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材料的变形与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板的再结晶温度为0℃,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属于热加工,室温时对铅板越弯越硬是
由于弯曲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速率大于动态再结晶软化速率所致;弯曲后隔一段时间再次 弯曲变柔软,是由于在室温放置时发生了静态再结晶,导致其强度下降所致。)
5.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 (已知T再W=1210℃,T再Sn=0℃)。(由于钨的变形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因此,钨的变形加工属
4-10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Biblioteka Baidu℃保温,保 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
答:钢丝绳在随工件一起加热保温时发生了再结晶,导致钢丝绳的抗拉强度显著下降,再次吊装时, 由于工作应力大于钢丝绳的抗拉强度,造成钢丝绳发生断裂。
4-11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 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
于冷加工;由于锡在室温下的变形温度高于其再结晶温度,因此,锡在室温下的变形加工属于热加工)
第四节金属强化理论简介P67 4.1 位错强度理论P67
降低(如晶须)或提高(如加工硬化)位错密度均可使材料强度提高。 4.2金属强化机制P68 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弥散强化),位错强化。
本章作业:P71 4-2、4-5、4-7、4-10和4-11 作业参考答案: 4-2若将经过大量塑性变形(变形度70%以上)的纯铜长棒的一段浸入冰水中 (并保持水温不变),另一端加热至900℃,并将此过程持续1h,然后将铜棒完 全冷却,试分析试棒长度方向的组织和硬度的分布情况。
热加工概念
第三节 金属的热塑性变形 P64
热加工对组织和性能影响 改善铸锭和钢坯组织性能:使铸态金属中气孔焊合,粗大树枝晶或柱状晶
破碎,组织致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P65 加工流线:铸态金属中偏析、夹杂物、第二相、晶界等沿变形方向延伸,其中
硅酸盐、氧化物、碳化物等脆性夹杂物与第二相被打碎,呈碎粒状或链状分布,
性变形削弱应力集中及加工硬化避免过载断裂等。
物化性能:导电率、电阻温度系数、耐蚀性等下降。
思考题:1.什么是第一、二和三类内应力?举例说明残留应力的有益作用。 2.什么是加工硬化?简述加工硬化的机制。3.加工硬化有何工程意义?
冷塑性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变化
P61
随加热温度升高,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静态)回复P61:加热时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前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过程。
除残留应力。
有益作用:改善构件性能,如汽车板簧喷丸强化形成残留压应力改善疲劳性能。 对金属性能影响P60 加工硬化(冷作硬化,形变强化):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强度硬度提 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 加工硬化机制:冷塑性变形导致亚结构细化、位错密度和晶格畸变程度增
大,再加上位错交互作用加剧,导致位错运动或变形阻力增大,即强度提高。 加工硬化工程意义:不能热处理强化金属和合金重要强化手段;某些工件 或半成品能拉伸或冷冲压加工成形重要基础;提高零件使用过程中安全性,如塑
4-7如果将一软焊料反复弯曲数次,会发现它仍旧很软,而对一退火铜也作同样 弯曲就会明显变硬,以致经过几次之后用手就弯曲不动了,这是为什么?
答:软焊料的再结晶温度低于室温,在室温弯曲时,其变形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因而在室温弯曲时 由于发生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导致其反复弯曲数次仍旧很软;铜的再结晶温度高于室温,由于 其变形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导致室温弯曲时发生了加工硬化,因而弯几次就弯不动了。
3.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 特点予以解释。
(常温下,晶粒尺寸越细小,晶界越多,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越大,因而强度越高;晶 粒尺寸越细小,在晶界塞积的位错数量越少,位错塞积引起的应力集中越小,不易引起晶 界开裂,因而塑性韧性越好。)
4.金属铸件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为什么?
答:从高温到低温依次为再结晶组织(等轴晶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回复组织和冷变形组织,硬度则 由高温到低温逐渐升高。
4-5金属铸件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为什么?
答:因为只有当塑性变形量大于临界变形量时,在再结晶退火温度保温时在金属内部才会发生再结晶 过程,由于铸件没有经过塑性变形,因此,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粒。
第四章 材料的变形与强化
2学时
单晶体塑性变形(滑移、滑移系、位错易动性)→多晶体塑性变形(特 点、细晶强化)→冷塑性变形组织性能(纤维组织、变形织构、制耳、残留应 力、加工硬化及其机制、加工硬化意义) →静态回复与再结晶(回复、缺陷运
动、性能变化、去应力退火、再结晶、性能变化、再结晶退火、再结晶温度、正常晶 粒长大和二次再结晶)→热加工(热加工、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对性能影响、 加工流线、带状组织)
第一节 材料的塑性变形 P55 单晶体塑性变形 P55 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和孪生,滑移是主要变形方式。 滑移:切应力作用下晶体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在滑移面(密排晶面) 上沿滑移方向(密排晶向)发生相对运动现象。 临界切应力:产生滑移所需最小切应力。 位错易动性:晶体通过位错运动产生滑移时, 只需位错中心少数原子移动远小于一个原子 间距的距离,因而所需临界切应力小。 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其上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FCC、BCC
(软焊料的再结晶温度低于室温,由于变形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弯曲时发生的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 晶造成动态软化,所以弯曲数次仍然很软;铜的再结晶温度高于室温,由于塑性变形温度低于再结晶 温度,弯曲时发生了加工硬化,导致弯几次后就弯不动了。)
4.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 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已知T再Pb=0℃)。
厚薄不匀现象。 产生制耳原因:织构板材性能呈各向异性,不同方向塑性差 异很大,变形能力不同。
思考题:1.什么是纤维组织、丝织构、板织构? 2.什么是制耳?简述产生制耳原因?
残留应力: 宏观内应力(第一类内应力):宏观变形不均匀引起的内应力。 微观内应力(第二类内应力):晶粒或亚晶粒间变形不均匀产生的内应力。 点阵畸变(第三类内应力):塑性变形产生大量晶体缺陷,导致部分原子 偏离平衡位置,造成晶格畸变产生的内应力。 有害作用:易导致材料变形、开裂和应力腐蚀等,通过去应力退火可减轻或消
思考题:1.什么是热加工、冷加工、加工流线和带状组织?
思考题: 2.冷塑性变形与热塑性变形后的金属能否根据其显微组织加以区别?
(可以。冷塑性变形金属晶粒呈拉长状,热塑性变形金属晶粒为等轴状。)
3.如果将一软焊料反复弯曲数次,会发现它仍旧很软,而对一退火铜也作同样弯 曲就会明显变硬,以致经过几次之后用手就弯曲不动了,这是为什么?
向等。
思考题: 1.什么是回复? 2.冷塑性变形金属回复后性能有何变化? 3.去应力退火的目的是什么?黄铜子弹为什 么要进行去应力退火?
(静态)再结晶P62:加热到较高温度,发生形核和长大,形成无应变新晶粒过程。 性能变化:位错密度↓→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加工硬化消失。 再结晶温度:工业上指保温1h能完成再结晶的最低退火温度。 再结晶驱动力:冷塑性变形形成的储存能。 再结晶退火: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完
思考题: 1.多晶体变形有哪三个特点?(变形不同步性,变形协调性,变形不均匀性) 2.产生竹节现象原因?(由于晶内原子排列规整,位错容易运动,变形量大,而晶界原子排列混乱,对位错运动具有阻碍作用,变形量小,因
而在外力作用下,由于变形量的不同,导致产生竹节现象)
3.屈服强度与晶粒尺寸有何关系?(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晶粒直径的平方根倒数呈线性关系)
思考题: 1.什么是再结晶和二次再结 晶?再结晶后材料力学性能 有何变化?
2.若将经过大量冷塑性变形(变形度70%以上)的纯铜长棒一段浸入冰水中,另一 端加热至900℃,并将该过程持续1小时,然后将长棒完全冷却,试分析试棒长度 方向的组织与硬度的分布情况。
(硬度由低温到高温铸件降低,组织为纤维状、细等轴状和粗等轴状组成)
答:铅板的再结晶温度为0℃,因而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属于热加工,室温时对铅板越弯越硬是由 于弯曲变形是产生的加工硬化速率大于动态再结晶软化速率所致;弯曲后隔一段时间再次弯曲变柔软, 是由于在室温放置时发生了静态再结晶,导致其强度下降所致。
(不能,因为只有当塑性变形量大于临界变形量时,在再结晶退火温度保温时金属内部才 会发生再结晶过程,由于铸件没有经过塑性变形,因此,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细化晶 粒。)
5.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丝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丝杠吊挂起来,并 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再吊挂7-15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 其原因。
只有当冷塑性变形量超过临界变形量时,加热到再结晶温度时才会发生再结晶。
成再结晶过程的热处理工艺。
再结晶后晶粒长大
常用于冷变形加工中间工序,使材料获得进一步冷变形能力。
P63
再结晶完成后,继续提高加热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等轴晶将进一步长大。
正常晶粒长大:晶界平直化,晶粒均匀长大。 二次再结晶:正常晶粒长大受阻时,因某种原因消除了阻碍因素,导 致少数晶粒急剧长大现象。二次再结晶显著恶化金属力学性能。
的小晶块,即亚晶粒。 变形织构:变形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向外力方向转动,导致各晶粒取向 大致趋于一致,形成特殊择优取向的有序化结构。 丝织构:各晶粒某一晶向大致与拉拔方向平行,如拉拔形成。 板织构:各晶粒某一晶面与轧制面平行,而某一晶向与轧制主变形方向平行。
如轧制形成。
制耳:有织构板材拉深杯状工件时,杯形工件杯口边缘不齐,
和HCP分别有12、48和3个滑移系。
滑移系与塑性:滑移系越多,塑性也越好。FCC和BCC金属塑性较 好(因为滑移系多,如Cu和Fe),HCP金属塑性较差(因为滑移系少,如Zn和Mg)。
思考题:1.塑性变形方式有哪 两种?哪种是主要的变形方式? 2.为什么位错运动所需临界切 应力较小?
多晶体塑性变形特点 P57 变形不同步性:有利取向晶粒先变形,在外加切应力和位错塞积引 起的应力集中作用下,促使不利取向晶粒变形; 变形协调性:各晶粒协调变形,否则晶粒间易形成裂纹导致断裂; 变形不均匀性:晶界与晶内、各晶粒之间、晶粒内部与靠近晶界部 位变形不同。 晶粒尺寸与屈服强度间关系: P58 产生竹节现象原因: P58 霍尔-佩奇公式:σ s =σ i +kyd-1/2
缺陷运动:点缺陷运动(空位与间隙原子结合降低点缺陷浓度);位错运动(杂 乱分布位错部分合并消失和重新排列,减小晶格畸变)。 性能变化:强度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提高;内应力和电阻率等显著下降。 去应力退火:降低工件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减小应力腐蚀倾向, 同时保留加工硬化效果。如去应力退火降低冷冲压黄铜在潮湿环境中应力腐蚀倾
第二节 金属的冷塑性变形P58 冷塑性变形对组织影响 显微组织变化:等轴状晶沿轧制方向拉长,变形量很大时, 晶粒被拉长成纤维状,形成纤维组织。塑性夹杂物沿变形方向
被拉长成细条状;脆性夹杂物破碎,沿变形方向呈链状分布。 性能特点:平行纤维方向强度和韧性高于垂直纤维方向的, 即性能呈各向异性。
亚结构变化:位错密度显著增大,塑性变形较大时,晶粒分化成位向略有不同
塑性夹杂物则变成带状、线状或条状,形成热加工的纤维组织。
加工流线使性能呈各向异性,制定热加工工艺时应尽量使流线与拉应力方 向一致。热处理不能消除加工流线。P66 带状组织:钢铸态下存在严重偏析和夹杂物或热加 工温度过低时,热加工后钢中出现沿变形方向呈带
状或层状分布的显微组织。
带状组织性能各向异性。高温可获得单相组织材 料如钢可通过正火处理消除。P66
(调整内应力,减小精加工时的变形)
6.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保温 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
(钢丝绳在随工件一起加热保温时发生了再结晶软化,由于强度下降导致断裂。)
热加工:高于再结晶温度进行的塑性变形。 冷加工:低于再结晶温度进行的塑性变形。 动态回复: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回复。 动态再结晶:热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