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讲授与训练 单元小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讲授与训练
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体系建设要素和操作流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政策工具适用及模式选择
第四节 国家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政策的绩效评估
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
责任主体
筹资方案
账户系统
基金管理
选择工具 社会保障政策设计 要素和操作流程 测算成本
待遇支付
服务系统
保障目标
保障人群
风险评估
政策评估
第三节 政策工具适用及模式选择
生有所养模式
病有所医模式
模式
老有所得模式
老有所养模式
政策工具:福利、保险、补偿、补贴、救助、互助、合作等
在风险评估和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上构成国家社 会保障体系蓝图,包括由政策工具组成的横向构架和 由保障项目组成的纵向构架。社会保障体系是系统性 的社会工程,最终表现为公民社会保障卡。
第二部分
单元小结
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安全网络的形式出
现,起到安定社会生活的作用。我国根据发达国家及国 际劳工组织关于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设计,结合我国实 施社会保障的实践,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 障体系,但尚存在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统筹层次低 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 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 提出了三个基础、三个重点和二个补充的发展新思路,
贝弗里奇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六个原则
1、统一替代率
2、统一费基费率 3、统一管理和发放 4、保障持续收入 5、综合性 6、差异性
第四节 国家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具 体内容有: (1)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 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2)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 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回顾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 曲折的发展过程,即从城乡攻进快速发展(1951-1970) 到城乡隔离亟待整合(1980-2005),再进入全民保障体 系(2006年以后)完善的三个阶段。
军人保障:
军人抚恤 军人安置 军人保险 军人及军属福利
补充保障:
职业福利、慈善、商业保险、其他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针
广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政策的绩效评估
一、社会保障政策绩效评估的基本功能: (1)反映功能 (2)评价功能 (3)监测功能 (4)矫正功能 二、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 本节讨论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绩效评估(100分值) 的四级62项指标体系,见本书第93页表5-3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去: 城乡共进初见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在: 城乡隔离亟待整合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未来: 全民覆盖、完善体系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设想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护理保险
郑功成(2007)
基本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专项救助 (司法 教育 住房)
社会福利: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教育、住房(津贴 设施和服务)
试述设计社会保障政策需要考虑的十二大要素
社会保障学课件
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
职工王某等1965年入伍,驻军在西藏的林芝、墨
脱,1985年转业到重庆长庆机械厂。他们服役在海拔
3500米的高原,当地干部可以55岁退休,他们不行, 为什么?长庆机械厂说他们的军龄不能计算为连续工 龄,对不对?
评析 按国家规定军龄应在我们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与在 地方工作的工龄合并计算的连续工龄。长庆机械厂不这 么计算,是不对的,你们可以向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反 映。 国务院办公厅 1982年所发的 36号文规定,凡在海拔 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 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费标 准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在 4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退休金增加100%,但是都不能 超过本人工资。这是国务院对地方职工的规定。我不知 道军队有无这样的规定,即使有,一般也只能适用于军 队内部。
(6)生育给付
(8)残废给付
(9)多子女家庭给付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划分
1、社会救助 2、社会保险 3、社会福利 4、社会优抚
五、发达国家社保体系框架
(一)美国: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退伍军人补助、老人医疗服 务、教育、住房 (二)英国: 社会保险、社会补助(住房、儿童、食品、高龄老 人)、社会救助(低收入户、贫穷老人、失业者)、保 健服务、社会服务 (三)瑞典: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家庭福利、职业 培训 (四)日本: 社会保险、国家救济、社会福利、义务教育。
第二节 体系建设要素和操作流程
设计社会保障政策要考虑如下12大要素,并遵守如 下操作流程: (1)评估社会风险(2)界定保障目标 (3)确定保障目标(4)测算保障成本 (5)选择政策工具(6)明确责任主体 (7)制定筹资方案(8)建立账户系统 (9)运营保障基金(10)公平待遇支付 (11)建立服务体系(12)政策绩效评估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1.完整性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物质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2.协调性 水平上相互协调 功能上相互补充 地区间相互协调 3.层次性
需求层次
社会分层
三、社会保障常见体系组成
(1)医疗照顾
(3)失业给付
(2)疾病给付
(4)老年给付
(5)职业伤害给付
(7)遗属给付
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 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 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 保障体系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尼古拉·巴尔认为,社会保障有三大目标,即减少 贫困、维持生活、平滑个人收入。 第一,减少贫困,是指保障没有人的生活水平跌到 最低标准以下,为此,国家需要制定最低生活保证国内 标准。 第二,维持生活,是指保障没有人因不可接受的原 因使生活水平大幅度地下降。 第三,平滑个人收入,是指通过强制和鼓励个人储 蓄,包括雇主为其员工储蓄,建立个人理财账户,以实 现个人收入在一生中平滑消费保障老年人可以无忧无虑 地生活。
即“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
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 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 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
关键词
思考与练习
社会风险评估
社会保障目标
思考题
描述社会保障三个目标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讲授与训练 单元小结 思考与练习 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讲授与训练
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体系建设要素和操作流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政策工具适用及模式选择
第四节 国家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政策的绩效评估
第一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含义
责任主体
筹资方案
账户系统
基金管理
选择工具 社会保障政策设计 要素和操作流程 测算成本
待遇支付
服务系统
保障目标
保障人群
风险评估
政策评估
第三节 政策工具适用及模式选择
生有所养模式
病有所医模式
模式
老有所得模式
老有所养模式
政策工具:福利、保险、补偿、补贴、救助、互助、合作等
在风险评估和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上构成国家社 会保障体系蓝图,包括由政策工具组成的横向构架和 由保障项目组成的纵向构架。社会保障体系是系统性 的社会工程,最终表现为公民社会保障卡。
第二部分
单元小结
现代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安全网络的形式出
现,起到安定社会生活的作用。我国根据发达国家及国 际劳工组织关于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设计,结合我国实 施社会保障的实践,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 障体系,但尚存在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统筹层次低 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 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且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 提出了三个基础、三个重点和二个补充的发展新思路,
贝弗里奇报告指出: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六个原则
1、统一替代率
2、统一费基费率 3、统一管理和发放 4、保障持续收入 5、综合性 6、差异性
第四节 国家社会保障的体系建设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目标。具 体内容有: (1)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 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2)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 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回顾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 曲折的发展过程,即从城乡攻进快速发展(1951-1970) 到城乡隔离亟待整合(1980-2005),再进入全民保障体 系(2006年以后)完善的三个阶段。
军人保障:
军人抚恤 军人安置 军人保险 军人及军属福利
补充保障:
职业福利、慈善、商业保险、其他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针
广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
第五节 社会保障政策的绩效评估
一、社会保障政策绩效评估的基本功能: (1)反映功能 (2)评价功能 (3)监测功能 (4)矫正功能 二、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框架 本节讨论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绩效评估(100分值) 的四级62项指标体系,见本书第93页表5-3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去: 城乡共进初见体系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在: 城乡隔离亟待整合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未来: 全民覆盖、完善体系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设想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护理保险
郑功成(2007)
基本生活救助、灾害救助、专项救助 (司法 教育 住房)
社会福利:
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教育、住房(津贴 设施和服务)
试述设计社会保障政策需要考虑的十二大要素
社会保障学课件
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
职工王某等1965年入伍,驻军在西藏的林芝、墨
脱,1985年转业到重庆长庆机械厂。他们服役在海拔
3500米的高原,当地干部可以55岁退休,他们不行, 为什么?长庆机械厂说他们的军龄不能计算为连续工 龄,对不对?
评析 按国家规定军龄应在我们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与在 地方工作的工龄合并计算的连续工龄。长庆机械厂不这 么计算,是不对的,你们可以向重庆市劳动保障部门反 映。 国务院办公厅 1982年所发的 36号文规定,凡在海拔 3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累计满 10年不满15年的,退休费标 准提高5%;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费标准提高10%。在 4500米以上地区工作的,退休金增加100%,但是都不能 超过本人工资。这是国务院对地方职工的规定。我不知 道军队有无这样的规定,即使有,一般也只能适用于军 队内部。
(6)生育给付
(8)残废给付
(9)多子女家庭给付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划分
1、社会救助 2、社会保险 3、社会福利 4、社会优抚
五、发达国家社保体系框架
(一)美国: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退伍军人补助、老人医疗服 务、教育、住房 (二)英国: 社会保险、社会补助(住房、儿童、食品、高龄老 人)、社会救助(低收入户、贫穷老人、失业者)、保 健服务、社会服务 (三)瑞典: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家庭福利、职业 培训 (四)日本: 社会保险、国家救济、社会福利、义务教育。
第二节 体系建设要素和操作流程
设计社会保障政策要考虑如下12大要素,并遵守如 下操作流程: (1)评估社会风险(2)界定保障目标 (3)确定保障目标(4)测算保障成本 (5)选择政策工具(6)明确责任主体 (7)制定筹资方案(8)建立账户系统 (9)运营保障基金(10)公平待遇支付 (11)建立服务体系(12)政策绩效评估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1.完整性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物质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 2.协调性 水平上相互协调 功能上相互补充 地区间相互协调 3.层次性
需求层次
社会分层
三、社会保障常见体系组成
(1)医疗照顾
(3)失业给付
(2)疾病给付
(4)老年给付
(5)职业伤害给付
(7)遗属给付
由社会保障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各 个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 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 保障体系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尼古拉·巴尔认为,社会保障有三大目标,即减少 贫困、维持生活、平滑个人收入。 第一,减少贫困,是指保障没有人的生活水平跌到 最低标准以下,为此,国家需要制定最低生活保证国内 标准。 第二,维持生活,是指保障没有人因不可接受的原 因使生活水平大幅度地下降。 第三,平滑个人收入,是指通过强制和鼓励个人储 蓄,包括雇主为其员工储蓄,建立个人理财账户,以实 现个人收入在一生中平滑消费保障老年人可以无忧无虑 地生活。
即“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
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 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 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安全网”,它对社会稳定、社会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
关键词
思考与练习
社会风险评估
社会保障目标
思考题
描述社会保障三个目标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