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探讨

作者:刘银元梁业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4期

摘要: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安全防卫问题、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心理问题、道德品质问题等;究其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4-0011-02

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有关调查表明,留守儿童占农村就学儿童数的47.7%,且这个比例呈增长趋势。这

么多的留守儿童要在农村学校入学,学校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问题

留守虽然在人格独立等方面对儿童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监管的不力,造成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出现严重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首先,有些留守儿童居住在人口稀疏、偏远的地方,要走较远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在上下学的途中,遇到问题或危险时,得不到亲人的及时有效的帮助,会出现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在遇上大风、大雪、大雨的恶劣天气中,安全隐患更加明显。其次,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的去管,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

(二)学习成绩普遍不高问题

一是学习的态度问题。对学习不重视,认为自己的父母也没读什么书,照样能在外面赚钱,学习好与不好对自己的前途没什么影响。二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后的一段时期内精神上变得恍惚,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三是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在家缺少父母的督促及辅导,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一直往下滑,难以提高。

首先,会产生内向、自卑心理。这些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种被遗弃之感,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父母才离家外出,他们缺乏自信,极度自卑。其次,逆反心理强。这些学生在父母外出后,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有时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与人交流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的管教和批评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四)道德品质问题

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特别是在道德品质上易发生消极变化。这些主要表现在:违反校纪,同学之间拉帮结派,欺负弱小同学,打群架,小偷小摸,不服老师管教,老师又不能找到其父母共同解决,多次教育不行,只能听之任之。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加之监护人不力,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搅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二、留守儿童的学校管理策略

在目前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更多的承担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责任,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联合当地的派出所,努力肃清校园周边的网吧、游戏厅、赌博场所,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避免社会上一些不良分子在校园的不良行为,给学生一个安宁的学校环境;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管人建立密切的联系,督促他们尽可能的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安全防卫教育

首先,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其次,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让那些有苦恼、有困惑的留守儿童有地方倾诉他们的苦恼、心事,这样老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能采取合理的教育方法解决困绕在他们身上的心理问题。再次,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让班主任、各科任教师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对于安全防卫的教育,学校除可以在宣传栏中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外,还可以请各种行业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农村寄宿制学校可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学校应加强学校的寄宿制度管理,改进学生寄宿条件,给留守儿童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多开展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中享受到关爱,享受到来自同学及老师的温暖。

(四)教师充当代理家长制

学校对留守儿童可建立代理家长制,让老师们充当这些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不仅从学习上而且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有家的温暖、父母的疼爱。这些“代理家长们”应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保持良好的联系,有义务向家长报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情况,并督促他们的父母定时给自己的儿女打电话、写信,以填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社会、家庭应极力配合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2] 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5,(10).

[3] 教育研究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责任编辑求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