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医疗服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医疗服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医疗服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医疗服务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领域,而医疗服务监管则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服务监管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给人民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对我国医疗服务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我国医疗服务监管存在的问题(一)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医疗服务监管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

部分法律法规的条款较为笼统,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标准,导致在实际监管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和执行。

同时,一些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医疗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新兴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

(二)监管体制不顺畅我国医疗服务监管体制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

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医保等多个部门都对医疗服务有监管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容易出现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的现象。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的监管标准和力度也存在差异,影响了监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监管力量不足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任务繁重,但监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监管人员缺乏医疗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难以对复杂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监管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难以实现对医疗服务的实时、动态监管。

(四)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重经济效益、轻医疗质量的倾向,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到位。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利润,过度医疗、不合理用药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五)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监管的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投诉渠道和反馈机制。

媒体对医疗服务监管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不足。

此外,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医疗服务监管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我国医疗服务监管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医疗质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

医疗质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

医疗质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医疗质控存在问题及整改问题的存在在当前医疗系统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医疗质控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下降,患者无法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

以下是一些问题的具体表现:1.医疗事故频发:由于医疗质控不到位,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导致患者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医疗记录不准确:医疗记录的不准确性给医生的判断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困扰,同时也给医疗质控工作带来了难度。

4.患者信息保护不到位: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的个人信息保护存在问题,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以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强化医疗质控体系建设•建立医疗质控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流程。

•加强对医疗事故的管理,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追究责任。

•定期组织医疗质控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对医疗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合理规划医疗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推动医疗服务的跨地区互联互通,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加强对医疗记录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记录的重视程度。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减少手写错误和信息丢失的可能性。

•设立医疗记录审核机制,保证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强化患者信息保护•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保护制度和相关政策,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审核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性,确保患者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滥用。

结语医疗质控问题的存在给患者带来了风险和困扰,也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发展造成了影响。

通过采取上述整改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改善医疗质控现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医保质控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保质控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保质控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医保质控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医保质控检查是为了保障医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1.数据准确性问题:医保数据的准确性是医保质控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数据录入和核对流程不完善,导致数据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2.医保支付标准问题:医保支付标准是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及规定而设定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地区医保政策和标准的差异,导致医保支付存在差异化现象。

3.医保消费监管问题:在医保消费监管方面,由于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不畅、监管措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医保资金的浪费和滥用。

4.医保审批流程问题:医保审批流程繁琐、时间长、操作复杂,不仅消耗了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大量人力物力,也增加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负担。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善医保质控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整改措施可以考虑实施:1.提升数据准确性:加强医保数据录入和核对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数据录入和审核标准,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加强数据监控和质量评估。

2.统一医保支付标准:加强地区医保政策和标准的协调与统一,使医保支付标准趋于一致,减少差异化现象,提高医保支付的公平性和效率。

3.加强医保消费监管:建立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加强消费监管与评估,发现并制止医保资金的浪费和滥用,加强违规行为的追责与处罚。

4.简化医保审批流程:建立便捷的医保审批流程,推行电子审批系统,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提高审批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降低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工作负担。

5.强化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与宣传,提高对医保政策和相关规定的了解和遵守程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

6.加大技术投入: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实现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互,增加医保质控工作的效能和效果。

医疗质量自查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自查存在的问题

医疗质量自查存在的问题医疗质量是医疗工作的核心,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需要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以下是医疗质量自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分析:一、医疗安全问题1. 医疗差错:在医疗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失误,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医疗差错的原因包括医务人员对病情判断失误、治疗方案选择不当、用药错误、护理不当等。

2. 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还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

3. 医疗风险: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病情的复杂性、医疗环境的多样性等因素,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

医疗风险的存在使得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面临很大的压力。

二、医疗管理问题1. 医疗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医疗机构在医疗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漏洞,如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医疗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2. 医务人员培训不足:医务人员培训不足表现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

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培训不足,难以胜任临床工作,影响医疗质量。

3. 医患沟通不足:医患沟通不足会导致患者对医疗工作的误解,进而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此外,沟通不足还可能导致患者对医疗方案的不信任,影响治疗效果。

三、医疗技术问题1. 医疗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人才培养。

2. 医疗设备落后:部分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落后,影响医疗工作的开展。

医疗设备更新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对医疗机构的经济实力有一定要求。

四、医疗服务问题1. 医疗服务态度不佳:部分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导致患者就诊体验差。

改善医疗服务态度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教育。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报告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报告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报告一、问题描述:近年来,我国医疗事故频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整改。

主要问题有:一是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不完善;二是医疗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三是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不够到位;四是患者对医疗质量无法有效监督。

二、问题分析:1. 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不完善当前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例如: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质量跟踪与评价、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2. 医疗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当前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机制相对薄弱,例如:临床操作规范不明确、医疗设施设备维护和管理不规范等。

3. 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不够到位医务人员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而相关培训和管理工作还有待加强。

例如,医务人员对操作规范的了解不够,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紧急救治能力。

4. 患者对医疗质量无法有效监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监督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的医疗监督机制不健全,患者的监督意见无法有效反映给相关医疗机构。

三、改进措施:1.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操作规范,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理论知识。

加强对质量控制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临床操作规范的制定和宣传,规范医疗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建立和完善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机制,强调医务人员的责任追究,提高医疗过程中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

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培养其临床技能和紧急救治能力。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4. 健全患者医疗监督机制建立患者医疗监督的渠道和机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监督。

设立患者投诉处理机构,及时处理和解决患者的投诉和意见,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情况

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情况

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情况医疗安全监督是保障患者生命和身体安全的重要工作,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也是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

医疗安全监督的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是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对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医疗安全监督的分析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对医疗事故的分析、医疗不良事件的评价以及医疗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针对医疗事故,常见的分析方法有事故树分析、因果树分析等,通过对医疗事故的深入分析,能够找出具体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对医疗不良事件的评价需要对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失误、护理问题是否存在疏漏等,通过评价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可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避免其再次发生。

同时,医疗质量的评估是对医疗机构整体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医疗服务的人性化程度、医疗流程的合理性等方面,通过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疗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医疗安全监督的改进工作是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改进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医疗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医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二是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通过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医疗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医疗工作责任和权限,确保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医疗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首先,医疗机构普遍重视医疗安全监督工作,建立了专门的医疗安全监测与分析机构,负责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统计分析和评价工作。

其次,医疗机构通过加强对医疗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和责任心,以及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再次,医疗机构通过定期组织医疗质量评估工作,对医疗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疗卫生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医疗卫生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医疗卫生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2023年,健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医疗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

然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监督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医疗卫生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监督工作的不足在医疗卫生领域,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规范操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监督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监督工作的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监督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程度的不足,导致监督工作无法得到全面、及时的实施。

其次,在信息管理方面,由于技术不成熟和监管手段不完善,导致人为管理的情况仍然存在。

最后,在政策实施方面,医疗卫生监督政策的实施不够及时、精准、全面,没有达到政策所要实现的效果。

二、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不完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所存在的不足也是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问题。

首先,由于医疗机构中医师、护士等医护人员的数量和技能不足,导致医护人员内部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错误和失误。

其次,在医疗机构管理方面,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仍然存在问题,医疗设备的落后和医疗卫生设施的欠缺也让患者得不到足够的保障。

三、监督工作人员的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了监督管理人员的不足。

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和支持,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执行力不够,以及对于医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欠缺也导致了监督工作的不足。

四、加强监督工作的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加强监督工作的措施:(一) 完善监督工作的制度,增加监督管理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程度。

与此同时,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人为管理,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全面加强管理水平。

(二) 改进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模式,大力加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建设优质的医疗卫生设施,落实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加强医学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素质。

医疗行业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的反馈报告

医疗行业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的反馈报告

医疗行业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的反馈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医疗行业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的情况,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根据最近进行的监督检查,以下是我们的发现和相关建议。

发现1.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部分医疗机构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导致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 某些医疗机构在培训和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员工对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

2. 医疗设备安全在医疗设备安全方面,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部分医疗机构未能按照规定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导致设备故障率较高。

- 存在一些医疗设备未经过及时的校准和验证,使用时可能存在误差。

3. 医疗废物处理在医疗废物处理方面,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部分医疗机构的废物分类和处置不规范,存在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 缺乏完善的废物管理流程和培训计划,员工对废物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建议基于我们的发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进医疗行业的质量与安全监督:1.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质量管理流程和标准的理解和遵守。

2. 提升医疗设备安全水平:-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管理:- 制定废物分类和处置的规范,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 建立完善的废物管理流程和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废物处理的意识和操作技能。

结论通过对医疗行业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并采纳这些建议,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和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医疗服务。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以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为题,我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以下是我对该主题的分析和建议:一、监管困难:1.法律规定不完善:当前我国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法律法规较为欠缺,缺乏明确的监管标准和制度。

2.监管部门资源不足:监管部门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导致监管力度不够,难以有效监管民营医疗机构。

3.信息不对称:民营医疗机构经营的信息不透明,监管部门难以获取完整准确的信息,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监管手段不足: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手段,无法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处罚。

二、监管建议: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立法工作,明确监管标准和责任,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管制度。

2.加强监管部门建设: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投入,提高监管部门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

3.加强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民营医疗机构公开经营信息、收费标准等,增加监管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

4.加强监管手段:完善监管手段,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规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增加监管的震慑力。

5.加强监管合作:建立监管部门与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监督,共同推动民营医疗机构的规范经营。

6.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监督和举报,加强社会监督的力量,形成监管的合力。

7.加强行业自律: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组织自律,建立行业协会和组织,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

8.提高患者权益保护:加强对患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9.加强监管培训:加强对监管部门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适应监管工作的需要。

10.推动制度创新:推动监管制度的创新,探索适应民营医疗机构特点的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能。

总结起来,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存在的困难主要包括法律规定不完善、监管部门资源不足、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手段不足等方面。

医疗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疗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疗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医疗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近年来不乏医疗质量问题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些问题涉及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医疗流程的规范性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权益和医疗安全。

对医疗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医疗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1.设施设备不合格。

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医疗诊疗和手术质量。

2.医务人员职业素养不够。

部分医务人员存在工作不负责任、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不良体验。

3.医疗流程不规范。

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疗流程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患者就诊时间过长、医疗效率低下等问题。

4.医疗安全隐患。

医疗机构存在医疗事故率较高、患者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二、医疗质量整改措施1.加强设施设备建设。

医疗机构应加大投入,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更新,确保医疗诊疗和手术质量。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质量。

3.优化医疗流程管理。

医疗机构应合理规划医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4.强化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医疗事故防控,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医疗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和医疗安全。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医疗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

只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环境,让患者放心就医。

医疗质量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整改措施和有效的监督制度,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为人民裙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这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和责任。

经过对医疗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的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医疗质量问题的根源并非单一,而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医疗卫生巡查监督整改报告

医疗卫生巡查监督整改报告

医疗卫生巡查监督整改报告【医疗卫生巡查监督整改报告】一、背景介绍作为医疗卫生巡查监督整改报告,本文旨在对某医疗机构的巡查结果进行整理汇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

二、巡查结果分析经过对该医疗机构的巡查,我们发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及设备问题该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并且设备维护不够及时,导致一些设备功能不完善甚至损坏。

这给医疗过程中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人员管理问题该医疗机构中存在一部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纪律较为松散。

还有一些医务人员存在慢性迟到、早退等不良工作习惯,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3.卫生消毒问题部分卫生间清洁不够彻底,卫生消毒不到位,容易滋生细菌繁殖;手术室、诊疗室等医疗环境清洁不够,存在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

4.医疗记录问题该医疗机构的医疗记录整理不规范,记录内容不完整,且有时存在错误。

这样的情况使得患者的病情追踪及医疗服务评估成为困难。

三、整改措施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建议,旨在改善医疗机构的运营状况,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1.基础设施及设备问题的整改建议(1)对老化的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医疗场所的安全性和舒适度;(2)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修设备,确保设备功能正常;(3)加强设备的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医疗操作环境的清洁度。

2.人员管理问题的整改建议(1)优化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责任心与职业素养;(3)建立考勤制度,严格追究迟到早退等工作纪律问题。

3.卫生消毒问题的整改建议(1)加强卫生消毒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场所的卫生状况;(2)定期进行专业的消毒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3)加强对卫生消毒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确保操作规范与效果。

4.医疗记录问题的整改建议(1)制定医疗记录整理规范,明确记录的内容和格式要求;(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医疗记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3)建立医疗记录审核机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

医疗质量监管存在哪些问题

医疗质量监管存在哪些问题

医疗质量监管存在哪些问题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

然而,在当前的医疗体系中,医疗质量监管仍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监管标准不够明确和统一是一个突出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对于医疗质量的衡量标准存在差异。

这导致了在进行监管和评估时,缺乏清晰、一致的依据。

例如,对于手术成功率的界定、医疗并发症的认定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衡量等方面,缺乏全国性或行业内广泛认可的统一标准。

这种不统一使得医疗机构在追求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方向,也给监管部门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其次,监管力度不足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监管部门往往面临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限制,难以对众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深入、持续的监管。

一些小型医疗机构或者偏远地区的医疗机构可能长时间处于监管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违规操作和医疗质量问题。

此外,对于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和医疗行为,监管部门的抽查频率较低,难以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

即使发现了问题,处罚力度也可能不够严厉,不足以对医疗机构形成有效的威慑,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质量问题不够重视。

再者,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监管的效果。

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往往对医疗过程和医疗质量缺乏专业的了解,难以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而医疗机构掌握着大量的医疗信息,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同时,监管部门在获取医疗机构的真实运营数据和医疗质量信息时也可能存在困难,医疗机构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隐瞒或谎报相关信息,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实际情况,从而影响监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医疗质量监管中的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优质的监管资源往往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基层医疗机构和贫困地区则相对缺乏。

这使得基层医疗机构在提升医疗质量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容易出现医疗技术水平低下、医疗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同时,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医疗质量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影响了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23年,卫生监督工作是我们国家卫生领域的关键工作之一,它负责监管各类医疗机构和企业在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安全情况。

随着卫生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卫生监督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对卫生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重点谈论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问题分析1. 卫生监督队伍素质与数量的不足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监督员来完成的,而目前我国卫生监督队伍的数量和素质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首先,据统计,我国的卫生监督队伍数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其次,卫生监督队伍的专业素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卫生医疗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故而监督员们不得不不断自学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如知识的储备、实践经验的获取等,以此应对行业内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标准等。

然而,这种情况下也会存在监督员对新技术和标准的不熟悉,导致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2. 卫生监督工作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而目前我国卫生监督法规的相关内容并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了监督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现行的卫生监督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针对某些操作的监督标准以及示范规范,而这恰恰是影响卫生监督工作的一个瓶颈。

像这样缺乏法律依据的监督工作容易被怀疑,也容易导致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3. 卫生监督监管的难度大卫生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卫生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管,但由于卫生医疗行业逐渐趋于多元化,而监管方式无法面面俱到,所以监管的难度也相应加大。

同时,监管能力不能满足监管需求,也是目前卫生监督监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监管有时还需要与上级机关、其他部门和社会力量联动,才能达到最佳结果,所有接口都要互相协调,进行信息共享,以便监管水平更上一层楼。

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尊敬的领导:
我是一名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在近期对医疗检查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调研,现在我将对发现的问题及提出建议一一进行说明。

首先,就医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多个医疗机构进行了观察之后,我发现目前医疗检查面临着如下问题:
1. 检查过程管理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的检查管理体系
不够完善,导致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信息遗漏、数据混乱等问题,从而影响医生的判断和治疗效果。

2. 诊断技术不够过硬: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机构内部的
诊断技术难以有效解决,导致出现误诊或漏诊,甚至不利于合理的后续治疗。

3. 环节医生业务不足:在整个检查和诊断过程中,对于
关键环节缺乏专业业务能力的医生,会导致诊断结果不够准确、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建议部门管理者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规范检查过程管理:对于检查流程中的每一步骤和环
节都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表,以确保检查过程的规范性。

2. 提高诊断技术水平:要加强医生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医生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满足诊断处理的需求。

3.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科学地安排医疗人员的分工,鼓励医生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为整个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强诊断设备的附加功能开发,提升设备的智能化和多元化。

目前,我发现一些高端的检查设备还可以添加增值功能,如智能化检查报告、机器学习、自适应检查等,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总之,尽管医疗检查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但我们可以从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优化检查过程管理和提高设备附加功能等方向入手,为患者提供更好、更准确、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创造更美好、健康的未来。

医疗机构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温湿度计
五是调剂和使用进一步规范。
▪ 调配药品做到处方审核、调配双签名,对 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处方做到处方医生 更正签名后予以调配。对于发现的药械不 良反应能按照规定及时上报等。
存在问题
在监督检查中也发现 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1 个方面:
存在的问题之一
没有落实药品、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 具体表现在从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采购 药品、医疗器械的,没有查验《药品生产许可 证》、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医疗器械生产企 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从药品批 发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首次采购药品、医疗 器械的,没有查验《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批 准证明文件或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采购进口药品,没有查 验药品进口批准证明文件和进口检验质量报告书; 采购进口医疗器械,没有查验医疗器械进口注册 证书和进口检验质量报告书 。
存在问题之六
没有定期(每月)对药品、医疗器械进行检 查与养护。具体表现在对储存设施设备没有建立 相应的养护档案。不能按药品性质进行分类保存, 贮存设备简陋或缺少。我们检查发现,个别基层 医疗机构对生物、生化制品没有实行规定的低温 保存,如常用的胎盘组织注射液、垂体后叶注射 液、破伤风抗毒素、辅酶A、聚肌胞等仍常温保 存;需要避光的药品如磺胺类、制霉菌素、维生 素C等没有避光保存,造成药品氧化变质、分解 而失效变质;药房、仓库没有防潮、防虫、防鼠 及防尘设施。春季中药饮片及糖衣片剂霉变严重。 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库房没有药架不能分类存放, 直接堆放在地面上。
执法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1日 起施行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实施条例》2002年9月15 日起施行。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医疗机构 执业及自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医疗机构 执业及自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医疗机构执业及自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一、问题的存在1. 人员素质不高医疗机构中存在着一部分人员素质不高,医德不端、服务态度恶劣、工作懈怠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医疗机构的整体形象。

2.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一些病情相对轻微的患者却得到了过多的医疗资源。

3. 执业管理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的执业管理规范,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着医疗纠纷频发、违规开药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也给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运营带来了诸多困难。

4. 自查工作不到位一些医疗机构对自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自查频率低、自查内容不全面、自查报告不及时等问题频发。

这些不到位的自查工作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安全隐患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的风险。

二、改进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德医风和职业素养。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

2. 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医疗机构应合理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确保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筛查和分级诊疗,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3. 健全执业管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加强执业管理,建立健全的违规处理机制,对医疗纠纷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解和处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监管制度,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和合法性。

4. 完善自查工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自查工作的重视,提高自查频率和自查内容的全面性。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自查报告系统,确保自查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并加强自查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自查工作的到位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医疗机构的执业和自查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加强相关的改进措施,很多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只有不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医疗机构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四、进一步改进措施1. 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是解决执业和自查工作存在问题的重要措施。

医疗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疗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疗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医疗行业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医疗质量的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

医疗质量检查是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医疗质量检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整改。

本文将探讨医疗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医疗服务的标准不统一在医疗质量检查中,不同机构和不同地区的医疗服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这给患者的就医体验带来了困扰,也影响了医疗质量的评估和比较。

有些医疗机构可能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医疗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

整改措施:1. 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应与各地医疗机构合作,制定统一的医疗服务标准,明确规定各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指标。

2. 加强人员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3. 加强监管力度:相关监督机构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服务中的问题。

问题二: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安全问题医疗设备和药品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医疗质量检查中,仍然存在着医疗设备和药品安全问题。

一些医疗机构可能存在设备更新不及时、质量不达标,或者使用假冒伪劣药品的情况,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整改措施:1. 完善设备采购和更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设备采购和更新制度,确保医疗设备能够及时跟进科技发展,并且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2. 加强药品质量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药品追溯体系,严厉打击使用假冒伪劣药品的行为。

3. 强化设备维护和药品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药品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药品的存储、配送符合规范。

问题三:患者权益保护不到位在医疗质量检查中,患者权益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医疗机构可能存在未能充分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未能及时处理患者投诉等情况,给患者权益保护带来了隐患。

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背景作为国家对医疗机构监管的一种形式,医院管理年督查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从医疗质量、医师行为、医疗安全等各个方面对医院进行监管,评估医院的工作表现和管理水平,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医院管理的不断提升。

但是,在实际的督查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医院管理水平,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医疗质量问题医院管理年督查中,医疗质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核点。

但是,在实际的医院管理过程中,医疗质量问题却经常发生。

例如,医生操作不规范,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及时;医疗流程不规范,导致药品使用不当等。

资金管理问题资金管理问题也是医院管理年督查中的一个重要考核点,但是在医院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些医院未能做好预算管理,医生过度开药、过检查等行为也让医院的经费支出不可控。

同时也存在很多管理滞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医疗人员素质问题医疗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考核点。

一些医生存在着医德医风问题,缺少相应的职业操守,给患者的医疗安全带来威胁。

另外,医院管理人员的技能、知识水平等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解决措施加强建设医疗环境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环境,健全各类管理机制,推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加强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升级,并保持通畅沟通,高效配合。

同时,应当定期召开督导会议,对医院进行评估,发现问题,针对性解决。

完善管理制度与流程医院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手术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医疗设施维护保养规划。

同时,应当通过流程优化,确保医疗服务过程顺畅,将维护主动权和服务权利转交给患者,提高医院公信力。

提高医疗人员素质医生是医院的核心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医疗培训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的教育,落实患者安全责任制度。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内部管理制度和责任担当制度,改进医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

医疗督查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医疗督查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医疗督查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医疗督查是指政府或相关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和合规性。

然而,在实际的医疗督查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整改和改进。

本文将就医疗督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医疗督查存在问题1.缺乏标准化的督查指标和评估体系。

当前的医疗督查指标和评估体系多为本地自行制定,各地标准不统一,缺乏科学性和权威性。

这导致了医疗督查的结果容易受主观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无法准确反映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2.督查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目前医疗督查主要依靠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对医疗机构进行“一刀切”式的检查,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

这导致了督查工作效率低下,无法深入了解医疗机构的真实情况,也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3.医疗督查形式化倾向严重。

目前医疗督查工作主要以文件评审和现场检查为主,过于注重流程和程序,忽略了结果和效果。

这导致了医疗机构对督查工作的反感和抵触情绪,无法有效推动医疗机构改进和提高。

4.督查机构能力不足。

当前医疗督查机构的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有些机构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对医疗服务进行准确评估和监督。

这导致了医疗督查工作的片面性和不全面性,无法体现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5.督查工作与医疗机构利益挂钩。

一些医疗督查机构与医疗机构存在利益交集,监督和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各种利益因素的影响,无法客观公正地评估和监督医疗服务。

这导致了医疗督查工作的失真和不公正,无法实现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二、医疗督查整改措施1.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指标和评估体系。

应立足于国际医疗服务的最佳实践,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医疗质量管理经验和指标体系,制定统一的、科学的医疗督查指标和评估体系。

同时,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提高督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督查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的问题之四
没有配备保证药品质量的温度、湿度控 制设备。绝大多数村卫生室和少数社区卫 生服务站没有空调、冰箱和监测温湿度的 温湿度计,有的虽然配备了空调、冰箱和 温湿度计,从现场检查情况看,也是形同 虚设,空调不开,冰箱内放杂物,温湿度 记录不真实等。极个别医院类医疗机构甚 至跟村卫生室一样,没有在药房配备空调。
医疗机构监督检查中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淳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吴潇
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的 重要性
医疗机构是药品和医疗器械消费的终 端环节。据统计,市场上约80%左右的药 品和医疗器械是通过医疗机构应用到患者 身体上。依法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 器械质量的监督检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 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建设社会 主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 《杭州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019年
11月1日起施行。 ▪ 《杭州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意见(试行)》
依法制定的规范建设标准
▪ 《杭州市乡镇卫生院“规范药房”验收标准》 实施时间:2019年6月30日
▪ 《杭州市农村卫生室“合格药房”验收标准 》 实施时 间:2019年6月30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合格药房” 按此验收标准执行 。
抽取某种药品票据难以提供
续上
有的村卫生甚至从来不做药品和医疗器械购进 验收记录,仅以购货清单代替;记录管理不规范, 不按照进货顺序和要求期限保存,随意乱放;有 的村卫生室甚至将卫健用字、卫食健字、卫食字、 卫消证字的产品当作药品登记在药品购进验收本 上,验收结论却写着“合格入库”。《药品管理 法》第二十六条明文规定:医疗机构购进药品, 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 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 进和使用。
大市农卫站组织村卫生室人员业务培训
青溪农卫站组织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县药监局组织举办汾口、姜家、大市 片医疗机构药品规范化建设培训班
二是药品使用环境有了进一步改 善。
全县100%的村卫生室实现了药房和诊 疗室、输液室明显分开,药房环境清洁, 添置了便于药品、医疗器械陈列的药柜和 药架等。
药房和诊疗室、输液室明显分开
某村卫生室药房象小杂店
某村卫生室如此陈列药品!
某村卫生室的中药调配室
某村卫生室诊断室内药品无标签
存在问题之八
少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从药人员为非 药学人员担任。从我们的监督检查中发现, 有的医院主管药品采购验收的并非药品专 业人员,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药品管理 调剂人员则由医师、护士或招聘的临时工 担任。
药监执法人员仔细检查
农民朋友高度关注非药品冒充药品
叶家大妈也知道保健品假冒药品销售的6种方式
宣传资料
宣传资料
存在的问题之三
购药渠道不规范。检查发现,一些基层医 疗机构,以药品价格为标准,哪里药品价位低就 往哪里进货。擅自从一些集贸市场及送货上门处 进货,不能提供供货方的合法资质证明。同时进 货发票及凭证不全。药品购入和使用记录不全。 有的药品甚至无帐可查,财务管理混乱。还发现 有的单位私下从上门推销商处低价购入药品,少 量药品从正规渠道进货,并保存其进货发票与单 据来应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及逃避行政处 罚,使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不法分子倾销假劣药品 的主要目标。 严重影响农村百姓身体健康。
存在问题之五
医疗机构储存药品、医疗器械没有实 行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区以黄底白字标 明、合格品区以绿底白字标明、不合格品 区以红底白字标明),没有分类存放。具 体表现在易串味的药品、中药材、中药饮 片没有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过期、变质、 失效等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没有放置 在不合格库(区)。(村卫生室没有药品 仓库,只设置不合格品区)
能分区要求科学合理,符合国家卫生学设计标准,并配
备必要的设施。资金来源是:村卫生室用房建设经费在
省市财政补助基础上,新建的村卫生室县财政补助2万 元/家,改造的村卫生室县以上财政共补助1.5万元/家, 村卫生室的配套设备县财政补助0.5万元/家,不足部分 由乡镇、行政村统筹解决。
村卫生室设施配置标准
药房环境清洁
药架新颖
三是购进和验收把关得到加强。
▪ 购进药品、医疗器械能做到从合法企业购 入,索证索票齐全,做到票、帐、物相符, 验收药品、医疗器械能做到根据原始凭证, 逐批验收并记录。
药品购进验收检查项目
▪ 药品购进验收记录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 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 进记录。药品购进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 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 位、购货数量、购进价格、购货日期以及国务院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如验收结论、 验收人等 。
存在的问题之二
对购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没有逐批验 收,所作记录不真实。具体表现在不少村 卫生室不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器 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和食品药监部门提供的样表及时、规范地 做好药械购进记录。
某村卫生室药品验收形同虚设
续上
有的医疗机构人员不对自己采购的药械进行 认真验收入库,只粗略地清点数量,质量验收与 入库记录不同步,记录则在有空闲时照抄购货发 票的内容,发票上没有开列的就省略不记;购进 记录不装订成册,不利于随时查找核对记录。如 在执法检查中随机从货架上抽取某种药品要求提 供其购进记录,从药人员就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找 出其相关材料;简单地以商品帐代替购进记录, 且商品帐记录不全,不能体现出该药品的生产厂 家、批准文号、批号和有效期等关键信息。
存在问题之七
药品陈列不规范。个别村卫生室存在 药品分类意识差,陈列随意,甚至连最起 码的内服药与外用药也不分开摆放;有的 卫生室随意将药品放在床下、厨房、堂前 等,导致药械外包装也被污染;更有甚者 将自己日常生活用品与药械混放一处。
药品存放在堂前
药品存放极其混乱
药品随意堆放
某村卫生室药品堆放极度杂乱
层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管理水平 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是管理职责和人员培训进一步 得到落实和开展。
各基层医疗机构都依照法律法规规定, 制订了能保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 制度,如药品医疗器械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药品医疗器械保管制度、药品医疗器械使 用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等并得到落实。 根据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了 从药人员业务培训,从药人员对药品医疗 器械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等的知晓率 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执法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12月1日 起施行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实施条例》2019年9月15 日起施行。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4月1日起施行 ▪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2000年10月
13日起执行。 ▪ 《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四是陈列、储存和养护进一步规 范。
▪ 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做到分别摆放和储存, 药品能按照剂型或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别 陈列和摆放。同时,定期检查陈列、储存 药品的质量并做好养护记录,建立了近效 期药品一览表,加强药品效期管理。
药品分类摆放陈列
储存和养护温湿度要求
储存药品的常温库温度保持在10— 30℃、阴凉库温度不应超过20℃、冷藏库 温度保持在2—10℃,药库和药房的相对 湿度应当保持在45%—75%。
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
使用的重要性
2019年11月1日《杭州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 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22 号)颁布实施以来,特别是2019年12月1日《浙 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8号)(以下简称省政 府238号令)颁布实施以来,我局药品监督检查 人员,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 使用情况进行了多次的检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 在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着不少 的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如何进一步加强药品、医 疗器械管理是今后一段时期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 《浙江省小诊所药品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现场验收标准 (试行)》
▪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使用规范化建设试点检查标准》 2009年开始
一、基层医疗机构的范畴和监督 检查的要求
▪ 基层医疗机构的范畴 ▪ 监督检查的要求
基层医疗机构的范畴
▪ 从广义讲,我县所有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都属 于医疗机构。从狭义讲,除县级医疗机构外,其 他的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个体诊所、企事业单位医务室均属于基层医疗机 构。在具体监管中,我们对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 器械使用按照医院类和非医院类进行监督检查。 医院类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规 模较大的卫生院。其他的均属于非医院类医疗机 构。
一、用房要求:村卫生室建筑面积至少60㎡,其中业务用房至少设诊 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和卫生间,每室必须独立;生活用房需要设 医生休息室和简易厨房。业务用房与生活用房之间要相对分隔。
二、人员要求:至少配备一名乡村医生。 三、设备配置: (一)基本装备: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便携式高压消毒锅、治
疗盘、有盖方盘、氧气包、压舌板、止血带、处置台、有盖污物桶、 输液架、紫外线灯 (二)新七件:身高体重计、出诊箱、诊查床、中西药品柜、血糖仪、 心电图机、急救箱 (三)特殊设备: 1、药房配备空调、小型冰箱; 2、电脑、打印机、刷卡机,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
存在问题之六
没有定期(每月)对药品、医疗器械进行检 查与养护。具体表现在对储存设施设备没有建立 相应的养护档案。不能按药品性质进行分类保存, 贮存设备简陋或缺少。我们检查发现,个别基层 医疗机构对生物、生化制品没有实行规定的低温 保存,如常用的胎盘组织注射液、垂体后叶注射 液、破伤风抗毒素、辅酶A、聚肌胞等仍常温保 存;需要避光的药品如磺胺类、制霉菌素、维生 素C等没有避光保存,造成药品氧化变质、分解 而失效变质;药房、仓库没有防潮、防虫、防鼠 及防尘设施。春季中药饮片及糖衣片剂霉变严重。 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库房没有药架不能分类存放, 直接堆放在地面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