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_宓咏_复旦大学信息中心主任_数据化管理与服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化管理与服务
--建设智慧校园,推进大数据管理、应用和服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副理事长、上海高教学会MIS专业委员会主任
复旦大学信息办主任宓詠(yongmi@)
数字校园的发展现状 数据化服务管理实践 “一站式”服务实践 思考与展望智慧校园
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基础设施初步建设阶段:以校园网主干设备等硬件
环境建设为主,应用软件系统很少,面向用户的应
用服务质量不高
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阶段:核心网络
升级,校园信息化平台和应用系统建
设和应用推广、普及等
信息化服务提升阶段:重点在校园网结构优
化、信息化应用深化;倡导服务优先理念,
通过信息门户集成,提供单一访问入口
人事系统
教务系统
学工系统
文科科研
身份认证UIS
共享库系统
资产系统
周转性教师公寓系统
博士后管理
组织管理系

研究生教育
管理
统战管理系
统离校服务
就业服务
管理
统战系统
统一收费平台
研究生招
生管理
精品课程
档案管理
博士后管理
研究生导师遴选
迎新服务
本科生选课
校园门户
信息化应用/电子校务URP
生命周期信息化“全覆盖”
高校信息化经历了基础建设、应用推广和服务提升三阶段
信息化逐步改变学校治理
--以复旦大学为例
2001年,高校中率先成立实体化的信息化办公室
2002年,建设了U-IDC校园数据中心,以“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模式建设信息化校园应用
2004年,改变传统“机具设备为中心、就餐系统+补丁”,实施以软件架构为中心、以卡为媒介的一卡通建设模式
2005年,成为CERNET2主干网25个核心主节点之一
2006-2008年,数字迎新、数字离校分别上线、投入应用
2010年,建设统一收费服务管理平台
2011年,推出内地高校首个移动APP“i复旦”
2012年,推出了面向用户服务的新校园门户(portal)
2013年,推出了教师个人数据中心(服务)
2014年,推出了学生个人数据中心、数据大集成及数据服务
2015年,eHall、一表通、自助打印、微信支付/支付宝、……
高校信息化数据应用、管理服务的困境
局限性
存在部分信息孤岛,数据质量和应用有效性不高,数据利用困难 面向业务条线、事务处理,缺乏整合
终端用户使用遇到困难
用户与信息库间存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提供等方面巨大矛盾,师生用户始终游离于数据产生和交换过程外
与“人”相关数据就越多、用户需登录系统越多,要全面获取这些数据难度也越大
后果
IT 部门变成了“挨踢”部门?
困惑
价值没有完全体现
用户期望过高
局限
面向业务条线、事务处理,缺乏整合
定位
建设时轰轰烈烈运行时少人问津
问题
关注局部、胜过全局关注管理部门、胜过
服务对象
关注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服务中体现管理思路
进步
不适应→离不开要我用→我要用
疑惑
信息化投入在增加师生需求增长更快
思考
师生需要服务器还是需要服务?
对策
服务与管理分离
注重数据输入和效果
输出
问题的本质
“量”的增加≠ “质”的提升
“面”的宽广≠ “度”的深入
单纯的基础设施升级并不能弥补业务的鸿沟
片面追求应用的形式显然不会改善用户体验
服务脱离流程的支撑可能被流程、数据所掣肘
智慧校园应用整体表现:
数据是信息化发展和改善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是迈向智慧校园必经之路
服务是信息化最终面向用户的触点,依托数据、整合流程,最终形成创新性的服务体验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
互联网模式新信息化环境下IT新趋势
信息化正在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
从单一注重信息技术管理领域—>围绕改善用户体验、业务数据分析、业务流程管理领域
IT全方位嵌入到业务、服务过程之中
由自建或共享的服务组织,集中提供IT应用和基础架构,并全面嵌入在各种相关的业务服务之中
数据信息重要性超越了流程本身
相比业务流程设计,信息管理和应用技术的重要性更高
创建信息化业务模式,从外部数字化到逐步建立内部全面的数据化业务能力,加强IT技术与业务流程的全面融合
需要从技术角度、业务流程、人员角色、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通过IT驱动业务发展和模式创新
高校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亟待创新
传统的数据管理与服务模式已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发展 用户:需求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精细化
学校:推行校院二级管理,需要决策支持
IT部门:疲于奔命,业务越做越复杂,需求变更随意细节
服务商:深陷泥潭,业务产品线被快速变化的学校管理规则牵制,需要一个十分庞大而恐怖的维护、更新队伍
随着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本身的进程要求,IT部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使命
使得每个业务主体都能成为信息化过程中数据管理与服务的生产者和受益者,逐步建立起良性的数据应用生态环境
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型
突出重点、提升服务
数据化管理→实现个性化服务的精准推送一站



→推进互联网
+
校务服务实践
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数据化服务管理实践 “一站式”服务实践 思考与展望智慧校园
坚实的数据基础铺垫实现全校范围各领域数据共享,为一站式服务、
校院两级管理、校级分析决策等核心需求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利用现状==>建设真正的“数据中心” 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实际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非常有限(数据-->信息-->知识)
重视程度不高、价值认识不够
需跨领域实施、难破行政架构
分析模型匮乏、缺乏配套工具
以完成流程为主、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利用与前期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脱节
造成了积累的数据与实际应用需求存在严重偏差
数据中心建设的着眼点在“数据”
存储/传输的和输入/输出的是数据
体现成效的是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最有待发掘的宝藏是积累的数据
从数字化、信息化到数据化
在信息化应用中,数字化和数据化大相径庭
数字化指的是将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转化成业务系统,将业务过程产生的数据转换成电子数据存入数据库的过程
信息化更多的体现在应用和服务的有效支撑
数据化则是指在数字化和信息化基础上,利用数据来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精确描述,使之能同时被人和IT设施所理解,量化是数据化的核心
数据化过程--对多来源、多维度、持续性的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归纳、整理,满足各个业务部门和信息化服务系统的需要
数据格式标准化
数据内容主题化
数据有效、实时,获取成本低
数据利用应不依赖于任何业务部门,数据平台可以提供一切所需的业务数据
数据化创新信息化服务––精准服务基石
在信息化建设中,基础数据平台和共享库是存储数据的核心载体,保存的是来自各个管理系统的职能数据,这些数据可被信息化的业务过程直接利用
在数据化过程中,这些只是“原子”数据,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才可以形成服务成效、业务模式、用户行为、用户属性数据化等在信息化服务中管理者比较关心的数据化形式
数据化创新信息化服务(一)
服务成效数据化---用户使用信息化服务时间、点击数和填写表单次数、以及服务系统中的评价体系来综合体现 通过服务调整对数据的持续改变,来衡量服务优化的成效 业务模式数据化---对业务过程进行量化,可依此对业务管理调整进行预测
在财务报销程中,根据网上预约人数和同期实到人数进行综合评判,业务部门据此预测安排服务人员数量
数据化创新信息化服务(二)
用户行为数据化---用户使用日志分析不同群体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停留时间、资源消耗和共同兴趣 教学科研部门可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为用户提供相应协作平台和资源共享服务;IT部门可根据用户行为特征优化网络带宽资源,
提高网络利用率和用户体验
用户属性数据化---用户自身填报或统计挖掘数据可对用户某方面能力和属性描述,以便学校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 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属性挖掘:论文署名历史数据梳理后关联到个人,并结合教师在eLearing网络教学平台活跃程度、教学评估等信息,可能描绘出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范围、合作者、教学能力、学生关注度和欢迎程度等,为改进教学和科研管理提供依据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化
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将会涌现针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挖掘的各种技术和应用
然而,对于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者,在解决好海量数据的获取、汇集、存储以后,应着重考虑数据化––即采用数据描述事物和现象使之可量化分析的过程
数据化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高校信息化中以量化的数据来描述用户角色、属性、业务和服务,使得用户角色数字化、业务过程标准化、服务质量可量化,将改变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数据化管理概念和重点问题
“数据化”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概念
任何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服务的实施,都不可能脱离有效管理而独立存在
“数据化管理”是IT部门在推动学校信息化/数据化过程中所实施的技术、策略和方法的总和
“数据化管理”的重点问题包括:
数据采集—渠道泛化、手段标准化、网络大数据采集与保存、去重及有效性验证……
数据整合—主题化、知识化、层次化……
数据共享—数据脱敏、数据安全……
数据利用—面向不同的业务主体提供不同的利用服务……
数据管理—良性的数据业务生态环境、工具与手段……
复旦大学数据整合与服务工作目标
工作要求和目标
2013年,学校领导明确提出全校数据整合的要求 机关部门根据职能定位,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要求,建立工作信息库
逐步建成学校统一的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部处、各条线管理信息集成和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实现全校范围的各领域数据共享
并要求信息办承担此项任务的具体技术工作
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注数据生命周期四要素
从哪来?
怎么来?
到哪去?
如何用?
梳理学校35个职能部门、约400张基础数据表
一半的数据是学校原数据中心未涵盖的数据
转变观念:数据从“私有”变为“公有”
变现有系统已有数据为学校发展应有数据
通过技术手段,采集校外购买或个人保存的数据
将大量游离在外业务数据、共享度不高的单机数据纳入数据中心
建立、完善数据标准和数据规范
降低数据收集成本和交付业务主体的学习成本
不干扰业务系统原则,将学校所有业务系统数据采集到校数据中心 数据获取工作独立于业务系统,打消业务管理部门的顾虑
数据采集与托管工具---将用户excel、dbf、txt等系统外数据便捷上传
数据到哪去?
通过数据交换,建立权威、唯一核心数据源,支撑业务系统运转 提供快速、便捷数据应用配置方式,激发业务部门应用数据热情 为业务部门提供专项业务数据展示、决策支持
改变过去由IT部门“技术”主导,逐渐变为业务部门“需求”主导,将数据真正流转到业务专家手中、产生价值
数据如何用?
对业务数据重新加工,以应用主体的视角进行处理、转换和重组
使学校层面数据服务独立于业务系统、直接基于数据中心完成
数据是客观的,但对数据的解读则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懂业务才能懂数据,在数据服务层面业务专家和技术专家同等重要
✓学生服务管理从招
生、迎新,到在校期间的日
常管理,再到毕业、学位、
就业、离校等环节✓教师服务管理的校园电子公务、人事管理、组织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
理、资产管理等系统也都经
过了多年的实践、运行覆盖生命周期
全系列数据
研究技术支撑的基础要素✓平台基础支撑--数据标准、存储、计算、处理和安全机制✓数据融合机制--数据采集、校验、抽取和形成主题机制✓数据服务应用--一站式、数据展示分析等
数据服务解决学校关心的核心问题 支撑教学改革 改变管理理念
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服务水平 增强核心竞争力 ……需要具体关注的因素
学校业务数据库
独立业务数据库
单机版数据
原始数据
共享规则
ODI 工具数据处理层
分类规则
转换规则清洗规则索引……
关联规则数据集
科研经费主题库
院系数据中心
一卡通主题库个人数据中心师资主题库
……
信息产品
统计
检索报表
查询一表通数据分析……
决策支持学校领导
职能部门
院系
个人
服务对象
输入反馈
输入 反馈
整合分类
加工
展示
数据采集采集
逐步形成良性的数据生态环境
数据服务规划、体系特点
三层结构
院系/部门快速、灵活配置
院系二级部门数据中心及分析平台校级分析展示、决策支持
校级数据展示和决策支持平台教师/学生个人查询、填报
师生个人数据中心
面向目标的创新型/层次化高校数据服务体系
硬件
环境
业务库
标准安全
体系
ETL 个人
二级
单位
学校
一表通院系数
据中心
建立目标:以个人、二级单位和
学校为主体,建立数据采集、流
通共享和应用服务机制
探索符合高校需求的基础数据平
台建设标准
标准、存储、计算、处理和安全机
制等
完善数据采集、校验、融合和分
析利用的机制
一站式服务、数据展示分析服务
等数据服务试点
基础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施
数据产生
统一制订代码规范标准
“谁产生、谁维护”
视图、变动跟踪表、中间表等方式保证业务系统数据变更独立、安全 数据接口
建立视图实现业务逻辑到数据交换逻辑的转换
触发器、变动记录表、时间戳等方式,个别采用跟踪日志
“主动推”—数据及时采样
“被动取”—数据定时采样
数据总线
星型分布--独立,松散耦合,易维护和升级 交换中心
过滤测试数据、识别非法数据
将系统私有代码转换为校级公用代码 主题数据
中心交换层已把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汇总,但数据仍然按业务组织
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按主题聚合,简化分析
教职工、本科生、专科生、科研等主题 历史数据
高校业务具有时间周期性,业务部门通常只关心本学年、本学期数据,因此在业务数据库中积累历史数据缺乏推动力 在基础数据平台中积累历史数据,建立时间关联
数据库结构调整和优化
数据服务整体架构
数据整合---信息化的必然过程
规划、研发、服务全方位考虑整合
应用深入伴随大量数据交换需求,数据交换呈网状结构,授权越来越复杂
整合信息数据,提升信息共享、交换、服务和决策支持的能力 数据整合的注意事项
区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数据资源
区分公开信息、共享信息、自有信息和保密信息的性质特性
面向对象的业务数据整合、重组
科学规划,重构数据基础,以“面向对象”方式组织教学、科研、财务、人事、生活等各类数据资源
数据管理后端和前端服务分离,实现“松耦合” 数据的交换、保管等过程,由信息化部门统一操作
数据产生(收集)和校验由用户与二级单位共同承担
数据能被“一站式”服务等直接、便捷、快速调用
分析和应用由二级单位与学校灵活定义和整理利用
数据整合流程和方法
基础数据
基本信息
联络信息
其它
源数据 部门专题数据 科研信息
论文信息
教学信息
奖惩信息
其它
预处理
数据整合元数据
数据处理结果
师生数据整合
数据库
应用工具
应用部门1
应用部门2
……
数据整合方法:数据源、数据转换和集成、数据应用服务三部分
校园信息资源的拓展和管理
档案系统
共享
数据库
教务系统
人事系统
科研系统
OA 系统
虚拟校园
流媒体平台
结构化数据
文档资源
多媒体信息
个人视角
学校视角院系视角
人员信息论文信息财务信息项目信息资产信息教学信息年龄标题总额类别设备学生信息学位排名余额归属型号课程列表论文影响因子拨款单位余额购置年月奖学金………………………………
人事系统图书馆统计财务系统科研系统资产系统教学系统
数据打通和重组
教师/学生个人数据中心
个人数据中心抽取了与“人”相关的各类信息,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展示、一表通、数据分析等服务
以教师个人数据中心为例,数据集主要包括
基本信息:如基础信息、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进校前信息、导师信息及指导学生名单等
科研创新信息:包括科研项目、各类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等主题数据,教务教学信息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课、选课情况及学生名单、精品课程信息等
个人资产信息:包括来自于资产系统的设备、家具信息等
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图书借阅、门禁、一卡通消费、教师公寓、体检信息等与个人密切相关的数据
财务信息:
生活信息:
资产信息:
教学信息:
科研信息:
个人信息:
教师
基本信息导师信息
财务信息
资产信息著作联系方式发表文章
科研项目专利教学信息课程信息
门禁信息
一卡通信息
流量信息
图书借阅信息
房产信息
图2:教师数据展示模型
财务信息:
生活信息:
住宿信息:
学习培养信息:
个人信息:
学生
基本信息个人履历
缴费信息宿舍信息成绩信息联系方式选课信息
体锻信息
门禁信息
一卡通信息
流量信息
图书借阅信息
奖、助学金信息贷款信息补助信息
图3:学生数据展示模型
数据化建立师生个人数据中心模型
个人数据中心提供面向用户的数据界面,建立个人填报中心等数据采集门户,加快数据流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师生数字档案
学习简历家庭情况转校、转专业注册缴费学生基本信息
资助
学生干部
住宿
毕业信息
食堂图书馆
附加信息姓名民族籍贯
政治面貌
院系专业
身份证号一卡通选课成绩学籍信息奖惩
论文著作活动
财务医疗保健
学生档案档案转递学生荣誉称号奖学金成绩选课退学休学、复学
档案接受住宿安排住宿操行评定退舍/调舍
贫困生信息
勤工助学贷款
减免学杂费团、学生会干部社团、园区干部院系干部已修学分优秀毕业生毕业办理毕业证书协议书及去向
学位证书行政区划思想教育
能力培养
文体娱
征兵
联系方式
社团活动
学生会活动
形势教育党团校军训集


动社会实践科创课
外培训
助学金勤工助学干部
学生处分业务党校学生
院系数据中心
面向院系和职能部门的服务
提供人事、科研、教学的信息查询与统计服务
根据要求定制专题数据服务
院系数据指标体系
在部分文、理、医科院系调研基础上,组成“院系数据中心”数据指标,在“数据展示平台”上开发展示页面,可实时查看院系的部分数据
数据指标内容
•院系概况(14项)•师资(56项)
•学术论文(24项)•理科科研项目(12项)•文科科研项目(10项)•财务经费(12项)•资产设备(12项)
•本科生教育(31项)
•研究生教育(25项)
•招生与就业(10项)
•留学生与国际交流(22项)•图书(7项)
面向二级单位的主题数据展示
校级层面DSS数据分析与展示服务
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QV)--学校层面
利用图书馆知识资源数据--提供数据服务
论文年度分布
复旦大学1980-2013年Web of Science 论文年度分布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
013论文数比对数
论文院系分布(前33位)
复旦大学1980-2013年Web of Science 论文院系分布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学系物理学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华山医院高分子科学系基础医学院计算
机科学技术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院材料科学系生物医学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先进材料实验室现代物理研究所管理学院附属儿科医院环境科学与
工程系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分析测试中心脑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附属华
东医院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微电子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附属金山医院经济学院
通讯作者分布(前40位)
复旦大学1980-2013年Web of Science 论文通讯作者分布
50100150200250300350400赵东元
余龙
金国新
葛均波
魏益民
吴劼
周鸣飞
武利民
唐克轩
金亚秋
邵志敏
陈芬儿
杨芃原
武培怡
吴宇平
傅正文
黄维
李富友
丁建东
夏永姚
张祥民
王斌
黄骏廉
毛裕民
刘天西
邓春晖
汪长春
陈刚
曹勇
孔继烈
贺林
陈天平
戴维林
周锡庚
汤钊猷
周水庚
章忠志
范康年
贺福初
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服务业务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