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学习资料

第一章

1、区域经济学

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性质

(1)它是一门边缘科学。

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2、区域开发

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3、农业区位论

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

(1)利润是由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与运费决定。

(2)孤立过得6层农业圈

第一层:自由农业圈,生产鲜菜、牛奶。

第二层:林业圈。

第三层: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

第四层:谷草农作圈,以谷物为重点。

第五层:三圃式农业圈,以畜牧为重点。

第六层:畜牧圈,以畜牧为主。

4、工业区位论

19世纪末韦伯(Weber)建立。

(1)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原料:广布原料、地方原料(只分布在某地)。

地方原料:地方纯原料与地方失重原料(生产中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部分以废料排出)。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量。

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的,因为消耗一些地方失重原料;

MI<1,工业为消费地(市场)指向;

若MI=1,工业可灵活布局。

(2)劳动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如果迁至劳动费较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大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不应改变。

(3)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规模经济来自于工厂规模扩大和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亦称聚集经济效益,由那些密切联系的产业集中布局在特定的区位所产生的效益。

5、运输区位论

胡佛《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运输成本由线路运营费用、站场费用(常数)两部分构成。

(1)若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布局在交通线的端点最佳--“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2)如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6、中心地理论

1933年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提出。

基本要点:

(1)区域发展要有核心,城镇大都位于服务区域的中央,被称为“中心地”。

(2)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网络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大中心地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设施。

(4)不同等级中心地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k为某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

k=3称市场最优原则;

k=4模式称为交通最优原则;

k=7模式称为行政最优原则。

7、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50年代艾萨德《区位和空间经济学》对各区域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展开研究、并设计出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8、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基石)

胡佛1970年《区域经济学导论》: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并构建了区域经济学体系。

①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要付出成本)。

②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规模经济)。

③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支付运输成本)。

第二章

1、法国佩鲁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

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创新能力的行业,并集中于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

通过集中对主导部门的投入(资源)、激活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相关部门的发展。

(2)增长极的作用机理。

⏹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

长极、从而加速增长极的成长。

⏹扩散效应: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

济发展。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称为溢出效应。

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生产要素向极化区域回流。

(3)增长极的作用。

以增长极为中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同等级的增长极构成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框架。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将引起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4)发展轴模式

⏹①增长极之间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具有高于增

长极的功能,称为发展轴(或“点轴”)。

⏹②发展轴也具有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强度更大,最后成为一条发展地带。

⏹③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发展。

(5)网络型模式

⏹①若干发展轴连在一起、就形成增长的网络(一个更大的增长极)。

⏹②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大。

2、日本小岛清“协议分工”说

⏹当两国绝对成本或比较成本无差异时,分工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

⏹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而是通过协议而实现的。

3、德国李斯特“扶持幼小产业”说

⏹幼小工业部门,经过政府一段时间的扶持和保护,可成为很好的出口产业部门。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提出。

⏹供给: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低储蓄率→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低收入。

⏹需求:低收入→购买力低(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

低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