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2)全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四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费孝通社会学论文集》(1985年) 《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天津出版社 (1985年) 《Small Towns in China》北京:新世界出版 社(1986年) 《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社(1987年) 《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1988年) 《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宁夏出版社 (1989年) 《费孝通文集》(1999年)
有机团结: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 的社会团结,以社会高度分化、社 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在有机团 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他们 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 系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 面,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 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机械团结:以社会成员共有的宗教取向作 为社会整合或群体联系的纽带。
• 差序格局的出现有其伦理基础即儒家思想。孔子 作为儒教的祖师爷也曾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儒家强调“君子求 诸己,小人求诸人”,并以“己”为中心克己复 礼,推己及人,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儒家思想强调克己复礼、敬畏礼、服从礼。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缺乏流动 性。人们似乎是粘在土地上,他们安土重迁、生 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再加上乡土社会注重经 验的特点,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崇高重老的思想 即敬畏传统,服从礼的教化。
差序格局
组长:罗 组员:郑 李 王 瑾 健 果 升 张钟宝 林 军 王俊峰 陈彦兵 王纯宇 郝重经 马吉祥 马彦忠 王梦如 王金龙
目录
• 一、差序格局的背景概述 • 二、差序格局的内容 • 三、以图示意 • 四、差序格局的影响
• 五、日常生活当中的差序格局 现象
wenku.baidu.com
一、差序格局的背景来源
• (一)差序格局的概述
费孝通先生还有其他著作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 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 入《费孝通文集》。 《禄村农田》(1943年) 《内地农村》上海:生活书店 (1946年) 《生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48年) 《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年) 《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 北京:新世 界出版社(1981年) 《Chinese Village 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83年) 《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年)
2、著作简介
《乡村中国》,此书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皇权与绅权》《内地的农村》《乡土重建》《生育制 度》五书的合辑。诸书各有特点,但均围绕“乡土中 国”进行讨论,故以“乡土中国”作为全书命名。费 孝通先生在社区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社 会结构的著作,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 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 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著 名的“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就是 在这本书中提出和论证的。《乡土中国》是社区研究 的一部比较成熟之作,代表了费孝通先生早期社会学 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从实地的社区研究 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分析。费孝通先生所从事的这项工 作,在 当时的中国社会学界,是有开创性的。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 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有助于当代青少年更好地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根本特征:社会成员在情感、意愿、信 仰上的高度同质性。它存在于分工不够发 达的传统社会。
实质:农业社会的产物。
(二)费孝通 1、人物简介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 2005年4月24日),汉族, 江苏吴江人。是著名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 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 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副委员长,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 差序格局中人际关系的双重性主要表现为固定性 和流动性两个方面。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交往 的总称,包括自己与家人、与朋友、与领导等之 间的关系。其中,在血缘姻亲关系基础上形成的 人与人的关系往往较为固定。与朋友、领导等的 关系相对具有流动性,它会随着个人处境的跌宕 起伏而有所变动。 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人们主要立足于固定的 人际关系,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种持续的社会资本。 当人们遭遇困境时,主要也是从这种固定的人际 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流动的人际关系虽也能在 一定情况下提供帮助,但它显示出较大的不稳定 性。
二、差序格局的内容
• (一)差序格局的内涵
差序格局的内涵
以“己”为中心
儒家思想和礼治统治
人际关系的双重性
•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我们的社会结构 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 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 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 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为了己可以以牺牲国家的利益为代价。“中 国官僚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也绝不会是领袖, 他只效忠于给他官做的人”。即便在今天的社会 中,有很多人依然固守着以“己”为中心的思想, 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的权益。因此, 出现了瘦肉精、毒奶粉等,定期的打假也似乎成 为了中国“特色”。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几乎没有割裂了血缘 和家庭纽带而能真正实现独来独往的个人。在中 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是自古存在 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差序格局还起到了一种 “资源配置”的
•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 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在费先生之前,法国 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曾用“有机团结”和 “机械团结”两个概念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 社会。费先生为更准确地区分中国传统社会 和现代社会,提出了“差序格局”和“团体 格局”概念,其中“差序格局”尤可谓是费 先生的独创,并被国际社会学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