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的解剖和生理

合集下载

咽喉气管食管解剖

咽喉气管食管解剖

咽喉气管食管解剖人体消化系统是由口腔、咽喉、食管、胃肠道和肛门组成的系统。

咽喉、气管和食管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们分别负责着吞咽、呼吸和食物消化这些重要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会介绍咽喉、气管和食管的解剖结构和相关生理学知识。

咽喉咽喉是呼吸道和食道之间的共同部分,呈筒状。

它的长约四到五英寸,宽约一英寸。

它由肌肉、黏膜和骨骼组成。

咽喉组成咽喉分为三部分•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鼻咽部是由鼻腔向下延伸的部分。

口咽部是由口腔向下延伸的部分。

喉咽部是和食管和气管相连的部分。

这些部位由多个肌肉与神经组成。

咽喉生理学咽喉主要功能是将空气和食物分别输送到正确的位置,空气输送到肺部,食物输送到胃中。

当我们吞咽食物时,食物通过口腔和喉咽部前进,随着口腔底部的肌肉协调收缩的动作,食物被推入食管而不是气管。

在正常情况下,喉咙对于异物具有保护性作用,当异物进入喉咙时,控制喉咙的反射机制会引起带状肌收缩,将异物排出口腔外,以防止异物进入气管和肺部。

气管气管是狭长、弹性和柔软的管道,大约20-25厘米长,位于颈部前方。

它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喉咙的顶部和支气管的低端,通过这条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肺部。

气管由少量的软骨环组成,它们起到支持和保护气管的作用。

气管内壁的表层被称为黏膜层,这一层的上皮细胞能够产生黏液,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粉尘和其他杂质。

气管组成气管由软骨环和纤维状结构构成,约有16个弯曲的软骨环构成,并且向后弯曲。

在气管的上方覆盖了一块名为会厌的軟骨。

气管还包括支气管分支和支气管的管壁,肌肉和神经系统。

在支气管的管壁中,减少了软骨环的数量,而肌肉和黏液层增加了。

气管生理学气管的主要功能是将空气吸入和从肺部排出,确保呼吸的正常进行。

当我们呼吸时,气体通过鼻子或口吸入并经过气管进入肺部。

气管中的黏液层和纤毛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

气管的收缩能够帮助我们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并将它们从气管中排出。

食管食管是一条大约长25厘米的管道,把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部。

食管的解剖

食管的解剖

食管的应用解剖食管是消化道最上部,为一富有弹性的肌性管腔,上接漏斗状的喉咽部,下通胃贲门,分颈段与胸段食管,胸段食管又分为胸上段、胸中段与胸下段三部分,食管主要功能是通过蠕动而将咽下的食团与液体运送到胃。

食管(esophagus)是消化道的最上部,一富有弹性的肌性管腔。

上接漏斗状的喉咽部,起自环状软骨下缘、环咽肌下缘,下通胃贲门,相当于第10~11胸椎体平面。

食管长度随年龄而增长,新生儿约为8~10cm,一年后增加至12cm,到5岁时长约16cm,5~15岁内食管生长缓慢,15岁时长约19cm,成人男性食管长约21~30cm,平均24.9cm,成人女性食管长约20~27cm,平均23.3cm。

食管的横径在环状软骨下缘为1.3cm,气管分叉部为1.3cm,横膈裂孔处为1.55cm,贲门部为2.2cm,平时食管前后壁几乎相贴,吞咽时可作不同程度的扩张。

【食管走形】食管分颈段与胸段食管,胸段食管又分为胸上段、胸中段与胸下段三部分。

食管并非一单纯直管,大部分的食管接近脊椎,自上而下呈三个弯曲,下颈部与上胸部食管稍向左偏,离气管边缘约4~6mm,然后再向右,相当于第五胸椎移行至正中线,第七胸椎处食管又再度向左前方弯曲,绕过降主动脉,穿过横膈肌裂孔而达贲门。

另外,食管还随着颈、胸椎的曲度,向前后弯曲;所以,食管镜检查时需由高至低地调整头位。

【食管内腔】食管有4个生理性狭窄(图4-1-2),其与上切牙间的距离因年龄不同、食管长度不一而各异(图4-1-3)。

第1狭窄为食管入口,由环咽肌收缩所致,距上切牙约16cm处,是环咽部狭窄,为食管最狭窄部位,异物最易嵌顿该处,食道镜检查时,因环咽肌收缩将环状软骨拉向颈椎,食管镜不易通过入口,食管入口后壁处,咽下缩肌与环咽肌之间,有一肌肉薄弱区,若食管镜检查用力不当,可致食管穿孔(图4-1-4)。

第2狭窄为主动脉弓处狭窄,由主动脉弓压迫食管所产生,位于距上切牙约23cm处,相当于第四胸椎水平,食道镜检查时局部有搏动可见。

气管食管解剖

气管食管解剖

食道生理
分泌粘液mucus secretion润滑保护
食物、水到达下咽部刺激副交感神经反射性引起食道口扩张、平滑肌按顺序收缩产生蠕动。
蠕 动peristalsis推送食物。
咽下反射:
吞咽02
04
06
右 中肺叶支气管: 内、外侧 段支气管
下肺叶支气管:上、内侧底、前底、外侧底
后底段支气管
左 上肺叶支气管:尖后、尖下、前、上舌、下舌
下肺叶支气管:上、内侧底、前底、外侧底、后底
细:直径约1-1.5cm;长:约5cm;夹角大:40-55°
咽喉气管食管解剖及生理
气管、食管解剖及生理 河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咽咽喉气管食管解剖及生理喉气管食管解剖及生理
02
气管、食管解剖及生理
气管、支气管 气管 长约10-12cm。有16-20个气管环前2/3有软骨环,称软骨部.后1/3为纤维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称为膜部。
约占7-8软骨环
在2-4环前有甲状腺峡部 3-5之间是气管切开部位 气管壁
气管、支气管及食道生理
气管、支气管生理 通气及呼吸调节. 清洁,加湿和调温调节. 免疫:非特异性,特异性(体液,细胞). 防御性咳嗽和屏气反射.
在气管、支气管平滑肌中有张力感受器,吸气时气管、支气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刺激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到延髓呼吸中枢抑制吸气中枢,吸气活动停止。靠呼吸肌的弹性回缩(不耗能),呼出气体,解除对吸气中枢抑制,开始下一呼吸周期。 当体内CO2 蓄积氧分压降低时,刺激主动脉体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使呼气为主动运动(耗能),--喘。
四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食道口(环咽肌),C6平面,距上切牙16cm. 第二狭窄:主动脉弓,T4平面。 第三狭窄:左主支气管,T5。 第四狭窄:膈肌,平T10。

咽喉气管食管解剖

咽喉气管食管解剖

腭咽弓
咽侧索 咽峡左侧照片 腭舌弓
三喉咽部下咽部起于会厌上缘;
止于环状软骨下缘;下接食道口; 前部借喉口与喉腔相通; 喉口:会厌缘 杓会厌襞 杓状软骨 杓间区围成的区域; 会厌谷:舌会厌正中襞与两侧舌会 厌外侧襞之间的凹陷;
梨状窝:在喉口两侧有两个较深的隐窝称梨状窝; 环后隙:环状软骨板后;梨状窝间的区域; 下接食道口;
梨状窝:
梨状窝
梨状窝窥镜图
二 组织结构
一咽壁分层
1 粘膜层:鼻咽部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口咽 喉咽为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含有粘液腺 浆液腺及淋 巴组织;
2 纤维层腱膜层 颅咽筋膜: 在后壁中线形成坚 韧的咽缝;为两侧咽缩肌附着处; 构成;
3 肌层:1咽缩肌组:咽上 咽中 咽下;
2咽提肌组: 3腭帆肌组:腭帆提肌 腭帆张肌 咽
2 右支气管
短:2 53cm;粗: 1 42 3cm;夹角小: 2030 °
异物易于进入;
二 食管解剖
肌性管道; 长约 2030cm;第6颈椎 下缘平面与喉咽相连 续; 在第11胸椎平面 与贲门相连; 静止时 前后位闭合;空管横 径约23cm;
四个生理性狭窄
第一狭窄:食道口 环咽肌;C6平面;距上 切牙16cm
咽部淋巴组织相互通联形成淋巴环——内淋巴环; 内环淋巴引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相互连通构成外环;
颈 咽部淋巴环:内环 外环
咽后淋巴结
咽鼓管扁桃体
腺样体
咽侧索
内淋巴环
下颌角淋巴结
腭扁桃体
舌扁桃体
外淋巴环
咽鼓管扁桃体
腭扁桃体
咽侧索 下颌角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一 腺样体
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之间 表面有56条纵向沟隙 咽囊:中央沟小凹陷; 腺样体出生既有;67 岁最大;10岁以后萎缩;

食管基本解剖

食管基本解剖

精选ppt
3
食管壁的结构
食管壁较厚,约4mm具有消化管典型的4层结 构。食管空虚时,前后壁贴近,断面呈扁圆形。 食管粘膜形成纵行皱襞向管腔突出。食管上段 的纵行粘膜皱襞的数目与形状变化较大,在中、 下段,一般有纵行粘膜皱襞3-4条。正常食管粘 膜呈湿润光滑,内镜观察,面貌色泽浅红或浅 黄,粘膜下血管隐约可见。粘膜下层含有较多 较大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另外,还有大量 的粘液腺。食管壁的肌层,在上1/3段为骨骼肌, 下1/3段属平滑肌,中1/3段由骨骼肌和平滑肌 混合组成。外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12
2、短食管型食管裂孔疝。较短 的食管下方接扩大的膈上疝囊,
疝囊一般位于左膈上。
精选ppt
13
3、食管旁型食管裂孔疝。贲门仍 位于膈下,部分胃底经食管裂孔向
上疝至食管左前方。
精选ppt
14
4、混合型食管裂孔疝。贲门位于膈上, 钡剂可同时进入膈下之胃腔和膈上疝囊 内,疝囊常较大,可压迫食管形成压迹, 亦可见反流征象。
精选ppt
18
谢谢
精选ppt
1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ppt
15
食管憩室
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使食管壁的粘 膜层或全层向外膨出,形成囊袋,称食 管憩室
精选ppt
16
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是食管下端及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 碍,以吞咽动作时弛缓不良、食管缺乏有力蠕动为特 征性的病变。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
精选ppt
17
X线表现
造影检查:1)食管下端自上而下逐渐狭窄呈漏斗状或 鸟嘴状,狭窄段长短不一,边缘光滑,质地柔软,粘 膜皱襞正常,呈光滑的细条影状。2)钡剂通过贲门受 阻,呈间隙性流入胃内,呼气时比吸气时容易进入胃 内。3)狭窄段以上食管不同程度扩张,4)食管蠕动 减弱或消失,可有低频幅收缩,尚有第三收缩波频繁 出现。5)并发炎症及溃疡时,则粘膜皱襞紊乱,出现 溃疡龛影。

食管的解剖分段

食管的解剖分段
第三个狭窄:是食管通过膈肌的裂孔 处,该裂孔由右向左呈向上斜位。距 离中切牙约40cm。食管的第三个狭 窄是食道最狭窄的地方。
这三处生理狭窄尤其是第二、第 三处狭窄为食管疾病的多发部位,如 瘢痕、挛缩和憩室等,也常常是食管 癌的好发部位。临床上进行管内插管 操作时,要注意其狭窄,防止损伤食 管壁。
• 三个压迹:在 行食管钡餐造 影时,可见到 食管的这三个 压迹。
• 1.主动脉弓压迹、
• 2.左主支气管压 迹;
• 3.左心房压迹。
当左心房 出现病理性扩 大时,第三个 压迹更为显著。
食管的解剖分段
---段:自食管入口至胸 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
(2)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 气管分叉平面。
(3)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 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上1/2。
(4)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 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下1/2,通常 将食管腹段包括在胸下段内。胸 中段与胸下段食管的交界处接近 肺下静脉平面。
胸中段食管癌较多见,下段 次之,上段较少。多系鳞癌。贲 门部腺癌多见,腺癌可向上延伸 累及食管下段与食管下段癌不易 区分。
食管的三个狭窄: 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的起端,即咽 与食管的交接处,相当于环状软骨和 第6颈椎体下缘,由环咽肌和环状软 骨所围成,距离中切牙约15cm。
第二个狭窄:在食管入口以下7cm处, 位于左主支气管后方与之交叉处,相 当于胸骨角或第4、5胸椎之间的水 平,,距离中切牙约25cm。由主动 脉弓从其左侧穿过和左支气管从食管 前方越过而形成,该部位是食管内异 物易存留处。

食管的解剖与生理功能有何特点

食管的解剖与生理功能有何特点

食管的解剖与生理功能有何特点
食管是继口腔之后,从咽喉至胃部之间的一条肌性管道,长25—30厘米,前后扁窄。

顾名思义,其功能是输送食物。

实际上,医生检查时所测量的长度包括了口至咽喉部分(纳15厘米),即从门齿到胃的入口处(贲门),故全长约40—45厘米,并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段
食管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从上向下、自后向前、并稍向前斜倾。

食管也并非上下一样粗,而是有三个狭窄处:第一个狭窄是食管的起始部,距门齿15厘米;第二狭窄在与气管交叉处;第三狭窄位于食管与膈肌交界处——即膈肌食管裂口处。

这三处狭窄是异物最容易滞留和卡住的地方,第二三狭窄处也是肿瘤好发部位
食管没有分泌和消化的功能,它主要的功能是通过蠕动把食团输送到胃里。

在正常情况下,食物从咽部到达胃的贲门所需时间是:液体约4秒,固体食物约6--9秒。

如果有外伤、异物、炎症或肿瘤,食物下咽就会发生困难。

食管除运送食物外,在其下段,即距胃贲门4--6长的食管,还有防止胃内食物返流到食管的作用。

这是因为,这一段食管内的压力一般比胃内压力要高出667一1330帕,有“高压区”之称,故起到了天然“阀门”的作用。

当某些原因使抵抗返流的功能下降或消失时,胃内的胃酸就很容易返流到食管,重者可引起食管炎症、食管糜烂甚至食管溃疡。

3-1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3-1消化系统解剖生理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
食管 食管上连咽部,约起于第 6 颈椎平面,下端在膈下与贲 门相连接,长约 25cm,门齿距食管起点约 15cm。 食 管位于气管之后,但因气管的下端稍偏,故在气管分叉 处食管的前面是左支气管。食管分为颈、胸、腹 三部, 胸部食管为了便于描述,又分为上、中、下三段。 食管有三处较为狭窄:一处在食管上端,有环咽肌围绕 食管的入口;另一处在主动脉弓水平,有主动脉和左支 气管横跨食管;最后一处在食管下端,即食管穿过膈的 裂孔处。这三处狭窄是生理性的,但常为瘢痕性狭窄、 憩室、肿瘤等病变的好发区域。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
2010年基础知识 80.成人门齿距食管起点的长度平均约 A.10cm B.15cm
C.18cm
D.20dm E.25 cm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
当导管插至咽喉部(14~16cm处),嘱病人做吞咽动 作,可顺利将导管插入,直至所标记处。 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 高插管的成功率,应注意:①在插管前,应协助病人去 枕,将头后仰;②当胃管插至14~16cm时,用左手将 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 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顺利通过食管口。
消化系统 解剖生理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 12~15cm。以腹 膜反折为界,直肠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下段直肠 位于腹膜外。直肠外层为纵肌,其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 括约肌相连。内层是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而成为肛管 内括约肌,属于不随意肌,受自主神经支配,有协助排 便的功能,无括约肛门的功能。肛管外括约肌属随意肌, 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纵肌 的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部分肛提肌共同组成肛 管直肠环,具有括约肛管的功能,若手术切断后,可引 起肛门失禁。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交界线,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肛管长约 3cm,上自齿状线,下至肛门缘。 直肠的主要功能是排便,也能吸收少量水、电解质、葡 萄糖和部分药物,还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

解剖学-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解剖学-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幽门部—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临床又称胃窦。临床上常称胃窦。在幽门部大弯侧有一不太明显的浅沟称中间沟,此沟又将幽门部分为左侧窦和右侧更为缩窄的幽门管。
(二)胃的位置和毗邻
位置—在中等程度充盈时,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
毗邻—胃底与膈和脾相贴。
胃前壁的右侧部被肝左叶遮盖;
左侧部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
(一)盲肠和阑尾
1.盲肠:
长度:为大肠起始的膨大盲端,长约6-8cm。
位置:位于右髂窝内,向上通结肠,向左连回肠。
回盲口——盲肠大部分被腹膜包绕,可略移动。回、盲肠的连通口
特点回盲瓣——口处的黏膜褶成上、下两个半月形的皱襞,此瓣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可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人小肠。
临床意义——回盲瓣的下方约2cm处有阑尾的开口。回盲部是幼儿常易发生肠套叠的部位。
简述胃的位置和分部。
学生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思维要随老师的讲解而动,适当做些课堂记录,课后及时复习、完成习题集相应的作业。
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馈与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
(续页)
教学过程:
三、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分部
1.位置:上端在第6颈椎体下缘处与咽相接,向下沿脊柱前下降,经胸廓上口入胸腔,穿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上部。在第11胸椎体的左侧与胃的贲门相连,全长约25cm。
(一)十二指肠
1.特点:十二指肠为小肠的起始段,全长约20-25cm,上端起于幽门,下续于空肠,呈"C"字形包绕胰头。
2.分部
(1)上部:起自幽门,行向右后方至肝门下方急转向下延续为降部,折转处为十二指肠上曲。上部甚短,活动性较大,近幽门侧3/5的黏膜光滑无环形皱襞,又称十二指肠壶腹(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人体解剖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

人体解剖消化系统(食管、胃、小肠)
• 智能医疗: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智能诊断和治疗,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内窥镜图像分析,提高早期食管癌、胃癌的检出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食管的生理功能
运输功能
食管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将食 物从咽运送至胃。
分泌功能
感觉功能
食管外膜中的神经可感知食管内的压 力、温度和pH值等变化,并将这些信 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识别。
食管内膜可分泌黏液,有助于润滑食 物,减少食物对食管黏膜的摩擦。
03 胃的解剖与生理
胃的形态与位置
形态
胃是一个空腔脏器,呈J字形,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和幽门 四个部分。
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抑郁等不 良情绪对胃的影响。
合理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药物对 胃黏膜的损伤。
小肠疾病及防治策略
常见的小肠疾病
肠炎、肠溃疡、肠癌等。
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摄入不洁或变质食物 ,减少肠道感染风险。
增强免疫力
定期体检
适当锻炼、保持充足睡眠和合理饮食,提 高身体免疫力。
胃能吸收少量水和酒精等物质 。
04 小肠的解剖与生理
小肠的形态与位置
形态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呈盘曲状,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位置
小肠位于腹腔中下部,上接胃的幽门,下接盲肠,与大肠相连。
小肠的组织结构
黏膜层
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含有大 量的小肠腺和丰富的血管、淋
巴管。
黏膜下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较 多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胃通过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 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副交感神经
暮庙鞘缩懊鸵按饿钟犬贿梧醒汹缆占淡建品寒蛾铰能储干狠翘旭撵皑颧棉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双重N支配:(除口腔、食道上端和肛门外括约肌外)
交感神经支配
1)起源:T1-L2,3 2)支配:内在神经元、胃肠平滑肌、消化腺、血管平滑肌 3)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4)作用: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道运动,抑制腺体分泌。
Ca2+内流 K+外流
洱床垄宙溺膝苇奖琶歌怎媒燥铣拖抑唆益诅赢墒何拱峭娶杯砒阑捻很搁埃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Innervation of alimentary tract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一、消化管 (一)消化管各段的解剖 1、口腔
刨僵蒋寓禹胶疡秦斯直毋厅礁垣鞠瓦哟鹊物酸棺鬃苇激帖朽了癸衣桐鬼汕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藤念误掇扛抛肄万幕丝瘤茫融哦筒每汕柿玫遣糯冰生绎衅亩蚌侩次腐进源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侧扣郝疡苹粘太傅蒸壳帅谷族脚池律兆浓袜狭蝶疮膜磋笛盗婪烃咙上八吸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肝的组织学构造 肝脏约有50万个肝小叶。肝小叶呈多角棱柱体,中轴贯穿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板(肝细胞索)。肝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眼间有窦状隙和血窦。肝细胞间的管状间隙成毛细胆管。肝小叶是由肝细胞、毛细胆管、血窦和相当于毛细淋巴管的窦周隙(狄氏间隙)所组成。
奥狱谆寇剥纤狮侧财们寻侯眠静地韧桥蚁和践嗜浚斤半琐搅扩溜厂每猿萌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剖生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管的解剖和生理

食管的解剖和生理
八、转移与预后:
1.
约为食管癌的1/3,不易早期发现。
辅助检查:
钡餐造影
2 . 生 食管镜 最可靠 腔内超声















CT
细胞学检查
根治手术禁忌证:
(1)有明显外侵或转移
(2)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1、亚硝胺类化合物 2、霉菌的致癌作用 3、微量元素钼、锌、铁的缺乏 4、不良的饮食习惯 5、遗传易感性 6、食管慢性炎症 7、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质的影响
(三)辅助检查: 1.胃镜 2.钡餐摄片 3.CT
三、鉴别诊断: 1.贲门痉挛: 2.食管炎: 3.食管裂孔疝: 4.贲门部平滑肌瘤:
四、治疗:手术为主。
1.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消化




2.贲门癌全胃切除、消化道
重建术
谢谢观看
食管的解剖和生理食管的解剖食管解剖气管食管解剖图食管解剖图食管解剖分段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食管三个生理狭窄食管生理性狭窄食管生理狭窄
食管的解剖和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食管解剖与生理: 1.解剖:全长25-30cm
门齿—食管起始部 (环状软骨下缘水平)15cm
—主动脉弓与食管交错处 22cm
—左主支气管与食管交错 26cm
—膈裂孔处40-45cm
颈段:起-胸廓入口
解 胸段:入口-食管裂孔

上段:至A弓上缘
中段:左下肺V下缘
下段:食管裂孔
腹段:裂孔-贲门
.未分化癌: 很少见。 颈段:食管开口—胸骨柄上缘(-18) 临床 胸段:胸骨柄上缘—膈食管裂孔

食管的解剖分段

食管的解剖分段

第二个狭窄:在食管入口以下7cm处, 位于左主支气管后方与之交叉处,相 当于胸骨角或第4、5胸椎之间的水 平,,距离中切牙约25cm。由主动 脉弓从其左侧穿过和左支气管从食管 前方越过而形成,该部位是食管内异 物易存留处。
第三个狭窄:是食管通过膈肌的裂孔 处,该裂孔由右向左呈向上斜位。距 离中切牙约40cm。食管的第三个狭 窄是食道最狭窄的地方。
胸中段食管癌较多见,下段 次之,上段较少。多系鳞癌。贲 门部腺癌多见,腺癌可向上延伸 累及食管下段与食管下段癌不易 区分。
食管的解剖分段
食管的解剖分段
食管的三个狭窄: 第一个狭窄:位于食管的起端,即咽 与食管的交接处,相当于环状软骨和 第6颈椎体下缘,由环咽肌和环状软 骨所围成,距离中切牙约15cm。
当左心房 出现病理性扩 大时,第三个 压迹更为显著。
食管的解剖分段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食管的解剖分段
食管的解剖分段临床上多分为;
(1)颈段:自食管入口至胸 骨柄上沿的胸廓入口处。
(2)胸上段:自胸廓上口至 气管分叉平面。
(3)胸中段:自气管分叉平 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上1/2。
(4)胸下段:自气管分叉平 面至贲门口全长的下1/2,通常 将食管腹段包括在胸下段内。胸 中段与胸下段
三处狭窄为食管疾病的多发部位,如
瘢痕、挛缩和憩室等,也常常是食管

ENT解剖(气管、支气管与食管)(1)

ENT解剖(气管、支气管与食管)(1)
气管形态前面观
气管环
气管软骨环马蹄形,12~20个, 占气管周径2/3,缺口向后,为 膜性组织,占周径1/3。
颈部气管
颈部气管7~8个, 位于颈前正中, 其长度及位置深浅 与头位有关。
纤维镜下气管腔像
气管环
隆突 缺口
纤维内窥镜下的 气管腔和隆突上面观
气管全貌
隆突
气管腔下段 隆突
气管的毗邻
2~4环前-甲状腺峡.
气管、支气管与食管 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一)
• 气管(trachea)是由16-20个马蹄形透 明气管软骨、纵行的弹性结缔组织、 平滑肌及粘膜构成的扁圆形管腔。上 端在相当于第6颈椎水平与环状软骨 下缘相接,下端在气管隆凸处分叉为 左右主支气管。气管上段位于颈前正 中,位置较浅。第2-4气管环之前面 有甲状腺峡越过,是气管切开的重要 解剖标志。
①第一狭窄16㎝. ②第二狭窄23㎝. ③第三狭窄27㎝. ④第四狭窄40㎝.
狭窄区易发生什么事?
上切牙至食管各平面距离
狭窄区是:
异物易嵌留、外伤和癌肿易发处。 第一狭窄最易嵌留异物和受伤, 食管癌最常见于中段。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我国高发区
小 是华北的太行山南段交界地区,其发病率超 资 过130/10万;特别是林县,在35~64岁男性, 料 其调整发病率为478.87/10万,是目前世界高
颈段 下前方-甲状腺下A,V. 幼儿5~6环前-胸腺.
胸段 上前方-无名A,左无名V. 两侧 颈部大血管,神经,胸膜. 后方 食管.
气管的毗邻关系前面观
气管切开注意什么?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 在3~4环处正中垂 直切开气管,注意 避免损伤前面的甲 状腺和甲状腺下动 静脉,下面的无名 动脉和左无名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胸部:食管上接颈部食管,穿过左主支气管后方,在胸9水平通过 主动脉前方,在胸10水平通过膈肌食管裂孔。
❖ 3.腹部:是指位于膈肌下进入腹腔到胃贲门连接的一段。 ❖ 食管主要有三个狭窄部:第一个在食管起端、第二个在食管同支气管
交叉处,第三个在食管过膈处。
食管三段
食管位置
❖ 食管的动脉供应:颈部食管由甲状腺下动脉供应,胸部食管由左侧支 气管动脉,降主动脉分支供应,少数还接受肋间动脉的血液供应,腹部 食管由胃左动脉供应,50%的人接受左膈动脉血液供应,静脉血通过食 管壁进入食管周围丛,颈部的食管的静脉血经甲状腺下静脉入上腔静脉, 胸部进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腹部通过胃短和冠状静脉进入门静脉系统。
形态
❖ 食管为一条前后稍扁的肌肉黏膜管道,腔内覆有复层鳞状上皮,从第 6颈椎水平咽部开始,通过上、后纵膈、膈肌终止于胸11水平,与贲门 相连,其长度出生时约11cm,逐渐到成人时约24-30厘米,食管分为三 个解剖段。
❖ 1.颈部:自食管起始部至颈静脉切记水平,紧贴脊椎前缘,喉反神经 位于气管两侧沟内。
食管的解剖和生理
十分秀气
基本介绍
❖ 食管是由前肠演化而来,胚胎第3-4周,食管只是咽和胃部之间缩窄 部分,随着胎儿的发育,食管延长,食管上皮增生为实心管,在胚胎6-9 周时食管壁出现纵肌和环肌,实心管空化为腔,在13周时食管上皮纤毛 化,神经节细胞出现,20周时食管纵肌、环肌、肌间和粘膜下神经丛均 发育完善,25周复层鳞状上皮出现,28周可见食管腺体长出。
生理功能
❖ 压力在新生儿期较高,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能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入食管,咽下时即松弛,使液体和食物进入胃。LES的压力由三个因素 决定:壁内平滑肌、神经控制、激素调节。在静息时由食管壁内平滑肌 控制LES的压力,咽下时副交感神经使LES松弛,激素和其他生理复合 物对LES影响尚不明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理功能
❖ 食管的不同生理功能分为三个部分。 ❖ 1.食管上端括约肌的生理活动 ❖ 食管上端括约肌位于颈5-颈7之间,新生儿位于自鼻孔开始7-9厘米处,
胎儿32周即出现,出生后立即有完善功能。该区的主要功能为防止吸气 时食管扩张及防止呼气时胃内容物反流,休息时该括约肌关闭。 ❖ 2.食管体部的生理活动 ❖ 从吞咽开始前有短暂的吸气停止,食管内压力下降,食物入食管后,食 管向一定方向收缩蠕动,食物立即向下运行。食管的收缩蠕动有三种类 型:原发蠕动、继发蠕动、第三蠕动。 ❖ 3.食管下端括约肌的生理活动 ❖ 食管下端括约肌是在食管和胃内的一个高压带,长度随着年龄逐渐增加。
生理功能
❖ 咽下的生理一般有三个阶段: ❖ 1.自主阶段 ❖ 2.非自主阶段 ❖ 3.食管阶段
❖ 清醒时每小时咽下70次,睡觉时每小时7次,进食时每小时200次,食物 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和舌的活动,使嚼碎的食物进入咽部,刺激传入 感受器,咽内阶段开始,软腭关闭、声带关闭,会厌软骨向后向下摆动, 附着在舌骨上的肌肉拉喉部向上向前,使食管入口开放,食物进入食管 后7-10秒,即将其送入胃内。
❖ 食管的淋巴回流入其他的淋巴结内,包括气管、支气管旁淋巴结腺、 食管旁淋巴腺、心脏周围淋巴腺和后纵膈淋巴腺。
❖ 食管受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支配颈部食管的运动神经来自脊髓 的副神经核、食管其余部分受到迷走神经支配。
❖ 食管壁包括5层:黏膜、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肌层。黏膜 层被覆盖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到腹部食管黏膜上由柱状上皮取代, 黏膜下层含有弹性胶原纤维、淋巴细胞和神经丛和腺体,肌层分为内环、 外环,内层薄,外层枞肌较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