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拓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与拓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的拓展、课堂容量的增大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①、教学中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进行恰当的比较与拓展,让学生掌握一种最简洁有效的解读方法;②、借助古诗词中的相同意象,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从而了解其蕴含的特有的文化因子和情感元素;③、针对相同题材诗词为数众多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将这样的作品组合到一起进行鉴赏,来了解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不同的思考和情感。以便更有利的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④、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局部着眼,利用内容上的某种联系进行比较和拓展,来更深刻的体会诗人借以表达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古诗词分析鉴赏;比较;拓展;炼字;意象;题材;内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精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的分量。教学得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中获得美的感受,情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其语文素养,增加文化底蕴;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分析鉴赏能力。

然而,传统的诗词教学过分注重文本的背诵与翻译,强调理性的分析。却忽视了对意境的想象,对诗句的品味,体悟。这样,不但消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限制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我认为,课本教材所选的作品仅仅是范例,所以教学时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就一篇篇的作品进行学习积累。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课堂的文本比较,同时加强课本的拓展。通过增大课堂容量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1.在炼字中进行比较和拓展

古诗词中往往有许多在构造意境、表情达意上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被诗人们一用再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词语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比较与拓展,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才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了一种最简洁有效的解读诗歌的方法。

例如:以“空”为线。在教学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杜甫的《蜀相》时,可以把它与“必修五”第二单元王勃的《腾王阁诗》、课后练习中姜夔的《扬州慢》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

以上三首诗都用到了“空”这个词。教学中,我把这三首词放到一起,让学生比较阅读,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1 三首诗词通过“空”这个词塑造的意境有什么共同点?

1.2 三首诗词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抓住“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三个句子,很快就读出了三首诗词通过“空”塑造的意境的共同特点:岑寂、冷清。再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学生又能比较顺利地体味出三句诗意境上的不同之处。《蜀相》在岑寂与冷清中透出几分荒凉,《滕王阁序》在岑寂与冷清中现出些许空旷,《扬州慢》在岑静与冷清中多了浓重的凄凉。

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他们便很快感受到了诗人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杜甫,诸葛亮不被时人重视的惆怅,自己不为统治者所用的忧伤与无奈;王勃,江山依旧而古人不在的感叹,空有志向而难登朝堂的愤懑与失落;姜夔,繁华的故国已成为瓦砾场的痛楚,国运衰败、民生凋敝的凄婉。

2.在分析意象中进行比较和拓展

意象是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许多事物被历代的诗人一用再用,经历了历史文化的长期濡染,逐步蕴涵了某种特有的文化因子和情感元素。而在具体的诗歌中,由于诗人人生经历、写作背景的不同,这些意象往往又会表现出某些个性气质。因此,教学中可以借助相同的意象,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例如:以“雁鸿”为线。可以把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李清照的词《声声慢》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中《一剪梅》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

因为这三首宋词都用到了“雁〈鸿〉”这个意象,我在教学中把它们放到了一起,组织学生以品味“雁〈鸿〉”这个意象为突破口来欣赏这三首词。

教学中首先弄清下面两个问题:

2.1 在三首词中,“雁〈鸿〉”分别指什么?

2.2 “雁〈鸿〉”这一意象在三首词起到的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个问题是欣赏这三首词的切入点,学生结合课后有关“鸿雁传书”这一典故的注释,稍加思索和交流就能明白:《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鸿”前着一“断”字,指的是失群的孤雁;《声声慢》里,“雁”既是空中飞行之雁,也指家乡和亲人〈丈夫〉的消息:《一剪梅》里,“雁”表面是指空中之雁,实际上是指丈夫的音讯。

第二个问题是向作品内涵的纵向延伸,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基本把握整首诗意思的基础上加以探究。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断鸿声里”和前一句听

觉两个方面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来抒发自己不得重用,壮志难酬的怨愤和无奈之情。在《声声慢》里,李清照在“雁”后用一“过”字,言其无停留之意;偏偏又是“旧时相识”。一时间,国运、家事、人生数年来的变化全部涌到了词人的眼前,剜心的痛楚令人嗟叹。在《一剪梅》里,“雁字回时”与前面“云中谁寄锦书来”相呼应,使用典故,表达了青春年少、独守家门的词人对远行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以上两个问题解决之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深入探讨三首词的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以及每首词的艺术特色,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学时间充裕,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比较李清照的两首词,探究李词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情感特点和艺术特色。

3.在相同的题材上进行比较和拓展

在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相同题材的诗词为数众多。这些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作品以相同的事物为表达对象,表现的却是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不同的思索和情感,把这样的作品组合到一起让学生欣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入的与诗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还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举多得。

例如;以“岳阳楼”为线。可以把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杜甫的《登岳阳楼》和课后练习中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要求学生做比较阅读,说说二者在诗境和风格方面的不同。我在教学中把这一练习前置到诗歌欣赏的过程之中,并且把比较点加以改造,以切合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实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欣赏古诗词的角度和方法。

3.1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如下。

3.1.1 这两首诗的作者通过对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描写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这与诗人的经历和处境有什么关系?

3.1.2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各自选用了怎样的表现的手法?

3.1.3 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抓住诗歌中的“老病”“孤舟”“涕泗流”、李诗中的“愁心去”“好月来”等意象,就能够迅速地感受到杜诗中的“悲”、李诗中的“喜”。进一步探讨下去,寻找诗人“悲”和“喜”的原因,学生便学会了“知人论世”。

3.2 三两个问题是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的。学生扣住杜诗中对比手法进行分析,在对“昔”与“今”、“无”与“有”的细细品位中便能充分感受到杜诗的沉郁顿挫。同样的道理,学生通过对李诗颔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颈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中夸张、想象和拟人手法的分析,也就能充分认识到李诗的豪放飘逸。整个教学过程切口小,用时少;学生思维空间大,审美体验多。达到了高效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