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田麦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运动训练原则体系的标准 对训练原则认识的演变
2020/6/30
36
应该如何确定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 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 准则。
确定运动训练原则体系的要求: 1、符合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 2、能对运动训练活动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
2020/6/30
比赛周 7±3天
临 赛(2~3周)
………… 赛 前 (中周期)(7±3周)
Summit
采取“泛指”认知的优点
1、明确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始终存在 2、便于不同竞技状态的比较和把握
最佳的、良好的、一般的、较差的、很差的竞技状态
3、便于认识和把握竞技状态的动态变化
2020/6/30
13
竞技状态的发展与大周期相应的阶段划分
37
训练原则体系应能反映 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提高与表现的规律
人体的运动竞技能力是创造运动成绩的核心要素; 人体的运动竞技能力是不断变化的; 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变化主要受着遗传、环境和运动训练三方
面因素的影响; 运动训练可使人体运动竞技能力产生明显的改变; 外部施加的运动负荷可引起人体生理与心理系统积极的或消极
载《中国体育报》2007-12-06
2020/6/30
28
方案一:(1+2)方案
包括一个常规大周期,两个微缩大周期
第一大周期 常规大周期 14-18周 参加资格赛、积分赛、检查赛; 第二大周期 微缩大周期 10-12周 参加热身赛、模拟赛、检查赛; 第三大周期 微缩大周期 10-12周 参加热身赛、模拟赛、奥运会。
2020/6/30
双周期安排(例1)
9
训练中涉及“竞技状态”常用的术语
最佳的竞技状态 良好的竞技状态 一般的竞技状态 较差的竞技状态 很差的竞技状态
这表明,在人们的思维中,有各种水平的竞技状态,并不都是“最 佳准备状态”,这种理解在运动训练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2020/6/30
10
关于“竞技状态”的两种论述: 特指与泛指
的应激反应,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应地得到提高或者下降; 人体运动竞技能力的获得与展示都受着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在适宜的比赛环境中,运动员可高度动员其生理与心理系统,
充分发挥和表现出在训练中已经获得的运动竞技能力; 人体心理与生理系统在高度动员后,机体需要在必要的条件下
进行调整与恢复。
训练原则体系应能全面解决以下问题
26
两种大周期的多种组合方案
方案
常规大周 期
N
周数
A(1+2) B(1+3) C(2+1) D(2+2)
1
16~24
1
16~20
2 16~20,16~20
2 16, 16
2020/6/30
微缩大周期 N 周数
总周数
2 12,12 3 10,10,10
1
10
2 10,10
40~48 46~50 44~50
创造新成绩
下降
保护性机制
积极恢复
恢复时期
(机体拒绝继续高强度工作) 消除心理、生理疲劳
2020/6/30
15
运动训练学几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竞技状态 关于周期安排理论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 关于竞技参赛学的创立
2020/6/30
16
2. 周期安排理论
问题的提出:
“周期理论”过时了吗? “板块结构”能够代替“周期理论”吗? “小周期理论”与“周期理论” 的区别 在
类型 周数
训练比赛任务
训练内容的 专项化程度
常规大周期
14 – 32 逐一提高各类竞技能力
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比赛中充分表现竞技能力
较高

微缩大周期
8 - 12 重点提高个别竞技能力 恢复/提高综合竞技能力
参赛表现竞技能力

负荷量 负荷强度


中小 中
中小 大

中小


(田麦久1994)
2020/6/30
2020/6/30
2
运动训练学几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竞技状态 关于周期安排理论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 关于竞技参赛学的创立
2020/6/30
3
2. 关于竞技状态
“竞技状态”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核心
概念之一。对“竞技状态”概念理解的差别 导致了话语的不对应现象。
2020/6/30
4
关于“竞技状态”的惯性论述
练什么 ? 练多少 ? 怎么练?
2020/6/30
训练内容 训练负荷 训练方法 训练安排
39
运动训练原则的三个理论体系
1、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2、基于跃进思维和军队练兵实践的运动
训练原则体系 3、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1、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年代
运动训练原则
30
步骤
主要比 赛日期
主要比 赛阶段
比赛 时期
训练 大周期
训练大周期的组构程序
(以16 – 32周的常规大周期为例)
做法
依竞赛日程
将主要比赛安排在 主要比赛阶段的3/4处
前加4~6周 热身比赛阶段
前加6~16周准备期 后加2~4周恢复期
时间 4~6周
图示
主要比赛日 主要比赛阶段
日期
热身赛阶段
日期
8~12周
2020/6/30
22
三周期安排(例1)
2020/6/30
23
国家游泳队1988年三周期安排
周期
一 二 三
2020/6/30
时间
1987.12.21 1988.4.12 1988.4.13 1988.7.10 1988.7.11 1988.9.20
周数
16.5 12.5 10.5
主要比赛
第三届亚锦赛 可耐杯游泳赛 第24届奥委会
2020/6/30
29
方案二:(2+1)方案
包括两个常规大周期,一个微缩大周期 第一大周期 常规大周期 14-16周 参加资格赛、积分赛、检查赛; 第二大周期 常规大周期 14-16周 参加热身赛、模拟赛、检查赛; 第三大周期 微缩大周期 8-10周 参加热身赛、模拟赛、奥运会。
2020/6/30
2020/6/30
32
“板块结构”的训练思想、“单元”训练 模式…...,以及小周期训练安排,都是在运 动训练分期理论范畴内的深化。
(邓运龙《运动训练的思维与设计》,2007)
2020/6/30
33
对训练周期问题的基本认识
*周期性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 *根据人体运动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在
组织训练活动时对应地作出周期性的安排
田麦久 2010-06-03
运动训练学 的 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2020/6/30
1
引言
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与运动训练实践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为运动训练理论的 完善提供着丰富的营养,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成果 也有力地指导和推动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近年 来,运动训练实践中的许多热点问题涉及到有关的 基本理论。这里,我们试对其中部分问题做出基本 的理论解析。
2020/6/30
14
竞技状态的发展与大周期相应的阶段划分
(依泛指)
竞技状态 发展过程
生物学基础
任务
时期
提高
适应性机制
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 准备时期
(对训练负荷的应答性提高)
能力,
促进竞技状态的提高
保持
动员性机制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比赛时期
(动员心理、生理能力的潜能, 发展良好的竞技状态
各系统高度协调)
(依特指)
竞技状态 发展过程
生物学基础
任务
时期
出现
适应性机制
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 准备时期
(对训练负荷的应答性提高)
能力,
促进竞技状态的提高
保持
动员性机制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比赛时期
(动员心理、生理能力的潜能, 发展良好的竞技状态
各系统高度协调)
创造新成绩
消失
保护性机制
积极恢复
恢复时期
(机体拒绝继续高强度工作) 消除心理、生理疲劳
哪里?
2020/6/30
17
*周期性是物质运动的普遍形式
2020/6/30
18
人体机能的周期性提高
提高
能量物质超量补偿
负荷
能量物质消耗
恢复
能量物质再生
2020/6/30
19
周期安排理论的基本内涵
*根据人体运动能力变化的周期性 特点,在组织训练活动时对应地作 出周期性的安排。
2020/6/30
20
恢复时期
(机体拒绝继续高强度工作) 消除心理、生理疲劳
2020/6/30
21
周期安排模式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 使得高水平选手培养良好的竞技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明 显地缩短了,从高强度的训练和竞赛负荷产生的心理 和生理的疲劳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明显地缩短 了。因此,优秀运动员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周期的年度 训练安排模式,对于备战重大比赛的优秀运动员来说, 可以主要选择包括三个大周期的年度周期安排。
52
(田麦久 1998)
27
备战2008年奥运会年度训练周期组构的推荐方案
2008年奥运会定于8月8日至24日举行,从2007年 11月算起,到2008年8月,共10个月时间,从2007 年11月5日(星期一)到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整整40周。这里,我们试设计以下由常规大周期和微缩 大周期组成的两种三周期组合安排,提供给我国奥运选 手参考选用。
出处
20世纪 60/70年

身体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周期性、不间断性、 北体体理 逐渐加大负荷、区别对待、自觉性、直观性原则 教材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 首叶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周期性、系统性、 1990年
合理负荷、区别对待原则
统编教材
竞技需要、动机激励、有效控制、系统训练、周期安排、 2000年
顾季青:对“竞技状态”的诠释存在“泛指”和“特指”两
种视角,前者意为“参赛的准备状态”,存在于运动训练的全过 程;后者意为“适宜的(或优异的)参赛准备状态”,只表现于 训练过程的特定时段。本文选取“泛指”的视角,认为运动员的 竞技状态随时存在,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并有“最佳的竞 技状态”、“一般的竞技状态”、“不良的竞技状态”等多种表 现。
存在竞技状态; 那么,不存在竞技状态时,运动 员处于什么状态?
★ 如果在不存在竞技状态时参加比赛,运动员比赛
时的状态是什么状态?
★ 由非竞技状态过渡到竞技状态,如何确定分界点?
2020/6/30
7
单周期安排 (例1)
单周期安排负荷量、负荷强度的变化 (马特维也夫,1965)
2020/6/30
8
中国男子体操队1991年训练计划
适宜负荷、区别对待、直观教练、适时恢复原则
统编教材
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适宜负荷 与适时恢复、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集群组训与区别对 待原则
最佳竞技状态指能充分表现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水平的理想的 参赛状态;在重要的比赛中,展现出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是成 功训练与参赛的最高追求。
(峰前状态理论 2007)
2020/6/30
11
峰前状态与高峰状态的关系 (顾季青 2007)

-10±天 测验

是衡量峰前状
态的量化时间
基准点
n .peak 峰前状态 1~2周
( 据于仙贵、穆祥豪、杨雪雄,1991 )
24
1.常规大周期
比赛时期

全国联赛
练 时
(周末赛制)

2.浓缩大周期
比赛时期 训 全国锦标赛 练时(集中赛制) 期
3.常规大周期
比赛时期

秋季调整
练 时
(周末赛制)

10
12 1
2 34
56
7
8 9 10

中国甲级男排全年训练《2+1》三周期安排
两种大周期: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 训练特征的比较
*运动训练周期安排模式的新发展:
周期的时间跨度, 周期的组织类型, 周期内训练阶段的组合、训练内容的组合、 训练负荷的把握、训练手段的选用等等
2020/6/30
34
运动训练学几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关于竞技状态 关于周期安排理论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 关于竞技参赛学的创立
2020/6/30
35
3.运动训练原则
竞技状态的变化与大周期相应的 阶段划分
竞技状态 变化过程
生物学基础
任务
时期
提高
适应性机制
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 准备时期
(对训练负荷的应答性提高)
能力
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
保持
动员性机制
提高专项竞技能力 比赛时期
(动员心理、生理能力的潜能, 发展良好的竞技状态
各系统高度协调)
创造新成绩
下降
保护性机制
积极恢复
百度文库
日期 准备时期 比赛时期 恢复期
16~32周
日期
训练周期构件的多样化
板块结构
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地确定较少的训练发展目标 (1-2个)加以实现。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
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
集中负荷效应—单元训练模式
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性影响或运动员相对较 薄弱的素质,以“单元(Block)”训练模式集中插入训 练当中,予以集中训练和优先发展。
马特维也夫:“竞技状态”是运 动员在竞技完善的每一个新的台阶上, 通过相应的训练所获得的对运动成绩 的最佳准备状态。”(1964)
普拉托诺夫:“竞技状态”就是达 到最高水平的最佳准备状态。”
2020/6/30
5
马特维耶夫定义下 竞技状态的变化过程
出现
保持
暂时
消失
马特维耶夫竞技状态定义带来的疑惑
★ 竞技状态只存在于特定的时刻,此前、其后都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