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一、对学校体育认识的转变
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在学校中逐渐发展,体育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学校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比重关系也更加趋于平衡。体育课程不再被人们误解为单一的身体训练,而是更倾向于“训练”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因为体育课程中的许多内容是不能或不完全能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传授和学习的。一是体育课程学习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实践性、技能性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二是体育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技能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实践和训练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课堂传习而实现的。也就是说,体育知识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另外,学生将通过锻炼逐渐认识到体育是满足个体身心健康基本需要的途径,是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是保证余暇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学生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作用。
二、体育学科建设受到重视
这是因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必然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学校体育既是培养未来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因而,它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发展学生个性和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教育重任。所以,应通过拓宽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等途径来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其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协作攻关的能力,这不仅能有效地密切体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对于完善体育自身的学科体系、巩固其在现代化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三、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实施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的健康教育。许多体育教师秉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尝试进行体育教学,特别是投入运动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这些做法得到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肯定。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健康的观念和认识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学校体育教学的直接目标已不单单是增强学生体质,而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教学生如何利用体育手段调节日常生活及心理和行为,从而影响和干预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着健康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学校体育向促进身心和谐的方向发展
未来社会快节奏、高时效、密集型的生活方式,使人的心理紧张程度加剧,体力耗能降低,体脑倒置。为补偿这种偏差,缓解脑力紧张,人们对体育活动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锻炼肌肉,更希望能强健心脏,增强心力,消除心脑紧张。因此,体育的趣味性增加,快乐体育将成为主流。体育的艺术性提高,人们可以从身体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受身心自由所带来的愉悦。体育的自然性增强,出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古老的、随意的、简单的户外活动,如爬山、林间漫步等形式愈加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体育的冒险性加大,很多人渴望在大自然中尽情展示自己,既享受自然的旖旎风光,又体验挑战自然的快感,在大自然中炼就机体、陶冶性情。
五、学校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向健身、娱乐、求知等方向转变,并重视发挥学校体育文化价值的作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将要求能够覆盖体质、生理、心理、文化、道德、营养、人口、生物、哲学、健康乃至更大的内容范围,将增加健身、健美、民族传统体育及现代生活所需要的体育教材等,重视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能教学的否定。不过,
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进行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怎样进行健康(体力、心理)诊断,怎样制定运动处方,怎样实施身体锻炼”的基本技能。还包括对人体科学的了解、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对动作技能的掌握,以及主动吸收各种信息,模仿、创造性地学习动作技能,自觉确定运动目标和制定运动方案,寻求各种体育锻炼形式,树立终身体育观。
六、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方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对学校体育教学来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心态、习惯的培养。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发展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与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七、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
学校体育课程结构将趋向多元化,这是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然反映。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入正式教学计划,扩大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自主权,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自由度,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充分扩充和拓宽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
八、科学技术进课堂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高级运动器材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学校体育教学的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控制化学、生物工程、人体生命学和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学校体育教学以光、声、像相结合等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从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九、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学校师生健身、健美场所的体育场馆也相应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学校以易地新建为契机,着力抓体育场馆的建设;以体育工作实际需要为依据,增加体育经费,并把体育经费用在刀刃上。近几年,体育经费使用情况好于过去,场馆建设陆续完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运动器材逐渐备齐备足。
各学校在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在积极探索,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对学校领导者办学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综合评价的高度予以认识。把体育场馆纳入学校建设整体规划中,把体育设备添置纳入社会各界关注的系列中,把体育经费投入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中。可以预见,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和趋势仅为初探,目的是引起同行对此问题的重视;亦为抛砖引玉,以让更多的同道加入此行列,深入研究,为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