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请自学)
2004-3-1
11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自学辅导)
一、竞争力的概念与分类 ➢重点了解“竞争力的分类”。 二、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 ➢重点了解“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 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争论及当前的一些观点”。 ➢一般了解“两个模式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
2、关于绿色GDP(自学解疑,了解) (1)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 (2)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的构建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3)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 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 按市场价格,但有的项目环境成本难以科学估算。
2004-3-1
课外小知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 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7年,我国农村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为36.3%。
2004-3-1
6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
➢实际运用中,GNP与GDP可通用,但常用人均GDP; ➢既要考虑GNP或GDP总值,又要注意人均值和相对值; ➢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比较时应注意其可比性; ➢GNP或GDP仅考虑的是市场领域,故可能较实际偏小; ➢应注意分析绿色GDP,以填补GDP核算的不足;
4
(二)平均指标 1、加上“人均”二字反映区域发展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2、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平均指标有: 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 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
2004-3-1
5
(三)相对指标 1、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率; 2、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如 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等; 3、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 4、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5、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数。
9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 X i i 1
2004-3-1
10
实际应用的结论 ➢若此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0%),则经济成熟区;介 于80%~120%间为经济成长区;小于或等于80%为经 济不发达地区 ➢以上指标均以更大区域为背景,而且每个指标本身 就是综合性指标,故能较好反映区域发展水平。
课后参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教授牵头的
《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4-3-1
13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库兹涅茨理论(自学,P160) 用劳动力与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变化趋势分 析,与克拉克-配第定理类似。
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重点介绍) (一)背景 ➢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及1971年 修订的《政治与成长阶段》
HDI=(GDP指数+教育指数+寿命预期指数) 3
附:关于用平均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DP指数的换算问 题,详见P142
2004-3-1
9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自学解疑)
(1)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GNP指数表示; (2)区域经济增长活力,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表示; (3)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累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4)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见P144 (5)结构转换条件(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数表示) (6)人口文化素质,见P144 (7)技术水平指数,见P144 (8)城市化水平,见P144 (9)居民生活质量,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2004-3-1
14
(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传统社会阶段(牛顿学说以前) ➢没有现代技术; ➢农业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低; ➢社会组织是家族或氏族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工业化初期) ➢近代科学知识在工业中开始发挥作用;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加强; ➢金融、商业开始发展并扩大; ➢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出现专业分工与协作; ➢政治体制变革促使资金积累增强
2004-3-1
12
三、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1、区域竞争力研究(东、中、西三大区域;省级区域、城 市等三个层次)
2、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策略,P158 附:
➢ 我国中科院的倪授在其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分5个部分,即 综合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 成本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等。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2004-3-1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前言 构建合理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注意区域发展观念的转变
2004-3-1
2
一、单一指标
(一)总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3
通常,PQLI<60为低素质;60~79为中等素质;>=80为高素 质;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PQLI=82.5
2004-3-1
8
3、人类发展指数(HDI) (1)健康状况,用平均寿命为标准。 (2)受教育程度:成人受教育的比率(2/3权重)、各级 教育入学率(1/3权重)。 (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尺度。
2004-3-1
7
二、综合指标体系
1、UNRISD指标体系(自学,P139) 2、莫里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识字率指数=实际识字率/识字率标准值; ➢婴儿死亡率指数=(229-每千个婴儿死亡数)/0.222 ➢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实际期望值-38)/0.39
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指数+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
2004-3-1
15
3、起飞阶段(相当于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化中期)
三个前提条件:有较高的积累比例,占10%左右;有起 飞的主导部门;制度上的改革或体制的完善;
(1)概念辨析 ➢GD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形 态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GN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 原始(初次)收入总和价值。 ➢GDP为国土或生产概念;GNP为国民或收入概念。 ➢二者的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2004-3-1
2004-3-1
11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自学辅导)
一、竞争力的概念与分类 ➢重点了解“竞争力的分类”。 二、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 ➢重点了解“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 学院(IMD)的国家竞争力争论及当前的一些观点”。 ➢一般了解“两个模式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
2、关于绿色GDP(自学解疑,了解) (1)实施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 (2)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的构建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3)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难点: 自然环境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 按市场价格,但有的项目环境成本难以科学估算。
2004-3-1
课外小知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 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07年,我国农村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为36.3%。
2004-3-1
6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
➢实际运用中,GNP与GDP可通用,但常用人均GDP; ➢既要考虑GNP或GDP总值,又要注意人均值和相对值; ➢不同区域或不同时期比较时应注意其可比性; ➢GNP或GDP仅考虑的是市场领域,故可能较实际偏小; ➢应注意分析绿色GDP,以填补GDP核算的不足;
4
(二)平均指标 1、加上“人均”二字反映区域发展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2、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平均指标有: 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 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
2004-3-1
5
(三)相对指标 1、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率; 2、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如 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等; 3、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 4、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5、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数。
9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 X i i 1
2004-3-1
10
实际应用的结论 ➢若此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0%),则经济成熟区;介 于80%~120%间为经济成长区;小于或等于80%为经 济不发达地区 ➢以上指标均以更大区域为背景,而且每个指标本身 就是综合性指标,故能较好反映区域发展水平。
课后参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教授牵头的
《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4-3-1
13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库兹涅茨理论(自学,P160) 用劳动力与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变化趋势分 析,与克拉克-配第定理类似。
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重点介绍) (一)背景 ➢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及1971年 修订的《政治与成长阶段》
HDI=(GDP指数+教育指数+寿命预期指数) 3
附:关于用平均寿命指数、教育指数、GDP指数的换算问 题,详见P142
2004-3-1
9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自学解疑)
(1)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GNP指数表示; (2)区域经济增长活力,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产值年递增率表示; (3)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累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4)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见P144 (5)结构转换条件(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数表示) (6)人口文化素质,见P144 (7)技术水平指数,见P144 (8)城市化水平,见P144 (9)居民生活质量,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2004-3-1
14
(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传统社会阶段(牛顿学说以前) ➢没有现代技术; ➢农业生产为主、生产力水平低; ➢社会组织是家族或氏族
2、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工业化初期) ➢近代科学知识在工业中开始发挥作用; ➢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加强; ➢金融、商业开始发展并扩大; ➢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出现专业分工与协作; ➢政治体制变革促使资金积累增强
2004-3-1
12
三、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1、区域竞争力研究(东、中、西三大区域;省级区域、城 市等三个层次)
2、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策略,P158 附:
➢ 我国中科院的倪授在其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分5个部分,即 综合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 成本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等。
第五章 区域发展整体评价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阶段的划分
2004-3-1
1
第一节 区域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前言 构建合理的指标与指标体系 注意区域发展观念的转变
2004-3-1
2
一、单一指标
(一)总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3
通常,PQLI<60为低素质;60~79为中等素质;>=80为高素 质;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PQLI=82.5
2004-3-1
8
3、人类发展指数(HDI) (1)健康状况,用平均寿命为标准。 (2)受教育程度:成人受教育的比率(2/3权重)、各级 教育入学率(1/3权重)。 (3)生活标准,以人均GDP为尺度。
2004-3-1
7
二、综合指标体系
1、UNRISD指标体系(自学,P139) 2、莫里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 ➢识字率指数=实际识字率/识字率标准值; ➢婴儿死亡率指数=(229-每千个婴儿死亡数)/0.222 ➢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实际期望值-38)/0.39
PQLI=(识字率指数+婴儿死亡指数+1岁儿童期望寿命指数)
2004-3-1
15
3、起飞阶段(相当于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化中期)
三个前提条件:有较高的积累比例,占10%左右;有起 飞的主导部门;制度上的改革或体制的完善;
(1)概念辨析 ➢GD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形 态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增加值之和)。 ➢GNP指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 原始(初次)收入总和价值。 ➢GDP为国土或生产概念;GNP为国民或收入概念。 ➢二者的关系: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2004-3-1