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般毒性作用》课件

《般毒性作用》课件

慢性毒性试验
目的
评估受试物在长期暴露下的毒性 作用,预测其对人体的远期危害

方法
通常连续给药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观察动物生命全过程或长时间观察 特定阶段的毒性作用。
结果解读
分析受试物对动物生长、繁殖、寿 命以及多个生理系统的影响,评估 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和致癌风险。
04
般毒性作用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通常采用单次或多次给药,观察受试 物对动物生命体征、行为和生化指标 的影响。
亚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
评估受试物在中等暴露时 间下的毒性作用,进一步 了解其对机体多方面的损 害。
方法
通常连续给药一段时间( 如30天),观察动物多个 生理系统、器官和组织的 变化。
结果解读
分析受试物对动物体重、 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 病理学改变等方面的影响 ,综合评估其潜在危害。
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减少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依赖。
控制措施
定期监测与评估
对可能产生毒性作用的场所和行业进行定 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毒性作用的应急预案,明 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 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
对。
A
B
C
D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 的管理经验和控制技术,共同应对毒性作 用带来的挑战。
强化处罚力度
对违反化学品管理规定的行为加大处罚力 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05
般毒性作用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化学品的毒性作用
总结词
该化学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引发多种疾病。
详细描述

毒理学基础 第六章 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毒理学基础 第六章 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四〕慢性实验设计要点
1.实验动物 2.染毒途径与期限
3.剂量分组: 高剂量组:1/5-1/2 LOAEL〔亚慢〕 中剂量组:1/50-1/10LOAEL 低剂量组:1/100 LOAEL或:1/1000-1/10LD50 阴性对照:
4.观察指标 同亚慢,但精,为亚慢显现靶的指标。
〔五〕结果评价
染毒使半数动物出现相同效应〔或死亡〕的剂量[ED50(1)]
的比值,K 即= 蓄ED5积0(n)系数。
ED50(l)
LD50(n
K
=
)
LD50(l
)
1)固定剂量法 2)剂量递增法
〔2〕生物半减期法
用毒物动力学原理描述化学毒物在机体内的蓄积作用 化学物的蓄积极限:
a.半减期的测定 b.计算蓄积极限
第六章 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 一般毒性亚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 一次或24小时内屡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引 起的毒性效应。
➢ 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 说明: ➢ 1.接触的次数:一次/屡次 ➢ 2.毒效应出现时间: ➢ 3.中毒效应的强度:
〔二〕染毒途径
1.经消化道染毒 2.经呼吸道染毒 3.经皮肤染毒 4.经注射染毒
〔三〕剂量选择及分组
1.剂量范围确实定: 动物死亡率0%-100% 〔或10%-90%〕的致死剂量范围
2.分组及剂量确实定: 窛氏法:6-8组为宜,各组剂量呈等比级数 霍恩氏法:4组,各组剂量呈等比级数
〔四〕毒作用观察

第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精品PPT课件

第章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精品PPT课件

猪和灵长目
❖ 猪的食谱及皮肤结构与人接近,是一种用来 估计外来化合物对人急性毒性危害水平较好 的试验动物。但其饲养管理不便,价贵,也 不适于样本量大的试验。
❖ 灵长目动物在种系上与人类最接近,结果最 能反映人体的反应。但其价格昂贵,获得较 难。基本不用于急毒试验。
1.3.1.2 动物品系选择
❖ 动物品系是指源于一个共同祖先而具有特定 基因型的一群生物。
1.3.2 动物分组及样本例数
❖ 试验动物应按年龄、性别和体重进行分层随 机分组。
❖ 随机方法可用抽签法和随机数字表法,即先 将动物编号后,进行抽签或查随机数字表。
❖ 注意随机不等于随意! ❖ 每组样本例数小鼠10至20只,大鼠12至16只,
家兔8至12只。
1.3.3 动物喂养环境
❖ 实验动物喂养室室温应控制在22±3℃,家兔 可控制在20±3℃,相对湿度30%-70%,无对 流风。每笼动物数以不干扰动物个体活动及 不影响试验观察为度,必要时单笼喂养。
用雌性动物。 ❖ 如一般地阐明受试物毒性的大小与性质,则
应雌雄各半。
1.3.1.4 动物年龄与体重选择
❖ 动物年龄一般选用初成年者。 ❖ 最常用的是出生2-3月龄、体重分别为200克
和20克左右的大、小鼠;犬则需喂养1年左右; 豚鼠体重200-250克;家兔2000-2500克;猫 1500-2000克。 ❖ 如需研究受试物急毒作用的年龄差别,则应 选用不同年龄组动物。
❖ 1 急性毒性作用 ❖ 2 (local irritation test) ❖ 3 蓄积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 4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1 急性毒性作用
❖ 新外源化合物首先需必须阐明其急性毒性的 强度及特征。
❖ 1.1 基本概念 ❖ 1.2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 1.3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 1.4 急性毒性替代试验 ❖ 1.5 LD50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 1.6 急性毒性评价

6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解读

6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解读
④ 经注射途径染毒(ingestion): 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
5.染毒剂量与分组:
了解毒性资料可供参考者 近似化学物的LD50值 作预期毒性的中间 剂量,上下各设计12个剂量组进行预实 验
没有毒性资料可供查阅者 预试验
限量试验
染毒途径的选择:
③经皮肤染毒(dermal exposure):
液态、固态的化学毒物。 首选大鼠,也可选用家兔和豚鼠。 试验开始前 24h ,采用动物脊柱两侧皮肤脱毛 (剪毛法、剃毛法、化学脱毛法)。 局部涂敷受试化学毒物并以塑料薄膜或玻璃纸 和两层纱布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或绷带加以 固定。24h后取下固定物和覆盖物,用温水或适当 的溶剂洗去皮肤上残留的受试样品。
(二)其他指标 1. 急性毒作用带 (Zac=LD50/Limac): 可反应急性阈剂量距离 LD 50 的宽窄,即表示引 起实验动物的死亡剂量与最低毒作用剂量之间剂 量范围的宽窄。其越大,表示化学物引起急性死 亡的危险性越小。 2. LD84/LD16(或LC84/LC16): 灵敏性好、重复性强而且容易求。 3. LD100、LD01 4. 剂量反应曲线斜率
染毒途径的选择: ②经呼吸道接触 (inhalation): 研究生产条件下以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等形 式存在的化学毒物和评价环境空气污染物以及吸 入给药途径的药物。
静式吸入 动式吸入 气管注入法
经呼吸道接触
静式吸入:将一定量的易挥发的静态化学毒物
或一定体积的气态化学毒物加入到具有一定体积 的密闭容器内,使实验动物吸入染毒。 •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受试物消耗量少, 尤其适合于小鼠接触易挥发的液态或气态化学物 的急性毒性试验。 • 缺点:随时间延长氧含量下降、 CO 2增加;毒 物浓度不易长期保持稳定,实验动物有经皮吸收 的可能。故一般仅用于急性实验。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急性毒性ppt课件

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急性毒性ppt课件
程确定实验动物数量。
20
• 1)初设剂量组
– 以了解的LD50值为中间剂量组的剂量,按一定的 比值,再向上或下各推1-2 个剂量组,开始时,组 距要稍大些。
• 举例:某受试物相关文献查阅结果,其大鼠经口LD50
约为40mg/kg, 按此剂量倍数差4来划分上下各两组 (lg4=0.6)
21
某化合物预实验剂量表
• 一次灌胃体积
小鼠: 大鼠:
0.2-1ml/只 (0.1-0.5 ml/ 10g) < 5 ml/只 (0.5-1 ml/100g)(也有书本为<3ml/ 只)
家兔:
狗:
< 10 ml/ 2kg
< 50 ml/10kg (100ml/只)
34
2)喂饲
• 优点:
– 符合人类接触毒物的实际情况。
• 缺点:
• 优点:
– 剂量准确,尤适用于易挥发、易水解、有异味 的化合物。 – 兔、猫、狗等大动物常用此法。
2
• 根据接触化学毒物的时间长短所产生的毒性效应,
可划分为急性毒性、重复剂量毒性、亚慢性毒性和 慢性毒性。那么相应地,按接触化学毒物时间长短 所进行的哺乳动物试验以观察毒效应、评价化学毒 物综合毒性的试验即为急性毒性试验、重复剂量毒 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根据以 上试验结果对化学毒物的毒性进行评价称为一般毒 性评价(evaluation for general toxicity)。
14
2.选择方法
• 种属的选择: • 动物的种属很多,脊椎动物的大小、生命周期、

生育行为都较为适宜, 有些已被训化,有利 于被培育成标准动物。 最主要的急性实验动物是大鼠,几乎占全世界 所报导的研究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试验的一半, 占第二位的是小鼠。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ppt课件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ppt课件
+ 其他产物
环化作用
环内过氧自由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损害
① 脂质过氧化中间产物L·、 LOO· 、 LO·可作为引发剂通过抽氢使蛋白质变成自由基,后者可以引起链式反应,导致蛋白质聚合,使蛋白质的运动和功能受到限制。
-CO-NH-C-CO-NH- +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二、化学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观察到DDT使其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延长和重复;在整体动物,则可观察到动物兴奋性增高、震颤和痉挛。因此,DDT中毒的症状与神经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改变有关。 影响膜通透性的其他因素: ①脂/水分配系数是膜通透性的决定因素。 ②通过调节膜上原有通透途径而改变通透性。如汞、铅等重金属可抑制肾脏有机酸转运系统。 ③通过在原来膜上建造新的通透途径而改变通透性。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自由基概述
概念:一般指含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离子、原子或分子。 性质:①具有顺磁性;②化学反应性极强;③生物半减期极短。 类型: ① 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 .氧自由基:O2-· 、 • OH ;LO•、LOO•; B.含氧的非自由基衍生物:单线态氧(1O2)、氢过氧化物、 次氯酸、过氧化物、内源性脂质和外源化合物的环氧代谢产物。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损害
脂质过氧化损伤:在O2存在下,自由基或其活性衍生物引发脂质过氧化及其链式反应。 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最易发生脂质过氧化的场所。因为它具备脂质过氧化的两个必要条件:氧气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

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ppt课件

第六章化学毒物的一般毒性作用ppt课件
Toxicology
三、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对于和人类生活密切接触的化学物如新的食品、 药品、农药、化妆品、工业毒物等毒理学安全 性评价,通常是必做的试验,是评估毒性大小 的第一步工作。
总体原则和要点:包括实验动物、染毒途径、
染毒剂量、观察周期、观察指标的选择、计算 方法和评价等。
Toxicology
急性毒性: 亚急(慢)性毒性: 慢性毒性: 按接触化学毒物时间长短所进行的哺乳动物 试验以观察毒效应、评价化学毒物综合毒性的试 验即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 性试验。
Toxicology
•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对化学毒物的毒性进行评 价称为一般毒性评价(evaluation for general toxicity)。
受孕的动物。 大鼠 180~240 g 小鼠 18~25 g 家兔 2~2.5 k g 豚鼠 200~250 g Beagle犬 4~6 kg 杂种犬 8~15 kg
Toxicology
3.实验动物的性别:通常要求为雌雄各半。 4.实验动物分组与数量 :急性毒性试验所用
动物的数量根据组数和每组数量来决定。 分组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 5.实验动物的预检 :大鼠、小鼠、啄鼠、 兔的检疫期为1周,犬、猴等适当地延长至 2~3周。
最常用的参数是: • 半数致死量(LD50): • 急性毒作用带(Zac): • LD84/LD16 的比值: • 化学毒物的剂量--反应曲线斜率:
Toxicology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 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主要原则:尽量 选择急性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易于 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的动物;繁殖生 育力较强,数量较大能够保障供应;价格 较低,易于获得的动物。 寿命相对较短。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分类
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性质和作用 机制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工业原料、 农药、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外源化学物的来源与暴露途径
来源
外源化学物主要来源于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 动,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食品加工等。
暴露途径
人体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途径主要包括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不同途径的暴 露量与暴露频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环境条件、生活习惯和职业特点等。
法律法规制定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外源化学物的生产、使用和排放行 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外源化学物对人类健康的挑战,分享 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
06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研究展望
新型外源化学物的发现与评估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外源化学物不断涌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及时发现并评估这些新 型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至关重要。
分布范围
外源化学物可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但分 布不均匀,与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细胞膜通透 性等因素有关。
蓄积
某些外源化学物可在某些器官或组织中蓄积,长 期暴露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代谢
代谢方式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酶促反应被代谢为水溶性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
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有些代谢产物 可能比母体化合物更具毒性。
跨学科合作与国际合作
总结词
跨学科合作和国际合作是推动外源化学物毒 作用研究的必然趋势。
详细描述
毒理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 科需要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毒 作用。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资源 和成果,提高研究水平和影响力。通过举办 学术会议、建立国际合作研究团队等方式, 促进跨学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分为: 急性毒性——急性毒性试验
重复剂量毒性——重复剂量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毒理学意义: 为毒理学实验设计,尤其是剂量设计提供参考; 描述和确定外源性化学物的急慢性毒性;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制订卫生标准和进行管理毒理学决策提供依据。
为了有利于预测化合物对人的危害,要求选择两种以上的实验动物, 最好一种为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分别求出其急性毒性参数。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实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
❖ 啮齿类(rodent species)
✓ 小鼠:昆明种、NIH、ICR ✓ 大鼠:Sprague-Dawley(SD)、Wistar
❖ 非啮齿类(nonrodent species)
✓ 犬或猴
❖ 根据接触途径选择实验动物
✓ 急性经口和吸入毒性试验:大鼠、小鼠 ✓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成年大鼠、豚鼠、家兔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 根据实验研究目的选择实验动物
A 研究气体或蒸汽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最好选猫。 B 研究化学物质的致敏作用,最好选用豚鼠。常用动物对化学致
急性毒性分级法(acute toxic class method) 上-下移动法(up/down method)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 通过试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 LD50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 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 价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毒理学基础
F 大鼠、家兔、狗易建立高血压病理模型,适于研究能致血压 变化的实验;
G 研究外界环境对体温的影响时,宜选用兔及猫,而小鼠、大 鼠因体温调节极不稳定,故不适用。另外狗无汗腺,也不能 用;
H 遗传毒理学试验多用小鼠,致癌试验常用大鼠和小鼠,致畸 试验常用大鼠、小鼠和兔。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常用母鸡。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 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 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接触次数:一次、24小时内多次 毒效应出现时间:不仅以接触毒物后毒性症状出现的时
间,主要以接触毒物的时间,观察时间:一般7 ~ 14天, 必要14天以上 毒效应强度:数分钟产生或瞬间死亡,几天、十几天出 现(迟发),严重死亡。 判断毒效应是否急性毒性,以接触时间为准。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实验动物分组与数量
✓ 根据组数和每组数量来决定数量 ✓ LD50,一般为4 ~ 6组 ✓ 大、小鼠每组10只,犬类6只 ✓ 严格遵循随机化的原则
应超过平均体重的20%
✓ 小鼠: 18 25 g ✓ 大鼠:180 240 g ✓ 豚鼠:200 250 g ✓ 家兔: 2 2.5 kg ✓ 猫: 1.5 2.0 kg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实验动物的性别
✓ 雌雄各半 ✓ 如雌、雄动物毒效应有明显差异,应分别求出
雌性和雄性动物的LD50值 ✓ 特殊的试验研究可仅作单一性别的急性毒性试
3. 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 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并为选择观察指标提出 建议。
4. 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如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 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一、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
➢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控制 ➢ 受试物及处理 ➢ 实验动物染毒方式 ➢ 剂量分组 ➢ 观察持续时间和中毒反应 ➢ LD50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 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敏物致敏顺序如下:豚鼠>家兔>狗>小白鼠>猫; C 研究化学物质对实质性脏器的危害时,应选用小鼠、大鼠、家
兔等; D 研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作用常选用兔;对皮肤的刺激作用,最
好用白色豚鼠或白色家兔,对眼的刺激以兔眼最敏感。 E 猫狗用于以呕吐为指标的实验研究;草食动物如家兔、豚鼠不
产生呕吐反应。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test):是评价化学物的急性 毒作用的试验,是了解和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毒作用的第一 步,在短期内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 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
概率单位法、寇氏法、改进寇氏法和霍恩法 急性毒性替代试验:固定剂量法(fixed dose proceduire)
毒理学基础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作用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 第二节 局部刺激试验 第三节 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一般毒性作用
一般毒性(general toxicity):也称基础毒性,是全身 各系统对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反应,与特殊毒性(生殖毒 性、致突变、致癌)相对而言。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控制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遗传背景明确,经 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以科学研究 为目的的动物。
➢ 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指一切能用于科 学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 物和观赏动物。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化合物急受试物敏感的物种 ➢ 在代谢、生理和对受试物毒理学特征与人相近的物种 ➢ 遗传背景明确、个体特征清楚的物种 ➢ 经济并易于获得、饲养的物种
(2)种的选择
➢动物试验结果 ➢化合物对人的潜在危害
(3)个体选择
➢健康状况、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况
I 测定半数致死量(或浓度)常用小鼠或大鼠,因为它们易繁殖, 经济、方便。
J 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 K 猪为杂食动物,对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
处,尤其是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但因体大、价贵,不便大 量使用。
首都医科大学
毒理学基础
实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
❖ 刚成年、健康、未曾交配和受孕的动物 ❖ 同一次试验同一批实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