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部:现行国际秩序是以联合国为核心、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由国际社会共同确立的,其最根本的原则是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国际秩序决不是美方某一个人可以随意定义的。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以及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捍卫者。国际社会对此自有公论。

说到世界秩序问题,傅莹女士有个关于“中国的成长与秩序之争论”的演讲,我们把它称之为“傅莹之问”,即世界秩序是否只是美国治下的世界?

中国对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态度很重要,对自身崛起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从现存国际组织中受益良多,不想摧毁这些组织。”(约瑟夫-奈)同时,“中国期待促进现有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和更具包容性的方向发展”;主张“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和推动双边与区域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这两个‘轮子’应该一起转。”中国重返国际社会后的实践表明,中国对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是贡献者而非颠覆者或破坏者。美国对中国拥有越来越强的制定规则能力的“恐惧症”,是该治治了: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言,“美国需要避免把遏制作为一种战略”(约瑟夫-奈)。世界需要中国对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作出贡献。

中美关系是否已演变为“秩序之争”?2014年上海亚信会议和2015年亚投行出现以来,有关“世界秩序之争”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重要话题,而且越来越热。一些西方人士断言,中美关于国际秩序之争将成为新世纪地缘政治的首要纷争。

总之,中美关系是否已演变为“秩序之争”仍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最终的结局取决于中美双方在未来的岁月中如何互动。从理论上讲,主要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尤其是力量对比的反转必然会导致世界秩序的变化。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总监帕乌拉·斯帕奇(Paola Subacchi)。她认为,亚投行将会瓦解美国主导世界的秩序。

吴心伯: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更趋合理

新天下主义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智慧,又通过传统天下主义的扬弃,去中心。去等级化,以平等的共享为核心,在普世文明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普遍性,所谓“分享的普遍性”。

中国与美国,一个是文明天命观、一个是宗教天命观,一个是中国中心论的文化价值观、一个是上帝选民式的宗教价值观,一个独特性以文化为实质、一个独特性为实力为实质,一个是围棋战略、一个是象棋战略,一个是进攻型心理威慑,一个是先发制人武力征服、围堵、遏制,一个是天下体系、一个是霸权体系。

结尾:从国际关系理论来说,“修昔底德陷井”表明了一种安全困境,即在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情境下,每个国际行为者都担心被其他行为者侵害、占领或消灭,因此为了安全就要增加权力﹔但对方也会增加权力以应对威胁,若两个行为者无法调控分歧,那麽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问题。今天,因中国迅速崛起而引发的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恐惧,让一些人认为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也有可能掉进这个“修昔底德陷井”。其实,这是对中国大国关系的一种误读。2000多年前发生在爱琴海边上的城邦国家故事不会是主导今日国际关系的魔咒,而战争、霸权转移更不会是未来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的主旋律。从时代条件、全球化体系、国家属性等层面来分析,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原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修昔底德陷井”。

如何才能客观判断国内外大势并作出正确战略决策,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直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些努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王缉思也就是说,美国是常量,中国是变量。我们得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环境。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国,没有规划怎么行?我们要真正把全球的事情放在眼里。”

要真正认清中美关系的走向,王缉思强调,应该侧重于对两国国内政策的分析。他认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两个领导权、两个秩序的问题,美国更关心的,是它所主导的世界秩序和中国在世界上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