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总结
一、物质代谢的相互调节
1、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糖
2、物质代谢之间的相互联系
1)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
摄入的糖量超过能量消耗时
脂肪的甘油部分能在体内转变为糖
脂肪的分解代谢受糖代谢的影响:饥饿、糖供应不足或糖代谢障碍时
2)糖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①大部分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可转变为糖。
②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氨基化生成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3)脂类与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①蛋白质可以转变为脂肪
氨基酸——α-酮戊二酸——乙酰CoA——脂肪
②氨基酸可作为合成磷脂的原料
③脂肪的甘油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
4)核酸与糖、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①氨基酸是体内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②磷酸戊糖途径提供核糖磷酸
5)核酸代谢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二、代谢调节的种类与机制
1、基本概念
1)代谢网络
细胞中生物分子成千上万,它们最终都与几类基本代谢联系,进入一定的代谢途径,从而物质代谢有条不紊进行。不同的代谢途径又通过交叉点上关键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得以通,形成经济有效、运转良好的代谢网络。
2)代谢调节:
生物体对自身各种代谢途径方向的控制和代谢反应速度的调节。普遍存在于生物界,是生物的重要特征。
3)单细胞生物:
主要通过细胞内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对酶的活性及含量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原始调节或分子水平代谢调节。
4)高等生物:
三级水平代谢调节(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激素水平与神经系统的整体水平)。
①内分泌细胞及器官分泌的激素可对其他细胞发挥代谢调节作用。
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或通过神经纤维及神经递质对靶细胞直接发生影响,或通过某些激素的分泌来调节某些细胞的代谢及功能,并通过各种激素的互相协调而对机体代谢进行综合调节。
③分子水平调节是整个代谢调节的基础。
2、分子水平的调节
1)代谢途径的速度和方向由关键酶的活性决定
限速酶:速度最慢,它的速度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
催化单向反应不可逆或非平衡反应,它的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
这类酶活性除受底物控制外,还受多种代谢物或效应剂的调节。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酶;糖原分解:糖原磷酸化酶。
2)酶水平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酶量的调节
①酶活性的调节:通过改变酶的活性在数秒、数分钟内完成的快速代谢调节,包括变构调节
和化学修饰调节。
②酶量的调节:通过改变酶的含量在数小时、几天内完成的迟缓代谢调节,包括酶蛋白降
解和酶蛋白合成的诱导与阻遏。
3)变构调节
①代谢终产物反馈调节:抑制或激活反应途径中的关键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
②变构调节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不致浪费。
③变构调节使不同的代谢途径相互协调。
④酶促化学修饰调节
修饰形式:磷酸化/去磷酸化(主)、乙酰化/去乙酰化、腺苷酰化/去腺苷酰化、甲基化/去甲基化、尿苷酰化/去尿苷酰化、氧化(S-S)/还原(2SH)
4)酶量的调节
酶降解的调节:通过改变酶蛋白分子的降解速度调节酶的含量
酶合成的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底物对酶合成的诱导和阻遏、产物对酶合成的阻遏、激素对酶合成的诱导、药物对酶合成的诱导。酶水平的调节机制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代谢调节。
3、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
区域化:
代谢途径有关酶类常组成多酶体系,分布于细胞的某一区域。
对酶的底物转运(浓度)起调节作用。
对酶的活性起调节作用(结合状态、可溶性、激活因子等)。酶隔离与区域化分布的意义:避免了各种代谢途径互相干扰。
4、整体水平的代谢调节
内、外环境改变——机体相关组织分泌激素——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适应内外环境改变
三、主要代谢途径的调节控制
1、糖酵解途径的调控
1)限速酶:果糖磷酸激酶
①ADP、AMP、β-D-果糖-2,6-二磷酸是别构激活剂;ATP、H+是别构抑制剂;
②ATP/AMP比值对该酶括性的调节对细胞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③H+可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它可防止肌肉中形成过量乳酸而使血液酸中毒;
④柠檬酸可增加ATP对酶的抑制作用;β-D-果糖-2,6-二磷酸可消除ATP对酶的抑制效,使酶活化(控制酶构象转换)
2)己糖激酶:G-6-P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反馈抑制)。
3 )丙酮酸激酶
①果糖-1,6-二磷酸是该酶的激活剂(前馈激活),丙氨酸是该酶的别构抑制剂。
②丙氨酸抑制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可避免丙酮酸的过剩(反馈抑制);
③ ATP、乙酰CoA等也可抑制该酶活性,减弱酵解作用(反馈抑制)
2、脂代谢的调节
1)神经调节:主要体现在季节变化,秋季脂肪合成增多,以利冬天保暖;春季脂肪分解增多,因要合成大量的性激素和繁育后代消耗能量。
2)激素调节: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很多,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等;促进脂肪合成的激素有胰岛素、前列
腺素。
3)脂肪动员的调节
4)β-氧化的调节
限速步骤:脂酰基进入线粒体,丙二酸单酰CoA的浓度增加,可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限制脂肪氧化。
[NADH]/[NAD+]比率高时,β-羟脂酰CoA脱氢酶便受抑制。
乙酰CoA浓度高时,可抑制硫解酶,抑制氧化(脂酰CoA有两条去路:氧化和合成甘油三酯)。
5)酮体生成的调节
①饱食:胰岛素增加,脂解作用抑制,脂肪动员减少,进入肝中脂肪酸减少,酮体生成
减少。
②饥饿:胰高血糖素增加,脂肪动员加强,血中游离脂酸浓度升高,利于β-氧化及酮
体的生成;当草酰乙酸浓度很低时,只有少量乙酰CoA进入TCA,大多数乙酰CoA 用于合成酮体。当乙酰CoA不能再进入TCA时,肝脏合成酮体送至肝外组织利用,肝脏仍可继续氧化脂肪酸。
③乙酰CoA及柠檬酸能激活乙酰CoA羧化酶,促进丙二酰CoA的合成,丙二酸单酰CoA
能竞争性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阻止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
④肝糖原含量的影响:肝细胞糖原含量丰富时,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及磷脂;肝细胞
糖供给不足时,脂肪酸主要进入线粒体,进入β-氧化,酮体生成增多。
6)脂肪酸合成的调节
①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
②别构调节:柠檬酸激活、软脂酰CoA抑制
③共价调节:磷酸化会失活、脱磷酸化会复活
④胰高血糖素可使此酶磷酸化失活,胰岛素可使此酶脱磷酸化而恢复活性。
四、基因表达调控
1、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
①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的任何基因。
②调节基因: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③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物通过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而控制受调节基因的转录,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
2、操纵基因和阻遏蛋白
①操纵基因(O):与启动子相邻的顺式作用位点,是阻遏蛋白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