: • 《七发》以叙事状物铺陈描写为主,韵 散结合,很少带“兮”字。采用设为问 答的形式,篇幅由短制变长篇。 • “七体” 的创立 • 标志着以地方诸侯为中心的汉赋创作的 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 《两都赋》与《二京赋》有同有异 • 相同点:都有审美判断和道德判断相疏 离和矛盾倾向,都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 等等。 • 不同点:《两都赋》题旨复杂,《二京 赋》题旨相对集中,就是俭和奢。在描 写程序上《二京赋》也没有《两都赋》 复杂。
• 东汉京都题材的大赋还有王延寿的《鲁 灵光殿赋》 • 这是专写宫殿之雄伟壮丽的作品。赋前 半铺陈宫殿的本体特征,后半叙述宫殿 的功能效应。作品充满神异怪诞之气, 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取向。
• • • • •
贾谊之后的骚体赋: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 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司马相如的《大人赋》、《长门赋》
• 《长门赋》描写了一位失宠的嫔妃一天 从早到晚,从伫立望幸到悲愁绝望的心 理活动。 • 作品以景写情,把主人公孤独悲凉之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宫怨作品之 祖。
• 赵壹为人耿介倨傲,受乡党嫉妒排斥, 却为司徒袁逢等器重。数次下狱皆为人 所救。后被征召,皆不就。汉灵帝时, 大兴党人之狱,许多正直之士为宦官所 迫害,两次“党锢之祸”使知识分子心 有余悸,政局极端浑浊,作者有感于此 而作《刺世疾邪赋》。
• 《刺世疾邪赋》 • 是抒情赋的力作,尖锐地揭露讽刺了统 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上种种邪恶风气, 表明了自己憎恨黑暗现实、疾恶如仇的 政治态度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 第一段(——唯利己而自足):指出历 代统治者都是自私自利,不顾人民死活。 • 第二段( ——直士幽藏):列举官场丑 态:善恶颠倒,真假混淆,以吹牛拍马、 追名逐利为能事。
• 司马相如与扬雄赋比较: • 1、前者热情洋溢,后者冷静沉着; • 2、前者醉心于宫室、园囿等的自然景 物的描绘,后者致力于历史社会和人文 精神的挖掘,增强了讽刺力度,也扩大 了描写范围。
第五节 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西汉赋坛值得一提的还有: 东方朔 枚皋 王褒 刘向父子
• 东方朔滑稽多智 • 《答客难》假托客人责难东方朔才高位 卑,作者答以当今士人的命运掌握在皇 帝一人之手,士人的出路远不如战国时 期广阔,来发泄满腹牢 。 • 对问体对后代辞赋影响较大 • 枚皋是枚乘的庶子,才思敏捷,是汉代 文坛作品最多的作家。
• 班彪的《北征赋》则是乱世叹兴亡之作 • 叙述的是从长安到高平的见闻和感受。 因他经过的多是周秦旧地,因此,沿路 联想的主要是周秦掌故。他北行时正逢 乱世,西汉已经灭亡,新王朝尚未建立, 因此,此赋围绕着国家兴亡这个中心展 开。
• 班昭的《东征赋》与之前的赋又有不同,因 她生活在东汉安帝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因 此,她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上。 晚年她随子从洛阳出发到陈留赴任,一路东 行,沿途所想到的多是历史掌故,多与人的 功名存没相关,在孔子等圣贤那里感到了人 生之不朽。 • 《汉书》中的《百官公卿表》、《天文志》 《女诫》对后代的影响
《归田赋》 是抒情赋的代表作,现存第一篇较成熟 的骈赋,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之乐的作 品。 • 内容: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抱负 无法施展但又不能同流合污的矛盾心理。 描绘出了一个清平祥和,生机昂然的理 想境界。
特点: 赋篇幅短小 “真”字体现:真感受、真志向。 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虽有骈 偶句,但不生硬。 为后世骈体赋开创了好的范例
第四节 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 赋 :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扬雄、 斑固、张衡 。 • 楚辞:刘向、王逸 。 • 叙事散文 :司马迁、斑固。 • 诗歌 :乐府、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学发展分期: 1、高祖至景帝:初创期 代表作家是贾谊、枚乘。 2、武帝至宣帝:全盛期 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 第 五 段 ( —— 太 子 能 强 起 游 乎 …… ):以游观美景打动太子, 还是没有兴趣。 • 第六段( —— 然而有起色矣):说 以田猎之事,太子面有喜色。 • 第七段( —— 太子能强起观之乎): 进一步引导太子观涛,太子产生了 兴趣。
• 第八段:介绍“方术之士有资略 者”,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 非,于是太子据案而起,仿佛听到 了“要言妙道”,出了一身汗,病 也好了。 • 本文具有劝谏意义,指出贵族腐化 享乐生活的害处,说明安乐病要从 思想上治疗。
3、文学经历了批判——赞颂—பைடு நூலகம் 批判的发展过程 4、汉代文学与楚地文学有渊源关 系 5、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相互促进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代文学铺张扬厉,经学繁琐解读。 文学与经学在语言运用上有共同之处 文学和经学思维机制有相通之处 汉代文学重摹拟、因循守旧而缺乏创造性 经学重承袭,传授先师之言。 汉代经学对文学思潮有很大影响
• 王褒生逢宣帝倡导文学之时 • 《洞箫赋》是汉代咏物赋的代表作,以 洞箫演奏时音调的美妙和艺术感染力为 中心,以善于描摹物态而著称。 • 此赋对后代乐器、音乐题材的作品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 学者兼辞赋家的刘向和刘歆父子,与扬 雄同时,也有辞赋创作。
第二章 东汉辞赋
第一节 班固、张衡的京都赋 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 • 杜笃《论都赋》是赋风转变的重要标志, 把天子、王侯生活题材转化为关注国家、 社会重大问题 。
• 班固《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 • 《两都赋》虚拟了“西都宾”、“东都 主人”两个人物,分别代表都长安和都 洛阳两种态度。 赋的宗旨在于批评旧的 京都意识,确立新的京都观。
《两都赋》的创新之处: 改变了传统表现方法中“劝”和“讽” 篇幅相差悬殊的“劝百讽一”的结构模 式 详略有致,别具匠心。
扬雄(前53-后18)蜀郡成都人,早年好 辞赋,模仿司马相如。 以44岁为界分前 后两期。 《蜀都赋》开京都赋先河 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 《羽猎赋》、《长杨赋》。
• 《甘泉赋》的艺术成就: • 1、采用主体向关照对象逐步趋靠的方 式进行铺陈 • 2、铺陈空间的多维性 • 3、对骚体赋予新的功能
《子虚赋》 人物: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 内容:写楚臣子虚出使齐国,受到齐王热情接 待,并带他出猎。子虚认为齐王流露出大国 君主的自豪炫耀,为维护国家和君主的尊严, 当他访问乌有先生时讲述了齐王游猎之盛, 更夸耀了楚国的辽阔和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 乌有先生对子虚提出批评,认为君主不应追 求物质享乐,而应加强道德修养。
• • • • •
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 “九体” 王褒的《九怀》 刘向的《九叹》 王逸的《九思》
第二节 枚乘和“七体”
• 枚乘与梁园文学 • 《七发》
• 《七发》假托楚太子有疾,吴客前往探病,借 此指出太子的病是由于过度安逸所致,接着开 几贴“药方”,最后请“方术之士有资略者”, 畅谈天下的“要言妙道”,终于医治好了太子 的病。
•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 臣,贾生才调更 无伦。可怜夜半 虚前席,不问苍 生问鬼神。”
• 贾谊的辞赋: • 《吊屈原赋》:对屈原的遭遇深表同情, 对贤愚颠倒的社会强烈不满,揭露了造 成诗人悲剧的原因。 • 《鵩鸟赋》:因鵩鸟入室而发,阐明自 己对生死祸福的达观态度,充满老庄色 彩。
• 《吊屈原赋》和 《鵩鸟赋》比较: • 前者多政治感慨,后者多人生感悟;前 者偏于抒情,后者偏于析理。 • 贾谊辞赋体制上沿袭楚辞句式,多用兮 字,通篇用韵,形式整齐,以抒情为主。 其主客问答的形式,承前启后。
• 第一段( ——请事此言):吴客首先指 出安逸享乐是贵公子病的根源,并非药 石针灸所能治疗。
• 第 二 段 ( —— 太 子 能 强 起 听 之 乎 …… ):以音乐启发太子,未能 引起他的兴趣。 • 第 三 段 ( —— 太 子 能 强 起 尝 之 乎 …… ):以美味诱发太子,仍未 能引起他的兴趣。 • 第四段(——太子能强起乘之 乎……):以骏马宝车吸引太子, 还是没有兴趣。
• 蔡邕字伯喈,陈留人。精通数术、天文、
书法、音律。 • 《述行赋》也是一篇衰世叹治乱的作品 • 赋的主线围绕着君臣关系展开,多数是 臣下叛主,正影射了桓帝朝的现实,作 者有着深重的忧患意识,想唤醒社会的 关注,天下治乱是此赋最先考虑的问题。 作品的感情脉络非常明晰。
• 汉代骚体赋继承楚辞以赋抒情的特点, 除了依傍屈原的“九体”外,还产生了 带有自转性质的骚体赋。 • 东汉冯衍的《显志赋》,思想感情与屈 原的作品相似。 • 班固的《幽通赋》和张衡的《思玄赋》 也都是抒情言志的赋 • 抒情赋的代表作:张衡的《归田赋》
第三节 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 司马相如(前179——118)字长卿,蜀 郡成都人。 • 为景帝武骑常侍 • 是梁园文学群体中的一员 • 与卓文君演义一段爱情故事 • 武帝欣赏其才,拜为郎。 • 晚年以病免官,居茂陵,以消渴疾卒 。
• 司马相如的辞赋主要有 : • 《子虚赋》(《文选》将“亡是公”以 下称《上林赋》) • 《哀二世赋》 • 《大人赋》 • 《长门赋》 • 《美人赋》
• 张衡(78-139)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 • 《二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和安处先生的 对话展开,在俭和奢的对比中,表明自 己的态度。 • 《二京赋》除了以往的赋所涉及的宫殿、 苑囿、城市街道等,还增加了一些民俗 事项,以规模之宏大被称为京都赋之极 轨。景物描写也摆脱了以往的客观摹写、 词藻堆砌,显得生机勃勃,充满诗情画 意。
第二节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 西汉后期出现纪实性的述行赋 • 述行赋就是通过记叙旅途所见而抒发自 己的感慨 • 按性质一般可分为治世之作、衰世之作 和乱世之作。 • 衰世的治乱之叹、乱世的兴亡之叹、治 世的存没之叹,构成了述行赋的基调和 主题。
• 刘歆的《遂初赋》是纪实性述行赋的开 山之作。 • 作者从长安出发到五原,途经三晋旧地, 自然想到晋国的历史,特别是平公以后 一系列事件与汉哀帝朝的情况极其相似, 都是社会衰落期的表象,因此,作者借 古讽今,属于衰世文人的感叹,关注的 是社会治乱问题。
《上林赋》写亡是公对子虚、乌有及齐 楚诸侯的批评。作品渲染了上林苑游猎 之盛及天子对奢侈生活的反省。 • 结尾委婉讽谏,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 的传统。
•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赋中最优 秀的作品,具有典范意义 。此赋艺术地 展现了汉代盛世景象,汉天子的声威, 表明作者对游猎生活的态度,对人民的 关心。
• 《子虚赋》的艺术特色: • 1 、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 方式 • 2、主客问答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 3、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
《上林赋》(“于是乎背秋涉 冬”) 天子校猎,场面宏伟,前呼后拥, 声势浩大。 三言句的大量运用,夸张渲染,充 分体现了司马相如辞赋的特色。
第四节 扬雄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