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复习训练
(完整word版)最新 必修五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五古文单元重点句子翻译归纳《归去来兮辞》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4、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5、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8、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陈情表》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5、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6、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7、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8、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9、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1、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滕王阁序》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逍遥游》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期已矣。
5、彼于福致者,未数数然也。
6、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7、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0.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必修五文言文翻译练习及答案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归去来兮辞》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6.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9.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1.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2.耕植不足以自给1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5.情在骏奔16.或棹孤舟17.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滕王阁序》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5.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层峦耸翠,上出重霄10.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1.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宾主尽东南之美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8.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四美具,二难并21.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逍遥游》1.齐谐者,志怪者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6.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陈情表》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顾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遵从圣旨赴京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3.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得以安度余年。
《项脊轩志》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桂、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
借来书放满了架子,在这里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后,庭院内外增添了许多小门和围墙,到处都是。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喂养了两代人,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
4.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是谁。
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报任安书》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信中情意诚挚恳切,好像是抱怨我没能遵从您的意见行事,反而听信了世俗之人的话。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而世俗又不把我和为坚持气节而死的人相提并论,只是认为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自脱,终于被杀而已。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人之常情都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译文版)

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强逼母亲改嫁。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3.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4.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凭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
-5.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6.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我俯伏思量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在世的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
7.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蜀汉做过官,连续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
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9.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10.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
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11.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人教版)[1]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879d296da0116c175e0e4822.png)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人教版)[1]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归去来兮辞》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让自己的心灵被形体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认识到过去的事已经无法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
我确实误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倚靠着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的情怀,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反而容易心安。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起头向远处看看。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让人心情欢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
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我的一生将要过去。
9.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地听凭生死呢?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滕王阁序》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3.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
《逍遥游》1.齐谐者,志怪者也。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长到四岁,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得到儿子。
3、外无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以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7、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不料诏书急切而严厉,责备我逃避怠慢。
8、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9、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
10、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拨,恩惠优厚,怎么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呢?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得见/明察。
12、愿陛下矜愍愚臣,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侥幸地安度余年。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译: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译:5、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译: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译: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8、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译:9、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译:10、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1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是也。
译:12、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译:1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1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
译:15、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译:1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译:17、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18、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19、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其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译:20、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译:21、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译:2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译:2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2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译:25、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2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高中语文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五句子翻译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可以,零丁孤傲,至于建立。
我小时候常常患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傲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陋,很晚才获得儿子。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顾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独没有依赖,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宽慰。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交,则告诉不准。
我想手捧诏书立刻赴京任职,可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临时将就私交,可是报告申述又不被同意。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2此刻我是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低微浅陋,遇到过分的提拨,恩泽优厚,怎么敢踌躇彷徨,有非分的祈求呢?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酸楚苦楚,不不过是蜀中人士以及梁州、益州的长官们明理解白了解的,天地神明,实在都看得见。
7、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希望陛下能同情我愚笨的诚意,(允许)知足我不足挂齿的愿望,也许祖母刘氏能侥幸地安度余年。
我活着应该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答。
8、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前方开了四扇窗,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过来的日光,借助日光的反射,室内才光亮起来。
9、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常常而是。
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在院中内外设置好多小门小墙,各处都是这样。
10、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店东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超出厨房去赴宴。
1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这个妻子婆,是我逝世的祖母的婢女,饲养了两代人,我母亲在世时对待她很好。
12、吾家念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我们家人念书,很长时间不见收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老是能够期望的吧!13、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
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
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
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 7、之二虫又何如 。
参考译文
• 1、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 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 再往南去呢?
• 2、凭借旋风直上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 的。
• 3、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 而没有边际呢?
•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 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 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 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 在于贿赂秦国。”
• 4、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 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 5、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 6、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伶官传序
•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 之盛,可谓壮哉! • 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确实走入了迷途,但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院子里的树木,感到非常愉快。
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了结一生吧,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4、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却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志向?境遇虽然艰难,但意志应该更加坚定,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我猛地起飞,碰到树木就停下来了,有时或者还飞不到那么高,落在地上就是了。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况且(宋荣子这种人只是做到了)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难他,他并不因此而更加沮丧。
他分得清物与我的分际,能辨明荣与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
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他还依赖什么呢?9、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10、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明白知晓的,连天地神明,也实在看得清清楚楚。
1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的诚心,成全我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能够侥幸地平安寿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5课内文言文《归去》《滕王》《逍遥游》《陈情表》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答案

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 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 已。”(《东坡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 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 术上精心撰写、刻意求工的力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已矣乎!寓(寄托)形宇内复几时! 曷(为什么)不委(随从顺从)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欲何之 (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仙境)不可 期(期望,期求)。怀良辰以孤往,或植 杖而耘(除草)耔(培苗)。登东皋以舒 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来度到 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 的呢)?
乃(于是,然后)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 高兴一边奔跑)。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 (庭院里的小路)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斜视,随便看) 庭柯以怡(使愉快)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膝之易安(依靠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境,知 道住在仅能容膝的小屋容易安身)。园日涉 (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拄着)扶 老以流憩,时矫(举)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 岫(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日光) 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徘徊)。
高中语文必修5
文言文词语解释句子翻 译训练
杨振文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高中语文必修四、必修五文言重点句子及翻译

• 2、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 报。 • 翻译: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 子的职务,(这样的圣眷)不是我杀身捐 躯所能报答的。 • 3、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 废远。 • 翻译: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相濡以 沫,因此我的心愿是不能放弃奉养祖母而 远离。
• 4、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 翻译: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准 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能够使祖 母刘氏侥幸地寿终。 • 5、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 情,则告诉不许。 • 翻译: 我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劳(迅速前 往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 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 不被允许。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翻译: 归来吧,我要与世俗断绝交游。既然 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违背,再驾车出 游又能追求什么呢? 2、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 翻译: 算了吧!我的肉体寄托在这世上还 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 生死?
•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也。 • 翻译: 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因 为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 怨放在后面啊。 • 6、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 与秦王?” • 翻译: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你 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
《苏武传》
•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 奴使留在汉者。 • 翻译: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对合乎情理的做 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 着代表使者身份的符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 奴使者回国。 • 2、事如此,此比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 翻译: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 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 加对不起国家。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复习训练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复习训练(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复习训练《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6.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逍遥游》1.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5.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8.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9.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1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语文必修五重点文言文翻译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去,翅膀拍击水面达三千里,乘着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所以大鹏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么风就在下面了,然后才能凭借风力飞行。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背负青天而没有谁能阻止它,然后(这)才打算向南飞去。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6、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在蓬蒿之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我们飞的最高限度了,但是它将要飞到哪里去呢?7、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所以那些智慧能胜任一官之任,行为能适合一乡之人的心愿,品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心意,能力能取得一国的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这样啊。
(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像这小鸟一样啊)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却也不会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会更加沮丧。
9、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他认定了自己和外物的区别,分辨清楚了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罢了。
10、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他对于社会,并不去急急忙忙地追求什么。
虽然这样,宋荣子还没能达到修养的最高水平。
1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于顺应自然的本性,进而驾驭六气的变化,来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12、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所以说:至人不自私,神人不建树功业,圣人不追求名利。
13、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孔子的弟子们中(这类人)没有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留传下来他们这些事,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
高二语文复习之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迎考之文言文梳理《陈情表》1 .但以刘每况愈下,气味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由于祖母刘氏像太阳靠近西山,呼吸短促而轻微,生命告急活不长远,清晨不可以想到夜晚会如何。
2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希望陛下同情(我)愚笨的诚意,同意我不足挂齿的愿望,也许刘氏可以侥幸地安度暮年。
3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已经没有叔伯,又没有兄弟,家门衰微,福气浅陋,很晚才有儿子。
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此刻我是蜀国的低贱的俘虏,最微小最鄙陋。
(却)遇到过分的提携,恩泽优厚,哪里还敢彷徨不前,有非分的祈求。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酸楚苦楚,不单是蜀州的人士和二州的长官看见认识到的,天地神明,实在看得清清楚楚的 / 明察的。
《项脊轩志》1.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我关着窗户居住,时间长了,能依靠脚步声分辨走过的人是谁。
项脊轩总合遭到四次火灾,能不被烧毁,大体是有神灵保护吧。
2.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给我,经常到轩中来,向我咨询古代的事,有时靠着桌子学写字。
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妻子婆,是逝世的祖母的女仆,饲养了两代人,逝世的母亲待她很好。
4.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静静在此,大类女郎也?我的孙儿,好久没有看见你的影子,怎么成天寂静地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呢?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店东的狗朝着西面叫,客人超出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里栖息。
庭中开初扎上篱笆,不久砌墙,一共改动了两次。
《报任安书》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人原来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是由于他们在为何而死上有差别。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

必修1-5文言文课内同步检测及重点句子翻译(附答案)必修1-5课内文言文同步训练及重要句子翻译(附答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a) 失其所与(yǔ)D.①若不阙(ju?)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马之千里者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3、夜缒..而出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5、焉.用亡.郑以陪.邻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7、吾其.还也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10邻之.厚,君之.薄也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既东..,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3、夫.晋,何厌之.有1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荆轲刺秦王》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重点句翻译复习训练
《归去来兮辞》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6.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逍遥游》
1.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5.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8.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9.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陈情表》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2.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7.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8.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9.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0.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滕王阁序
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3.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4.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5.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9.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郑伯克段于鄢》重点句翻译
班级:姓名: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
..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公曰:“制,岩邑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3.都城过
....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4.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5.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6.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
7.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
..。
..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8.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报任安书》
1.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意气勤勤恳恳。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3.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5.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7.《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8.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9.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10.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11.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
后是非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