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目表】2017—2019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历史细目表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1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40分,经济史约37分,文化史约8分;
中国史约62分,世界史约2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4分,经济史约16分,文化史约35分;
中国史约51分,世界史约34分。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6分,世界史约29分。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57分,世界史约28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Ⅱ历史双向细目表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20分,经济史约49分,文化史约16分;
中国史约61分,世界史约24分。
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历史双向细目表
中国史约44分,世界史约41分。
2015-2018细目表 (2)

2
量变与质变关系和规律相关知识
哲学
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1
1
中
0.658
21
2
矛盾分析法
哲学
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1
1
中
0.539
22
2
联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哲学
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1
1
易
0.624
小计
44
22
22
中
0.607
非选择题56分
必做48分
23
10
税收与税率关系
经济
收入和分配
3
2
2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政治)
设计难度
题型
题号
分值
核心考点
类别
获取解读
信息
调动运用
知识
描述阐释
事物
论证探讨
问题
档次
估计系数
模块
知识域
选择题
(48分)
12
4
投资理财
经济
生产劳动与经营
2
2
难
0.529
13
4
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关系
经济
生活与消费
2
2
难
0.248
14
4
企业生产与经营
经济
生产劳动与经营
2
2
易
2
2
易
0.777
15
4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
生活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2
难
0.331
16
4
三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学科考点及双向细目表

分析表达鉴赏综合应用评价13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文中内容的理解23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结构33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作者观点的分析4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图文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图文转换图文转换分析文中重点信息图文转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读图64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侧重点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侧重点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分析文本的有关内容73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内容、艺术特色85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艺术特色形象形象形象形象形象表现手法景物描写96欣赏作品的艺术效果√√分析作品结尾、艺术特色艺术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技巧、语言艺术技巧基本特征情节分析细节分析103断句√断句断句断句断句断句断句断句断句113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文化常识123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内容的分析1310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句子的翻译145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综合考查综合考查综合考查综合考查综合考查综合考查综合考查综合考查156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语言形象语言形象分析形象分析语言表现手法语言165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173成语辨析√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病句辨析语言连贯成语辨析词语辨析连贯词语辨析183病句辨析√病句辨析病句辨析语言连贯成语辨析病句辨析语言连贯标点语言连贯193连贯、准确√语言得体得体词语辨析词语辨析语言连贯病句辨析病句辨析病句辨析206表达准确、连贯、得体√补写/连贯补写/连贯得体得体得体补写/连贯补写/连贯补写/连贯2017年2018年2019年2019全国卷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9全国卷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9全国卷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8全国卷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8全国卷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8全国卷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语言文字应用55知识内容识记能力层级2017-2019高考全国卷语文学科双向细目表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理解√探究2017全国卷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7全国卷2图文转换。
高中历史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高中历史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单元一: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知识点1. 早期古代文明- 石器时代及其特点- 巴比伦、埃及古王国的特点-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衰2. 古希腊与古罗马- 希腊城邦及其民主制度-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转变- 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播3. 华夏文明的诞生与发展- 黄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商代与西周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能力要求1. 识记与理解- 能够准确记忆和表述各个古代文明的兴衰过程- 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了解华夏文明的基本起源和演变过程2. 分析与应用- 能够分析不同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掌握希腊罗马文化对其他文明的影响及传播路径- 分析华夏文明的发展与变革过程3. 综合与评价- 能够对比多个古代文明的特点、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 总结各个文明的兴衰原因和影响- 评价不同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和影响评估方法1. 单元测验- 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考查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2. 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文明对比和影响分析- 考查分析和综合能力3. 书面作业- 撰写一篇综合性的历史论文- 考查综合评价和批判思维能力研究资源1. 教材- 《世界历史概论》- 《古希腊与古罗马史》- 《中华古代史》2. 网络资源3. 音视频资源- MOOC课程:《古代帝国与文明的兴衰》- TED演讲:《历史的错误教训》以上是《高中历史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制定研究目标和评价方法。
祝你学业进步!。
2019年高考全国双向细目表历史科

非选择题
15
○
日本明治维新
获取和解读历史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6
非选择题
15
○
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
获取和解读历史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7
非选择题
15
○
汉的能力
2019高考试题试卷双向细目表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
题号
题型
分值
预估试题难度
知识点分析
能力要求及主要的思想方法
易
中
难
24
选择题
4
○
战国时期水利事业发展
时空观念
25
选择题
4
○
西汉初年治国思想发展演变
唯物史观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26
选择题
4
○
宋明理学之程朱理学
历史解释
27
选择题
4
○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过程反映趋势原则
28
选择题
4
○
戊戌变法
重心一致原则和合理推导
29
选择题
4
○
五四运动的影响
史料实证
30
选择题
4
○
解放战争
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31
选择题
4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解释
32
选择题
4
○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容
对基本史实识记能力的考查
33
选择题
4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
历史解释
34
选择题
4
○
法国大革命
历史解释
35
【细目表】2017—2019年高考全国卷命题历史细目表

2019年高考全国I 卷文综-历史命题细目表还原题型 题号 分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难度考点指向模块 知识域 HJ DY MC LT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设计难度 实测难度选择题244商周王位继承方式变化政治 中古史 22√√√中 0.77254西汉时期王国问题的解决政治 中古史 22√√√中 0.8226 4唐代的拔河竞技活动文化 中古史 31 √ √ √ 中 0.61 27 4 明中后期南北经济区域差异 经济 中古史2 2 √ √ √ 易 0.71 284 近代前期社会结构变迁经济 中近现 31 √ √ √ 中 0.56 29 4 五四前后社会思潮的变化 文化 中近现2 2 √ √ √ 中 0.67 30 4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成熟 文化 中近现 2 2 √ √ √ 中 0.70 31 4 一五计划与中苏关系 经济 中近现 2 2 √ √ √ 易 0.54 32 4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 政治 世界史 2 2 √ √ √ 难 0.53 334 拉美现代化迟滞的原因 经济 世界史 1 3 √ √ 中 0.47 34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经济 世界史 22 √ √ √ 中 0.73 354 近现代世纪文学艺术的发展 文化 世界史 22√ √ 易 0.58 小计 4825 23非选择题41 25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经济世界史中近现 4 12 5 4 √ √ √ √ 中 0.4942 12 钱穆关于对待本国历史观点政治 文化 中古史中近现2 3 3 4 √ √ √ √ √ 难 0.41小计 37 6 15 88非选择题(选做)45 15 秦汉魏晋时期封爵制度演变 改革 中古史 5 4 4 2 √ √ √ √ 中 0.69 46 15 阿拉曼战役 战争 世界史 3 5 3 4 √ √ √ √ 中 0.15 4715当代劳模刘源张人物 中近现 4 6 2 3 √ √ √ √ √ 中 0.73 小计 154533全卷合计 10035 43 11 112019年高考全国II卷文综-历史命题细目表还原2019年高考全国III卷文综-历史命题细目表还原说明:“关键能力”中,HJ表示“获取和解读信息”,DY表示“调动和运用知识”,MC表示“描述和阐释事物”,LT表示“论证和探讨问题”。
高一历史双向细目表

13
三线建设
中国现代史
主要影响是
史料实证
新中国工业化进程
0.65
14
思想上拨乱反正
中国现代史
据此可知
史料实证
改革开放历程
0.65
1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现代史
旨在
历史解释
改革开放历程
0.4
16
市场化改革中国现代史这 Nhomakorabea调整历史解释
改革开放历程
0.65
17
统一政权的边疆治理
中国古代史
概括内容、列举表现、概述意义
中国近代史
意图是
历史解释
中外交流
0.65
5
晚清列强侵华方式变化
中国近代史
原因是
唯物史观
近代民族危机
0.65
6
苏区政府的土地改革
中国近代史
表明
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探索
0.65
7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
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实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0.8
8
新中国初期经济整顿
中国现代史
采取的对策是
史料实证
建国初巩固政权
0.8
9
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中国现代史
该作品
历史解释
新中国工业化与妇女解放
0.65
10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国现代史
这体现了
历史解释
中外交往
0.65
11
论十大关系
中国现代史
该报告
史料实证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0.65
12
6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实践
2011-2016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格模板

√
√
48
15
光绪帝
人物
中近
√
√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0分,经济史约45分,文化史约20分;
中国史约65分,世界史约20分。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类别
获取解读
信息
调动运用
知识
描述阐释
事物
论证探讨
问题
模块
时段
选择题
(48分)
24
4
战国农业(小农经济)
经济
世近现
中古近现
√
√
√
√
41
12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文化
中古
√
√
√
√
√
选做
政治
中近
√
√
选做
45
15
王莽改革
改革
中古
√
√
46
15
国民政府组织
思想
中近
√
√
47
15
德国赔款
战争
世现
√
√
48
15
道光帝
人物
中近
√
√
考查比例: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24分,文化史约29分;
中国史约52分,世界史约33分。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历史双向细目表
题型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题型
题号
分值
知识点
类别
4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
经济
中现世现
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
■
4
4
26
对外开放
走出去的内容
Ⅱ
■
■42.627源自政府与公民民主决策
Ⅰ
■
■
4
3.4
28
政府
政府树立权威的途径
Ⅰ
■
■
4
3.4
29
国家
国家结构形式、民主集中制
Ⅰ
■
■
4
2.9
30
我国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Ⅱ
■
■
4
3.4
31
文化创新
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Ⅱ
■
■
4
2.6
32
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
1.文化创新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Ⅱ
■
■
4
2.6
31
中国的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之路
Ⅱ
■
■
4
3
32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Ⅱ
■
■
4
2.6
33
唯物辩证法
发展、系统优化
Ⅱ
■
■
4
2.6
34
文化与大众传媒的作用
文化对经济、个人的作用、大众传媒的功能
Ⅱ
■
■
4
3
35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与意义
Ⅱ
■
■
■
4
3.4
36
Ⅰ
■
■
20
13
商品价值论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Ⅰ
■
■
4
3.4
25
社会保障
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9年四川省百校高三模拟冲刺卷
历史双向细目表
内容板块具体内容题型题号分值难度预估
能力层次
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权重比例%
古代中国
秦的统一选择题2440.65√
28%魏晋地方制度演变选择题2540.7√
唐宋蛇女故事演变选择题2640.4√
明朝监察制度选择题2740.5√
清朝江南市镇发展非选择题41(1)120.5√
近现代中国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国际法态度选择题2840.7√
28%《时务报》的社会影响选择题2940.6√
20世纪30年代的河南地价选择题3040.5√
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漫画选择题3140.65√
美国学者费正清对中国的不同认识非选择题42120.45√
世界史
修昔底德的写史方法选择题3240.4√
29% 18世纪欧洲人的音乐消费热选择题3340.55√
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生产现象选择题3440.65√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交通消耗选择题3540.6√16—17世纪的伦敦非选择题41(2)100.55√
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非选择题41(3)30.4√
选考(历史重大改革)新中国救济制度改革非选择题45
150.55
√15%
选考(20世纪战争与和平)美国对《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态度非选择题460.55
选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张仲景的医学成就非选择题470.55
总计1000.5503664100%。
2020年历史学科高考双向细目表

2020历史学科高考双向细目表一、整体分析: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
任何历史现象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 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 才能对史实有准确的把握。
脱离了特定的历史时空去看待历史史实, 如同缘木求鱼。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中多处使用地图、表格、文字描述等来考察政治制度, 历史事件的演进, 充分体现了对时空观念的考察要求。
其中第8、9、14题均使用了地图或图表来考察时空变化。
尤其是材料分析题的第16题, 给出三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密度图, 让学生判断其历史时期, 并说明依据, 更是充分体现了对时空观念的考察。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指导, 以唯物史观作为命题的灵魂统摄题旨, 通过呈现相关史料或史事作为试题的素材和载体的形式, 把唯物史观的立场与基本观点渗透于史料、史事及其形态发展的叙述之中。
具体在试题的开发设计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史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相互对应的内在联系。
即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论断, 立足于史料、史事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比较、论证与解释等史学研究方法, 渗透唯物史观丰富的内涵为命题立意, 突出史学研究以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论等丰富内涵为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以唯物史观为灵魂的命题理念。
2020年山东高考历史试题的材料分析题, 充分体现了创新性强的特点, 但又同时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 可谓守正的同时体现了创新。
第16题通过给出三副不同时期的人口分布图, 从人口密度变化这个小切口切入, 考察历史上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变迁, 可谓是小切口, 大视野, 大时空。
第17题用学生都很熟悉的《少年中国说》作为引子, 给出詹天佑, 邹容, 周恩来这三个学生熟悉的典型人物的相关材料, 让学生谈谈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
这道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强化家国情怀。
考试命题细目表

字词 字词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基础课本知识的掌握 词、句的组合 拼音 字词 字词 字词 字词 字词的运用 字词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 句型句式运用 语言表达 知识的综合应用
字词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 同义词、近义词的替换 阅读理解 课本知识的掌握 句型句式 拼音 汉字 偏旁部首的掌握 字与字的组合 字词的正确结合 字词在句子中的运用 用指定词语完成句子 句型转换 句子表达 看图写话 作文
考试命题细目表
一级题号 二级题号 三级题号 题目分值 每题()分 题型 是否选做题 知识模块 知识点
一 一 一 一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二
一 一 二 二 三 ຫໍສະໝຸດ 四 四 四 四 四 五 五 六 七 七
(一) (二)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一) (二) 六
16 8 7 8 6 8 8 8 8 8 4 6 6 18 41 4 42 12 1 2 2 2 2 2 1 2 2 1 2 2 3 4 12
1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客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主观题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2019高考历史双向细目表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现象。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易
33(世界近代思想)
文艺复兴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理解历史现象。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中
34(世界现代政治)
法国大革命的进步性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
35(世界现代经济)
苏联经济建设
4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实。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难
非选择题
41.清代至1950年我国海关税率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15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认识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原因,简析其意义。
9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结论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中偏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6
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论证阐述观点。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难
45.明治维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9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用所学知识,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中偏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6
46抗日战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知识内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考 查 内 容总 分 值难度 系数题 次分 值 题 次 分 值 题 次 分 值 集合、简易逻辑简易逻辑 1,3 8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 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 0.9+0.7 不等式不等式 6 4 13 6 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10 0.7+0.6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 5 4 17 4 函数图像性质、函数图像性质、 零点、恒成立零点、恒成立8 0.75+0.6 导数及应用导数及应用 10 4 20 15 4导数及应用导数及应用 23 0.6+0.7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4 4 18 14 图像与性质图像与性质 解三角形解三角形18 0.6+0.7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9 4 基向量思想基向量思想 向量几何意义向量几何意义4 0.5 数列数列 15 6 22 15 等比等差数列等比等差数列 数列求和数列求和21 0.7+0.6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7 4 14 6 19 15 线面位置、三视图、线面角、面面角25 0.7+0.7 +0.6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 8 4 11 4 21 15 双曲线离心率双曲线离心率 直线与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23 0.6+ 0.6+0.6 计数原理与古典概率、二项式定理定理 12 16 10 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变量及其分布列10 0.8+0.6 复数复数 2 4 复数概念复数概念 4 0.95 小结小结 10题 40分 7题 36分 5题 74分高中数学高中数学150 0.65 2018年高考模拟卷数学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页。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高中历史近五年双向细目表(历史)

①《权利 7 法案》 ②责任制 内阁 ① 1787 年 宪法 ②联邦制 总统制 ③美国总 统制与英 国君主立 宪制的异 同 ①法兰西 第三共和 国宪法 ②《德意 志帝国宪 法》
选择 2
4
选择
9.当今世界政 治格局的多极 化趋势
①一届人 大 和 1954 年宪法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 ② 社 会 主 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义改造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 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 影响。 ①欧共体 的形成 ②日本成 为经济大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 国 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 ③ 中 国 的 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振兴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 ④ 不 结 盟 发展。 运动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 ① 两 极 格 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局的瓦解 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 ② 多 极 化 8 展的影响。 趋势加强
8
9
选择
必修二
选择 2
选择 2
10
选择
选择 2
7、苏联社会主 义建设的经验 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 济的全球化趋 势
1.中国传统文 化主流思想的 演变
近10年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10-19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统计 )

2011 选择题
2012 选择题
1
集合(交集)
复数的除法和共轭复数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2
复数(共轭复数代数运算)
偶函数和单调性
组合
3
导数的切线方程
程序框图
复数(命题真假)
4
三角函数的图像
古典概型
椭圆求离心率
5
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求值
等比数列
6
二项分布的期望
三视图
程序框图
7
程序框图
双曲线求离心率
三视图
8
偶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
二项式
双曲线与抛物线
9
三角函数化简计算
定积分
三角函数求参数范围
10
球的内接三棱柱
向量和命题真假
函数图象
11
分段函数求参数范围
三角函数周期和单调性
球内接三棱锥
12
双曲线求方程
函数的交点问题
反函数与导数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13
定积分
线性规划
向量的数量积和模
14
三视图
集合(交集)
复数的运算和虚部
复数(除法运算)
抽样方法
等比数列
双曲线的渐近线
线面关系
程序框图
二项式求参数
球的组合体
程序框图
等差数列
三视图
三视图
对数比较大小
二项式求参数
线性规划求参数
椭圆方程
导数
分段函数求参数范围
抛物线与圆
递推数列研究单调性
直线与三角形面积问题
填空题
填空题
向量运算求参数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范本模板】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
中等C.较难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