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气五味研究的物质基础
摘要:中药四气五味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防治疾病的主要特色。
本文从四气五味的传统观念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其物质基础、药理作用进行综合论述,另外从新的视角剖析,目的在于提高认识,加深理解,促进传统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中药四气五味物质基础药理作用
中药药性是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中药药理是用现代医学知识归纳中药作用的规律,因此药性是传统的理论,而药理则是现代的科学知识[1-4]. 药性和药理的关系则是:药性是药理的理论基础,而药理则是药性的现代发展. 研究中药四气五味(性味)一方面有助于揭示前人的用药规律,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丰富和完善药性理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物质基础[5-8].
1、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内涵
1、1 中药四气的涵义和物质基础
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又称四性。
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
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证。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
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1.四气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关系研究观察一些热症和寒症病人植物神经机能状态发现,热症病人的植物神经系统均有交感活动增强的表现,同时尿中儿茶酚的排出量明显增加;寒症病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均表现为交感活动不足,尿中儿茶酚胺量和17-羟皮质类固醇的排出量减少。
分别用寒凉方药及温热方药治疗后,前者热现减退,后者寒症缓解,同时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尿中儿茶酚胺及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逐渐恢复正常。
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寒凉性药物与温热性药物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有效大影响。
如温热药麻黄、青皮、附子、细辛等,多有升压和强心作用。
寒凉药如,黄连、黄芩、葛根等,多有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
上述对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整作用,在病理条件下更为明显。
如附子、肉桂可以使“阳虚”模型小鼠低下的M受体—cGMP系统的反应趋向正常,而使“阴虚”模型小疑心病低下的M受体—cMGP系统反应趋正常2.对代谢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热性方药如四逆汤等,可增加大鼠的
饮水量;寒性方药如黄连解毒汤等,可减少大鼠的饮水量。
热性方药如鹿茸、麻黄、桂枝、干姜及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具有促进代谢及增加耗氧的作用;寒凉方药如丹参、葛根及黄连解毒汤等,多具有降低代谢,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及降温作用。
3.对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急性感染性疾病多属热症,常用寒凉方药进行治疗。
实验研究证明,寒凉方药多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例如,清热药银花、连翘、板蓝根、白头翁等;辛凉解表药菊花、牛蒡、柴胡等;清热通淋药木通、茵陈等到。
以上各药用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往往有较好的效果。
1.2 五味的内涵与物质基础
1.2.1五味的内涵
传统医学认为:中药五味是指中药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包括淡味和涩味,但淡味附于甘、涩味附于酸). 《淮南子修务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辛、甘、苦、咸、酸,各有所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辛能散能行,酸能收能涩,甘能缓能补,苦能燥能泻,咸能软能下”,说明中药五味的确定,原则上是基于口尝,定于临床,即经口尝辨别滋味,经临床证实,所以五味实质上是药物本身的滋味和疗效的标志. 辛味药能散能行能润,具有发汗、散寒、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表证及阴亏燥证;甘味药能缓能补能和,具有补养缓和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虚证及拘挛疼痛证;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滑脱不禁证;苦能燥能泻,具有泻下、泻火、降逆、
燥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湿热证和寒湿证;咸味药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润下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坚结便秘及痰核瘰疠及痞块证.
1.2.2物质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中药之所以有五味,是与药物所含化学成份密切相关的。
酸味药的酸多源于有机酸和鞣质等,在植物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广泛分布,如乌梅含枸橼酸、平果酸,石榴皮、诃子含鞣质等. 常见中药中的有机酸有脂肪族的二元、二元多之羧酸,芳香族有机酸,萜类有机酸等.苦味药的苦味多源于生物碱、甙类和苦味质,口感最为强烈,对调节人体健康长寿和调节人体情绪大有益处. 如黄连、黄柏都含有小蘖碱,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大黄含有番泻甙而具有泻下的作用.甘味药的甘味多源于糖类、甙类、氨基酸及蛋白质和维生素类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果实和种子中. 如大枣、甘草、党参、熟地等. 植物性中药的糖类主要是单糖和低聚糖(多糖虽无甜味,但水解后可生成单糖和低聚糖).辛味药的辛味多源于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类,尤以来源于唇形科、伞形科、菊科、芸香科、樟科、姜科等植物的中药多见,如枳实.咸味药的咸味主要来源于碘和中性盐所显示的味,除氯化钠外,还有氯化钾、氯化镁和硫酸镁等,主要存在于矿石和海藻类药物中,如昆布、海藻含碘,芒硝含硫酸钠等。
另外中药五味还与无机元素有关。
中药的“味”取决于其所含有机物质和无机元素的含量与种类. 由于中药的有机成分复杂,种类繁多,给中药“味”的定量研究造成一定困难. 因此,探索中药的五味与
无机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示中药“味”的本质,对于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现代研究表明:富含无机元素是咸味药的突出特征,而高铁、高锌、高钠、低锂是咸味药的元素谱征或本质属性,与“动物和海产品是咸味药的主要来源”及“无机盐是咸味药的重要组成成分”相一致. 咸味药的高铁、高锌、高钠含量正是该功效的物质基础.辛味药所含无机元素的总平均值仅次于咸味药,居第二位. 从各元素的均值来看,辛味药的锌含量显著低于咸味药,钙含量显著低于苦味药,由此推断;低锌、低钙可能是辛味药潜在的元素谱征.
甘味药无机元素总平均值列五味中第三位,镁含量较高.
苦味药无机元素总平均值居五味中第四位,钙含量高于辛、锂含量高于咸,由此推测:高锂、高钙可能是苦味药功效的物质基础.
酸味药的无机元素总平均值最低,其中Na、Fe、P、Cu、Mn、Mg 含量均低于咸、甘、辛、苦味药,其中尤以Fe 含量最低.
2、当代关于四气五味的研究与各种假说
假说1:电子得失吸推阳一酸一气、阴一碱一味说。
从广义酸碱论看,碱是电子对的给出者,酸是电子对的接受者,酸碱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原则以及前线轨道理论可与中药的气味对应结合予以解释。
即得吸电子为阳一酸一气,失推电子为阴碱味。
此假说可能成为中西医药的结合点/桥梁。
假说2:中药凹气五味宏观化学成分说。
根据假说1提出中药四气五味在宏观结构上与软硬酸碱相应的化学成分。
中药也讲化学成分的构效关系,四气五味就是其化学结构特性的反映,是众多化学成分在软硬酸碱性上的共同体现,是宏观的,故称中药宏观化学成分。
中药宏观化学成分是中医药阴阳、五行、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化学和西医药学结合会通的产物。
要使中药药性现代化,必须要研究中药四气五味与化学结构之间的内在规律,这是一条必须跨越的鸿沟。
此说能使复杂的中药化学成分变得简单、易辨,使分析中药四气五味化学成分成为可行。
假说3:中西药量化结合说。
凡是现代化学、西医药中能够量化化合物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的量化体系。
都可以借来量化中药的四气五味,并着重提出中药量化可与著名的西药定量构效理论Hansch方法相结合来量化中药的四气五味。
2.1 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说
2.1.1、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说的理论基础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对药物能量阴阳性质和高低的量化,与化合物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有关,得吸电子为阳一酸一气,失推电子为阴一碱一味。
本假说不仅将可能成为中药和西药的结
合点和桥梁,也是中医和西医、中医药与其他现代科学的结合点和桥梁。
①爱因斯坦的量子论;②路易斯的广义酸碱电子论;③硬
软酸碱原则;④前线分子轨道理论;以上具体表现为: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引起能量变化;⑤易学太极论;⑥中医的阴阳五行。
①至④理论是现代化学的基础,解释了化学中的大量化学现象,都是已写进教材的基本化学理论。
福井谦一提出的前线分子轨道理论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本假说将上述基本理论揉合起来,创造性地揭示了中药的四气五味与宏观化学成分关系的实质与规律,并且又反过来发展了硬软酸碱原则等。
2.1.2 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引起能量变化
中医药与西医药理论虽然不同,但二者对人体的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必然相同,其实质主要为化学反应,二者的药化、生化、药理、生理、病理的科学基础主要是现代化学,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应是中医药与西医药在化学上的汇通。
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电子得失吸推能级升降,因此,现代化学虽然内容庞杂,概念复杂众多,要使中西医药实现现代化学上的汇通,必须抓住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说.即用量子论来汇通中西医药。
以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来解释化学现象比比皆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中药
化学、生理、病理、药理等都少不了这一理论。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静态能量的,当药物进入人体后进行化学反应,静态能量表现为动态能量。
因此要研究中药的四气五味必然要研究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
2.2 中药四气五味的宏观化学成分说
在中药四气五味研究上笔者提出假说之一: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说[9];据假说之一提出假说之二:中药宏观化学成分说,欲使最复杂的中药化学成分变得简单易辨,使分析中药四气五味的化学成分成为可能。
2.2.1 什么是中药的宏观化学成分
中药的宏观化学成分是指中药的四气五味在宏观化学结构上的成分。
它是中医阴阳、五行、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化学和西医药学结合会通的产物。
所谓宏观成分,就是指药效离不开组成该药化合物化学成分的共性结构。
西药药物化学中电性参数、疏水参数、立体参数等物化参数的出现,就是体现了药物作用力的共性,现代化学、西药学中早就存在化学成分的宏观理论观点,笔者仅是将这一观点具体运用于中药药性理论而已。
2.2.2中药宏观化学成分说有助于中西医药会通。
一方面在药物结构上可以会通,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对不同中药具有相同生理作用的类别划分,西药认为生理作用相同的药物,其分子结构往往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基本结构。
另一方面,该假说也使中西药在药物量化上可以会通,西药之所以公认为科学就在于其能量化,西药各种物化参数的出现就是对宏观认识的量化,即西药也承认各种药物有其共性,logP 值碎片常数加和法,就是总结了药物疏水性的共性。
中药将其共性总结为四气五味等,其实质也是对中药能量即药性的量化,只要找出中西药物在量化上的共同规律,就可以借用西药的量化参数来量化中药。
此外在西医病和中医证上可以会通。
西药药物分类是针对病而设,中药药物分类是针对证而言。
西药分类有拟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等。
中药也有这样的分类,如利血平属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断药,为平肝潜阳药。
肝阳上亢者,其中枢受体部位去甲肾上腺素增多。
在中西药分类上可以会通西药传出神经系统四类药可相应于中药的气- 凉、温,味- 酸、辛来表达,由此可见中药的四气五味表达了中药的宏观化学结构成分。
中西药物在分类上可以会通。
在中西药作用机制上可以会通,中药的四气五味,升
降沉浮及归经的作用机制是中医的阴阳、五行规律,如五行的相克相生、相乘相侮等,二者表述不同,原理相通,都是表示宏观共性的。
西药的作用机制是其化学结构的反映,中药的作用机制也肯定是其化学结构所决定的,这种化学结构就是中药的宏观化学成分。
研究表明西药中药化后的中药药性与中药一样,同样存在着四气寒热相胜、五味相克的规律,说明中西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相通的,阴阳、五行的作用机制同样适用于西药。
2.2.3 中药四气的物质基础
去甲肾上腺、多巴胺以及儿茶酚胺类药物如麻黄中的麻黄碱,陈皮、枳壳中的新福林、对羟新福林等化合物都是表3 中的温性、辛味类宏观化学成分,是其热性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汉防己、黄连等寒性中药中的双苄异喹啉类化合物如汉防己甲素,厚果唐松草碱等均属表3 中的凉、酸类宏观化学成分,是其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
程彬彬等[7]认为四气与中药所含微量元素相关,认为热性中药含锰高,寒性中药含铁高,这是因为Mn 电负性高,Fe 电负性低,前者易得电子为热,后者易失电子为寒,其他元素说与此相同。
中药四气的物质基础众说都可用本假说加以诠释。
2.3 、中西药量化结合说
凡是现代化学、西医药中能够量化化合物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的量化体系。
都可以借来量化中药的四气五味,并着重提出中药量化可与著名的西药定量构效理论Hansch方法相结合来量化中药的四气五味
3、当代有关四气五味研究的状况
长期以来, 国内外虽然对中药化学成分、药理实验作了大量研究, 但恰恰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核心----- 四气、五味少有结合, 少有报导。
从60 年代起, 有人试图从中药的化学成分来探索中药性味的本质, 但是时至今日, 他们只能大概的指出:辛温药大多含挥发油类成分; 苦寒药大多含有生物碱、甙类;甘平药大多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成分等。
对于交叉成分无法解释, 如辛温苦寒药中均含有生物碱; 甙类可辛、可甘、可苦; 酸类药中含有有机酸, 但非酸类药中也同样含
有, 且后者超过前者。
中药性味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没有找出贯通整体、化解矛盾、统一判断的标准。
破解四气五味之谜先解三个难题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是四气五味。
盛良教授认为,中药药性与西药一样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的,研究中药药性必须要研究中药药物构性、构效关系,然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明显滞后。
长期以来,国内外虽对中药化学成分、药理实验作了大量研究,但恰恰与中药药性理论之核心四气五味少有结合。
自上世纪5O年代起,有人试图从中药的化学成分来探索中药四气五味的物质基础,但足至今没有找山在中药性味与化学成分关系上的贯穿整体、化解矛盾、统一判断的标准,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盛良教授认为,研究中药药物构性、构效关系应是中药药性研究中必须攻克的堡垒。
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找到中西药的结合点/结合桥梁,二要化解因中药成分复杂而无法分析中药构性、构效关系的难题,三是解决中药四气五味量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王忠壮.现代中药学[M].广州: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3] 程彬彬.中药四气定性定量初探[J].山西中医,2000, 16(2): 46-47.
[4]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和化学成分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 2804-2806.
[5] 许旋.靛玉红类衍生物电子结构与抗癌活性研究[J].癌症,2002, 20(12): 1384-1386.
[6]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13(22): 2943-2945.
[7] 赵宝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电子结构与药性的关系[J].分子科学学报, 2000(6): 88-90.
[8] 方萍.浅谈中药四气现代药理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 24(4): 76-78.
[9] 盛良.中药四气五味与电子得失推级升降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