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处理论文-3000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技术概述及应用现状分析

沧州绿源水处理有限公司张永梅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061108

摘要中水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提出了中水回用的概念,总结了中水回用系统组成,分析了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在化工园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推广建议。

关键词中水系统,水质,回收,现状

1.国内中水系统利用现状

“中水”的名称是基于传统水观念中“上水”(清洁水)和“下水”(污水)而来。“中水回用”就是通过污水处理站对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常规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使其出水水质符合一定的标准,然后回用于城市景观绿化、道路清洁、冲厕、生产等用水环节中。

随着中国水危机形势的日益严峻,中水作为减缓水资匮乏的一种有效途径,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的水资源缺乏我国相继开展了污水回用技术开发,但大多数是在北方缺水城市,其工企业普遍实行了污水回用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近几年又在进一步扩大中水的利用范围。早在1982年,青岛市就将中水回用作为市政、消防及绿地等杂用水以缓解其面临的淡水危机。1987年北京市规定:凡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旅馆、饭店和公寓及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和新建生活小区都要建立中水设施。天津在中水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粗略统计,2001年通过中水的推广使用,每天可节约有效的饮用水达30多万立方米;全市还建成了108个中水洗车点,杜绝了自来水洗车的问题,累计日节约自来水在1万立方米左右。深圳、上海和大连等城市的中水建设也初见成效。

2.常用中水处理方法

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在不同的条件下采用的中水处理工艺也不同。常规的中水处理通常由混凝、沉淀(澄清、气浮)、活性炭吸附、脱氨、离子交换、微滤、超滤、氧化、消毒等单元技术优化组合而成。

处理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类:

2.1 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是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和过滤吸附技术相结合的基本方式,主要用于处理优质杂排水。该处理法适用于处理规模较小的中水工程,主要特点是处理工艺流程短,运行管理简单、方便,占地相对较小;但相对于生物处理来讲,运行费用较大,并且出水水质受混凝剂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波动性。

2.2 生物处理法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污水的常规生物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吸附、氧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质。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和兼性生物氧化法,中水回用一般多采用好氧生物膜微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等。其特点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处理工程,出水水质较为稳定,运行费用相对较少,尤其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工程,生物处理法显得尤为突出。

2.3膜处理法

膜处理法是指利用膜技术来处理水,使之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主要有连续微滤和膜生物反应器两种。

连续微滤系统是以微滤膜为中心处理单元,配以特殊设计的管路、阀门、自清洗单元、加药单元和自控单元等,形成闭路连续操作系统。当污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微滤膜时,就达到了物理分离的目的。其特点为:设备控制简单,系统可自动运行;占地小、结构紧凑,模块化设计可据用户需求灵活地扩大或缩小;运行费用较低。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原理在于使污水中的大分子等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从而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高浓度生物量使膜生物反应器工艺能以紧凑的系统获得较高的有机物去除率,可有效克服与污泥沉降性能有关的限制,并取代二沉池,达到澄清和防菌的目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具有出水水质好、占地少、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优势,在污水处理与回用中作用越来越大,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膜处理法的特点是处理水质稳定、可靠,但工程投资较大、处理成本较高。

3.中水回用技术利用中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中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处理工艺设计不合理、工程的施工质量较差、水处理的技术和工艺不是完全的熟练、温度的变化影响运行效果、维护与维修不及时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3.1意识问题

面对水污染现状,我国积极推行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在污水达标排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中水回用方面却有些“怠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的管理细则,真正将用水与治理结合起来,将财政款项用于治理污水排放,节水只是停留在宣传、引导上。这就导致了在许多企业,中水处理设施不规范,管理不到位,设备利用率不高,出水用途不够广泛等一系列问题。

3.2技术瓶颈

我国现有中水系统处理工艺以生化法和物化法为主,其中以生化处理工艺居多。据调查,中水系统及其设施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对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包括水平衡计算不切实际,从而造成了设计与实际处理规模不相匹配;系统运行成本较高;调节池容积确定存在困难,容积太大增加投资,容积过小则在运行中必须交替进行中水溢流和自来水补充;处理水质不达标;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不理想。同时,与国外资金投入及先进技术相比,国内在回用设施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存在“技术工艺国产化,设备安装进口化”的不良格局。因此,必须发展新型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以达到深度处理回用污水的目的。

3.3管理短板

与飞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中水回用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国家在中水回用方面的科技投入不足,企业员工缺乏工艺的运行经验、技术支持,管理经验不足,大部分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置一个专门的中水回用管理部门,部分企业虽有中水管理部门,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而形同虚设,以至于这一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大型中水回用项目屈指可数,回用率也不足0.1%。因此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加强企业中水回用管理已迫在眉睫。

总之,由于中水的处理在我国开展的时间比较短,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之下,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都有着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尽快的得到改善。

4.对推广中水回用技术的几点建议

4.1鼓励企业对排放污水进行分类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回用。减轻园区污水处理回用的负担,投资成本也会相应减少。

4.2建议采用80%的中水回用率。坚持清-污分流的原则,清净废水采用“均质池—澄清池—多介质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回用水池”处理方案。该处理工艺技术成熟、可行,出水水质较好,回用率可以达到80%~90%。同时加强管理,做好企业排污管控工作,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