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题设计中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下的中考主观试题的命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试题设计中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核心素养下的中考主观
试题的命制
——以20XX年广东中考历史第27题命题技术分析为例
20XX年广东省中考帷幕已落。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两考合一考”性质的考试,人们对试题高度关注。其中,是历史试题中能综合反映学生素养的历史材料解析题在中考历史试卷中的分值为25分,占卷面分值的四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人们的广泛关注,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对课改后的历史教学所寄予的厚望。考试命题,实质上是学习的逆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今年试题的素养立意特征十分鲜明(明显)。
一、广东中考历史材料题基本特征
广东中考历史考试为闭卷考试,时长50分钟,试题共27小题,其中,第26、27题为材料题,经过多年的推敲打磨,全卷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材料来源广泛,已经形成基本范式。这两道题目,就其形式而言,设有导语,以主题统领材料,材料间逻辑严谨。材料主要有文献摘选、图片、图表、漫画历史、地图等几大类,对文献材料特别关注作者的史学观点、价值取向,所选图片或漫画在显性材料中往往隐藏着隐性信息,内涵丰富,整卷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隐性材料往往是对考生能力、水平检测的着力点,但受初中生知识能力、心智特点的约束,一般对隐性材料的挖掘不会太深、太宽。
第二,从世界看中国以史观为理念引领。课程标准强调“从不同角度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主张以宽广的视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用多元的视角来理解历史、理解各国文化、并吸收优秀文化,养成开放的国际意识。第27题侧重世界史内容。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所有构成要素在这个有机体中相互联系、相互冲突,又彼此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人种的历史,都是在其他国家影响下变化、发展着。在古代,中国广泛地影响着世界,近代以来,中国受这世界的深刻影响。主动学习发达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文明成果,才能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进步。由此可见,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人类的必经阶段。当然,现在化在加速历史发展进程的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中国、日本等
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在近代被西方列强侵略即可认证,这是绕不开的历史事实。第27题设计的,社会价值在于“当我们放眼全球,就能够深切的感受,构建世界历史的各种力量。”(英.巴勒克拉夫.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38.)第三,自教材挖掘主题,重视学科技能考察。试题命制的思想境界,影响到试题的考查功能。脱离教材的试题设计,如无源之水,缺乏生命力;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设计方能启迪智慧,创出一片新天地。广东中考历史试题重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背历史“拐点”的细节透视,这是主题设计的主要来源,这种根植于教材主干知识的试题设计,不囿于教材,他一再引导学生依托教材知识,摆脱教材现成结论的桎梏,生成属于自己的新认知,著名命题研究专家刘芃指出:“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考核为主要测试方向,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取材则脱离教材限制,从更广阔的领域里,选材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素材,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试题设置新情境,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刘芃. 考试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第334页)当前,课堂教学中以强化“知识点”落实的教学方式,如何应对历史中考变革的与时俱进呢?中考历史到底要考查学生的哪些认知技能?考察到怎样的层次与水平呢?
二、教育目标分类学下的初中力学思维技能
人的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历史学科技能是通过知识信息的积累、动作技能的训练得来的。
历史思维的前身是历史思维意识,他是在感知、感觉历史的过程中,随着聊天史事的不断训练、强化,才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一种思维意识,也就是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思维意识的突出特征是独立思考、求真、求实,是历史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十二、三岁的初中学生对历史与历史学没有基本的认知,同时,因阅历缘故尚不能理解历史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初中学习初始就要训练基本的历史思维意识。历史思维意识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方能上升为历史思维能力,这种历史意识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年级形成的。初中阶段,主要训练的历史思维意识有种证据意识、历史想象力和时序性思维意识,这三种思维意识,是历史思维能力形成的基础。通过重证据的训练,使学生逐渐形成明确而清晰的历史证据意识:“历史的思考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思考;历史证据分为遗址、文物、文字等若干类;历史证据的可靠性需要印证;历史是复杂的,孤证不立;历史证据在不断挖掘之中。”(孙立田.论历史思维
能力分类体系.历史学习。20XX年第11期)(此内容要通过网上资料完善)历史思维能力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阐释,认知分类体系是“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中考历史学科对学生认知层次要求是“实际”、“理解”、“运用”等三个层次,这要求的理论来源正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一般来讲,历史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已经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要求,并有相应的阐释。关于历史理解,《课程标准》表述为:“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认为,理解是高层次认知技能中最基础的一种类型,只考声能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建构自我认知,把握信息蕴含的意义。理解所涉及的多为概念性知识,只要考生在与获得的知识欲以前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就是理解。,,必须通过借助使用“新材料”创设情境,这才能避免学生通过简单的“识记”来回答问题。不遵守这个规则,考题很可能是在测量考生的记忆技能。理解技能的认识过程包括解释、举例说明、分类、归纳(概括)、推理、比较和阐述等子类型。(关于理解技能和子技能的概念参见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考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97-114页,)2015、20XX年,两套广东中考历史卷共54小题,其中有,五道题主要测试的是理解技能,可见对历史理解技能的考查是广东历史中考命题的重点考查的技能。
表1:理解技能的子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